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探源工程之伏羲朝、炎帝朝、黃帝朝年代表
滅伏羲 以木德繼天而王
元年 前64430年辛未 路傍土
~前63315年丙午
在位1115年 1150歲崩
女媧 亦以木德王
元年 前63314年 丁未 天河水
~前62514年丁卯
在位800年 900歲崩
伏羲女媧圖
十四氏之治
元年 前62513年戊辰 大林木
~前6549年壬子
共55964年
共工氏 柏皇氏 央皇氏
大庭氏 栗陸氏 驪連氏
混沌氏 赫胥氏 尊廬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
炎帝神農(nóng)氏 以火德王
元年 前6548年癸丑 桑柘木
~前6429年壬子
在位120年 壽181歲
傳八世 共540年
臨魁
元年 前6428年癸丑
~前6349年壬申
在位80年
承
元年 前6348年癸酉
~前6289年壬申
在位60年
慶甲
元年 前6288年癸酉
~前6249年壬子
在位40年
明
元年 前6248年癸丑
~前6200年辛丑
在位49年
宜
元年 前 6199年壬寅
~前6155年丙戌
在位45年
來
元年 前6154年 丁亥
~前6107年甲戌
在位48年
里
元年 前6106年乙亥
~前6064年丁巳
在位43年
器
在位4個月
榆罔
元年 前6063年戊午
~前6009年壬子
在位55年
黃帝 以土德王
元年 前6008年癸丑 桑柘木
~前5908年癸巳
在位100年 壽300歲
傳十世 共2520年
~前3489年
黃帝像
伏羲至秦年代數(shù)由來及解釋
《易稽覽圖》:
甲寅伏羲氏,至無懷氏,五萬七千八百八十二年。神農(nóng)五百四十年。黃帝一千五百二十年。少昊四百年。顓頊五百年。帝嚳三百五十年。堯一百年。舜五十年。禹四百三十一年。殷四百九十六年。周八百六十七年。秦五十年。
已上六萬三千六百十二年。庚戌年四萬九十一年算。
右總六萬四千一百三年。相基加二年。
解釋:
(一)
伏羲~秦: 63186年
(57882+540+1520+400+500+350+100+50+431+496+867+50)
伏羲~東漢結(jié)束(公元219年)實63610年。
魏~景云元年: 491年 (220年~710年)
220+491=711, 故為公元710年
伏羲~景云元年710年
63610 +491 +2 = 64103年 (相基加2年)
伏羲元年:
64103-710-2=前63391年庚寅(相基減二年)
神農(nóng)元年:
63391-57822=前5509年
(二)
黃帝朝諸本皆為2500年,并經(jīng)易學(xué)標(biāo)準(zhǔn)模型勘驗校正,今取此為準(zhǔn)。
(三)
《春秋命歷序》:“炎帝號曰大庭氏,傳八世,合520歲”。今取此為準(zhǔn)。并經(jīng)易學(xué)標(biāo)準(zhǔn)模型勘驗校正。
(四)
《帝王世紀(jì)》:“太昊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孫五十九,傳世五萬余歲”。
(五)
《唐文粹》卷95,陳鴻《大統(tǒng)紀(jì)序》:太昊在住一百一十年。又云:子孫五十九姓,傳世五萬余歲。 轉(zhuǎn)錄自饒宗頤《中國史學(xué)上之正統(tǒng)論》.
(六)
黃帝至堯帝數(shù)千年:“洪崖(即黃帝時代廣成子)年已數(shù)千歲,姓氏數(shù)易,今呼為務(wù)成子。”,參《歷代神仙通鑒》p153、118、107、95。
(七)
《漢書人表考-卷一》:“壽王及待詔李信治黃帝《調(diào)歷》,課皆疏闊,又言黃帝至元鳳三年(前78年)六千余歲。丞相屬寶、長安單安國、安陵杯育治《終始》,言黃帝以來三千六百二十九歲” 。
注:
1、“六千余歲”者,當(dāng)為黃帝朝上限。
2、“三千六百二十九歲”,即公元前3707年,當(dāng)為黃帝朝下限。
(八)
《歷代帝王年表》:
“炎帝神農(nóng)氏,育于姜水,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都陳,遷曲阜。在位百四十年,崩于長沙之茶鄉(xiāng)。傳八世至帝榆亡,共五百四十年?!?/span>
《史記補三皇本紀(jì)》:
“炎帝神農(nóng)氏…立百二十年崩,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span>
《帝王世紀(jì)》:
神農(nóng)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 方,主夏,故謂之炎帝,都於陳,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哀、帝揄罔。又曰本起烈山,或時稱之,一號魁隗氏,是為農(nóng)皇,或曰帝炎。時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歸炎帝,營都於魯。重八卦之?dāng)?shù),究八八之體為六十四卦,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
《春秋命歷序》:
“炎帝八世,五百二十年?!?/spa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0/169.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