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識途
我認識周有光先生很晚,慕名已久卻無緣識荊。一日在京和老友張彥(《今日中國》原副主編)說起,恰他是周老舊友,于是便引我去周老家拜訪。我們尋尋覓覓,終于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背后找到了坐落在后拐捧胡同的一幢舊樓,這便是周老家所在地。我們沿樓內(nèi)陡梯上到三樓,走進周老的家,來到他窄狹的書房。書房兩壁書架的中間,靠窗有一張三尺小桌,周老坐在桌前一邊的椅子上。經(jīng)介紹后,他請我在他對面的木凳上落座,那是一個陳舊的凳子,我坐上去只聽得嘰嘰咯咯一陣響,很耽心會把凳子坐垮了,周老似乎并不在意。
雖然當時我和周老是初次見面相識,可他卻如見老友一般,像擺家常放言恣肆地高談闊論起來,語多幽默機智,言人之未能言,言人之未敢言,使我大開腦筋。
周老說他本是研究經(jīng)濟的,1955年周恩來總理把他從上海調(diào)到北京,到文字改革委員會,改行研究語言學,創(chuàng)制漢語拼音字母。他后來才悟出,這原來是周總理有意救他,不久他的經(jīng)濟著名同行沈志遠等在上海被打成“右派”,他獨在北京而安然無恙。他還說后來“文革”中他年老力衰還被下放寧夏五七干校勞動,十分辛苦,但是他頑固難治的失眠癥卻不藥而愈,至今未犯。他慨然道:人生失意莫自悲,逆順禍福本相依。山窮水盡似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笑說:“塞翁失馬安知非福?!蔽覀儐査L壽之道,當時他已近百歲,他幽默地說,大概上帝把他忘記了吧,一直沒有召喚他。引得大笑。他說,古來皇帝為了長壽,沒有不去求仙的,可哪有一個活過一百歲?現(xiàn)代許多富豪人家,總是怕死,其實怕死才是催命鬼,任你花錢吃名貴補藥,甚至求神拜佛,但有幾個活到一百的?關鍵是人到百歲不言老,真到點不請自去,如此達觀,才能長壽。
我聽了周老關于人生哲學的至理妙言,感佩無已?;貋砗笞髁艘皇灼呗稍姡瑢懗蓵?,連我的文集十二卷送給他。我的七律詩是這樣寫的:“行年九七未衰翁,眼亮心明耳尚聰。西學中文專且博,語言經(jīng)濟貫而通。無心閑侃多風趣,恣意放言見機鋒。垂老初交惟憾遲,聽君一席坐春風?!敝芾峡戳撕芨吲d,把我納入他的朋友行列。他每出版一本書,都要簽名寄我一本,前后已有三、四本,都是文短而意長,言淺而思深,其中一些幽默而略帶辣味的話語,更啟人思考。我還把周老的長壽之道融入我與家兄馬士弘斟酌寫成的“長壽三字訣”中,據(jù)說此三字訣經(jīng)報刊登出后,不脛而走,全國流傳,實在是轉(zhuǎn)述周老的要言妙道而已。
后來,我只要去北京,必爭取去看望他,每次一見面,必大放“厥辭”,互相交流切磋。還記得大約是他年已逾百后的某一年,我已經(jīng)有98歲了,到北京后去看望他,仍是一如既往,放言恣肆。說到不言老卻偏言老的話題,我隨口念了我作的順口溜:“老朽今年九十八,漸聾近盲唯不傻。閻王有請我不去,小鬼來纏我不怕。人生能得幾回搏,栽個筋斗算什么。愁云憂霾已掃盡,國泰民安樂無涯。”他聽后拊掌大笑,如一頑童。
現(xiàn)在周老走了,我那與我一起共同擬得“長壽三字訣”的兄長也在他進入105歲那年走了。我今年已近105歲,卻還老是想起周老的人生哲學和長壽之道,不自慚形穢,也不是魯迅說的那種無聊之人,借死去的人不能說話之機寫紀念文章以自衒,我已近瞎?jié)u聾,還摸索著執(zhí)筆寫這篇紀念文字,了我心愿而已。
2017年2月10日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22日13版)
來源: 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7/20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