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青山隱隱水迢迢,(遠景描寫——詩人站在江邊,隱約遙見江對岸青山逶迤,隱于天際,江水如帶,迢迢不斷。)(隱隱和迢迢這兩對疊字,不但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 而且隱約暗示著詩人與友人之間山遙水長的空間距離,那抑揚的聲調(diào)中仿佛還蕩漾著詩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盡江南草未凋。(詩人站在江北,遙想江南的秋景——此時時令已過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蕭條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卻還未凋落,還是青山綠水,風光依舊旖旎秀美。真是很懷念遠在熱鬧繁花之鄉(xiāng)的朋友啊。)
二十四橋明月夜,(江南佳景無數(shù),但我記憶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揚州二十四橋上的明月夜色。)(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橋,一說即吳家磚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于橋上而得名。但無論如何,明月照在揚州名勝二十四橋上,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深深的惆悵情思,引人遐想。這樣的月色、這樣的夜色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啊。)
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麗潔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風流俊美的才郎。從寄贈詩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來,此處玉人當指韓綽。)(韓綽,我的老友,當此秋盡之時,你每夜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詩人本是問候友人近況,卻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與韓綽調(diào)侃,問他這樣,不但韓綽風流倜儻的才貌依稀可見,兩人親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溫,而且調(diào)笑之中還微微流露了詩人對自己經(jīng)歷和遭遇的感嘆。)(月光籠罩的二十四橋上,吹簫的美人披著銀輝,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仿佛聽到嗚咽悠揚的簫聲飄散在已涼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詩人以調(diào)侃的語氣問韓綽,實際上是對江南風光和對游人歡聚的無限向往。)
tips: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其中蘊涵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對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非常歡迎各位網(wǎng)友轉(zhuǎn)載分享“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全詩賞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75/68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