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醫(yī)學新聞)據(jù)美國科研人員報道,一種肺炎球菌共軛物疫苗(PNCV7)可顯著降低5歲以下兒童的肺炎鏈球菌感染率。
加州學者Steven Black博士稱,PNCV7的血清型可包括85%以上的兒童肺炎球菌感染,而且90%以上菌株對青霉素耐藥。
研究人員指出,在1995-2001年間,約8200名5歲以下兒童至少進行國一次接種。盡管其中34%僅進行一次劑量的疫苗,但該年齡組所有兒童的發(fā)病風險均降低了62%。
而且,接種疫苗后,1歲幼兒的肺炎球菌感染疾病的發(fā)生率由1988年的98.2/10萬下降到2001年的9.4/10萬。除了幼兒患病率降低以外,成年人肺炎球菌敗血癥和肺炎發(fā)病率也出現(xiàn)降低,其原因在于與兒童接觸是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與兒童生活在一起的60歲以下的成年人肺炎發(fā)病率為20%,而未與兒童生活的成人肺炎發(fā)病率為5%。
Black博士認為,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不僅可以降低其自身肺炎發(fā)病率,同樣可降低成人的發(fā)病風險。
小兒肺炎是冬春季節(jié)嬰幼兒群體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僅會引發(fā)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還會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高熱現(xiàn)象。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肺炎如何預防?
1、加強空氣的流通
小兒肺炎多是由于病菌、病毒侵襲肺部所致,而居所環(huán)境的空氣密閉、流通性差極易導致細菌滋生,因此,建議家長定期開窗通風,加強所處環(huán)境的空氣流通,從而預防小兒肺炎。
2、定期接種疫苗
流感病毒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目前預防小兒肺炎較為有效的一種手段,因此,建議家長積極帶嬰幼兒接種相關疫苗,從而降低患小兒肺炎的幾率。
3、增強體質(zhì)
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嬰幼兒能夠憑借自身免疫力,有效抵御病菌、病毒的侵襲,從而避免小兒肺炎的發(fā)生,因此,建議家長多帶嬰幼兒到戶外進行運動,并確保其日常飲食的營養(yǎng)均衡,有助于增強其自身體質(zhì)、提升免疫力。
4、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被動吸煙、接觸被污染物品或肺炎患者,均有可能引發(fā)小兒肺炎。針對此種情況,建議家長在帶嬰幼兒外出時,帶好口罩、適當遠離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回家及飯前便后及時清洗雙手。
不一定。
單純病毒性肺炎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效,還可能引發(fā)過敏、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還可能導致耐藥菌的產(chǎn)生。美國胸科學會/美國感染性疾病學會甚至建議:對于不需要住院的學齡前兒童肺炎來說,常規(guī)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但是,如果考慮細菌性肺炎,一定要使用抗生素。小兒肺炎的病程通常為5~7天,對于很多病例,治療可能會持續(xù)一周或兩周??股匾话阌玫胶⒆油藷岬狡椒€(wěn)、全身癥狀有明顯改善、呼吸道癥狀部分改善之后的3~5天。使用抗生素幾乎超過一周,目的是為了鞏固療效,以免病情反復。
當呼吸道感染痰多時,應以祛痰為主,不然孩子肺部的分泌物排泄不暢時,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完全有可能“由上而下”變成肺炎。
浙大兒院小兒呼吸科權威專家、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教授是2016年度浙江大學醫(yī)德醫(yī)風獎“浙大好醫(yī)生”獲得者,技術佳,口碑贊。
陳志敏教授說,肺炎球菌疫苗,對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保護作用,不過這不是絕對的,不是打了疫苗就不會患肺炎。肺炎球菌是引起小孩子肺炎最常見的原因,不過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他講了講科室收治患兒的情況。只有20%患兒的肺炎由肺炎球菌引起,而另外80%的肺炎發(fā)病的原因多樣。陳志敏教授說,所以要防肺炎,并非注射了肺炎疫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肺炎球菌疫苗的說法錯誤的是2歲以下兒童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后能產(chǎn)生足夠抗體。根據(jù)相關公開資料查詢了解到,肺炎球菌疫苗用于2歲以上感染肺炎球菌、患肺炎球菌性疾病風險增加的人群,2歲以下兒童是不能產(chǎn)生足夠抗體。肺炎球菌不僅可以導致兒童肺炎,而且也是引發(fā)腦膜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菌血癥和腦膜炎等最有效的手段,已上市的疫苗為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590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制備肺炎球菌疫苗的新候選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