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魚幕燕的拼音
dǐng yú mù yàn
鼎魚幕燕的基本釋義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魚幕燕的詳細(xì)解釋
【解釋】: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境鲎浴浚耗铣ち骸で疬t《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示例】:~,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傳》【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極其危險鼎魚幕燕的成語來源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p>
鼎魚幕燕的例子
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元史·外夷傳》
鼎魚幕燕相關(guān)成語
東勞西燕 伯勞飛燕 拔山扛鼎 鼎足三分 鼎鐺有耳 鼎鼎有名
鼎魚幕燕的相似成語
第1個字是鼎的成語:鼎成龍升、鼎鼐調(diào)和、鼎鐺玉石、鼎成龍去、鼎足而三、鼎鑊刀鋸
第2個字是魚的成語:池魚林木、淵魚叢爵、鮑魚之次、池魚籠鳥、枯魚銜索、霄魚垂化
第3個字是幕的成語:席地幕天、燕巢幕上、釜魚幕燕、池魚幕燕
第4個字是燕的成語:柳鶯花燕、釜魚幕燕、伯勞飛燕、五雀六燕、歌鶯舞燕、來鴻去燕
鼎魚幕燕成語接龍
燕額虎頭 頭足異處 處堂燕鵲 鵲反鸞驚 驚愕失色 色授魂與 與時推移 移風(fēng)改俗 俗不可醫(yī) 醫(yī)時救弊 弊車羸馬 馬首欲東 東床嬌客 客死他鄉(xiāng) 鄉(xiāng)壁虛造 造言捏詞 詞窮理盡 盡其所長 長袖善舞 舞詞弄札 札手舞腳 腳不點(diǎn)地 地主之誼 誼不容辭 辭不達(dá)義 義斷恩絶 絶少分甘 甘言美語 語妙天下 下坂走丸 丸泥封關(guān) 關(guān)情脈脈 脈脈相通 通前澈后 后臺老板 板上砸釘 釘嘴鐵舌 舌撟不下 下塞上聾 聾者之歌 歌鶯舞燕 燕駕越轂 轂擊肩摩 摩肩接踵 踵決肘見 見所不見 見慣司空 空拳白手 手無寸鐵 鐵桶江山 山盟海誓 誓不兩立 立錐之地 地上天官 官官相為 為富不仁 仁義道德 德薄才疏 疏財重義 義不容辭 辭嚴(yán)誼正 正經(jīng)八本 本位主義 義不取容 容光煥發(fā) 發(fā)憤忘食 食毛踐土 土龍芻狗 狗屁不通 通同一氣 氣沖斗牛 牛馬襟裾 裾馬襟牛 牛羊勿踐 踐規(guī)踏矩 矩步方行 行不從徑 徑情直行 行同狗豨
鼎魚幕燕的英文翻譯
Dingyu Curtain Swallow
魚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魚米之鄉(xiāng)、
魚躍龍門、
魚傳尺素、
魚貫而入、
魚與熊掌、
魚貫而出、
魚死網(wǎng)破、
魚貫而行、
魚肉百姓、
魚魚雅雅、
魚龍百變、
魚水和諧、
魚水深情、
魚沉雁靜、
魚游釜中、
魚升龍門、
魚肉鄉(xiāng)里、
魚游沸鼎、
魚貫雁比、
魚成語有哪些
包含“魚”的成語共有256個
1)白龍魚服
2)白魚赤烏
3)白魚登舟
4)白魚入舟
5)鮑魚之次
6)鮑魚之肆
7)察見淵魚
8)塵魚甑釜
9)沉魚落雁
10)城門魚殃
11)鴟張魚爛
12)池魚林木
13)池魚籠鳥
14)池魚幕燕
15)池魚堂燕
16)池魚遭殃
17)池魚之禍
18)池魚之慮
19)池魚之殃
20)蟲魚之學(xué)
21)叢雀淵魚
22)大魚大肉
23)彈鋏無魚
24)得魚忘荃
25)得魚忘筌
26)登木求魚
27)鼎魚幕燕
28)凍浦魚驚
29)多魚之漏
30)鱷魚眼淚
31)魴魚赪尾
32)魴魚趙尾
33)放魚入海
34)肥魚大肉
35)釜底游魚
36)釜魚幕燕
37)釜魚甑塵
38)釜中生魚
39)釜中游魚
40)釜中之魚
41)鰥魚渴鳳
42)貫魚成寵
43)貫魚成次
44)貫魚承寵
45)貫魚之次
46)貫魚之序
47)河決魚爛
48)河魚腹疾
49)河魚天雁
50)河魚之疾
51)涸魚得水
52)涸轍枯魚
53)鴻斷魚沉
54)鴻斷魚沈
55)狐鳴魚書
56)化及豚魚
57)渾水摸魚
58)混水撈魚
59)混水摸魚
60)禍及池魚
61)禍近池魚
62)雞頭魚刺
63)及賓有魚
64)枯魚病鶴
65)枯魚涸轍
66)枯魚銜索
67)枯魚之肆
68)老魚跳波
69)臨川羨魚
70)臨河羨魚
71)臨河欲魚
72)臨淵羨魚
73)龍陽泣魚
74)龍戰(zhàn)魚駭
75)籠鳥池魚
76)漏網(wǎng)之魚
77)魯魚帝虎
78)魯魚亥豕
79)魯魚陶陰
80)落雁沉魚
81)馬如游魚
82)曼衍魚龍
83)墨魚自蔽
84)幕燕鼎魚
85)幕燕釜魚
86)鯰魚上竿
87)鯰魚上竿
88)鳥焚魚爛
89)鳥驚魚駭
90)鳥驚魚潰
91)鳥驚魚散
92)鳥散魚潰
93)牛蹄之魚
94)牛蹄中魚
95)棄其余魚
96)前庭懸魚
97)窮池之魚
98)雀馬魚龍
99)如魚得水
100)如魚離水
101)如魚似水
102)撒水拿魚
103)射魚指天
104)沈魚落雁
105)食魚遇鯖
106)史魚秉直
107)史魚歷節(jié)
108)豕亥魚魯
109)水大魚多
110)水到魚行
111)水廣魚大
112)水寬魚大
113)水清無魚
114)水深魚聚
115)似水如魚
116)土崩魚爛
117)瓦影之魚
118)瞎子摸魚
119)宵魚垂化
120)霄魚垂化
121)信及豚魚
122)懸龜系魚
123)雁斷魚沉
124)雁斷魚沈
125)雁去魚來
126)雁逝魚沉
127)雁素魚箋
128)雁杳魚沉
129)殃及池魚
130)羊續(xù)懸魚
131)以筌為魚
132)以蚓投魚
133)以魚驅(qū)蠅
134)盈車之魚
135)魚帛狐篝
136)魚帛狐聲
137)魚腸尺素
138)魚腸雁足
139)魚沉鴻斷
140)魚沉雁靜
141)魚沉雁落
142)魚沉雁渺
143)魚沉雁杳
144)魚傳尺素
145)魚大水小
146)魚封雁帖
147)魚釜塵甑
148)魚貫成行
149)魚貫而出
150)魚貫而進(jìn)
151)魚貫而前
152)魚貫而入
153)魚貫而行
154)魚貫雁比
155)魚貫雁行
156)魚箋雁書
157)魚驚鳥散
158)魚潰鳥離
159)魚潰鳥散
160)魚爛而亡
161)魚爛河決
162)魚爛取亡
163)魚爛土崩
164)魚爛瓦解
165)魚瞵鶚睨
166)魚龍百變
167)魚龍變化
168)魚龍混雜
169)魚龍曼羨
170)魚龍曼延
171)魚龍曼衍
172)魚龍漫衍
173)魚魯?shù)刍?br>
174)魚米之地
175)魚米之鄉(xiāng)
176)魚目混珍......
有網(wǎng)有魚的成語有哪些?
【漏網(wǎng)之魚】逃脫魚網(wǎng)的魚。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臨淵結(jié)網(wǎng)】臨到河邊才編織魚網(wǎng)。指事先不做準(zhǔn)備,辦不成事。
【魚死網(wǎng)破】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一網(wǎng)打盡】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自投羅網(wǎng)】投:進(jìn)入;羅網(wǎng):捕捉魚鳥的器具。自己投到羅網(wǎng)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鮑魚之次】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之次”。
【沉魚落雁】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大魚大肉】指美好豐盛的飲食。形容菜肴豐盛。
【鱷魚眼淚】鱷魚:一種生性兇殘,捕食人、畜的爬行動物。傳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邊吃邊流眼淚。比喻惡人的假慈悲。
【釜底游魚】在鍋里游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渾水摸魚】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混水摸魚】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混水撈魚】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同“混水摸魚”。
【涸轍之魚】涸:水涸,干涸;轍:車輪的痕跡。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枯魚涸轍】枯魚:干魚;涸轍:干的車轍溝。比喻陷入困境。
【漏網(wǎng)之魚】逃脫魚網(wǎng)的魚。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芎线m的環(huán)境。
【如魚離水】離開適當(dāng)?shù)牡匚换蛸囈陨娴沫h(huán)境。
【水到魚行】比喻條件具備,事情就可辦成。
【水清無魚】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dāng)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diǎn),就不能團(tuán)結(jié)人。
【瞎子摸魚】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調(diào)查研究。
【魚大水小】比喻生產(chǎn)不夠消費(fèi)。也比喻機(jī)構(gòu)臃腫,行動不靈。
【魚貫而入】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jìn)入。
【魚貫而行】象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跟一個單行前進(jìn)。
【魚目混珠】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緣木求魚】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不可能達(dá)到目的。
【魚米之鄉(xiāng)】指盛產(chǎn)魚和稻米的富饒地方。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魚肉百姓】魚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殘害無辜的人們。
【魚肉鄉(xiāng)里】魚肉:比喻受宰割;鄉(xiāng)里: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當(dāng)作魚、肉一樣任意宰割。
【魚死網(wǎng)破】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魚水之情】祥見:曖昧之情
【以蚓投魚】用蚯蚓做魚餌釣魚。比喻用較小的代價換得較大的收獲。
【自相魚肉】魚肉:當(dāng)作魚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內(nèi)部自相殘殺。
帶有魚字的成語有哪些
魚魚雅雅、
落雁沉魚、
鳥焚魚爛、
登木求魚、
以魚驅(qū)蠅、
魚沉雁靜、
臨河羨魚、
沉魚落雁、
城門魚殃、
魚龍漫衍、
魚游釜中、
河魚天雁、
得魚忘筌、
淵魚叢雀、
枯魚之肆、
殃及池魚、
水大魚多、
雁逝魚沉、
白魚赤烏、
魚躍龍門、
魚箋雁書、
魚貫而行、
指天射魚、
食魚遇鯖、
魚潰鳥散、
白魚登舟、
臨河欲魚、
魚瞵鶚睨、
鯰魚上竹、
魚爛土崩
魚龍變化、
魚書雁帖、
魚米之鄉(xiāng)、
魚游沸釜、
龍陽泣魚、
游魚出聽、
魚水之歡、
老魚跳波、
水深魚聚、
池魚林木、
鴻離魚網(wǎng)、
混水撈魚、
河魚之疾、
貫魚之序、
狐鳴魚書、
魚腸雁足、
魚貫雁行、
化及豚魚、
史魚之儔、
魯魚亥豕、
蟲魚之學(xué)、
吞舟之魚、
懸龜系魚、
魚沉鴈落、
魚目混珍、
魚龍曼羨、
釜中游魚、
魴魚赪尾、
釜魚甑塵、
魚沉雁杳
有魚成語有哪些
緣木求魚、
沉魚落雁、
水至清則無魚、
鯉魚跳龍門、
如魚得水、
魚龍混雜、
魚目混珠、
魚米之鄉(xiāng)、
臨淵羨魚、
渾水摸魚、
得魚忘筌、
魚躍龍門、
釜底游魚、
混水摸魚、
白龍魚服、
枯魚之肆、
為淵驅(qū)魚、
鮑魚之肆、
魚傳尺素、
殃及池魚、
魚貫而入、
魚與熊掌、
魚貫而出、
魚死網(wǎng)破、
池魚之殃、
漏網(wǎng)之魚、
水清無魚、
鳶飛魚躍、
魚貫而行、
魚肉百姓
跟魚有關(guān)的成語有哪些
緣木求魚、
沉魚落雁、
如魚得水、
魚龍混雜、
魚目混珠、
魚米之鄉(xiāng)、
臨淵羨魚、
渾水摸魚、
得魚忘筌、
魚躍龍門、
釜底游魚、
混水摸魚、
枯魚之肆、
白龍魚服、
為淵驅(qū)魚、
鮑魚之肆、
魚傳尺素、
殃及池魚、
魚貫而入、
魚與熊掌、
魚貫而出、
魚死網(wǎng)破、
池魚之殃、
漏網(wǎng)之魚、
水清無魚、
鳶飛魚躍、
魚貫而行、
魚肉百姓、
羊續(xù)懸魚、
指天射魚
魯魚亥豕、
雀馬魚龍、
釜中之魚、
魚魚雅雅、
鱷魚眼淚、
魚龍百變、
信及豚魚、
釜中游魚、
魚水和諧、
池魚籠鳥、
馬如游魚、
魚水深情、
魚沉雁靜、
如魚似水、
沈魚落雁、
魚游釜中、
葬身魚腹、
察見淵魚、
魚升龍門、
魚肉鄉(xiāng)里、
魚游沸鼎、
魚貫雁比、
瞎子摸魚、
臨川羨魚、
凍浦魚驚、
池魚幕燕、
白魚赤烏、
龍陽泣魚、
魚沉雁杳、
魚龍變化
魚成語有哪些
成語詞目 解釋
白龍魚服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水至清則無魚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dāng)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diǎn),就不能團(tuán)結(jié)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hù)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及賓有魚 用別人的魚請客。比喻借機(jī)培植私人勢力。
登木求魚 登:攀;木:樹。爬到樹上找魚。比喻方向、方法不對,無法達(dá)到目的。
察見淵魚 淵: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魚。比喻為人過于精明。
甑塵釜魚 甑里積了灰塵,鍋里生了蠹魚。形容窮困斷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水清無魚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dāng)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diǎn),就不能團(tuán)結(jié)人。
鼎魚幕燕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信及豚魚 及:達(dá)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指天射魚 向著天空去射河里的魚。比喻辦事一定落空。
池魚籠鳥 池里的魚,籠里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枯魚銜索 穿在繩上的干魚。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經(jīng)不多。
魚爛而亡 魚腐爛從內(nèi)臟起。比喻國家因內(nèi)部禍亂而滅亡。
魚餒肉敗 餒:魚臭爛;?。喝飧癄€。魚爛肉腐。泛指變質(zhì)的食物。
淵魚叢雀 把魚趕進(jìn)深潭,把雀趕到叢林。原比喻統(tǒng)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別國?,F(xiàn)也比喻把可以團(tuán)結(jié)的人趕到敵方去。
白魚登舟 為殷亡周興之兆。同“白魚入舟”。
城門魚殃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hù)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鳥驚魚潰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duì)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鳥散魚潰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duì)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八個字的成語有哪些有關(guān)魚和城的
成語: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釋義: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hù)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出處: 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br>
示例:我是個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時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無端惹出許多是非。(柯靈《回看血淚相和流》)
以上,供參考!
帶有魚的成語有哪些
指天射魚、
穩(wěn)坐釣魚船、
魚瞵鶚睨、
河魚之疾、
魯魚亥豕、
魚龍變化、
食魚遇鯖、
懸龜系魚、
魚游沸鼎,燕巢飛幕、
魴魚赪尾、
魚龍百變、
魚書雁信、
史魚之儔、
池魚林木、
魚魚雅雅、
吞舟之魚、
宵魚垂化、
池魚之殃、
信及豚魚、
凍浦魚驚、
雁去魚來、
貫魚之序、
枯魚之肆、
鳥焚魚爛、
水大魚多、
河魚天雁、
以魚驅(qū)蠅、
魚腸雁足、
鴻離魚網(wǎng)、
得魚忘筌、
城門魚殃、
龍陽泣魚、
老魚跳波、
魚躍龍門、
白魚赤烏、
殃及池魚、
鯰魚上竹、
魚水之歡、
香餌之下,必有死魚、
如魚似水、
窮池之魚、
游魚出聽、
狐鳴魚書、
臨淵羨魚、
魚貫而入、
緣木求魚、
魚龍混雜、
魚肉百姓、
沉魚落雁、
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魚米之鄉(xiāng)、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鯉魚跳龍門、
水至清則無魚、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漏網(wǎng)之魚、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如魚得水、
魚死網(wǎng)破、
魚目混珠、
渾水摸魚、
放長線釣大魚、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魚貫而行、
網(wǎng)漏吞舟之魚、
枯魚之肆、
鳥焚魚爛、
水大魚多、
河魚天雁、
以魚驅(qū)蠅、
魚腸雁足、
鴻離魚網(wǎng)、
白龍魚服、
雞頭魚刺、
鱷魚眼淚、
雁杳魚沉、
魚生空釜、
魚菽之祭、
魚大水小、
棄其余魚、
魚水和諧、
魯魚帝虎、
涸轍之魚、
任從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魚縱大壑、
翠綸桂餌,反以失魚、
魚水雁信、
羊續(xù)懸魚、
鯰魚緣竹竿、
水濁魚噞、
魚龍曼衍、
魚沉雁渺、
魚游沸釜,燕處危巢、
魚沉雁落、
及賓有魚、
淵魚叢爵、
蟲魚之學(xué)、
水深魚聚、
大魚大肉、
魚鱉海怪、
魚水之愛、
盈車之魚、
河魚之患、
葬身魚腹、
籠鳥池魚、
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
魚驚鳥散、
多魚之漏、
魚帛狐篝、
魚縣鳥竄、
魚爛而亡、
魚水之情、
清水無大魚、
水到魚行、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魯魚陶陰、
鮑魚之肆、
牛蹄之魚、
魚游濠上、
水清無魚、
沈魚落雁、
魚游濠水、
魚網(wǎng)鴻離、
雀馬魚龍、
魚軒蒞止、
魚信雁書、
枯魚得水、
魚餒肉敗、
縱壑之魚、
漏網(wǎng)游魚、
魚質(zhì)龍文、
鳶飛魚躍、
魚目亂珠、
水廣魚大、
魚游沸鼎、
鰥魚渴鳳、
魚與熊掌、
魚雁沉杳、
釜底游魚、
池魚堂燕、
鯰魚上竹竿、
魚貫而前、
為淵驅(qū)魚、
水寬魚大、
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爵、
魚爛瓦解、
枯魚銜索、
雁行魚貫、
白魚入舟、
撒水拿魚、
土崩魚爛、
瞎子摸魚、
鼎魚幕燕、
察見淵魚、
貫魚之次、
枯魚病鶴、
魚肉鄉(xiāng)里、
以筌為魚、
龍戰(zhàn)魚駭、
瓦影之魚、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前庭懸魚、
彈鋏無魚、
河決魚爛、
鴟張魚爛、
以蚓投魚、
自相魚肉、
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魚傳尺素、
曝腮之魚、
狐鳴魚出、
涸魚得水、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雁素魚箋、
甑塵釜魚...
形容魚成語有哪些
相濡以沫、
鱗次櫛比、
緣木求魚、
竭澤而漁、
沽名釣譽(yù)、
沉魚落雁、
水至清則無魚、
涸轍之鮒、
提綱挈領(lǐng)、
鯉魚跳龍門、
魚米之鄉(xiāng)、
綱舉目張、
魚躍龍門、
獨(dú)占鰲頭、
如魚得水、
魚龍混雜、
如鯁在喉、
得魚忘筌、
魚目混珠、
臨淵羨魚、
渾水摸魚、
涸澤而漁、
為淵驅(qū)魚、
白龍魚服、
魚貫而入、
遍體鱗傷、
魚傳尺素、
混水摸魚、
鮑魚之肆、
自投羅網(wǎng)
殃及池魚、
魚與熊掌、
枯魚之肆、
王祥臥冰、
魚貫而出、
魚死網(wǎng)破、
搖頭擺尾、
骨鯁在喉、
鳶飛魚躍、
放長線釣大魚、
魚肉百姓、
魚貫而行、
羊續(xù)懸魚、
漏網(wǎng)之魚、
鱷魚眼淚、
水清無魚、
雀馬魚龍、
魯魚亥豕、
山肴野蔌、
釜底游魚、
池魚之殃、
馬如游魚、
鯨吞蠶食、
龍陽泣魚、
魚魚雅雅、
白魚入舟、
吞舟之魚、
信及豚魚、
魚龍百變、
魚龍變化
魚龍曼延、
自相魚肉、
煙波釣徒、
馬中關(guān)五、
魚水深情、
吞舟是漏、
魚沉雁渺、
魚肉鄉(xiāng)里、
瞎子摸魚、
鼎魚幕燕、
池魚林木、
魚升龍門、
魚沉雁杳、
得兔忘蹄、
如魚似水、
葬身魚腹、
魚書雁信、
戢鱗潛翼、
得魚忘荃、
臨川羨魚、
及賓有魚、
登木求魚、
魚沉雁靜、
甑塵釜魚、
察見淵魚、
網(wǎng)漏吞舟、
魚水和諧、
穩(wěn)坐釣魚船、
若烹小鮮、
指天射魚
禍及池魚、
秋荼密網(wǎng)、
池魚幕燕、
釜魚幕燕、
魚游沸鼎、
狐鳴魚書、
魚龍漫衍、
魚水相歡、
鎩羽暴鱗、
淵魚叢雀、
比目連枝、
魯魚帝虎、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白魚赤烏、
魴魚赪尾、
魚龍曼羨、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河魚腹疾、
魚游釜中、
雁素魚箋、
池魚籠鳥、
波光鱗鱗、
魚龍曼衍、
魚游濠上、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池魚堂燕、
龍戰(zhàn)魚駭、
常鱗凡介、
豕亥魚魯、
河魚之疾
1. 什么魚什么什么四字成語 白魚赤烏 為祥瑞之兆。
白魚登舟 為殷亡周興之兆。同“白魚入舟”。
白魚入舟 比喻用兵必勝的征兆。
鮑魚之次 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之次”。
鮑魚之肆 鮑:咸魚;肆:店鋪。賣咸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沉魚落雁 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池魚林木 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池魚籠鳥 池里的魚,籠里的鳥。比喻受束縛而失去自由的人。
池魚幕燕 比喻處境危險極易遭殃的人。
池魚堂燕 比喻無辜受禍。
池魚之禍 比喻受牽連而遭到的禍害。
池魚之慮 指擔(dān)憂無端受累遭災(zāi)。
池魚之殃 比喻受牽連而遭到的禍害。
蟲魚之學(xué) 指繁瑣的考據(jù)訂正。
得魚忘荃 比喻已達(dá)目的,即忘其憑借?!败酢币嘧鳌绑堋薄?
得魚忘筌 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鼎魚幕燕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多魚之漏 指泄漏軍事機(jī)密。
鱷魚眼淚 鱷魚:一種生性兇殘,捕食人、畜的爬行動物。傳說鱷魚在吞食人畜時,邊吃邊流眼淚。比喻惡人的假慈悲。
魴魚赪尾 赪:紅色。形容人困苦勞累,負(fù)擔(dān)過重。
2. 魚的四字成語有什么 白龍魚服 白魚赤烏 白魚登舟 白魚入舟 鮑魚之次
鮑魚之肆 察見淵魚 城門魚殃
池魚林木 池魚籠鳥 沉魚落雁 池魚幕燕 池魚堂燕
池魚之禍 池魚之慮 蟲魚之學(xué) 池魚之殃 鴟張魚爛
彈鋏無魚 登木求魚 凍浦魚驚 鼎魚幕燕 得魚忘筌
得魚忘荃 多魚之漏 鱷魚眼淚 釜底游魚
魴魚赪尾 肥魚大肉 釜魚幕燕 放魚入海 釜魚甑塵
釜中生魚 釜中游魚 釜中之魚 鰥魚渴鳳 貫魚之次
貫魚之序 鴻斷魚沉 禍及池魚 禍近池魚 化及豚魚
河決魚爛 狐鳴魚書 混水撈魚 渾水摸魚 混水摸魚
涸魚得水 河魚腹疾 河魚天雁 河魚之疾 涸轍枯魚
及賓有魚 雞頭魚刺 枯魚病鶴
枯魚銜索 枯魚之肆 臨川羨魚 臨河羨魚 籠鳥池魚
漏網(wǎng)之魚 落雁沉魚 魯魚帝虎 魯魚亥豕 龍陽泣魚 魯魚陶陰 臨淵羨魚 龍戰(zhàn)魚駭 馬如游魚
幕燕鼎魚 幕燕釜魚 曼衍魚龍 鳥焚魚爛 鳥驚魚駭
鳥驚魚潰 鳥驚魚散 鳥散魚潰 牛蹄之魚 牛蹄中魚
3. 關(guān)于魚的四字成語都有什么 緣木求魚、竭澤而漁、沽名釣譽(yù)、沉魚落雁、涸轍之鮒、提綱挈領(lǐng)、魚米之鄉(xiāng)、綱舉目張、魚躍龍門、獨(dú)占鰲頭、如魚得水、魚龍混雜、如鯁在喉、得魚忘筌、魚目混珠、臨淵羨魚、渾水摸魚、涸澤而漁、為淵驅(qū)魚、白龍魚服、魚貫而入、遍體鱗傷、魚傳尺素、混水摸魚、鮑魚之肆、自投羅網(wǎng)、殃及池魚、魚與熊掌 枯魚之肆、魚貫而出、魚死網(wǎng)破、搖頭擺尾、骨鯁在喉、鳶飛魚躍、魚肉百姓、魚貫而行、羊續(xù)懸魚、漏網(wǎng)之魚、鱷魚眼淚、水清無魚、雀馬魚龍、魯魚亥豕、、釜底游魚、池魚之殃、馬如游魚、鯨吞蠶食、龍陽泣魚、魚魚雅雅、白魚入舟、吞舟之魚、信及豚魚、魚龍百變、魚龍變化、魚龍曼延、自相魚肉、煙波釣徒 馬中關(guān)五、魚水深情、吞舟是漏、魚沉雁渺、魚肉鄉(xiāng)里、瞎子摸魚、鼎魚幕燕、池魚林木、魚升龍門、魚沉雁杳、得兔忘蹄、如魚似水、葬身魚腹、魚書雁信、得魚忘荃、臨川羨魚、及賓有魚、登木求魚、魚沉雁靜、甑塵釜魚、察見淵魚、網(wǎng)漏吞舟、魚水和諧、若烹小鮮、指天射魚、禍及池魚、秋荼密網(wǎng)、池魚幕燕、釜魚幕燕 魚游沸鼎、狐鳴魚書、魚龍漫衍、魚水相歡、鎩羽暴鱗、淵魚叢雀、比目連枝、魯魚帝虎、白魚赤烏、魴魚赪尾、魚龍曼羨、河魚腹疾、魚游釜中、雁素魚箋、池魚籠鳥、波光鱗鱗、魚龍曼衍、魚游濠上、池魚堂燕、龍戰(zhàn)魚駭、常鱗凡介、豕亥魚魯、河魚之疾、鳥集鱗萃、魚書雁帛、魚帛狐篝、魚書雁帖、彈鋏無魚、凍浦魚驚、魚貫雁比 魚質(zhì)龍文、水到魚行、魚沉雁落、黃發(fā)臺背、魚驚鳥散、鯨吸牛飲、牛蹄中魚、河魚天雁、涸鮒得水、白魚登舟、櫛比鱗臻、鰥魚渴鳳、櫛比鱗差、枯魚涸轍、釜中游魚、斷羽絕鱗、魚箋雁書、臨河羨魚、魚爛河決、魚爛而亡、食魚遇鯖、鲇魚上竹、鳥焚魚爛、蟲魚之學(xué)、雞頭魚刺、漁海樵山、鯨吞虎噬、魚貫雁行、釜中生魚 前庭懸魚、鯨吞蛇噬、雁去魚來、魚魯?shù)刍?、暴腮龍門、魚水相投、釜中之魚、魚腸尺素、探竿影草、撒水拿魚、懸龜系魚、涸魚得水、城門魚殃、土崩魚爛、魚帛狐聲、貫魚之次、炊鮮漉清、魚大水小、魚網(wǎng)鴻離、魚封雁帖、鮮蹦活跳、以筌為魚、魚餒肉敗、池魚之禍、鳥驚魚駭、黃發(fā)鮐背、以蚓投魚、雁逝魚沉、魚尾雁行、魚游沸釜
狐鳴篝火、
鱗集仰流、
魚縣鳥竄、
魚游釜底、
枯魚銜索、
瓦影之魚、
滄海一鱗、
棄其馀魚、
枯魚病鶴、
焚枯食淡、
以魚驅(qū)蠅、
衣紫腰銀、
證龜成鱉、
霄魚垂化、
魚腸雁足、
豕虎傳訛、
魚目混珍、
鴟張魚爛、
魚米之地、
宵魚垂化、
鮑魚之次、
竭澤焚藪、
衣紫腰金、
淵魚叢爵、
魚目間珠、
化及豚魚、
牛蹄之魚、
雁斷魚沉、
鴻斷魚沉、
肥魚大肉
目斷鱗鴻、
衣紫腰黃、
鱗集毛萃、
放魚入海、
魚生空釜、
魯魚陶陰、
鳥散魚潰、
魚瞵鶚睨、
鲇魚上竿、
魚目混珎、
貫魚之序、
吞舟漏網(wǎng)、
魚釜塵甑、
多魚之漏、
魚游燋釜、
搖頭麰尾、
狐鳴篝中、
混水撈魚、
魚潰鳥離、
鳥驚魚潰、
池魚之慮、
魚爛瓦解、
禍近池魚、
魚爛取亡、
釜中生塵、
魚游釜內(nèi)、
4. 什么是什么魚的四字成語 詞 目: 鳶飛魚躍 發(fā) 音: yuān fēi yú yuè 近義詞: 魚躍鳶飛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含褒義 釋 義: 鳶:老鷹。
鷹在天空飛翔,魚在水中騰躍。形容萬物各得其所。
出 處: 《詩經(jīng)·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示 例: 清水池塘傍茅舍,~竹萬竿。
(陳毅《由北京到廣州》詩) 詞 目: 魚游釜底 發(fā) 音: yú yóu fǔ dǐ 釋 義: 魚在鍋里游。比喻處境十分危險,有行將滅亡之虞。
出 處: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示 例: ~難持久。 清·洪楝園《后南柯·宮議》 詞 目: 魚目混珍 發(fā) 音: yú mù hùn zhēn 釋 義: 比喻以假亂真。
出 處: 《參同契》上:“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槚?!碧啤だ畎住而Q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龍,魚目混珍?!?/p>
詞 目: 魚龍曼延 發(fā) 音: yú lóng màn yán 釋 義: ①古代百戲雜耍名。由藝人執(zhí)持制作的珍異動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節(jié)。
魚龍即所謂猞猁之獸,曼延亦獸名。②喻虛假多變,玩弄權(quán)術(shù)。
亦作“魚龍漫衍”。亦作“魚龍 詞 目: 魚龍百變 發(fā) 音: yú lóng bǎi biàn 釋 義: 像魚龍那樣變化多端。
出 處: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譬其毫翰,則風(fēng)雨?duì)庯w;論其文采,則魚龍百變?!?示 例: 昌黎(韓愈)文無不根據(jù)經(jīng)典,而議論仍未嘗襲前人陳言,故下筆如~。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昌黎集》 詞 目: 魚爛取亡 發(fā) 音: yú làn qǔ wáng 釋 義: 魚爛自內(nèi)而發(fā)。比喻因內(nèi)部腐敗而自取滅亡。
出 處: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即微外國債主之干涉,而魚爛取亡之氣象,猶岌岌不可終日也?!?詞 目: 魚貫雁行 發(fā) 音: yú guàn yàn xíng 近義詞: 魚貫而入、魚貫雁比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賓語;比喻連續(xù)而進(jìn) 釋 義: 比喻連續(xù)而進(jìn),猶如魚群相接,雁陣行進(jìn)。
出 處: 清·馬建忠《上李伯相復(fù)議何學(xué)士如璋奏設(shè)水師書》:“所隸之艦即可成隊(duì)合操,水師之魚貫雁行,即陸軍之步伐止齊?!?詞 目: 魚沉雁杳 發(fā) 音: yú chén yàn yǎo 釋 義: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 處: 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示 例: 源(劉源)出門年余,~。
清·王韜《凇濱瑣話·劉大復(fù)》 詞 目: 似水如魚 發(fā) 音: sì shuǐ rú yú 釋 義: 像魚和水一樣不能離開。形容關(guān)系密切,不可分離。
多指男女情人。 出 處: 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魚?!?/p>
明·張鳳翼《紅拂記·傳奇大意》:“李靖人豪,張姬女俠,相逢似水如魚。” 示 例: [正旦唱]這廝只因飽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 詞 目: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 發(fā) 音: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 釋 義: 比喻對學(xué)習(xí)、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jiān)持。 出 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xué),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白送些束修禮物與賈代儒?!?/p>
示 例: 體育鍛煉要每天堅(jiān)持,不要~。 詞 目: 清水無大魚 發(fā) 音: qīng shuǐ wú dà yú 釋 義: 指待人處事不能求全責(zé)備。
出 處: 語出《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詞 目: 白魚赤烏 發(fā) 音: bái yú chì wū 釋 義: 為祥瑞之兆。
出 處: 《史記·周本紀(jì)》:“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p>
示 例: ~之符,黃金紫玉之瑞,事豐奇?zhèn)ィo富膏腴,無益經(jīng)典而有助文章。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 詞 目: 魚沉鴻斷 發(fā) 音: yú chén hóng duàn 釋 義: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 處: 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云山,銜悲飲淚有萬千。” 詞 目: 鮑魚之次 發(fā) 音: bào yú zhī cì 釋 義: 賣咸魚的店鋪。
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之次”。
出 處: 《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與小人游,貸乎如入鮑魚之次,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王聘珍解詁:“次,若今市亭然。
葬身魚腹 發(fā) 音: zàng shēn yū fù 近義詞: 命赴黃泉、一命嗚呼、玉隕香消 反義詞: 長命百歲、壽比南山、萬壽無疆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指淹死水中 釋 義: 尸體為魚所食。指淹死于水中。
出 處: 戰(zhàn)國·楚·屈原《漁父》:“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示 例: 只要你舍得這輛汽車,我就奉陪三百回合,直到大雨把汽車沖進(jìn)大河,咱倆一同~。
(劉紹棠《十步芳草》) 詞 目: 渾水摸魚 發(fā) 音: hún shuǐ mō yú 近義詞: 趁火打劫 反義詞: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釋 義: 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示 例: 這個利欲熏心的人總想~,從中撈一把。 詞 目: 鼎魚幕燕 發(fā) 音: dǐng yú mù yàn 用 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極其危險 釋 義: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帷幕上筑巢的燕子。
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 處: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
5. 魚用什么四字成語 如魚得水rú yú dé shuǐ
[釋義] 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苓m合的環(huán)境。
[語出] 明·高啟《鞠歌行》:“物有合;勢必從;如魚得水云與龍?!?/p>
[正音] 得;不能讀作“dě”。
[辨形] 魚;不能寫作“漁”。
[近義] 情投意合 如虎添翼
[反義] 寸步難行
[用法] 用作褒義。現(xiàn)多用于形容找到非常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一般作謂語、賓語、補(bǔ)語。
[結(jié)構(gòu)] 動賓式。
6. 含有魚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白龍魚服 白魚赤烏 白魚登舟 白魚入舟
鮑魚之次 鮑魚之肆 察見淵魚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魚殃 叢雀淵魚
池魚林木 池魚籠鳥 沉魚落雁 池魚幕燕
池魚堂燕 池魚之禍 池魚之慮 蟲魚之學(xué)
池魚之殃 鴟張魚爛 彈鋏無魚 登木求魚
凍浦魚驚 鼎魚幕燕 得魚忘筌 得魚忘荃
多魚之漏 鱷魚眼淚 放長線釣大魚 釜底游魚
魴魚赪尾 肥魚大肉 釜魚幕燕 放魚入海
釜魚甑塵 釜中生魚 釜中游魚 釜中之魚
鰥魚渴鳳 貫魚之次 貫魚之序 鴻斷魚沉
禍及池魚 禍近池魚 化及豚魚 河決魚爛
狐鳴魚書 混水撈魚 渾水摸魚 混水摸魚
涸魚得水 河魚腹疾 河魚天雁 河魚之疾
涸轍枯魚 及賓有魚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雞頭魚刺 枯魚病鶴 枯魚涸轍 枯魚銜索
枯魚之肆 臨川羨魚 臨河羨魚 籠鳥池魚
漏網(wǎng)之魚 落雁沉魚 魯魚帝虎 魯魚亥豕
龍陽泣魚 鯉魚跳龍門 魯魚陶陰 臨淵羨魚
龍戰(zhàn)魚駭 馬如游魚 幕燕鼎魚 幕燕釜魚
曼衍魚龍 鳥焚魚爛 鳥驚魚駭 鳥驚魚潰
鳥驚魚散 鳥散魚潰 牛蹄之魚 牛蹄中魚
鲇魚上竿 鲇魚上竹 鲇魚上竹竿 鲇魚緣竹竿
雀馬魚龍 棄其馀魚 清水無大魚 前庭懸魚
任憑風(fēng)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如魚得水 如魚似水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水到魚行 豕亥魚魯
7. 描寫魚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臨淵羨魚 [ lín yuān xiàn yú ]
魚貫而入 [ yú guàn ér rù ]
漏網(wǎng)之魚 [ lòu wǎng zhī yú ]
如魚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魚游濠上 [yú yóu háo shàng]
一、【臨淵羨魚】
淵:深潭;羨: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jié)網(wǎng)。比喻只有愿望而沒有 措施,對事情毫無好處。
二、【魚貫而入】
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 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jìn)入。
三、【漏網(wǎng)之魚】
逃脫魚網(wǎng)的魚。 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四、【如魚得水】
好像魚得到水一樣。 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芎线m的環(huán)境。
五、【魚游濠上】
表示縱情山水、逍遙遨游。
[出處]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 ’”
8. 魚什么而的四字詞語 描寫魚的成語
白龍魚服
白魚入舟
鮑魚之肆
遍體鱗傷
察見淵魚
常鱗凡介
沉魚落雁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池魚籠鳥
池魚之殃
蟲魚之學(xué)
得魚忘筌
登木求魚
釣名沽譽(yù)
鼎魚幕燕
獨(dú)占鰲頭
放長線釣大魚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釜底游魚
釜中生魚
釜中游魚
綱舉目張
沽名釣譽(yù)
骨鯁在喉
貫魚之次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涸轍之鮒
河魚腹疾
渾水摸魚
混水摸魚
雞頭魚刺
及賓有魚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竭澤而漁
竭澤焚藪
鯨吸牛飲
枯魚銜索
枯魚之肆
鯉魚跳龍門
鱗次櫛比
臨淵羨魚
漏網(wǎng)之魚
魯魚帝虎
魯魚亥豕
鲇魚上竹
鳥集鱗萃
暴腮龍門
前庭懸魚
秋荼密網(wǎng)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如鯁在喉
如魚得水
撒水拿魚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山肴野蔌
水清無魚
水至清則無魚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9. 什么市什么魚的四字成語 什么是什么魚的四字成語 :
臨淵羨魚、
緣木求魚、
渾水摸魚、
漏網(wǎng)之魚、
窮池之魚、
殃及池魚、
龍陽泣魚、
懸龜系魚、
信及豚魚、
盈車之魚、
籠鳥池魚、
涸轍之魚、
縱壑之魚、
及賓有魚、
牛蹄之魚、
漏網(wǎng)游魚、
指天射魚、
羊續(xù)懸魚、
為淵驅(qū)魚、
水清無魚、
瞎子摸魚、
釜底游魚、
棄其馀魚、
瓦影之魚、
彈鋏無魚、
以筌為魚、
察見淵魚、
吞舟之魚、
撒水拿魚、
前庭懸魚
1. 帶鼎字的成語有哪些,含有鼎字的四字成語 舉鼎拔山 力能扛鼎 九鼎大呂 扛鼎抃牛
列鼎而食 牛鼎烹雞 人聲鼎沸 群情鼎沸
三足鼎立 三分鼎足 三牲五鼎 四海鼎沸
言重九鼎 一言九鼎 鐘鳴鼎食 拔山舉鼎
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 鼎分三足 鼎湖龍去
鼎鼐調(diào)和 鼎折覆餗 鼎折餗覆 鼎食鳴鐘
鼎食鳴鍾 鼎食鐘鳴 鼎玉龜符 負(fù)衡據(jù)鼎
扛鼎拔山 革舊鼎新 海內(nèi)鼎沸 擊鐘鼎食
禁鼎一臠 匡鼎解頤 龍去鼎湖 鳴鐘列鼎
鳴鐘食鼎 幕燕鼎魚 染指于鼎 商彝夏鼎
折鼎覆餗 笙歌鼎沸 問鼎中原 五鼎萬鐘
夏鼎商彝 一代鼎臣 彝鼎圭璋 魚游沸鼎
鐘鼎人家 鐘鼎山林 鐘鼎之家 鐘鳴鼎列
鐘鳴鼎重 重裀列鼎 鼎足而居 瓜分鼎峙
擊鐘陳鼎 三分鼎立 商彝周鼎 問鼎輕重
春秋鼎盛 鼎鼎有名 鼎足而立 九鼎一絲
拔山扛鼎 嘗鼎一臠 大名鼎鼎 刀鋸鼎鑊
調(diào)和鼎鼐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鑊刀鋸 鼎足三分 鼎足之勢 鼎鑊如飴
鼎新革故 鼎魚幕燕 鼎足而三 革故鼎新
2. 鼎的4字詞語有什么 鐘鳴鼎食]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具。指吃飯時敲鐘奏樂,列鼎。形容富貴人家奢侈豪華的生活。
[言重九鼎]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煮東西用的三足兩耳式的器物。九鼎:比喻力量重。說話的分量,有如九鼎之重。形容說話極有份量。
[笙歌鼎沸]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
[幕燕鼎魚]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在帳幕上筑巢的燕子,在炊器中游動的魚。比喻處境極其危險。
[三分鼎足]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烹煮器具,多用青銅制成,一般圓形三足。比喻像鼎的三只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并立對峙。也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亦作“分三鼎立”、“鼎足三分”。
[舉鼎拔山]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的青銅炊器,大且重。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擊鐘鼎食]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鐘:金屬制打擊樂器。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高官顯貴用食時,打著樂器,列著鼎器。形容生活優(yōu)裕,奢侈豪華。亦作“擊鐘陳鼎”、“鐘鳴鼎食”、“鳴鐘列鼎”、“鼎食鐘鳴”。
[鼎足之勢]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勢:局勢。局勢像鼎的三個足一樣。比喻勢均力敵的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亦作“鼎足而居”,“鼎足而立”,“鼎峙而立”,“鼎足三分”,“鼎足而三”,“三分鼎足”。
[鼎鑊刀鋸]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烹煮用的青銅器物,三足兩耳。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因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
[春秋鼎盛]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qiáng)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dāng)壯年,精力充沛。
[一言九鼎]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九鼎:古代象征國家政權(quán)的傳國之寶。比喻份量重。一句話抵得上九鼎之重。形容言語極有份量,能起決定性作用。亦作“一語九鼎”、“片言九鼎”、“九鼎一言?!?
[問鼎中原]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quán)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jù)有。中原:黃河中下游一帶,指疆域領(lǐng)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人聲鼎沸]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煮食的器物,有三足兩耳。沸:沸騰。人聲嘈雜,就像水在鼎里沸騰一樣。
[三足鼎立]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青銅制的炊具,一般是三只腳。像三只腳的鼎那樣立著。比喻三種勢力的并立對峙。亦作“三分鼎足”。
[力能扛鼎]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①形容氣力特別大。②亦比喻筆力雄健。
[九鼎大呂]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九鼎:傳說夏禹曾鑄九鼎,代表九州,象征著國家政權(quán),是夏、商、周三代的傳國之寶。大呂:周朝大鐘。比喻非常貴重的事物。多指地位、作用非常重要。
[革故鼎新]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革:除掉。故:舊的。鼎:更換。去掉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亦作“鼎新革故”。
[鼎魚幕燕]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幕:帳篷。在鼎中的魚,在帳篷上筑巢的燕子。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而自己不知道。
[大名鼎鼎]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鼎:盛大,顯赫。形容人的名氣很大。亦作“鼎鼎大名”。
[嘗鼎一臠]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臠:切成小塊的肉。品嘗鼎中一塊肉的味道(可以知道整個鼎中食物的味道)。常比喻由部分可以推知全體,由小見大。亦作“鼎中一臠”、“一臠知鼎”。
[拔山扛鼎]
此成語的詳細(xì)解釋是:拔:拔起來??福簝墒峙e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為青銅鑄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圓形的三足兩耳,方形的四足兩耳。拔起大山,舉起鼎。形容力大無比。亦作“拔山舉鼎”。
3. 什么鼎四個字成語 一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力能扛鼎 lì néng gāng dǐng
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拔山扛鼎 bá shān gāng dǐng
拔山舉鼎 bá shān jǔ dǐng
染指于鼎 rǎn zhǐ yú dǐng
負(fù)衡據(jù)鼎 fù héng jù dǐng
擊鐘陳鼎 jī zhōng chén dǐng
商彝周鼎 shāng yí zhōu dǐng
三牲五鼎 sān shēng wǔ dǐng
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
言重九鼎 yán zhòng jiǔ dǐng
魚游沸鼎 yú yóu fèi dǐng
鳴鐘食鼎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重裀列鼎 chóng yīn liè dǐng
鳴鐘列鼎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4. 求帶有"鼎"的四字成語10個~ 拔山扛鼎 拔山舉鼎 嘗鼎一臠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龍去 鼎成龍升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鑊刀鋸 鼎湖龍去 鼎鑊如飴
刀鋸鼎鑊 大名鼎鼎 鼎鼐調(diào)和 鼎折覆餗 鼎食鳴鐘
鼎食鳴鍾 鼎折餗覆 鼎食鐘鳴 鼎新革故 鼎玉龜符
鼎魚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勢 負(fù)衡據(jù)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舊鼎新 海內(nèi)鼎沸 舉鼎拔山 九鼎不足為重 九鼎大呂
舉鼎絕臏 禁鼎一臠 九鼎一絲 擊鐘陳鼎 擊鐘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頤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龍去鼎湖
幕燕鼎魚 鳴鐘列鼎 鳴鐘食鼎 牛鼎烹雞 群情鼎沸
人聲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調(diào)和鼎鼐 問鼎輕重 五鼎萬鐘 問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魚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鐘鼎人家 鐘鼎山林 鐘鼎之家 鐘鳴鼎列
鐘鳴鼎食 鐘鳴鼎重
5. 帶有鼎的四字成語 拔山舉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拔山扛鼎 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嘗鼎一臠 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
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dāng)旺盛之時。比喻正當(dāng)壯年。
大名鼎鼎 鼎鼎:盛大的樣子。形容名氣很大。
刀鋸鼎鑊 刀、鋸: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鑊:古炊具,也指烹刑。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種酷刑。
調(diào)和鼎鼐 鼎:古代烹調(diào)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調(diào)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zé)。
鼎鐺有耳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yīng)該聽說、知道。
鼎鐺玉石 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生活極端奢侈。
鼎成龍去 指帝王去世。
鼎成龍升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鼎鼎大名 形容名氣很大。
鼎鼎有名 鼎鼎:盛大的樣子。非常有名。
鼎分三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鼎湖龍去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鼎鑊刀鋸 鼎: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
鼎鑊如飴 飴:麥芽糖,糖漿。受酷刑像吃糖一樣。形容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鼎鼐調(diào)和 比喻處理國政。
6. 四字成語圖中有一個鼎是什么 鼎足而立:【基本解釋】: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圓形有三足兩耳。
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勢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拼音讀法】:dǐng zú ér lì 【使用舉例】:徐遲《黃山記》:“三個主峰,高風(fēng)峻骨,~,撐起青天?!?【近義詞組】:三足鼎立、鼎足而三、相持不下、分庭抗禮 【反義詞組】:歸于一統(tǒng)、合而為一、定于一尊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怠花糙拘孬餃茬邪長矛語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p>
7. 帶鼎字的四字詞語 能將高山拔動。
比喻說話力量大。 鼎折覆餗 比喻力薄任重:古代煮食器。
鼎成龍升 指帝王去世。 匡鼎解頤 指講詩清楚明白,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象征九州。
鐘鼎山林 比喻富貴和隱逸。同“革故鼎新”:古代國家的寶器;鼎。
同“一代宗臣”。 革舊鼎新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
比喻力不能勝任。 禁鼎一臠 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古代炊具:把兩頭相斗的牛位開、知道,多為圓形,建立拳的。
一言九鼎 九鼎。比喻力大氣壯,凡是長耳朵的都應(yīng)該聽說,互相抗衡。
現(xiàn)泛指除去舊的;鼎鑊,就象煮開了鍋一樣,群雄對立。 鼎鐺有耳 鼎;鼎沸。
扛鼎拔山 扛。同“鼎食鳴鐘”,三足兩耳。
現(xiàn)形容食物豐富美好:雙手舉起,必致災(zāi)禍: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鉑鼎內(nèi)食物。同“三分鼎足”: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
擊鐘陳鼎 鐘。 鼎魚幕燕 宛如鼎中游動的魚。
鼎鑊刀鋸 鼎,也指烹刑,位居高官。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
問鼎中原 問:古代祭祀用的鼎:古代炊具:沸騰;沸。 三分鼎足 鼎、鼎。
指妄圖奪取天下,相傳為夏禹所鑄。 重裀列鼎 喻指生活富貴。
指古代刑具:大鍋。 鼎折餗覆 比喻力薄任重。
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形容豪門貴族的奢侈生活:古人以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
嘗鼎里一片肉。 鼎食鳴鐘 鼎:古傳說:古代用青銅制成的炊具;臠。
比喻處于極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陳列:古代樂器。 鼎玉龜符 舊指傳國之寶及受命之符箓;鼎:古代烹調(diào)食物的器具。
比喻說得話力量大。 鐘鼎人家 富貴宦達(dá)之家,革除。
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鼎足之勢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形容天下大亂:切成塊的肉;鼎:麥芽糖,三足兩耳:折斷。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有行將滅亡之虞,盛物食器,建立新的,用以把人煮死;鼎盛。
中原,平靜不下來。 列鼎而食 列。
比喻能力??;大呂。 擊鐘鼎食 打鐘列鼎而食。
九鼎大呂 九鼎。 舉鼎絕臏 絕。
形容勇武有力,盛物食器。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
擊鐘列鼎而食。 鼎鼎大名 形容名氣很大:古代炊具:吃。
魚游沸鼎 魚在鍋里游。受酷刑像吃糖一樣。
能把鼎舉起來。 鐘鳴鼎重 謂官高位重。
負(fù)衡據(jù)鼎 指身居高位:詢問。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五鼎萬鐘 指高官厚祿。 瓜分鼎峙 比喻國土分裂。
刀鋸鼎鑊 刀,眼前列著鼎器。 鼎足三分 鼎。
于鼎鼐中調(diào)味:古代煮東西的器物,眼前列著鼎器,分量重,肩負(fù)重任。 鼎新革故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古代樂器。
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互相抗衡:周廟大鐘。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鼎。
比喻處理國家大事:舊的,互相抗衡。 鼎鼎有名 鼎鼎。
亦比喻筆力雄健。電鼎和鐺都有耳朵。
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形容貴族的豪華生活排場。
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即將覆滅。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擊鐘列鼎而食:是古代的酷刑刑具。同“鼎足三分”。
鼎鑊: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
幕燕鼎魚 比喻處境極危:古代炊器,帷幕上筑巢的燕子。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糖漿。
笙歌鼎沸 形容樂聲歌聲熱鬧非常:古代樂器。 鼎成龍去 指帝王去世。
鐘鳴鼎食 鐘:比喻局勢不安定。 三足鼎立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商周的青銅禮器,必至敗事。多指宰相職責(zé)。
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 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銅禮器。
鼎鼐調(diào)和 比喻處理國政。 四海鼎沸 四海。
比喻珍美之物: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鋸。 春秋鼎盛 春秋,也指割刑和刖刑。
形容無所畏懼;臏,商代的彝器。也泛指三個方面;鼎。
鳴鐘食鼎 鐘,折斷脛骨。 九鼎一絲 同千鈞一發(fā),能把相斗的兩頭牛拉開。
泛稱極其珍貴的古董,視玉如石。 鳴鐘列鼎 鐘:古代樂器。
比喻正當(dāng)壯年。同“鐘鳴鼎重”:指年齡:古代炊器;食:盛大的樣子。
夏鼎商彝 夏代的鼎。把手指伸到鼎里蘸點(diǎn)湯。
三牲五鼎 原形容祭品豐盛:正當(dāng)旺盛之時:比喻局勢不安定。形容名氣很大。
問鼎輕重 問鼎的大小輕重。形容天下大亂:古刑具:古代炊器:大鼎。
鐘鳴鼎列 指官高位重:盛大的樣子。比喻三方分立。
折鼎覆餗 。 染指于鼎 鼎、尊等禮器。
鼎湖龍去 指帝王去世。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
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一代鼎臣 一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改變,引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三者各立一方,三足兩耳,超越常人,三足兩耳。
現(xiàn)泛指除掉舊的。 鼎鑊如飴 飴。
雙手舉鼎;鐘。 革故鼎新 革。
鐘鼎之家 富貴宦達(dá)之家。 拔山扛鼎 扛,夏禹鑄九鼎,如同鼎水沸騰。
比喻處境十分危險。同“鐘鼎之家”。
舉鼎拔山 能將大鼎舉起。 力能扛鼎 扛。
鼎足而居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樣,打擊樂器:三足兩耳的青銅器。擊鐘列鼎而食:把鼎舉起來。
龍去鼎湖 指帝王去世,建立新的:古炊具;鼎。 群情鼎沸 形容群眾的情緒異常激動。
彝鼎圭璋 比喻典雅出眾。也泛指各種酷刑。
同“鼎成龍去”;鼎,舉起重鼎,能起很大作用,比喻非常危急,必致災(zāi)禍:脛骨。 調(diào)和鼎鼐 鼎、鐺。
謂用食時身邊響著樂器一言九鼎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湖龍去 鼎鑊如飴 刀鋸鼎鑊 大名鼎鼎 鼎鼐調(diào)和 鼎折餗覆 鼎新革故 鼎玉龜符 鼎魚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勢 負(fù)衡據(jù)鼎 扛鼎拔山 革故鼎新 革舊鼎新 海內(nèi)鼎沸 。
8. 含有鼎字的四字成語 大名鼎鼎、人聲鼎沸、鐘鳴鼎食、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群情鼎沸、天下鼎沸、負(fù)鼎之愿、匡鼎解頤、山林鐘鼎、商彝周鼎、大烹五鼎、五鼎萬鐘、一語九鼎、鼎鐺玉石、刀鋸鼎鑊、瓦棺篆鼎、言重九鼎、春秋鼎盛、鼎鐺有耳、商彝夏鼎、擊鐘鼎食、鐘鼎之家、調(diào)和鼎鼐、三分鼎立、彝鼎圭璋、扛鼎抃牛、力能扛鼎、革故鼎新、四海鼎沸潛圖問鼎、拔山扛鼎、鑄鼎象物、禁鼎一臠、鼎成龍升、問鼎之心、三牲五鼎、染指于鼎、香火鼎盛、重裀列鼎、列鼎而食、鼎足之勢、鼎足而立、魚游沸鼎、瓜分鼎峙、牛鼎烹雞、海內(nèi)鼎沸、九鼎一絲、負(fù)衡據(jù)鼎、鼎玉龜符、舉鼎絕臏、折鼎覆餗、問鼎輕重、問鼎中原、鼎鑊如飴、函牛之鼎、九鼎大呂、鐘鼎山林、扛鼎之作、一代鼎臣擊鐘陳鼎、鼎魚幕燕、夏鼎商彝、問鼎蒼穹、嘗鼎一臠、桑杯石鼎、笙歌鼎沸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engyugushi/77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