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人體修煉學 >> 上古

      呂尚

      大道家園 2023-04-21 12:04:11

      呂尚者,冀州人也

      。生而內(nèi)智,預見存亡
      。避紂之亂
      ,隱於遼東四十年。西適周
      ,匿於南山,釣於蟠溪,三年不獲魚
      。比問皆曰:可已矣
      。尚曰:非爾所及也
      。已而果得兵鈐於魚腹中
      。文王夢得圣人,聞尚
      ,遂載而歸。至周武王伐紂
      ,尚作陰謀百余篇
      。服澤芝地髓。且二百年而告亡
      ,有難而不葬。后子伋葬之
      ,無尸
      ,唯有《玉鈐》六篇在棺中一萬

      --選自《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99/13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真行子
      真行子一號育真子,在夏禹時降于商山
      ,教以勤儉之道。授《九疇書》
      ,又命宛委之神玄夷使者授禹玉書靈寶五符
      、治水真文及呈步劾召鬼神之法。玉筍山太秀法樂洞天
      ,即授禹靈寶真文之所,遺邇存焉
      神農(nóng)
      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之事
      ,百谷滋阜。圣德所感
      ,無不著焉
      真行子
      真行子一號育真子
      ,在夏禹時降于商山,教以勤儉之道
      。授《九疇書》
      ,又命宛委之神玄夷使者授禹玉書靈寶五符、治水真文及呈步劾召鬼神之法
      。玉筍山太秀法樂洞天,即授禹靈寶真文之所
      ,遺邇存焉
      方回
      方回
      ,堯時隱人也
      。堯聘以為閑士,煉石云母粉
      ,亦與人民之有病
      !鶯隱於五柞山中,夏啟末為官士
      ,為人所劫
      ,閉之室中
      ,從求道
      。回化而得去
      ,更以方回印封其戶
      。時人言得回一圓泥涂門戶,終不可開
      。 --選自《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2023-04-21
      方回
      范蠡
      范蠡字少伯
      ,徐人也
      。事周,師太公望
      。好服柱飲水
      ,為越大夫
      ,佐勾踐破昊。后乘輕舟入海
      ,變名姓
      ,適齊,為鴉夷子
      。更后百余年
      ,見於陶
      ,為陶朱君
      。財累億萬
      ,號陶朱公
      。后棄之,蘭陵賣藥
      ,后人世世識見之
      。 范蠡御桂,心虛志遠
      。受業(yè)師望
      2023-04-21
      范蠡
      赤松子
      赤松子者,神農(nóng)時雨師也
      。服水玉
      ,以教神農(nóng)。能入火自燒
      。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
      ,隨風雨上下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至高辛時復為雨師
      。今之雨師本是焉。 眇眇赤松
      ,飄飄少女。接手翻飛
      ,玲然雙舉
      。 縱身長
      2023-04-21
      赤松子
      南封子
      育封子者
      ,黃帝時人也
      ,世傳為黃帝陶正
      。有人過之,為其掌火
      ,能出五色煙
      ,久則以教封子
      。封子積火自焚
      ,而隨姻氣上下。視其灰燼
      ,猶有其骨
      ,時人共葬於育北山中,故謂之育封子焉
      。育封先生柄於蜀之青城山北巖
      ,黃帝師焉,請問三一之道
      ,先生曰:吾聞天
      2023-04-21
      南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