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將降真香手串戴在身上后,其自身散發(fā)的香味沁人心脾,可以使人的心情變得愉悅,緩解內(nèi)心中的煩躁、焦慮等情緒,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能展現(xiàn)出佩戴者端莊、典雅的氣質(zhì)魅力。
降真香是一種極其珍貴的木材,本身散發(fā)出一種濃郁持久的香味,仔細聞起來的話,會有一種類似于果香的味道,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得愉悅,緩解內(nèi)心中的焦慮、煩躁等情,使內(nèi)心更加平和。
長期將降真香手串戴在身上后,可以有效的與人體局部形成一定的按摩效果,從而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能促進胃腸之間的功能,有助于人體健康。
降真香是一種吉祥之物,一直以來與佛教有著很深的淵源,素有招財納福之意,將其戴在身上后,可以提升佩戴者的氣質(zhì)魅力,使其看起來更加端莊、典雅,有助于擴大人際交友圈。
降真香,【別名】紫藤香(《衛(wèi)濟寶書》),降真(《真臘風土記》),降香(《綱目》)。
【來源】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全年皆產(chǎn),將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鋸成長約50厘米的段,曬干。
降香檀,又名:花梨母。
喬木,高10~15米,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其余無毛。小枝有蒼白色、密集的皮孔。單數(shù)羽狀復葉,長12~25厘米,有小葉9~13片,稀為7片;葉柄長1.5~3厘米;小葉近革質(zhì),卵形或橢圓形,長4~7厘米,寬2~3厘米,先端急尖,鈍頭,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小葉柄長4~5毫米。圓錐花序腋生,連總花梗長8~10厘米;苞片和小苞片闊卵形,長約1毫米;花小極多數(shù),長約5毫米;萼鐘狀,長約2毫米,裂齒5,下面l枚裂齒較長;花冠淡黃色或乳白色,旗瓣近倒心形,頂端微凹,翼瓣長橢圓形,龍骨瓣半月形,各瓣均具爪;雄蕊9,1組;子房狹橢圓形,被短柔毛,花柱短。莢果舌狀長橢圓形,長4.5~8厘米,果瓣革質(zhì),具網(wǎng)紋,種子1顆,稀有2顆?;ㄆ?~6月。
【生境分布】分布海南。產(chǎn)海南。
【性狀】干燥的根部心材,呈條塊狀。表面紅褐色至棕紫色,有刨削之刀痕,光滑有光澤,并有縱長線紋。如劈裂之,斷面粗糙,強木質(zhì)纖維性,紋理細而質(zhì)堅硬;氣香味淡稍苦,燒之香氣濃郁。以紅褐色、結(jié)實、燒之有濃郁香氣,表面無黃白色外皮者為佳。
【化學成份】印度黃檀的心材含黃檀素、去甲黃檀素、異黃檀素、黃檀素甲醚、黃檀酮和黃檀色烯。
【藥理作用】印度黃檀能顯著縮短家兔血漿的再鈣化時間。黃檀素給兔1次口服50毫克/公斤,有微弱的抗凝作用(凝血酶元時間作指標)。在離體兔心灌流時,黃檀素能顯著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輕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整。去甲黃檀素作用相似。印度產(chǎn)降香的各種提取物(水、醇及醚)對大鼠甲醛性關(guān)節(jié)炎,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
【性味】
辛,溫。
①《海藥本草》:溫平,無毒。
②《品匯精要》:甘,溫平,無毒。
③《綱目》:辛,溫,無毒。
【歸經(jīng)】
入肝、脾經(jīng)。
①《本草經(jīng)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
②《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手少陰心經(jīng)。
【功能主治】
理氣,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瘡出血,跌打損傷,癰疽瘡腫,風濕腰腿痛,心胃氣痛。
①《海藥本草》:主天行時氣。
②《綱目》: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③《玉楸藥解》:療梃刃損傷,治癰疽腫痛。
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臟郁氣,利三焦血熱,止吐,和脾胃。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注意】
①《本經(jīng)逢原》:血熱妄行、色紫濃厚、脈實便秘者禁用。
②《本草從新》:癰疽潰后,諸瘡膿多,及陰虛火盛,俱不宜用。
【附方】
①治打撲傷折,內(nèi)損肺肝:紫金皮、降真香、補骨脂、無名異(燒紅,酒淬七次)、川續(xù)斷、琥珀(另研)、牛膝(酒浸一宿)、桃仁(去皮尖)、當歸(洗,焙)、蒲黃各一兩,大黃(濕紙裹煨)、樸硝(另研)各一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濃煎蘇木當歸酒調(diào)服。(《奇效良方》大紫金皮散)
②治金刃或打撲傷損,血出不止:降真香末、五倍子末、銅末(是削下鏡面上銅,于乳缽內(nèi)研細)等分或隨意加減用之。上拌勻敷。(《百一選方》)
③治癰疽惡毒: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熏之,去惡氣。(《瀕湖集簡方》)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jīng)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入藥以番舶來者,色較紅,香氣甜而不辣,用之入藥殊勝,色深紫者不良。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藥刮末,入藥煎服之良。治內(nèi)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②《本經(jīng)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內(nèi)服能行血破滯,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虛損吐紅,色瘀昧不鮮者宜加用之,其功與花蕊石散不殊。
降香的功效作用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心、肝經(jīng)。
【功效】行瘀,止血,定痛。
【功效特點】本品辛散溫通,入肝經(jīng),走血分而下降,有行瘀止血定痛之功,對跌打損傷瘀腫疼痛、體內(nèi)外出血,無論內(nèi)服外敷均有功效。然內(nèi)服止血是在行瘀的基礎(chǔ)上達到目的,因此,內(nèi)出血不挾瘀滯者不可妄用。
【功效作用】行瘀止血定痛:①用于跌打損傷瘀腫作痛,或體內(nèi)外出血等證,可單用研末外敷,或與乳香、沒藥、三七等活血理氣藥同用。②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常與川芎、丹參、紅花、赤芍、薤白等藥同用。
【鑒別應(yīng)用】
1.本品與蕓香科山油柑屬植物沙檀木,皆名降真香,功效作用類同,然科屬有異。
2.降香與花蕊石,皆能化瘀止血,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然花蕊石為化瘀止血專藥,降真香更兼活血祛風、芳香化濕之功。
【配伍應(yīng)用】
1.配蒲公英:蒲公英苦散滯氣,甘以解毒,寒能清熱,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之功,二者相伍,一先于活血散瘀,一先于清熱解毒,相須為用,治療癰疽瘡腫。
2.配當歸: 當歸補血活血,行氣止痛,二藥合用,活血行氣功效相加,用于跌打損傷,瘀血作痛。
3.配三七:三七甘緩溫通,苦降下泄,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二藥相合,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打瘀痛、癰疽腫痛。
4.配威靈仙:威靈仙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之功,二藥相伍,皆可祛風通絡(luò),用于風寒濕痹、腰腿疼痛。
5.配丹參:丹參苦能降泄,微寒清熱,多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之功。二藥合用,化瘀力勝,丹參有清熱之效,降香更有降氣之能,故用于胸痹心痛、脅肋刺痛、癰疽瘡腫。
6.配郁金:既入血分,行血中之氣,破瘀止痛,又能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二藥合用,治療氣滯血瘀、胸脅刺痛。
7.配藿香:降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藿香散邪辟穢,理氣化濕,止嘔和中,醒脾開胃。二藥合用,治療暑夏寒濕,癥見發(fā)熱頭痛,胸脅滿悶,納呆泛惡,腹痛吐瀉,濕濁傷中者。
8.配乳香:乳香辛散苦降溫通,氣味芳香走竄,內(nèi)能宣通臟腑,外能透達經(jīng)絡(luò),功善和血化瘀,有止痛、伸筋、消腫、生肌之功,二藥配伍,用于瘀血阻滯胸痹脅肋疼痛、癰疽瘡腫、跌打損傷等證。
【應(yīng)用注意事項】
1.血熱妄行、色紫濃厚、脈實便秘者忌用。
2.體弱氣虛、陽熱陰虛者慎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3~9克,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1、性質(zhì)不同:降真香是藤結(jié)油,沉香是木結(jié)油。藤比木頭長的更慢,結(jié)油所需的時間更長。特別是有些緬甸小葉奇楠級降真香的油性比奇楠沉香還高,香型還豐富。
2、油脂方面不同:降真香和沉香也有不同,通常來說降真香的油脂更豐富。
3、作用不同:降真香為藤科植物,其味辛,氣溫,無毒,色赤,理血,但與沉香風馬牛不相及。沉香屬陽而性沉,是芳香健胃、行氣止嘔的驅(qū)氣藥,其性溫輔陽,有強烈的抗菌鎮(zhèn)靜效能,主辛散疏通,在溫胃行氣輔陽藥中,功效顯著。沉香經(jīng)百年以上而成就,非常珍貴難得,不僅可入藥、觀賞、把玩,還是供養(yǎng)、鎮(zhèn)宅的無價之寶。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在此過程中,隨體質(zhì)不同,有可能造成連續(xù)數(shù)日的腹痛及腹瀉(通常3~7日)。此乃正?,F(xiàn)象,不必多慮。如無法忍受,減少服用量。
氣虛火旺者須慎服。
不建議初學者就開始玩沉香、麝香、檀香等高等香材入手,真?zhèn)坞y辨之外,還容易因為操作不當,導致珍貴的香材被浪費。
-沉香
-降香
感謝您對大道家園的認可,以上就是本次小編整理的“降真香的功效”,希望能幫到各位小伙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wan-1/2198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機刷包漿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降真香的9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