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xué)《論語》2012堯曰篇——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一起學(xué)《論語》20.1.2
堯曰篇——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p>
商湯說:“我——小子履,斗膽用黑色的公牛,斗膽明白地向皇皇在上的天帝報(bào)告說:有罪之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子夏桀的作為,我也不敢隱瞞,善惡都看在您心中。我自身如果有罪,請不要罪責(zé)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如果有罪,罪責(zé)請降罰在我身?!?/p>
曰:指商湯曰。
予小子履:履,商湯之名。湯又號“天乙”。《義疏》:“小子,湯自稱,謙也。將告天,故自稱我小子,而又稱名也。”孔安國:“此伐桀告天之文?!绷硪徽f如錢穆等認(rèn)為:“此下為商湯禱雨,以身代牲,為民受罪之辭。”
玄牡:黑色的公牛。用來作為犧牲以祭告上天。
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昭,明?;驶屎蟮?,指天帝?!蹲⑹琛罚骸盎剩?。后,君也。大,大君。帝,謂天帝也?!?/p>
有罪不敢赦:有罪之人,不敢擅自赦免,此指夏桀。包咸:“順天奉法,有罪者不敢擅赦?!睆垨颍骸坝凶锊桓疑?,謂桀得罪于天,不敢稽天命而不討?!?/p>
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桀為天子,有罪過,不敢蔽瞞,其所作所為、其善惡都看在上天的心里。《義疏》:“桀是天子,天子事天,猶臣事君,故謂桀為‘帝臣’也。”朱子:“簡,閱也。簡在帝心,惟帝所命?!编嵖党桑骸昂嗛喸谔煨?,言天簡閱其善惡也。”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商湯一身承擔(dān),不連及無辜??自唬骸盁o以萬方,萬方不與也。萬方有罪,我身之過。”錢穆:“古者貴賤皆自稱朕,秦以后始定朕為至尊之自稱?!?/p>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萬民如果有罪,商湯一力承擔(dān)。朱子:“君有罪非民所致,民有罪實(shí)君所為,見其厚于責(zé)己、薄于責(zé)人之意?!?/p>
《四書考異》曰:此章歷敘古帝王受命大略,此一節(jié)為湯伐桀告天之文。
《白虎通·三軍篇》曰:此湯伐桀告天,用夏家之牲也。(孔安國曰:殷家尚白,未變夏禮,故用玄牡。)
范氏曰:以一玄牡告后帝者,請桀之罪也。
《論語正義》曰:伐桀所以告天者,《繁露·四祭篇》:“ 己受命而王,必先祭天,乃行王事,文王之伐崇是也。”又《郊祀篇》:“是故 天子每將興師,必先郊祭以告天,乃敢征伐,行子道也?!?
《論語義疏》曰:伐與授異,故不因前揖讓之辭也。澆淳既異,揖讓之道不行,禹受人禪,而不禪人,乃傳位與其子孫,至末孫桀無道,為天下苦患。湯有圣德,應(yīng)天從民,告天而伐之,此以下是其辭也。湯既應(yīng)天,天不赦罪,故凡有罪者,則湯亦不敢擅赦也,此明有罪之人也。桀罪顯著,天地共知,不可隱蔽也。湯言我身若自有罪,則我自當(dāng)之,不敢關(guān)預(yù)于天下萬方也。若萬方百姓有罪,則由我身也。我為民主,我欲善而民善,故有罪則歸責(zé)于我也。
陳祥道曰:人君之于天,猶子之于父、臣之于君,故以恩言之謂之天子,以義言之謂之帝臣。有罪不敢赦,所謂不敢不政也;帝臣不蔽,所謂罪大而不可掩也。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所謂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也?!洞呵飩鳌吩唬骸?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然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圣人所以執(zhí)左契而不責(zé)于人,蓋以此歟?《書》之《多方》曰:“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寧,乃惟爾自速辜!”此又罪人不罪己者,蓋教告已備而有不用降爾命者,乃其自速之也。
劉宗周曰:湯既伐桀,告諸侯之詞, 天討有罪,天命有德,故總承之曰: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顧諟明命何所不至乎? 其得統(tǒng)于堯舜執(zhí)中之傳以此。
戴溪曰:湯武之征伐,亦天也,故曰“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推見堯舜湯武與天心為一處,故門弟子記錄于此。
張栻曰:公天下之心如此,然則其有天下也,亦何與于己哉?
求《論語》堯曰篇二十 20.2的翻譯和心得體會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敝苡写筚l,善人是富?!半m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爸?jǐn)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八兀好?、食、喪、祭?!皩拕t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悅?!?br>
【注釋】 履:商湯的名。賚(賴):賞賜。
【譯文】 堯說:“好??!你這個舜。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如果天下都很窮困,你的帝位也就永遠(yuǎn)結(jié)束了?!彼匆策@樣告誡過禹。商湯說:“至高無上的上帝啊,你在人間的兒子--我--謹(jǐn)用黑牛來祭祀您,向您禱告: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一切善惡,我都不敢隱瞞,您無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數(shù)。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yīng)歸結(jié)到我身上?!敝艹髻n天下,使好人都富了。武王說:“我雖有至親,都不如有仁人。百姓有錯,在我一人?!笨鬃诱f:“謹(jǐn)慎地審查計(jì)量,周密地制定法度,建立公正的人事制度,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復(fù)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服?!闭茩?quán)者應(yīng)該重視:人民、糧食、喪葬、祭祀。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hù),誠信就能使人民的信服。勤敏就能取得功績,公正就能使人民幸福?!?/p>
【論語導(dǎo)讀】談?wù)務(wù)撜Z堯曰第二十篇各章內(nèi)容簡介及其之間的聯(lián)系
本篇是論語的結(jié)束篇,正如所有經(jīng)典文章一樣,本篇要對整部論語思想進(jìn)行一個總結(jié),相應(yīng)只有三章,是二十篇中最少章節(jié)的一篇,但是內(nèi)容卻是高度濃縮的精華。這最后三章分別講治國之道、為政之道、君子之道。一章一道。第一章針對居上位的上層執(zhí)政者如國君所言,第二章針對官僚階層所有為政者而言,第三章針對所有想為政的學(xué)人君子而言。文章結(jié)構(gòu)非常清楚,非常經(jīng)典。這是整部論語章節(jié)最少,最無可挑剔的一篇。
第一章講治國之道。講堯舜、商湯、周武王如何履行天子之命,怎么選人用人,怎么擔(dān)當(dāng)天下責(zé)任的。治國的大政方針,如何讓四方之政暢行,讓天下百姓歸心。所重:民、食、喪、祭。所要:寬、信、敏、公。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彼匆嘁悦怼T唬骸坝栊∽勇?,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敝苡写筚l,善人是富?!半m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敝?jǐn)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第二章講為政之道??鬃涌偨Y(jié)要尊五美,屏四惡。尊五美:惠而不費(fèi),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屏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弊訌?jiān)唬骸昂沃^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fèi),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弊訌?jiān)唬骸昂沃^惠而不費(fèi)?”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fèi)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jiān)唬骸昂沃^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第三章講君子之道。君子要三知:知命、知禮、知言。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論語堯曰第二十篇原文如下
20 堯曰
20-1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敝苡写筚l,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敝?jǐn)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 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20-2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弊訌?jiān)唬骸昂沃^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fèi),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jiān)唬骸昂沃^惠而不費(fèi)?”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fèi)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jiān)唬骸昂沃^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0-3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p>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刪除。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