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門,晚霞走千里。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日落胭脂紅,無雨也起風。 晚看西天明,明朝必天晴。
日頭戴大帽,風雨必定到。 日落烏云口,半夜山水吼。
太陽落山火燒云,明天日烈曬死人。 星月:久雨現(xiàn)星光,來日雨更狂。
星高稠密天晴好,星低稀疏要下雨。 天上星星跳,大雨就要到。
星星眨眼,下雨不遠。 星光生暗毛,兩天雨必到。
月亮生毛,雨下成潮。 小暈風伯急,大暈雨師忙。
月下有橫云,日里雨傾盆。 風:東風雨,西風晴,北風過來冷煞人。
旱了東風不下雨,澇了東風不晴天。 一年三季東風雨,獨有夏季東風晴。
清明刮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無雨,后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里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后,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后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養(yǎng)不得。 糧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春打六九頭,耕牛滿地走。 二月二,黃瓜、落蘇(茄子)全落地。
(月日都為農(nóng)歷,下同)。 麥秀槍槍,四十五天上場。
立夏三朝炒麥香。 元麥一起身,寒豆(蠶豆)、小麥落脫魂。
頭時花,二時豆,三時種赤豆。 二月清明麥秀齊,三月清明麥不秀。
早稻要搶,晚稻要養(yǎng)。 七月排蔥,八月排蒜。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 寒露無青稻,霜降一齊倒。
(指單季晚稻) 人在屋里熱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寒露落草(指綠肥),死多活少。
只有懶人無懶田。 黃豆一石,不如棉花一白。
水利修得好,收成才能保。 一尺溝不通,萬丈溝白送(無用)。
尺麥怕寸水,寸麥不怕尺水。 人靠飯飽,田靠肥搞。
種田三樣寶:豬塮(廄肥)、河泥、紅花草。 松土深一寸,等于上趟糞。
三耕六耙九鋤田,一季莊稼抵一年。 深耕細垡,來年必發(fā)。
種子年年選,產(chǎn)量節(jié)節(jié)起。 寧愿餓斷肚腸,不能吃掉種糧。
六月西南風,稻管里生蟲。 麥怕痙,稻怕瘟。
芽長一粒米,落谷最相宜。(指早稻播種) 造屋看梁,稻好看秧。
時里鋤頭,好以膏頭(肥料)。 草除草芽,不除草爺。
霜降拔蔥,不拔要空。 大暑不熱,五谷不結(jié)。
麥捆根,谷捆梢,芝麻要捆當中腰。 反映氣溫變化 過了驚蟄沒硬地。
四月八,凍死黑豆莢。 大寒小寒,凍死老漢。
反映降水 螞蟻搬家蛇過道,三天之內(nèi)雨來到。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
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淋死雞。 大署小署,灌死老鼠。
八月雷,不空回。 東明西暗,等不到吃飯。
青蛙齊叫,大雨即到。 星星眨眼,下雨不遠。
狗洗澡,雷雨到。 農(nóng)事活動與氣候 立夏亂種田。
閏月年,宜早田。 谷雨前,植早棉。
過了四月八,有花沒疙瘩。 芒種忙糜不忙谷。
糜黃種麥,麥黃種糜。 七月十五高掛鋤。
秋分糜子寒露谷。 白露前十天不值(早),后十天不遲(言種麥)。
反映天氣變化 黑云黃梢子,必定有雹彈子。 雹打一條線,霜打一大片。
日落烏云口,半夜里山水吼。 黑云有雨,紅云生風。
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 早霞不出門,晚霞曬死人。
豬銜草,寒潮到。 雞群上架早,明日天氣好。
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
①立春晴,雨水均;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這句農(nóng)諺的字面意思是很好理解的,其意思是說在立春這一天如果天氣晴朗,那代表著這一年將會風調(diào)雨順。反之,如果在立春當天是下雨了,那后期的天氣會雨水比較多,將一直持續(xù)到清明前后。
類似的農(nóng)諺還有“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說的是立春節(jié)氣當天是大晴天,那以后的天氣風雨相宜,適合耕田。還有“雨琳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由此可見,農(nóng)民普遍是希望立春當天是晴天,這樣雨水才均勻,農(nóng)民才更容易豐收。
②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
意思是說,如果在立春節(jié)氣就開始打雷了,那一直持續(xù)到驚蟄節(jié)氣的這段時間都會以陰雨天氣為主。類似的農(nóng)諺還有“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是說立春節(jié)氣就開始響雷,那這樣在春天的時候還會出現(xiàn)比較寒冷的天氣,這樣會導致六畜不安。
其實在立春打雷,這樣是一種反常的天氣現(xiàn)象,對后期的天氣肯定有影響的,在過去農(nóng)民朋友都是害怕立春節(jié)氣打雷的,農(nóng)村里還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③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這句農(nóng)諺同樣是古人長期觀察之后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準確性還是比較高的,小時候就常聽老人念叨。其意思是說如果在初一的時候下雨了,那初二往往就會天晴了。而如果初三下雨了,那后期的雨水則比較充足,將會持續(xù)到十五。
④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有不少人常常認為立春到了,春天也就到了。其實這個是不準確的,立春只是說春天就要到了。老話常說“春打六九頭”,立春過后還有好幾個“九”呢,過完了九九才是冬天正式結(jié)束了。而這句農(nóng)諺的意思是說,立春節(jié)氣一到,天氣就會逐漸暖和起來了,但還是需要注意有倒春寒的天氣出現(xiàn)。
⑤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這是預防倒春寒的一句農(nóng)諺,如果在立春節(jié)氣當天出現(xiàn)了降霜天氣,那在后期就有可能會有倒春寒,這樣會凍壞秧苗,這對春播農(nóng)作物都是不利的。古人還發(fā)現(xiàn),立春當天的風向也能預測后期的天氣:立春北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
其說的是如果在立春當天是刮北方,那當年的雨水比較充足。而是刮東風,則表示天氣回暖很快。如果是刮西風,那就還會繼續(xù)冷上一段時間。
⑥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xiàn)倒春寒。
這是流傳非常廣的一句經(jīng)典農(nóng)諺了,其意思是說如果立春之后天氣回暖很快,這樣就是春脖子短,那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在后期還常常會因為冷空氣的入侵,導致氣溫下降而出現(xiàn)倒春寒的氣象災害。這句農(nóng)諺還有下半句:春脖長,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意思則剛好相反,如果立春后天氣轉(zhuǎn)暖慢,則出現(xiàn)倒春寒的概率很低。
根據(jù)動物的各種行為來判斷天氣的農(nóng)諺: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麻雀囤食要落雪。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wěn)。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根據(jù)二十四節(jié)氣來判斷天氣及播種、收割、收獲的農(nóng)諺:
雨打清明節(jié),干到夏至節(jié)。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刮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無雨,后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里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后,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后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養(yǎng)不得。
糧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bazizatan/1015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