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16顆數(shù)量,代表著十六種智慧、十六心、六根六情、六種感官與六種感知。其他手串顆數(shù)的講究:12顆表示十二因緣,14顆表示14種無畏功德,18顆表示六根、六塵、六識,108顆表示108種煩惱。
16顆珠子代表的是十六種智慧,稱為十六心,分別代表了耳、鼻、舌、眼、身、意這六根六情,指的是人的六種感官,六種感知,是觀察領(lǐng)悟樂兒四諦十六行相之后所得到的十六種智慧。
不同數(shù)量的佛珠含義也不一樣,比如:12顆珠子代表的是十二因緣,13顆代表十二因緣與緣主本元因果輪回的關(guān)系,14顆珠子的含義是十四種無畏功德。
18顆珠子代表了十八界,俗稱十八子,即六根、六塵,六識。27顆珠子代表二十七賢位,36顆珠子代表以小見大的義理,42顆珠子代表菩薩修行的四十二階位。
佛教珠子的數(shù)量最多為108顆,含義是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讓身心達到一種寂靜入定的狀態(tài);216顆,代表根除前后兩世的一百零八種煩惱,心無妄念。
念珠是指以線貫串一定數(shù)量的珠子,用以計算稱名稱持咒數(shù)的法具。又稱數(shù)珠、咒珠或誦珠。
在《牟梨曼陀羅尼經(jīng)》中說:“梵語缽塞莫,梁云數(shù)珠。是引接普遍根機,牽課修業(yè)之具也?!痹凇侗净甲咏?jīng)》中說:“昔有國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國邊小,頻年寇疫,谷貴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廣,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鹧裕骸笸跞粲麥鐭?,當貫?zāi)净甲右话侔藗€,當自隨身,志心稱南無佛陀、南無達磨、南無僧伽名,乃過一子。如是漸次,乃至千萬,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除諂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滿百萬遍,當除百八結(jié)業(yè),獲常樂果。’王言:‘我當奉行?!贝思茨钪榈挠蓙怼?br>關(guān)于念珠的功德,在《木患子經(jīng)》中說:“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zāi)净甲右话侔耍猿W噪S;若行、若坐、若臥,恒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磨、僧伽名,乃過一木患子。如是,漸次度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若能滿二十萬遍,身心不亂,無諸諂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樂行。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shù)脭喑侔私Y(jié)業(yè)。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br>⊙念珠顆數(shù)代表的意義
又據(jù)《陀羅尼集經(jīng)》卷二所述,若誦經(jīng)、念佛、持咒時,手持數(shù)珠一一掐之,則彼行者當?shù)檬N波羅蜜功德滿足,現(xiàn)身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等。
關(guān)于數(shù)珠的顆數(shù),《木患子經(jīng)》說一O八顆;《陀羅尼集經(jīng)》列出一O八、五十四、四十二及二十一顆等四種;《數(shù)珠功德經(jīng)》說一O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顆等四種;《金剛頂瑜伽念誦經(jīng)》說上品一O八O顆,最勝一O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文殊儀軌經(jīng)》說上品一O八顆,中品五十四顆,下品二十七顆,最上品一O八O顆。上列顆數(shù)之來源,系一O八減半為五十四,五十四減半為二十七,二十七減半為十四,又一O八之十倍為一O八O。
由上所述,可知數(shù)珠的顆數(shù),應(yīng)以一O八顆為其基本數(shù)。不過《陀羅尼集經(jīng)》所說的四十二及其減半的二十一,當另有別說。后世認為此等顆數(shù),皆各有象征意義,一O八顆表示證入百八三昧,斷除百八煩惱。
在《釋氏要覽》中說:“小乘見修合論,煩惱共有一百八數(shù)。且明見惑、三界、四諦下煩惱共有八十八。謂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貪、嗔、癡、慢、疑、身、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也。集滅離三見,謂集滅二諦下,各除身、邊、邪三見也。道除于二見,謂道諦除身、邊二見也。上界不行恚,謂上界四諦下各除嗔一,已上三界四諦,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斷惑,欲界有四,謂貪、嗔、癡、慢,上二界各除嗔,共有六,已上成十,計九十八也。更口十纏,謂無漸、無愧、昏沉、惡作、惱、嫉、掉舉、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br>一O八O顆表示百八三昧各具百八三昧,或金剛界一O八尊中各具一O八尊;五十四顆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四善根因地等五十四位;四十二顆表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四十二位;二十七顆表示十八學人與九無學;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及佛果;十四顆表示觀音之十四無畏。
⊙念珠的材質(zhì)
關(guān)于數(shù)珠的資料,《陀羅尼集經(jīng)》舉出金、銀、赤銅、水精(水晶)及木患子、菩提子、蓮華子等類;《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jīng)》卷九列出菩提子、金剛子、金、真珠、蓮華子等類;《諸佛境界攝真實經(jīng)》卷下列香木、瑜石、銅、鐵、水精、真珠、蓮花子、金剛子、間錯種種諸寶、菩提子等十種;《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shù)珠功德經(jīng)》列出鐵、赤銅、真珠、珊瑚、患子、蓮子、因陀啰佉叉、烏嚧陀啰佉叉、水精、菩提子等十種;《金剛頂瑜伽念珠經(jīng)》列舉硨磲、木患、鐵、熟銅、水精、真珠、諸寶、帝釋子、金剛子、蓮華、菩提子等十一種;《蘇悉地羯啰經(jīng)》卷中列舉菩提子、蓮花子、嚕梛啰叉子、木患、多羅樹子、土、螺旋、水精、真珠、牙、赤珠、諸摩尼、薏苡珠及其余的草子等十四種;《蘇婆呼童子請問經(jīng)》卷上列舉活兒子、蓮華子、阿嚧陀羅阿叉子、水精、赤銅、錫、木患、琉璃、金、銀、鑌鐵、高佉等十二種。
經(jīng)典中亦有記載不同的念珠,有不同的念誦功德,《佛說校量數(shù)珠功德經(jīng)》中說:“曼殊室利告大眾言:‘汝等諦聽!受數(shù)珠校量功德差別如是:若用鐵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銅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諸佛凈土及天宮者,應(yīng)受此珠?!?br>若用蓮子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萬倍;若開烏盧阤羅佉叉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萬倍;若用水精為數(shù)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萬倍。
若用菩提子為數(shù)珠者,或用插念,或但手持此珠,不能依法誦佛名,等數(shù)難可拔。是諸善男子,若復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誦佛名及陀羅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隨身,行住坐共,所出言語,若善若惡,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諸佛誦咒無異,得福無量。
《陀羅尼集經(jīng)》以水精為第一;《攝真實經(jīng)》卷下說香木得一皆福,瑜石、銅、鐵得二分,水精、真珠得一俱胝分,蓮華子、金剛子得二俱胝分,間錯種種諸寶及菩提子最勝,可得無量無驟不可說不可說分之福德。《守護經(jīng)》說菩提子及種種和合之珠最勝;《數(shù)珠功德經(jīng)》、《瑜珠念珠經(jīng)》等亦以菩提子為最勝。
在密教行法之中,依三部五部之差別,所用數(shù)珠亦有不同。《蘇悉地羯啰經(jīng)》說佛部用菩提子觀音部用蓮花子,金剛部用嚕梛羅叉子之數(shù)珠;《守護經(jīng)》及《瑜伽念珠經(jīng)》說佛部用菩提子、金剛部用金剛子,寶部用金等諸寶,蓮華部用蓮華子,羯磨部用種種和合之數(shù)珠。
我國有關(guān)使用數(shù)珠的記事,首見于《續(xù)高僧傳》卷二十:“人各掐珠,口同佛號。”道綽之專弘凈土,始于隋末,于唐代貞觀年間又以數(shù)珠教人念佛,可見數(shù)珠是在唐初才被當作稱名記數(shù)之法具。其后,以《陀羅尼集經(jīng)》為始,密部儀軌被大量傳譯出來,數(shù)珠亦為密教僧人所廣泛使用。
在使用念珠時,通常一串念珠會有一顆母珠,方便計數(shù)。
在《陀羅尼集經(jīng)》中說:“作是相珠一百八顆,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為母珠,又更別作十顆銀珠,以充記子。”
除了母珠之外,顆數(shù)多的念珠,除母珠外,也會多加數(shù)珠記子。如《禪林象器箋》中后:“百八顆外,有十顆小顆為記子?!?/p>
1、十四顆
表示觀世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十四無畏。
2、十八顆
俗稱“十八子”,此中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3、二十一顆
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笆亍币姟拔迨念w”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4、二十七顆?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5、三十六顆
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認為是為了便于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6、四十二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7、五十四顆
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8、一千零八十顆
按天臺宗理論,十界無不性具善惡,故一千零八十數(shù)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 “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9、一百零八顆
是最為常見的數(shù)目,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tài)。
擴展資料: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時用以記數(shù)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今天,很多喜歡時尚或顯示個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們卻未必知道長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義:
根據(jù)藏經(jīng)的記載,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這種佛珠因為太長,只供極少數(shù)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凈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數(shù)各有其義:1080 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shù);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表示聲聞之27圣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經(jīng)所說十四忍(三賢、十圣加正覺)。其余36、18等粒數(shù)的佛珠,有的是為了攜帶方便,分108數(shù)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義。
念珠是佛教的一種用物,是念佛號或經(jīng)咒時用以計數(shù)的工具,所以也稱“佛珠”或“數(shù)珠”。通常用香木車成小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瑪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數(shù)有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據(jù)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凈,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佛教所謂“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p>
現(xiàn)代人們作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為一種時尚,雖不是信佛,也可將玉佛珠作為普通玉器藏玩,這樣不妨考慮選擇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質(zhì)地細膩,油潤爽滑。翡翠料的佛珠雖然光澤漂亮,質(zhì)地硬,可反復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韻,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優(yōu)勢。佛珠的經(jīng)常反復把玩,使你手、腦、心并用,修身養(yǎng)性,有益健康,其樂自得。
參考資料:
佛珠
感謝您對大道家園的認可,以上就是本次小編整理的“手串16顆代表什么意思”,希望能幫到各位小伙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wan-1/217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幾十塊錢的平安扣是真玉石嗎
下一篇: 什么是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