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計就計的拼音
jiāng jì jiù jì
將計就計的基本釋義
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
將計就計的詳細解釋
【解釋】: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境鲎浴浚涸だ钗奈怠稄堊臃扣軜蜻M履》第三折:“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示例】: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而行。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七回【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利用對方計策向對方施計將計就計的成語來源
元·李文蔚《張子房圮橋進履》第三折:“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將計就計的例子
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將計就計而行。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將計就計的近義詞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還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 將機就計
將計就計相關成語
使羊將狼 千方萬計 將信將疑 將功抵罪 將無做有 將門有將
將計就計的相似成語
第1個字是將的成語:將奪固與、將信將疑、將勤補拙、將功折罪、將胸比肚、將李代桃
第2個字是計的成語:鬼計多端、百計千方、鬼計百端、無計可施、通計熟籌、沒計奈何
第3個字是就的成語:去本就末、避禍就福、移的就箭、束手就擒、去危就安、駕輕就熟
第4個字是計的成語:長久之計、鋪謀定計、兼權尚計、隨人作計、六出奇計、斗量筲計
將計就計成語接龍
計窮智極 極重不反 反聽內視 視死如生 生死與共 共枝別干 干干翼翼 翼翼飛鸞 鸞歌鳳舞 舞衫歌扇 扇火止沸 沸沸揚揚 揚名四海 海內鼎沸 沸天震地 地塌天荒 荒無人煙 煙消霧散 散灰扃戶 戶限為穿 穿文鑿句 句斟字酌 酌古御今 今是昔非 非常之謀 謀聽計行 行間字里 里談巷議 議事日程 程朱理學 學書學劍 劍膽琴心 心浮氣粗 粗株大葉 葉瘦花殘 殘圭斷璧 璧合珠聯(lián) 聯(lián)翩而至 至親骨肉 肉跳神驚 驚風駭浪 浪跡江湖 湖光山色 色授魂與 與眾不同 同惡相黨 黨同妬異 異途同歸 歸全反真 真?zhèn)文?/span> 辨若懸河 河伯為患 患難夫妻 妻榮夫貴 貴壯賤弱 弱不好弄 弄嘴弄舌 舌敝耳聾 聾者之歌 歌舞升平 平地起家 家驥人璧 璧合珠連 連更徹夜 夜不閉戶 戶曹參軍 軍不血刃 刃樹劍山 山窮水盡 盡智竭力 力挽狂瀾 瀾倒波隨 隨俗浮沉 沉吟章句 句櫛字比 比權量力 力不從心 心忙意亂 亂臣賊子
將計就計的英文翻譯
to beat somebody at their own game (idiom)
將計就計 ?[?jiāng jì jiù jì?]
釋義:利用對方使用的計策,反過來用于對方,使對方中計。
出處:
元·李文蔚《張子房圮橋進履》第三折:“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操使蔡中、蔡和詐降,刺探我軍中事,公瑾將計就計,正要他通報消息。兵不厭詐,公瑾之謀是也。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七回:“菩薩,我悟空有一句話兒,叫作將計就計,不知菩薩可肯依我?!?/p>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十六回:且說馮氏安慰小姐,叫乳母好生看顧。他便回至后邊,將計就計,在柳洪面前竭力攛掇,務將顏生置之死地,──恰恰又暗合柳洪之心。?
歷史上,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有很多,這次就為大家講一個三國時期的經(jīng)典故事。劉備、張飛、諸葛亮還有趙云準備出兵進攻零陵,但其中一位守城大將詐降后還打算反害諸葛亮一手,結果被張飛還有趙云二人給除掉。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將計就計?就和此次故事有關。其實以諸葛亮的才智想要讓他上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往往自以為聰明的人可能不會這樣認為,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發(fā)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發(fā)生在劉備奪取荊州四郡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邢道榮、趙云、張飛和諸葛亮。原文如下:
道榮料敵不過,又無處奔走,只得下馬請降。子龍縛來寨中見玄德、孔明。玄德喝教斬首??酌骷敝怪?,問道榮曰:?汝若與我捉了劉賢,便準你投降。?道榮連聲愿往??酌髟唬?你用何法捉他??道榮曰:?軍師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說。今晚軍師調兵劫寨,某為內應,活捉劉賢,獻與軍師。劉賢既擒,劉度自降矣。?玄德不信其言??酌髟唬?邢將軍非謬言也。?遂放道榮歸。
道榮得放回寨,將前事實訴劉賢。賢曰:?如之奈何??道榮曰:?可將計就計。今夜將兵伏于寨外,寨中虛立旗幡,待孔明來劫寨,就而擒之。?劉賢依計。當夜二更,果然有一彪軍到寨口,每人各帶草把,一齊放火。劉賢、道榮兩下殺來,放火軍便退。劉賢、道榮兩軍乘勢追趕,趕了十余里,軍皆不見。劉賢、道榮大驚,急回本寨,只見火光未滅,寨中突出一將,乃張翼德也。劉賢叫道榮:?不可入寨,卻去劫孔明寨便了。?于是復回軍。走不十里,趙云引一軍刺斜里殺出,一槍刺道榮于馬下。
按照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劉備與諸葛亮、張飛、趙云一起出兵零陵,太守劉度之子劉賢派猛將邢道榮出城迎敵。但邢道榮在張飛面前僅幾個回合便氣力不加,落荒而逃,途中又遇上趙云,只得下馬投降。隨后,諸葛亮將邢道榮釋放,讓他里應外合奪取零陵。但邢道榮卻與劉賢密謀,企圖引誘諸葛亮中計。誰知諸葛亮早就識破邢道榮是詐降,巧施計策,不僅將邢道榮斬殺,還生擒了劉賢。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將計就計?,意為利用對方所用的計策,反過來對付對方。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元代散曲家李文蔚《張子房圮橋進履》第三折中的?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劉備奪取荊州四郡,是真實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赤壁之戰(zhàn)后,不過過程與小說中的描述有著很大的不同?!度龂?先主傳》載:?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期間并未出現(xiàn)小說中描述的一系列戰(zhàn)斗。小說中出現(xiàn)的這位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邢道榮也是子虛烏有的人物,并不見諸史冊。作者進行如此的加工和改編,目的很明確,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慧和張飛、趙云二人的武勇。
將計就計
將計就計 ( jiāng jì jiù jì )
解 釋 計 利用對方計策向對方施計。
出 處 元·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利用對方計策向對方施
示 例 歐陽予倩《不要忘了》:“這回的出兵是對外,其實是制止國內革命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妨~。”
近義詞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歇后語 借他的韁繩拎他的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gushi/277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