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客三千人的下一句是于今知有誰。整句是: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詩句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邯鄲南亭觀妓》,以下是《邯鄲南亭觀妓》全詩:
邯鄲南亭觀妓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
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我輩不作樂,但為后代悲。
【李白《俠客行》全文翻譯】:
燕趙的俠士,頭上系著俠士的武纓,腰佩吳越閃亮的彎刀。
騎著銀鞍白馬,在大街上馳騁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樣。
他們的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千里之行,無人可擋。
他們?yōu)槿苏塘x行俠,事成之后,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
想當年,侯嬴、朱亥與信陵君結(jié)交,與之脫劍橫膝,交相歡飲。
三杯熱酒下肚,便慷慨許諾,愿為知己兩肋插刀,一諾重于泰山。
眼花耳熱之后,胸中之意氣,感動蒼天,可貫長虹。
朱亥為信陵君救趙,揮起了金椎,使趙都邯鄲上下,都為之震驚。
二位壯士的豪舉,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傳為美談。
他們縱然死去而俠骨猶香,不愧為是蓋世之英豪。
要做人就要像他們這樣的俠士一樣,傳名百代,為人稱頌。
誰愿像揚雄那樣的儒生,白首著書,老死窗下呢?
【李白《俠客行》賞析】:
李白這一首《俠客行》古風,抒發(fā)了他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描寫俠客的外貌。
第二個四句寫俠客高超的武術(shù)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在渲染俠客精神后,“閑過”兩句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將俠客與戰(zhàn)國時期信陵君這樣的“明主”聯(lián)系起來。李白正是想結(jié)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接著十句寫信陵君救趙用兩位俠客的故事。寫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兩位俠客為信陵君的大義和感情所感動,意氣慷慨激昂如白虹貫日,許下比五岳還重的諾言。贊揚朱亥揮錘擊殺晉鄙而震驚趙國,雖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聲名,俠骨傳香,不愧為當世英雄。詩人不僅在熱烈地頌唱侯嬴和朱亥“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jīng)》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末二句以揚雄反襯俠客精神的崇高和偉大。
有人認為這首《俠客行》僅僅是寫朱亥、侯嬴,是不對的。前八句寫的俠客的形象就與朱、侯兩人不符。朱并不會劍術(shù),而是力氣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謀取勝。一句“閑過信陵飲”不過是將俠客與信陵君這樣的“明君”聯(lián)系起來罷了,因朱、侯都不是以這種方式結(jié)識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結(jié)識像信陵君這樣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海縣靖一”的政治抱負。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澆自己塊壘。李白這首詩亦當如是!
我們知道,唐代游俠之風頗為盛行,這是與唐代西域交通發(fā)達,全國經(jīng)濟日益繁榮,城市商業(yè)興旺的盛唐時代有關(guān),所以,下僅是燕趙傳統(tǒng)的多任俠而已。特別是關(guān)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保愐。骸短拼问肥稣撜摳濉罚└俪闪松倌晗矂πg(shù)、尚任俠的風氣。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guān)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因此,他自幼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shù)”(《與韓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離劍的:“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保ā顿洀埾噫€》其二)“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保ā顿洿奘逃罚┛胺Q是“文武不殊途”,兼?zhèn)溆诶畎滓簧砹?。那么,詩人李白何以如此愛劍呢?這和他輕財重義,尚任俠分不開。他說;“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正是當時任俠流行的社會意識,為了事業(yè)心和抱負的驅(qū)使,尚任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縱、快意的事,得到社會上的普遍贊譽。李白這首《俠客行》就是以這任俠意識為旨的。
《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夸張的筆墨,從游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僅二十個字,仿佛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游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現(xiàn)在目前了。因為詩人并不是為物而夸張的寫物,而是處處著眼于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翱z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詩人進而寫游俠的行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币矁H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憂解難、不圖名利、尚義氣、重承諾等等的高尚人格。詩人是以“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贊的。事實上,詩人之所以少好任俠,乃是以此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俠社會意識,寫得如此深刻而生動。
最后,詩人以戰(zhàn)國時“竊符救趙奪晉鄙軍”中的侯贏、朱亥”二壯士”例,闡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之旨?!伴e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贏。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這“三杯吐然諾,五岳為之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重然諾,尚意氣的任俠,真是“慷慨成素霓,嘯咤起清風。”(張華《壯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壯士”,是當之而不愧?!安粦M世上英”!詩人對“二壯士”嘆服不已,情見于詞了。
然而,詩人不僅在熱烈的頌唱“二壯士”,同時也對校書天祿閣草《太玄經(jīng)》的揚雄輩,無情地加以蔑視:“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是為壯夫所不為!
李白《俠客行》一詩雖在禮贊俠客精神,但由于詩人就是尚任俠的,所以此詩也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詩人的豪情壯志在詩中表現(xiàn)無遺。
【作品原文】:
《俠客行》
李白?〔唐代〕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詞句注釋】:
俠客行:樂府舊題。行,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趙客:燕趙之地的俠客。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a href="/ddjy_100/224.html">莊子·說劍》:“昔趙文王好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笨z胡纓:即少數(shù)民族做工粗糙的沒有花紋的帶子??z,沒有花紋。纓,系冠帽的帶子。
吳鉤:寶刀名。霜雪明:謂寶刀的鋒刃像霜雪一樣明亮。
颯沓(sà tà):群飛的樣子,形容馬跑得快。
“十步”兩句:言俠客劍術(shù)高強,而且勇敢?!肚f子·說劍》:“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信陵:信陵君,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為人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余人。
“將炙”兩句:朱亥、侯嬴都是戰(zhàn)國俠士。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都大梁東門的門官,兩人受到信陵君的禮遇,成為信陵君門客。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讓朱亥吃。
“三杯”兩句:說幾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諾,并且把承諾看得比五岳還重。
素霓:白虹。古人認為,凡要出現(xiàn)不尋常的大事,就會有不尋常的天象出現(xiàn),如“白虹貫日”。這句意思是,俠客重然諾、輕死生的精神感動了上天。也可理解為,俠客這一承諾,天下就要發(fā)生大事了。
“救趙”兩句:用戰(zhàn)國信陵君救趙的故事。秦軍圍攻趙都邯鄲。趙國平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計,竊得魏王兵符,朱亥錘殺魏將晉鄙,自將魏軍救趙,遂解邯鄲之圍。
烜赫:形容聲名盛大。大梁城:魏國都城,今河南開封。
太玄經(jīng):西漢揚雄的一部哲學著作。揚雄曾在皇帝藏書的天祿閣任??ぷ?。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約作于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游齊州時?!稑犯娂肪砹吡杏凇峨s曲歌辭》。郭茂倩于張華《游俠篇》前序云:“《漢書·游俠傳》曰:‘戰(zhàn)國時,列國公子,魏有信陵,趙有平原,齊有孟嘗,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勢,競為游俠,以取重諸侯,顯名天下。故后世稱游俠者,以四豪為首焉。漢興,有魯人朱家及劇孟、郭解之徒,馳騖於閭里,皆以俠聞。其后長安熾盛,街閭各有豪俠。時萭章在城西柳市,號曰城西萭章。酒市有趙君都、賈子光,皆長安名豪,報仇怨、養(yǎng)刺客者也。’《魏志》曰:‘楊阿若后名豐,字伯陽,少游俠,常以報仇解怨為事。故時人為之號曰:“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焙笫浪煊小队蝹b曲》?!蔽宏惲?、晉張華,又有《博陵王宮俠曲》。”蕭士赟注云:“樂府俠游二十五曲中有《俠客行》。”太白《俠客行》乃擬晉張華《游俠篇》所作也,以表其對袂士嫉惡如仇、樂于助人、言必信行必果的向往之情。
唐代游俠之風頗為盛行,這與全國經(jīng)濟繁榮、城市商業(yè)興旺、西域交通發(fā)達的盛唐時代有關(guān),特別是關(guān)隴一帶的風習“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當時少年喜劍術(shù)、尚任俠的風氣。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guān)隴文化風習的影響,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shù)”(《與韓荊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離劍,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zhèn)溆诶畎滓簧?。李白青年時代曾“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魏顥《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然后功成身退。這首《俠客行》就是在以任俠意識為尚的社會背景之下創(chuàng)作的。
【表達主題】:
《俠客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先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刻畫俠客的形象,再描寫俠客高超的武術(shù)和淡泊名利的行藏;接著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最后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遜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詩抒發(fā)了作者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情壯志。
【名家點評】: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復(fù)齋漫錄》云:太白《俠客行》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痹⒅秱b客行》云:“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不肯藏姓名?!倍⒁獠煌?/p>
現(xiàn)代·李春祥《樂府詩鑒賞辭典》:詩文采用敘事體,但大開大合,收轉(zhuǎn)自然,中間偶見議論之句,亦如畫龍點睛,使人對全詩主旨更加了然。
意思是在座的賓堂滿客三千人,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是我的知音。表示知音難求的意思。
這兩句出自唐朝貫休的《獻錢尚父》。兩句要表達的是知音難尋,甚是苦惱。
其原文是“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貫休因避黃巢之亂,來到越地,將此詩獻給吳越王錢鏐以求晉見。錢鏐一見此詩,大加嘆賞,但是嫌“一劍霜寒十四州”一句不夠氣勢,沒法體現(xiàn)他的遠大志向,讓貫休改“十四州”為“四十州”,才考慮見他。貫休聽說后吟詩四句回他,吟罷飄然入蜀,沓無音訊。
tips: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其中蘊涵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對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非常歡迎各位網(wǎng)友轉(zhuǎn)載分享“座客三千人”的下一句及全詩賞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75/68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