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繩又稱五彩絲,具有平安納福的美好寓意。在我國古代,講究五行相生相克,使用五種顏色的絲線來代表五行,有著驅(qū)邪保平安的寓意。所以經(jīng)常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佩戴五彩繩,希望將來的日子順風順水,平安吉祥。
五彩繩又稱五彩絲,具有平安納福的美好寓意。在我國古代,講究五行相生相克,使用五種顏色的絲線來代表五行,有著驅(qū)邪保平安的寓意。五彩繩的顏色也是固定的,必須是紅白黃青黑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的。
在我國古代端午節(jié)的時候,經(jīng)常會佩戴五彩繩,期盼將來的日子順風順水,平安吉祥,也盼望著自己的小孩能夠健康長大。但是在現(xiàn)代,人們佩戴五彩繩只是尊重習俗,以及美觀。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五彩繩使用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編織而成,代表著金木水火土五行,也象征著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寓意著可以驅(qū)邪保平安,表達了人們一種最質(zhì)樸的愿望。
五彩繩的由來:五色絲線起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或為上古時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之俗。端午節(jié)系五彩線,是古老習俗。
五彩線是端午節(jié)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仲夏端午飛龍在天,龍氣(陽氣)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辟陰的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辟邪習俗,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是端午節(jié)辟邪的習俗中的一個。
五彩繩的寓意:為孩子系五彩繩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
端午節(jié)用五彩絲線編制成繩,掛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稱為“長命縷”。又名“續(xù)命縷”、“避兵繒”、“五色絲”、“長命壽線”等。
古代以五月為惡月,以其天氣炎蒸,疾病易于流行,自漢以來,即于此月重五前后,以彩色絲線系于臂,謂可保平安健康,又謂能避刀兵之災,故稱。端午節(jié)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絲線編織的。
端午節(jié)的習俗
1、吃粽子
粽子作為祭祀用品,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xiàn),但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則是在晉代,這一時期,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了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2、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這一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保安康。
3、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古時候在長江流域地區(qū)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
端午節(jié)五彩繩寓意著什么
五彩繩,又稱五彩絲、五色絲等,是端午節(jié)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繩源于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由古代文身之俗演變而來。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借助天地純陽正氣辟陰邪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在諸多辟邪習俗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jié)俗。傳到后世,五色絲即發(fā)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
這習俗自漢代時已流傳到北方中原各地,在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中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于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肚G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br>
在端午節(jié)節(jié)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驅(qū)邪。傳統(tǒng)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jié)后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五色絲可以驅(qū)邪避瘟的象征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于這幾種色彩為什么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可見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節(jié)日用的艾葉、菖蒲、雄黃等醫(yī)藥功用顯然不同,純屬俗信求吉的需要。但是,從另一方面看,節(jié)日的五色絲又充分表現(xiàn)了祝賀的含義。
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xù)命縷、百歲索、健索。遼代北方民族婦女于端午日系五色絲于手臂上,俗稱合歡結,遼代婦女把五彩絲扎成人形簪在發(fā)髻上,也叫長命縷。遼、金皇帝系五色絲,并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后再纏以五彩絲,于節(jié)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jié)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這些習俗已經(jīng)與避兵鬼、除病瘟關聯(lián)不多,更多的是從正面祝福祝壽。這正是端午節(jié)在驅(qū)邪避瘟的同時所具有的祝賀祈壽的積極主題。
五彩繩的演變:
系五彩繩由五色絲線系臂演變而來,為小孩系五彩繩是端午節(jié)的重要習俗,它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這些習俗傳到后世,即發(fā)展成許多種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飾物。如《東京夢華錄》記北宋開封過端午要購,“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nèi)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蘄艾)花、銀樣鼓兒花”。是佩戴飾物。
由系五彩線而演變出戴香囊的風俗習慣。香囊俗稱香布袋兒,也是端午節(jié)人們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種花色的布縫制而成,內(nèi)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蒼術和雄黃等制成的香料粉,用五彩線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辟邪。
長命鎖的前身是“長命縷”,也被稱之為“長命縷”。長命鎖是一種吉祥物兼飾物,實為金屬(多為銀質(zhì))飾物,呈古鎖(長形)狀,上鐫有“長命百歲”、“長命富貴”等字樣。它是掛在兒童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只要掛上這種飾物,就能幫小孩祛災去邪,“鎖”住生命,所以很多兒童從出生不久就掛上這種飾品,也有在新生兒滿百日或者周歲的儀式中掛長命鎖,一直掛到成年。古人認為小孩一旦戴上了鎖,就能無災無禍,平安長大;長命鎖更多表達的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
端午節(jié)除了帶五彩繩的習俗外,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這樣孩子不鬧,也是為了驅(qū)除災害、瘟疫。
五彩繩怎么系?
1、五彩繩應該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也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不用帶的太早!
2、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最好不要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后要囑咐小孩子盡量不要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
3、五彩繩不要系的太緊,最好是等它自然脫落,有些地方是端午節(jié)后下第一場雨時,摘下拋到水里,讓它隨雨水沖走。帶走晦氣。據(jù)說戴五彩繩的孩子就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而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孩子門由此可以保安康。
當然,現(xiàn)在一切的風俗都變得與時俱進,只要心里舒服,一切都可以百無禁忌,不過有時候尊重傳統(tǒng)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感謝您對大道家園的認可,以上就是本次小編整理的“五彩繩寓意”,希望能幫到各位小伙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wan-1/219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太赫茲石的功效和作用
下一篇: 結婚后戒指戴哪個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