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其二,詩句的意思是:壯觀的瀑布從高處急沖直流而下,真使人懷疑這是從天上傾瀉下來的銀河。這兩句詩寫出了廬山瀑布向下傾瀉的磅礴的氣勢。現(xiàn)在,人們常常用這兩句詩來描寫瀑布的壯觀景色。
《望廬山瀑布》全詩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作品【賞析】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墒?,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chuàng)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Φ馁濏?。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tài)。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jīng)孕育了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lián)想到象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梢姡墒倾y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fā)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shù)風格.真美呀!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掛字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shè)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xiàn)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相關(guān): 宋詞三百首 李白:子夜四時歌:春歌 王維:送別唐詩三百首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思是:
那瀑布的水從很高的地方筆直的傾注而下,就好像是銀河從九天之上掉落了下來一樣。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二首》。這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擴展資料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帮w”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望廬山瀑布二首
高聳的懸崖上奔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這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原文】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好似生起了紫色煙霞,遠遠地望去瀑布就像白色的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聳的懸崖上奔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這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賞析】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在廬山隱居時寫的一首風景詩。該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首句中的“香爐”是指廬山的香爐峰。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好似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汽蒸騰,在陽光的照射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shè)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中“遙看瀑布”四字照應(yīng)了題目《望廬山瀑布》。“掛前川” 是說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維紗維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gòu)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xiàn)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爸毕隆奔葘懗鰩r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盡夸張之能,表現(xiàn)了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構(gòu)思奇特,語言生動形象、洗煉明快。蘇東坡十分贊賞這首詩,說“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爸喯伞本褪抢畎??!锻麖]山瀑布》的確是狀物寫景和抒情的范例。
1、意思:飛速流下來的瀑布有三千尺,讓人懷疑那是銀河傾落于九天。
2、原文: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譯文:太陽照射香爐峰升起淡淡的紫煙,遠遠望去一條瀑布懸掛在山的前面。飛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懷疑那是銀河傾落于九天。
tips: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精華,其中蘊涵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對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習慣的養(yǎng)成,人格的塑造,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非常歡迎各位網(wǎng)友轉(zhuǎn)載分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全詩賞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75/68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忽如一夜春風來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