萬歷中興的鋪路人是誰?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隆慶二年七月,原本應該輔弼新帝的大明內(nèi)閣首輔徐階在明穆宗的“恩準”下告老還鄉(xiāng)。盡管當時徐階已經(jīng)65歲,可精力依然旺盛,他提前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也是迫不得已,新即位的明穆宗行為荒誕不經(jīng),徐階不但幾次勸阻未果,而且引起了皇帝的不滿,于是便知趣的主動隱退?,F(xiàn)在我們說到明朝內(nèi)閣第一個想到就是實現(xiàn)萬歷中興的張居正,卻很少有人提到徐階,然而在我看來,這位韜光養(yǎng)晦扳倒嚴嵩,撥亂反正實行改革的政治家其實是萬歷中興的鋪路人。
就在徐階告老還鄉(xiāng)的時候,當時還是內(nèi)閣大學士的張居正寫了一封《答上師相徐存齋》的書信給徐階,信中言道“不肖受知于老師也......天下莫不聞丙寅之事,老師手扶日月,照臨寰宇,沉幾密謀,相與圖議于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焙竺孢€寫到“故昨都門一別,淚簌簌而不能止”。仔細想想,此時徐階已經(jīng)是人走茶涼,張居正寫這封信的目的肯定不是為自己的仕途加分,而是一種真情流露。事實上徐階與張居正的關系也的確非同一般。張居正剛中進士及第就來到翰林院當庶吉士,當時徐階官至翰林學士,是張居正的指導老師兼頂頭上司。后來徐階過八十大壽的時候,萬歷新政卓有成效,張居正把這功勞歸功于徐階的教導。說道:“人咸謂居正能,而不知蓋有所受也。此不必身親為之者也,故此兩者為吾師兼焉。”這并非是張居正的阿諛奉承,他也沒必要這么做,徐階確實當?shù)闷疬@樣的評價。
事實上,稱贊徐階的并非張居正一人,后來的內(nèi)閣首輔的申時行也非常推崇徐階,說他“神襟迥秀,而內(nèi)持養(yǎng)深堅,執(zhí)義甚果?!毙祀A年輕的時候博覽群書,學識深厚,但卻不迂腐,在政壇上打拼顯得游刃有余,利用機變權謀扳倒嚴嵩父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徐階主政以后,立馬撥亂反正,一改嚴嵩當政時竊權罔利的風氣,在內(nèi)閣官署的墻壁上寫了一道橫幅,說到“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
為了讓這標語不成為一句空話,使內(nèi)閣避免成為一言堂,他改革了內(nèi)閣的票擬制度,不但邀請袁煒成為內(nèi)閣次輔一起商議政務,還共同為嘉靖皇帝票擬諭旨。當時明世宗覺得有些不妥,因為內(nèi)按照明朝的慣例,只需首輔一人票擬即可。徐階解釋說眾人合議是為了公正,而公正又是所有美德的基礎,獨斷即自私,而自私則導致百弊叢生。明世宗也認為徐階說的有道理,便同意了他的建議。
嘉靖四十二年,徐階向明世宗談起了之前內(nèi)閣奸佞當?shù)?,言路閉塞導致下情難達上聽,希望皇上不要偏聽偏信,允許臣下表達自己的見解,他說自古人心難測,因為大偽似忠,所以應該廣開言路,那么就自然會有人揭發(fā)不合理的事情,避免庸人濫竽充數(shù),淘汰混日子的官員,只有做到這幾點,皇上您才可以對天下事了如指掌。他還以嚴世蕃亂政作為典型的反面教材,提醒明世宗要親賢臣遠小人,凡是官員進言,必須要詳查。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駕崩,這位實際統(tǒng)治時間最長的明朝皇帝(萬歷皇帝雖然在位48年,但前十年由張居正全權處理朝政,說攝政也一點也為過)其實在民間的名聲不咋地,盡管其政治手段較為高明,做到權柄不移,但他迷信方術,奢望長生不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縱容嚴嵩父子欺上瞞下,擾亂朝綱,營私舞弊,敗壞官風,給來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承重的負擔。
對此心知肚明的徐階考慮到明朝的千秋基業(yè),找來張居正商議,決定在明世宗的遺詔上“做點文章”(這就是前文張居正信中所說的丙寅之事)。由二人負責起草的遺詔從一開始就定下了“懺悔”的基調(diào),這份態(tài)度誠懇的“罪己詔”寫到:“只緣多病,過求長生,遂致奸人誑惑,禱祠日舉,土木歲興,郊廟之祀不親,朝堂之儀久廢,每一追思,惟增愧恨.......各稽祖宗舊典,斟酌改正。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諸臣,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jiān)者即先釋放復職,方士人等查照情罪,各正刑章?!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明世宗的本意,而是徐階和張居正為求緩解民眾和統(tǒng)治階級那永遠都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所做的修飾。
這么做還有一個不言而喻的重要政治目的,就是為明穆宗即位實行改革提供了法理依據(jù),避免引起“悖祖宗之法的非議”,既然先帝都在遺詔中承認自己執(zhí)政的過失,希望改革,那么作為新君就一定要奉遺詔改正前朝的弊端。此后內(nèi)閣列出了三十多條肅清朝綱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于嘉靖執(zhí)政45年來因建言而獲罪的官員實行了優(yōu)待,健康狀況良好的予以重新啟用,老弱病殘的對其發(fā)放撫恤金。從這件事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徐階對于張居正的政治理念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夸張的說自徐階當上內(nèi)閣首輔后,幾年間為朝廷推薦了不少優(yōu)秀的人才。就拿內(nèi)閣來說,后面政績出眾的兩任內(nèi)閣首輔高拱與張居正都是由徐階提拔入閣的。提拔高拱的理由很簡單,其一是他先后主持吏部、禮部的行政工作,辦事效率非常高。其二是因為高拱長期在裕王府工作,與明穆宗私交甚篤,能夠在皇權交替中起到重要的溝通作用。盡管后來徐高二人因為政見不合斗得“頭破血流”,但實事求是的說,徐階最開始并沒有出于私心,而排斥與明穆宗關系更好的高拱,反而積極拉他入閣,這本身就難能可貴。
徐階雖然貴為內(nèi)閣首輔,但并沒有目空一起,自命不凡,他懂得禮賢下士才能將人才聚攏在一起。他推心置腹地邀請嚴訥出任吏部尚書,以期改善明朝吏治腐敗的現(xiàn)狀。嚴訥與包括徐階在內(nèi)的所有官員都約法三章,其一談公事統(tǒng)一到吏部衙門,不允許到他的私宅;其二是慎重選擇吏部其他主事官員,防止為奸佞之徒打開方便之門;三是選拔人才不要拘泥于資歷高低,即使是個州府小官,只要政績出色也可以破格提升。嚴訥的改革使得官場風氣煥然一新,一時間成為美談,而他也沒有居功自傲,把功勞上歸徐階,下歸諸司官員。我認為嚴訥固然是吏治革新的第一功臣,但背后堅定支持著他的徐階也是功不可沒,千里馬亦需遇到伯樂,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
史學家們對于徐階的整體評價歷來是毀譽參半,《嘉靖以來首輔傳》的作者王世貞就對徐階頗有微詞,認為他故意壓制胡宗憲的平倭功績,做出了違心的事情,而歷史學者蔡東藩也認為徐階的使詐水平不亞于嚴嵩,還有很多人對其晚年放任子弟橫行鄉(xiāng)里,大量購置田產(chǎn)嗤之以鼻。但我覺得不能用一個普通人的道德標準來衡量一個政治家,人無完人,徐階在其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當然會受到歷史局限性的影響,做出一些在我們看來不道德的事情,這可以批判,不過也不能簡單否定他對于歷史的貢獻。徐階扳倒嚴嵩的手段固然狡詐,但他也確實為隆慶開關,萬歷中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說他是萬歷中興的鋪路人是比較客觀的評價。隆慶和萬歷時代的首輔都是由他一手提拔進內(nèi)閣的,他的政治理念也對張居正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而在其當政的幾年時間中,明代官場上的不良風氣也確實收斂的許多,盡管這從本質(zhì)上無法拯救明朝那積重難返,腐朽黑暗的政治制度,但對于緩和統(tǒng)治階級與民眾之間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也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73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