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人不能過萬圣節(jié)?中國并沒有禁止過萬圣節(jié),而且西方國家也沒有禁止中國人過萬圣節(jié),只不過萬圣節(jié)在國內并不流行而已,但其實部分大型游樂園,也像歡樂谷、迪士尼、方特等近些年都相繼推出萬圣節(jié)活動,所以在國內想要體驗萬圣節(jié)的,可以到這些大型游樂園去感受,基本都會有百鬼夜行。
中國人也能過萬圣節(jié)
萬圣夜:2022年10月31日
萬圣節(jié):2022年11月1日
萬圣節(jié)是西方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約公元600年就已經出現(xiàn),如今已有上千年歷史,所以每年萬圣節(jié)都非常熱鬧,盛況不輸圣誕節(jié),當然最熱鬧的還是前一天晚上的萬圣夜,不僅小孩可以出門要糖果,還可以參與“百鬼夜行”,感受大街上各式各樣的妖魔鬼怪。
但西方國家盛行的萬圣節(jié),在國內似乎并不太流行,甚至傳出被禁止的消息,導致不少年輕人好奇為什么中國人不能過萬圣節(jié)?其實中國人也可以過萬圣節(jié),該節(jié)日既沒有在國內被禁止,國外也沒有禁止中國人參與進來,所以不存在不能過,只是國內不流行而已。
因為萬圣節(jié)也被稱為西方國家的“鬼節(jié)”,而國內本就有三大鬼節(jié),都是忌諱莫深的,從小就被教導鬼節(jié)晚上不宜出門,所以西方的鬼節(jié)傳到國內來,才不那么流行,但隨著現(xiàn)代化加劇,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也沒那么講究,也不相信鬼神,所以國內商家也逐漸開始推廣萬圣節(jié)了。
近些年一些大型游樂園,例如歡樂谷、方特、迪士尼等,都推出萬圣節(jié)活動,不僅有節(jié)目看,還可以參與到百鬼夜行的娛樂當中,如今參與進來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主要是不相信國外的鬼,也不相信國外的上帝,如果是中國鬼節(jié),恐怕就沒人敢參與了,畢竟都怕冒出來幾個“真的”。
萬圣節(jié)(即諸圣節(jié)),我剛開始了解和熟悉還是在高中的英語課上,老師介紹說萬圣節(jié)本來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節(jié)日,天主教把諸圣節(jié)定為彌撒日,到11月1日這一天,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參加彌撒,來緬懷那些逝去的天主教的圣人。這個節(jié)日主要流行于英語世界,如不列顛島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萬圣節(jié)前一天夜里是一年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在萬圣節(jié)前夜驅趕黑夜中的妖怪,萬圣節(jié)前夕,孩子們還會提著南瓜燈衣著各式各樣的古怪的服飾,戴上面具,挨家挨戶去要糖果,萬圣節(jié)有幾樣東西是必備的,南瓜派、蘋果、糖果。
萬圣節(jié),以快速的速度傳入亞洲地區(qū),在中國許多地區(qū)更是過上了這個“洋節(jié)”,在中國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起源和來歷,這個節(jié)日演變成了孩童和青少年穿奇裝異服,尤其是鬼怪衣服為主,討要糖果,狂歡慶祝的節(jié)日。萬圣節(jié),在以天主教和基督教為主的歐美國家流傳,然而中國大部分人沒有宗教信仰,卻過上了天主教的有關節(jié)日,掀起熱潮,這也不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沒能帶來民族文化融合的交叉點,所以,中國人過萬圣節(jié)真的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如果只是為了新鮮娛樂,我覺得還是不過萬圣節(jié)最好。
另外,為了突顯節(jié)日氛圍,公共場合穿著奇裝異服,打扮十分驚恐和嚇人,況且中國傳統(tǒng)文化回避討論生死,而萬圣節(jié)慶祝鬼神,人們裝扮成妖魔鬼怪,“鮮血淋漓”“獨眼”的鬼怪,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逝去的的人,引得許多公眾的反感和不適應,甚至許多老人表示難以接受這些做法和習俗,認為這些形象是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價值認同是相違背的,對于未成年的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妖魔鬼怪的形象以及節(jié)日的習俗多多少少對孩子造成一定的沖擊,讓他們從小受到西方宗教節(jié)日的影響,必然對他們成長不利。
中華民族文化需要包容多元文化,但是不是淡忘自己的傳統(tǒng),去重視西方節(jié)日,盲目追求西方的節(jié)日習俗,從中尋找新鮮感,從而丟了自己民族的本質的東西,對于萬圣節(jié)這樣的西方節(jié)日應該做的是從中吸取精髓,找到節(jié)日的閃光點,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所用。
一、萬圣節(jié)的由來:
關于萬圣節(jié)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于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后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游走于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jié)”,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圣節(jié)的前夜造訪人世,據(jù)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并對鬼魂呈現(xiàn)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xiàn)。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的萬圣節(jié)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二、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圣節(jié)前夜有慶典聚會,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圣節(jié)之夜。
三、“Trick or treat”的傳說:
孩子們今天著裝挨家要糖的習俗,據(jù)說起源于愛爾蘭。古西歐時候的愛爾蘭異教徒們,相信在萬圣節(jié)前夜鬼魂會群集于居家附近,并接受設宴款待。因而,在“宴會”結束后,村民們就自己扮成鬼魂精靈,游走村外,引導鬼魂離開,避邪免災。于此同時,村民們也都注意在屋前院后的擺布些水果及其他食品,喂足鬼魂而不至于讓它們傷害人類和動物或者掠奪其他收成。后來這習俗一直延續(xù)下來,就成了孩子們取笑不慷慨之家的玩笑。
至于南瓜燈也至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人挖空了南瓜又刻上鬼臉點上燭火用以驅散鬼魂的;另一種說是鬼魂點上的燭火,試圖騙取人們上當而跟著鬼魂走,所以人們就在南瓜表面刻上一個嘲諷的臉面,用以調笑鬼魂:哼!傻瓜才會上你的當。傳說因為首用南瓜的是一位愛爾蘭人Jack,所以人們又將鬼臉南瓜燈叫做Jack-O-Lantern。
四、現(xiàn)在的萬圣節(jié)
萬圣節(jié)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jié)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jié)目。
社會對節(jié)日的活動也一直做著正面的引導:要求大人教育孩子們不做恐嚇性的惡作劇,也要求大人帶孩子一起出門(一般是大人架車停在路邊,小孩去敲門討糖)。大人應該要求孩子只許去門口有節(jié)日布置的并點了燈的人家,否則不去打擾。另外討糖過程的始終必須站在大門口等待,不許進屋,討回的糖也要交大人檢查后才許吃。對接待孩子的人家也要求不給自家制作的食品也不給未包裝的食品。
公共場合以及居家周圍的節(jié)日布置都是自愿的。鬼臉南瓜燈、白網黑蜘蛛等,都是節(jié)日的裝點,已全然沒有駭人之鬼魅色彩。有的女學生還端端在這時候會買一對南瓜或者鬼骷髏的耳環(huán)來佩帶。如果有哪家的布置做得過分恐怖了,會遭到有關方面的制止,媒體也會令其暴光,讓公眾指責。
萬圣節(jié)的服裝,也是萬人萬相,不是單調的大鬼小鬼了。有許多渠道教授人們如何制作萬圣節(jié)服裝。比如說制作最簡單的鬼服就用一張白床單頂在頭上,別忘了扣兩個洞留出眼睛就是;若是要扮演魔術師,就穿上黑衣黑褲,再戴上黑禮帽,并在禮帽與頭頂之間藏一只絨毛小兔備用;還教大人如何把孩子打扮成小天使,白衣白褲,再從背后怎么綁一個手電筒在頭上;也有教如何把孩子打扮成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的。當然服裝、道具業(yè)的商人們,就更有文章可做了。
學校在萬圣節(jié)是不放假的。有時學校出面組織晚會,有時不甘寂寞的學生們也會自己主辦小型晚會;而朋友、家人間互寄賀卡祝萬圣節(jié)快樂則成為每年十月間流行的習俗。如今網際網路的發(fā)達使得送萬圣卡更為方便經濟,有的網站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各種具有聲響動畫效果的萬圣卡,如:www.cardmaster.com等,免費讓大家使用。
總之,萬圣節(jié)已成為西方人一個很普通的季節(jié)性節(jié)日。有很多人將此看作秋的結束以及冬的到來。萬圣節(jié)一過,人們就開始期盼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乃至新年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fengshui/883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狗最怕的三個手勢
下一篇: 初一一般考多少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