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姓的來源,歐陽姓的人口分布,歐陽姓名人,歐陽姓百家姓排名
歐陽姓簡介
“歐陽”字拼音:ōu yáng
歐陽姓全國人口約 90 萬,屬常見姓氏,最新統(tǒng)計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81位,本姓氏人口在歷史的排名位置
歐陽姓各個時期人口排名走勢圖
說明:本統(tǒng)計根據(jù)網(wǎng)友訪問查詢名字測試排名進行的統(tǒng)計,和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不完全一致,本數(shù)據(jù)每周更新一次。
歐陽姓人口在各個省市的最新分布
先秦時,歐陽姓主要活動于浙江一帶。進入秦漢,歐陽姓北上江蘇、山東、河北,西挺江西,南部跨福建。到魏晉時期,歐陽姓已經(jīng)西抵陜西、四川,南達湖南。唐宋時,中原兩次大規(guī)模移民,歐陽姓大批進入湖南、福建、兩廣地區(qū)。
歐陽姓起源(來源)
歐陽姓主要源自:姒姓。
歐陽姓姓氏源流
歐陽是一個復(fù)姓。其遠祖距今已有4000多年,得姓也已有2300多年了?!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分姓f,歐陽氏是夏朝君主姒少康的庶子無余,被封于會稽,這便是早期的越國。越國傳至無疆時被楚國所滅。無疆的兒子名蹄,被封于烏程歐余山之陽(今浙江省吳興縣),封為歐陽亭侯,于是他們便以歐陽為氏,其后代則稱歐陽氏或歐氏。
歐陽姓的單一淵源
源于姒姓,出自戰(zhàn)國末期楚國給越國勾踐后裔子蹄的封地,更封于烏程歐余山之陽,封為歐陽亭侯,屬于以封爵名稱為氏。
傳說,黃帝有四位妃子,生了二十五個兒子。元妃西陵氏,也就是發(fā)明養(yǎng)蠶的嫘祖,生有一個兒子叫昌意。昌意的兒子叫顓頊,后來建立夏朝的大禹是顓頊的孫子。
當(dāng)時,洪水滔天,帝堯讓顓頊的兒子鯀去治水。鯀用堵塞的辦法治水,結(jié)果失敗,被堯處死。舜向堯推薦鯀的兒子大禹去治水,那時大禹剛剛二十歲。
大禹帶領(lǐng)治水大軍,利用疏導(dǎo)的方法,將洪水引進河道和開挖的渠道,他忠于王事,歷經(jīng)艱辛,辛辛苦苦三十二年,終于治好了洪冰。他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成為歷史佳話。
堯帝逝世后,舜繼承了帝位。舜帝年老后,讓大禹接了班。大禹即位后,建都于安邑,史稱“夏”。他死后葬于會稽。
大禹其子夏啟正式建立了夏王朝,數(shù)傳至姒少康時,姒少康封支庶子孫姒無余于會稽(今浙江紹興),建立了最早的古越國。從此,這支夏禹的后代便在當(dāng)?shù)匕l(fā)展繁衍,并且經(jīng)歷夏、商、周幾個朝代,一直王位相傳。
直到春秋時期,越國的王位傳至姒允常時,有子名叫姒勾踐,史稱越王勾踐。不久越國被吳國給滅掉。十九年后,姒勾踐又復(fù)國,并吞并了鄰近的吳國,之后參與中原地區(qū)的爭霸,成為春秋歷史上的最后一位霸主。
越國再下傳至越王勾踐的七世孫姒無疆,越國開始中衰,最終被楚國滅掉。
在亡國后的越國貴族中,有人隱居不仕,有人則獲得楚國的封賞,其中姒無疆的次子叫姒蹄,便被分封到原越國境內(nèi)的烏程歐余山南部(今浙江湖州),為歐余亭侯。由于古人習(xí)慣稱山南為陽,姒蹄以及后世子孫也被稱為“歐陽亭侯”。久而久之,姒無疆的支庶子孫便以封地山名和封爵名為姓氏,形成了歐氏、區(qū)氏、歐陽氏、歐侯氏四個姓氏。歐陽氏與歐、區(qū)氏、歐侯氏同宗同源,皆是以封地名、或侯爵名為氏。
在歷史上,歐陽氏曾一度被迫改為單姓陽氏。
據(jù)歷史文獻《寧遠縣志》的記載,元朝末年,各地農(nóng)民紛紛起義反抗腐朽的元朝政府,當(dāng)時即有一支歐陽氏家族為主的起義軍。在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安天下,曾意圖招安歐陽氏義軍。而歐陽氏全軍上下拒降,明太祖大怒之下詔令誅滅歐陽氏家族,歐陽氏族人被迫分散逃亡,改為單姓“陽氏”以避其災(zāi)。
直到后來的明武宗朱厚照執(zhí)政時期(公元1506~1521年),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的進士并累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今江蘇南京)等十府的一代名臣陽鐸發(fā)明了“攤丁入地”之策(即后來明、清朝時期一直實施的“攤丁入畝”之策),使明王朝稅賦大增,明武宗由而大喜,陽鐸遂乘機請旨要求恢復(fù)原姓,明武宗詔準,從此歐陽氏一族方得以恢復(fù)歐陽復(fù)姓。
歐陽氏族人皆尊奉夏禹、姒無余為得姓始祖。
歐陽姓郡望
歐陽姓的郡望是渤海。
歐陽姓堂號
歐陽姓以畫荻為堂號?!爱嬢丁锰栮栃蕖W陽修從小死了父親,家里很窮,買不起紙筆。母親以地作紙,用荻當(dāng)筆,教子識字。后來官進翰林院侍讀,與宋祁等同修《新唐書》,又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與蘆葦相似,秋天開紫花。后人遂以“畫荻”懷念先人,以此為堂號。
歐陽姓源流
一、歐陽(歐陽)ōu yáng
現(xiàn)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景縣,河南之盧氏,湖北之老河口、利川,安徽之涇縣,江西之峽江,廣東之新會、高要,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白族、土家族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注云:“姒姓。越王勾踐之后。支孫封烏程歐陽亭,因氏焉。”《唐書·宰相世系表》亦載:“歐陽氏,出自姒姓。夏少康庶子封會稽,至越王無疆,為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于烏程歐馀山之陽,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睗h代有歐陽政,王莽時講學(xué)大夫;宋代有歐陽修,廬陵人,文學(xué)家;明代有歐陽寅,從化人,南寧府同知。
歐陽姓起名的基本原則和起名原理
1、歐陽姓用字只有1個讀音ōu yáng,起名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讀音,避免歐陽姓和名字中發(fā)音相同或相似的聲母韻母放在一起作為名字,這樣讀起來很拗口,比如:南蘭倪、孫存春等。
2、歐陽姓用字一定要用常用字,非常用字不容易寫也不容易念,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3、歐陽姓寶寶起名字應(yīng)該從寓意出發(fā),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
4、歐陽姓寶寶起名字最好結(jié)合孩子的生辰八字,這樣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數(shù)理,如需根據(jù)生辰八字免費起名,可以參考“生辰八字起名”。
總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則是:念著好聽、寫著好寫、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數(shù)理。
歐陽姓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