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沒有一年一歲的這種記年紀的方式,而是用一些特殊稱謂來形容年紀,這種記錄年紀的方式非常形象,通常是用這個年齡段人的特征來形容年紀,是十分實用的一種記錄年齡的方式。今天小編就來帶領大家了解一下舞象之年是指多少歲,一起來看看吧。
舞象之年是指多少歲
是指十五到二十歲的成童,舞象也是成童的代名詞,一開始只是一種古老的舞名,后來被用來代指十五歲的到二十歲的孩子,這個年紀也是古代可以上戰(zhàn)場的年紀,古文里的意思是“可以揮舞干戈去戰(zhàn)斗了”。不過指特制男性,因為女性的十五歲叫做及笄,代表著成年,而男性要到二十歲弱冠才叫成年。十三至十五歲之下的男性叫做舞勺之年,同時這個舞勺之年也是女子十五歲以下。舞象最開始是出自禮記,說的是十五歲的男性要學跳舞象,并且還要學習射箭騎馬,精通這些就可以上戰(zhàn)場作戰(zhàn)了,不過雖然現(xiàn)在并不打仗,也是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這個年紀的孩子的。
古代年齡稱謂大全
湯餅之期:剛出生三天的小孩子就叫做湯餅之期,這個時候家里的父母會宴請八方,為小孩慶祝。
襁褓時代:出生還不到一歲的小孩子就叫做這個,因為離不開襁褓和父母的照顧,所以用這個來形容非常貼切。
孩提之年:指兩到三歲的小孩,這個年齡段的時候雖然已經(jīng)能爬能走了,但是仍然需要父母的照顧,所以叫做孩提之年。
髫年:這個是指女子七歲的時候,因為頭發(fā)會自然垂髫下來,所謂黃發(fā)垂髫,就是指這個年齡段的小孩了。
總角之年:指八到十四歲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會將頭發(fā)扎成兩個角。
黃口之年:指十歲以下的小孩,我們經(jīng)常在影視作品里聽見的黃口小兒,就是這個意思了。
金釵之年:指十二歲的女子,古代中國年紀的女子已經(jīng)可以用用釵子打扮自己了。
豆蔻年華:指十三歲的女子,這個年齡段的女子含苞待放,猶如豆蔻花一樣。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歲的男子,雖然沒辦法舞動干戈,所以只能揮舞勺子來裝模作樣了。
及笄之年:指十五歲的女子,這個時候的女子就已經(jīng)成年,可以嫁人了。
志學之年:指男子剛到十五歲的年紀,要發(fā)奮圖強學習知識,y用志學之年再合適不過了。
碧玉之年、破瓜之年、二八年華:這三個稱呼都是指女子十六歲,是女子非常美妙的年紀。
舞象之年:指男子十五到二十歲,是可以上戰(zhàn)場的年紀了。
弱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歲帶冠,所以弱冠就是二十歲
桃李年華:指女子二十歲,猶如桃花和李子一樣美好的年紀。
花信之年:指女子二十五歲,已經(jīng)如花般盛開,已經(jīng)完全長開,是女子最美好的一段年齡。
而立之年:男子30歲?!叭?,四十而不惑?!边@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30歲的男人被稱為而立之年,是一個事業(yè)自立的年齡段。
半老徐娘:指三十歲的女子,雖然已經(jīng)過了三十歲,容貌逐漸下滑,不過還是非常具有風韻的。
不惑之年:指四十歲到五十歲的人,這個年齡段的人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非常清楚認知,不會對事情有太多疑惑了。
天命之年:指五十歲的老人,這個時候的老人會對自己的命運有一定了解,盡人事聽天命。
耳順之年、花甲之年:指六十歲的人,能夠聽進去逆耳之言并且對榮辱看淡了的人。
古稀之年:指七十歲的人,人活七十古來稀便出自于此。
朝枚之年:指八十歲的老人,這是出自姜子牙的典故,因此被稱為朝枚之年。
耄耋之年:指八十歲到九十歲之間的老人,能過到這個年齡的老人是非常少見了,所以耄耋也被用來形容年老的意思
鮐背之年:指九十歲的老人,因為他們的背部猶如鮐魚的背一樣,所以叫做鮐背之年。
白壽之年:因為百字去掉一便是白,所以這個指的是九十九歲的老人。
期頤之年:指一百歲的老人,一百歲的稱呼并不是百歲之年。
花甲重開:因為一個甲子就是六十年,所以一百二十歲就是第二個甲子,也叫作花甲重開。
古稀雙慶:指一百四十歲高齡的老人,因為古稀是七十歲,所以兩個古稀就是一百四十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fengshui/884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凹凸世界扎心語錄
下一篇: 火影最古怪的3種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