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縣山東省的中部
沂源縣轄9個鎮(zhèn)
、4個鄉(xiāng)。南麻鎮(zhèn) 轄:62個村委會(201東儒林、中儒林、西儒林、前崖、河南、東沙溝、西沙溝、澇坡河、北大巖、沙嶺子、東魚臺、西魚臺、西北麻、陡起峪、彩板峪、栗行、東臺峪、窗戶溝、東高莊、西上高莊、西下高莊、西臺、傅家莊、大田莊、南埠東村、北埠東村、高堂峪、劉家大峪、永興官莊、北劉莊、南劉莊、賈家莊、盛家莊、古泉、侯家官莊、齊家屋、太平莊土門鎮(zhèn) 轄:23個村委會(東松仙嶺、西松仙嶺
中莊鎮(zhèn) 轄:45個村委會(中莊
徐家莊鄉(xiāng) 轄:32個村委會(北徐家莊
大張莊鎮(zhèn) 轄:63個村委會(南村、北村
石橋鄉(xiāng) 轄:29個村委會(石橋、馬莊
、郭家上峪、天井官莊、薛家官莊、松峪基本概況
山東省沂源縣地處魯中山區(qū)腹地,位于東岳泰山東部
1944年建縣
,原屬臨沂地區(qū)(現(xiàn)臨沂市)管轄,1990年劃歸淄博市。縣域東西長55.6公里
,南北寬52.2公里,總面積1636平方公里,轄9鎮(zhèn)4鄉(xiāng)。沂源是典型的山區(qū)縣
。
山多地少,人均9分田3畝山
。全縣地勢西北高
、東南低,境內(nèi)有名的山頭2075個,大小河流1600多條,最高點魯山主峰海拔1108米,為山東第四高峰。縣域屬于溫帶季風區(qū)域大陸性氣候
,十年九旱,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飯。由于地勢高
,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同時
,沂源還是全國最大的佛手瓜生產(chǎn)基地和山東著名的花椒之鄉(xiāng)。沂源縣山清水秀
,風景優(yōu)美,歷史悠久。1981年發(fā)現(xiàn)
,早在四、五十萬年前的沂源猿人,就與北京猿人同期,距今約有50萬年,是最早的山東人。縣內(nèi)多次出土新舊石器時代及商周以來的珍貴文物
。齊長城遺址
、唐代摩崖石刻、明清石代的神清宮、織女洞都是歷朝歷代的見證。沂源縣境內(nèi)資源豐富。
全縣可利用土地面積240萬畝
,水資源總量8.2億立方米,林木資源143種,野生藥材資源500余種,鐵、鋁、金、煤炭、石英、花崗石等礦產(chǎn)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其中鐵礦儲量2.5億噸,金礦儲量3萬噸
,煤炭儲量3000萬噸以上,鋁礬土儲量300萬噸以上。[編輯本段]
旅游資源
沂源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并茂,是觀光旅游之勝地。自然景觀有素有小泰山之稱的山東第四高峰——魯山
主要可概括為三大類:
一是以“沂源猿人”為代表的古人類文化景觀
包括新
特別是織女洞與牛郎廟
二是以沂源溶洞群和魯山森林公園為代表的自然生態(tài)景觀
,具有天然的獨特的魅力。魯山森林公園為省級森林公園,有“鳥類王國”“世外桃源”“天然氧吧”之美譽
。沂源溶洞群在10平方公里之內(nèi)已發(fā)現(xiàn)洞穴100多個
,被專家稱為“江北第一溶洞群”。現(xiàn)已對外開放的有九天洞、玄云洞
、千人洞、石龍洞、養(yǎng)神洞、珊瑚洞等九條,特別是九天洞化學堆積景觀十分豐富,其中石花面積之廣大、類型之多樣,國內(nèi)外無與倫比,被專家譽為“中國溶洞精品景觀博物館”和“天下第一石花洞”。這一溶洞群與魯山森林公園緊密相連
此外
三是以50萬畝干鮮果基地為代表的生態(tài)農(nóng)業(yè)
其中北部“百里林果大觀園”
沂源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互相輝映
[編輯本段]
自然地理
沂源縣山東省的中部
縣域總面積1735.85平方公里。
沂源縣境內(nèi)地貌
魯山為群峰之首
全縣總面積1735.85平方公里
沂源縣地形復雜
中山面積6.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0.4%
發(fā)布于西北部
山勢險峻
基巖是花崗巖和片麻巖為主的酸性巖構成
土層厚度少于30厘米
低山面積766.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44.2%
分布于各鄉(xiāng)(鎮(zhèn))
其中
山勢陡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