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o shi mai lv de cheng yu gu shi
【注音】博士買驢bóshìmǎilǘ? ? ? ? ? ? ? ? ? ? ? ? ? ? ? ? ? ? 《故事里的人生》144? ?? ? “我要收你兩倍的學費”與“問當嫁不當嫁”
? ? ? ?“我要收你兩倍的學費” ,講的是蘇格拉底與一位學生的故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終生從事教育工作,但他沒有象其他智者(教師)那樣創(chuàng)辦自己的學校,也不到其他學校中去講學,他的教育場所是廣場、街道、廟宇、商店、作坊、運動場等,他的教育對象是一切人,不管是青年人還是老年人、窮人還是富人、農(nóng)民還是手藝人,也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無論誰向他求教,他都熱情施教,同時,他也不象其他智者那樣收取學費,他施教分文不取,他是為城邦的利益而教人。他的教育內(nèi)容十分廣泛,有政治、倫理、戰(zhàn)爭、友誼、藝術(shù)等等;他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演講和對話。有一天,有個年輕人前去拜見蘇格拉底,他請?zhí)K格拉底教他演說。這個青年人一見到蘇格拉底,就大談演說的重要性,滔滔不絕,說了許許多多廢話。蘇格拉底耐心地聽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個年輕人才住口。
? ? ? ?蘇格拉底很鄭重地說:“我教學從來不收學費,但我得收你學費,而且還要兩倍?!?br>
? ? ? ?“為什么?”年輕人不解。
? ? ? ?“因為我除了教你如何講話以外,還要教你如何不講話?!?br>
? ? ? ?“問當嫁不當嫁” 的故事,說得是清末“御廚”黃敬臨大師的一段軼事。黃敬臨是清末和民國初年著名的美食家和烹調(diào)高手,是著名川菜“姑姑筵”開宗立派的宗師,他深受西太后賞識,賜以四品頂戴(相當于現(xiàn)在的四級干部)。他1873年生于四川雙流縣華陽鎮(zhèn)的名門世家,自幼遍嘗天下美食,后中秀才,享受員外郎待遇,他喜詩文,工書法,擅對聯(lián),辛亥革命后曾在四川滎縣(今滎經(jīng)縣)做過一段知事(縣長),故事就發(fā)生在他做縣知事的時候。據(jù)說,該縣有一個年輕的寡婦想改嫁,向縣府遞上一紙訴狀:“夫亡妻少,翁壯叔大,瓜田李下,問當嫁不當嫁?”知事黃敬臨每天審看案牘、訴狀等,篇篇冗長,味同嚼蠟,見此訴狀寫得如此精要,為之動容,當即揮筆下判:“嫁!嫁!嫁!”
? ? ? ? 魯鈍生感言: 求學的年輕人,滿口廢話,讓蘇格拉底很不高興,原本不收學費,生氣后竟要收他兩倍的學費;請求改嫁的寡婦,寥寥17字,陳述了“年輕守寡,身邊又有壯年的公公和已經(jīng)成年的小叔子”的現(xiàn)實,表達了“瓜田李下,有人說閑話”的苦衷,又提出了“改嫁”的要求,說得入情入理,十分凝煉,感動了縣令,縣令二話沒說,大筆一揮,“嫁!嫁!嫁!”。由此可見,廢話連篇的無益和要言不煩的好處。
? ? ? ? 我們說這兩則小故事,就是想借此聊聊“說廢話”和“要言不煩”這兩個話題。
? ? ? ? 提到說廢話,《顏氏家訓·勉學》中記載了一則“博士買驢”的笑話,笑話說:有個博士(古代官名),熟讀四書五經(jīng),滿肚子都是經(jīng)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頭驢死了,他想再買一頭,他來到市場,看好了一頭驢,雙方講好價后,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jù)。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yīng)。賣驢的當即借來筆墨紙硯,博士馬上書寫起來。他寫得非常認真,過了好長時間,寫了滿滿三張紙,才算寫完。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干咳了一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的人也都圍上來聽。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jù)。賣驢的聽后,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么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么嘮嘮叨叨地寫這么多呢?”博士無言。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哄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后,有人編了一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后來人們形容寫文章或講話不得要領(lǐng),多是廢話,就叫“博士買驢”,或叫“三紙無驢”。這則笑話告訴我們:說話行文,應(yīng)該簡潔明了,讓人聽之即明,讀之即懂,盡量不要說沒有用處的廢話。
? ? ? ? 說廢話必然要多說話,話說多了,就難免有失,因此,古人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訓誡,俗語也有“一言折盡平生?!钡奶嵝?。所以,少說廢話,甚至不說廢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 ? ?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勸大家少說廢話,甚至不說廢話,是指在生活、工作過程中,我們在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意愿時,少說甚至不說與話題無用的話,以免淡化甚至淹沒說話的主題。而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見面打招呼和休閑的聊天中,我們每個人都說了許許多多無關(guān)緊要的廢話,如明知道別人早晨出門上班,見面時還問一聲“上班去嗎”,明明看見朋友在打拳,見面時還說一聲“打拳哪”,這是一種打招呼,看似廢話,而其實一點也不“廢”,它是人際情感交流的載體,它充實了休閑的內(nèi)容,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際關(guān)系變得融洽和諧,所以,人生又離不開廢話。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知道什么時候不該說廢話,什么時候可以說廢話。
? ? ? ?更有趣的是,在文學領(lǐng)域,還有專門用廢話寫成的詩,被稱作“啰嗦詩”“廢話詩”。馮夢龍《古今譚概》里,有這樣一則故事:北宋雍熙年間,有位自稱“詩伯”的人,作起詩來不求精煉,喜歡啰嗦,同義詞疊床架屋,空洞無物,貽笑千古,人們把他的詩叫做“啰嗦詩”?!霸姴庇幸皇住端奚椒考词隆吩?,詩曰:“一個孤僧獨自歸,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時分,杜鵑謝豹子規(guī)啼?!痹娭械摹耙粋€”“孤”、“獨自”指同一個人,“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指同一個動作,“半夜”“三更”“子時”指同一個時間,“杜鵑”“謝豹”“子規(guī)”指同一種鳥,這首詩僅表達了“孤僧半夜歸,閉門子規(guī)啼”十個字的意思。盡管寫得十分啰嗦,但讀起來倒挺有韻味。
? ? ? ? 當今時代,廢話詩也有傳人,2012年3月下旬,先鋒派詩人烏青(真名鄭功宇,1978年出生)在網(wǎng)上走紅,就是緣于他的廢話詩。現(xiàn)錄四首如次:
? ? ? ? 《對白云的贊美》:“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極其白/賊白/簡直白死了/啊——”
? ? ? ? 《假如你真的要給我錢》:我的銀行賬號如下:招商銀行/6225××××74/鄭功宇/建設(shè)銀行/4367××××13/鄭功宇/ 工商銀行 /6222××××30/鄭功宇/……
? ? ? ? 《一種梨》:我吃了一種梨/然后在超市里看到這種梨/我看見它就想說/這種梨很好吃/過了幾天/超市里的這種梨打折了/我又看見它,我想說/這種梨很便宜
? ? ? ? 《怎么辦》:我打電話,給張建華/接電話的是/他母親/我問:張建華在嗎/他母親說,在,在大便/我說,在大便啊/他母親說是的/我對張建華的母親說/那怎么辦呢?
? ? ? ? 廢話的話題就此打住,下面說說要言不煩。要言不煩是指話說或行文精煉而恰到好處,特別是寫文章,更強調(diào)惜墨如金,一字千金,請看下面幾篇精要的短文:
? ? ? ? 短文一 :當代詩人北島有一首題為《生活》的詩,只有一個字:“網(wǎng)”。此一字,將人際間、生活中錯綜復雜、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形象地描繪出來。
? ? ? ? 短文二: 美國某雜志曾登載過一篇題為《一支燃著的煙》的童話,全文是:
? ? ? ? “一支冒著裊裊青煙的香煙,指著自己說:‘我是最好的直觀教具,證明抽煙會縮短生命?!?br>
? ? ? ? 把“吸煙有害健康”的忠告說得形象生動。
? ? ? ? 短文三 :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英國某大學曾舉行過一次短故事競賽,要求故事要涉及宗教、皇室、性、神秘四個方面。一女生題為《女王自知》的故事奪冠:
? ? ? ? “我的上帝,女王懷孕了,誰干的?”
? ? ? ? 伊麗莎白一世是一位終身未嫁的女王,女王讀了這則故事,不僅沒有怪罪那位女學生,反而還接見了她,并夸她聰明。
? ? ? ? 短文四: 美國一家雜志懸獎文字簡短、情節(jié)曲折的文章,結(jié)果題為《獵獅》一文獲首獎。全文如下:
? ? ? ? 伊麗薇娜的弟弟佛來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爾去非洲打獵。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電報:“巴布爾獵獅身死——佛來特”。伊麗薇娜悲不自勝,回電給弟弟:“運其尸回家。”三周后從非洲運回一個大包裹,里面是一具獅尸。她又趕發(fā)一個電報:“獅收到。弟誤,請寄巴布爾尸。”很快,又收到非洲回電:“無誤。巴布爾在獅腹內(nèi)?!?br>
? ? ? ?短文以電報為線索,綴連出獵非洲、獵獅身死、運獅回家、尸在獅腹等情節(jié),寫得一波三折,搖曳多姿,而且情節(jié)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
? ? ? ? 怎樣少說廢話和要言不煩呢?做法主要有三:
? ? ? ? 做法一: 思想上重視,說話或行文時有意識地提醒自己,要盡量把話說的精要,可說可不說的話一定要省去。
? ? ? ? 做法二: 先打好腹稿,想好了再說再寫。
? ? ? ? 做法三: 如果是行文,寫好后再修改幾遍,將多余的話刪掉。
? ? ? ? 話說得干凈利落和簡潔明快的文風,自古受人青睞,劉禹錫的《陋室銘》和周敦頤的《愛蓮說》都是行文精要的上品,堪為我們師法。
【篇一】博士買驢
博士,是古時官名,博士確實去買驢了,但這并不是這個成語要表達的意思。這個成語出自大名鼎鼎的《顏氏家訓》:
說當時有個博士,熟讀四書五經(jīng),滿肚子都是經(jīng)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頭驢子死了,就到市場上去買一頭。雙方講好價后,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jù)。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yīng)。
賣驢的當即借來筆墨紙硯,博士馬上書寫起來。他寫得非常認真,過了好長時間,三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寫成。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干咳了一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人都圍上來聽。
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jù)。賣驢的聽后,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么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么嘮嘮叨叨地寫這么多呢?"
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哄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后,有人編了幾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后來人們便用“博士買驢”來形容寫文章或講話不得要領(lǐng),雖然寫了一大篇,說了一大堆,卻都離題很遠,這就叫"博士買驢",或叫"三紙無驢",也就是所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篇二】一龍一豬
看到這個成語大家一定很奇怪,龍和豬壓根就不是一個層面的物種,怎么會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成語中呢?
其實,“一龍一豬”是一個勸學成語。這里的“龍”和“豬”都是一種擬人手法,這個成語的創(chuàng)造者是韓愈:
韓愈有個兒子叫韓符,打小就不愛讀書,于是,大文學家兼詩人的老爹就寫了一首詩勸勉兒子:
《符讀書城南》
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
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這首詩意思很簡單,就說兩家都有兒子,長大后一個成為了人中龍鳳,一個卻是和豬一樣依舊好吃懶做。
但這首詩的潛在意思是,兒子啊,你的爹我是“龍”,你的哥哥們也是“龍”,可你怎么卻像頭豬呢?還不趕緊學習,不然一輩子就都是“豬”了。
韓符也被老爹這首詩給嚇到了,從此開始發(fā)奮讀書。所以后世便用一龍一豬來比喻同一個起跑線的兩人,高下卻判別極大。
【篇三】破馬張飛
這個成語源自張飛和馬超的一場爭論,據(jù)傳,張飛與馬超曾有一段經(jīng)典對話:
張飛:“人馬并馳,疾而速……”(人和馬一同飛馳,那速度很快)
馬超:“若人無能,良駒何用?”(假如我自己本人無用,那麼好馬又有什麼用呢?)
張飛誤以為其意思是:“你這么無能,就算給你一匹好馬也無用”,便試探說:“人無用,何人有用?”(我沒有,誰有用?)
馬超以為張飛是贊嘆馬超的才能,便說:“人已無用,何人皆有用”(我沒用,其他人都有用)
接著,張飛以為意思是:“你沒有,其他人都有用”,便一拳打在馬超臉上,說道:“此等破馬!”(這個沒用的馬超和他的馬)。
后來,人們用“破馬張飛”形容一個人手舞足蹈,張牙舞爪,風風火火的樣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gushi/137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螳臂當車
下一篇: 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