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七年,李世民興沖沖地叫來大畫家閻立本,讓他給24位開國功臣畫像,排名第一的就是長孫無忌。閻大畫家抬頭一看,文可安邦的長孫國舅,長得離“玉樹臨風(fēng)”實(shí)在有差距,說“以胖為美”還差不多。于是,辛辛苦苦若干天,第一功臣的肖像活靈活現(xiàn)地掛上了凌煙閣:一個“面團(tuán)團(tuán)”國舅爺,沖著大家微笑,既溫情,又孤傲。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不祥”的太白金星兩次劃過了白晝的天空。長孫無忌隨李世民伏兵玄武門,長孫王妃親自慰勉將士。舅舅高士廉堅守在李世民王府……整個家族生死與共。
“我有天下,多賴無忌之力”,玄武門血跡未干。李世民已當(dāng)著眾人的面,高聲宣布,無忌就是他的姜子牙、管仲。
法律比進(jìn)諫重要然而,長孫無忌的官運(yùn),沉沉浮浮。
打天下的時候,李世民立功,他就跟著水漲船高,從小文書,到比部郎中、上黨縣公。
得天下,長孫無忌是“玄武門之變”的第一功臣。吏部尚書和右仆射的要職,自然而然交給了他。他在人事部長和國務(wù)總理的位置上只呆了一年,就大刀闊斧辦完了三件事:精簡機(jī)構(gòu),確定朝廷定員643人;削弱宗室,把李家遠(yuǎn)親從“郡王”隊伍中降級;調(diào)整外交,國力沒有恢復(fù)之前要對突厥服軟。
從此,長孫無忌就掛了一堆榮譽(yù)頭銜:開府儀同三司、司空、司徒……不掌實(shí)權(quán),只做顧問,更不屑于交結(jié)群臣。
奇怪的是,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非但對長孫家的傳家武學(xué)沒啥興趣,就是從舅舅那學(xué)的詩書文史,也不怎么用心,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到了“法律”上。從貞觀元年開始,十年磨一劍,大唐《貞觀律》問世。之后,又折騰出一部《大唐儀禮》。
然而,在貞觀時代,人們并沒有意識到,以“法”、“禮”為核心的制度建設(shè),正是盛世之源。大家仍然在重人治、輕法治的路上徘徊,盛贊魏征的鐵骨錚錚,卻忽視了長孫無忌的嚴(yán)密律條。
貞觀十一年,李世民頭腦發(fā)熱,想要“復(fù)古”西周,把皇親和功臣都封到各地去做藩王。大唐朝廷被這道“英明決策”炸了鍋。從老成持重的宰相房玄齡,到怒氣沖沖的魏征,重量級的大臣排著隊進(jìn)諫,要求收回“反動”的“割據(jù)政策”,李世民就是不聽。
房玄齡嘆口氣,去找長孫國舅。碰巧長孫無忌既然為功臣之首,在分封名單上,第一個正是他。
天底下最管不了的事情,就是立太子。
“玄武門之變”過去了18年,長安卻再一次陷入兄弟相殘的血腥中——公元644年,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骨肉,太子李承乾、次子李泰,走上了奪嫡的不歸路。
此時,皇后已逝世7年,兒子沒有了母親的管教;喜歡嘮叨的魏征也去世了,皇帝沒有了大臣的約束。只剩下做舅舅的長孫無忌,冷眼旁觀,看幾個外甥演的好戲——李承乾謀反,被廢;李泰謀太子位,公然許諾“我當(dāng)了皇帝,就殺了自己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年幼柔弱的李治,只知道沒命地哭。
公元649年,李世民做出一連串政治安排:長孫無忌出任太尉、兼尚書、門下二省的實(shí)職。最后,他叫來了另一位托孤之臣褚遂良。病榻之上,傳出一絲微弱而堅定的聲音:“我死之后,你要保護(hù)無忌。若你放任別人傷害他,就不是我的忠臣?!?/p>
太子和群臣跪了下來。這是李世民最后的遺愿——保全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50年來,兄弟曾相煎、兒女曾反目,只有這位少年朋友、郎舅之親,陪他走完了23年漫長的貞觀路。有無忌在,貞觀盛世,就能延續(xù)到下一代人。
從此,他為心愛的外甥耗盡十年心血,沿著貞觀開辟的道路,向唐的全盛時代穩(wěn)步前進(jìn)。
多年以后,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因反對立武則天為后,死在了流放之地重慶。有人回憶道,在他輔佐李治時,監(jiān)修國史的學(xué)者舉行宴會,長孫無忌身為主編,以國舅和輔政大臣之尊,卻從不會第一個舉杯。孤傲如他,總以溫情的微笑,把第一個舉杯的榮耀讓給德高望重的學(xué)者。而這,正是貞觀時代的傳統(tǒng)…
凌煙閣第一位功臣長孫無忌,大多數(shù)人可能認(rèn)為他的死與武則天不無關(guān)系,主要就是因為他曾經(jīng)反對武則天成為皇后。然而真要說起來,這件事還真的主要是李治的原因,而李治又是因為長孫無忌自己的行為。那么,長孫無忌到底做了些什么,會給自己引來這樣的殺身之禍?為什么又說他的死其實(shí)一點(diǎn)都不冤枉?
唐高宗李治時期,長孫無忌在一天上班的工作餐時間喝的有點(diǎn)多,跟同事們說,我長孫無忌沒啥本事,但是承蒙皇上看得起,因此身居三公的高位。你們說我跟隋朝的越公楊素相比誰更勝一籌。有人說他比楊素強(qiáng),有人說他不如楊素,長孫無忌說,我也覺得我不如楊素。楊素當(dāng)三公時候已經(jīng)老了,而我長孫無忌當(dāng)三公的時候還很年輕。
趙公朝宴,酒酣樂闋,顧群公曰:“無忌不才,幸遇休明之運(yùn)。因緣寵私,致位上公,人臣之貴可謂極矣。公視無忌,何如越公?”或?qū)υ唬骸安蝗??!被蛟唬骸斑^之?!惫唬骸拔嶙源д\不羨越公。越公之貴也老,而無忌之貴也少。”
要知道這事啥意思,就得明白楊素是個啥人。
楊素,字處道,弘農(nóng)華陰人。楊素小時候窮困失意,不拘小節(jié),有遠(yuǎn)大的志向。時人都不理解他,只有他的堂叔祖、魏朝的尚書仆射楊寬認(rèn)為他很不一般,常對子孫說:“處道不是一般人,他日一定出類拔萃,無與倫比,不是你們趕得上的。”公元572年(北周天和七年)三月,周武帝令楊素起草詔書,楊素下筆成章,文詞華麗,周武帝贊揚(yáng)道:“好好努力,不愁日后沒有榮華富貴?!睏钏鼗卮鹫f:“臣只怕富貴來逼臣,臣卻無心謀取富貴?!?br>
公元584年(開皇四年),楊堅當(dāng)了大隋皇帝,楊素拜御史大夫。由于其妻鄭氏是個悍婦,楊素一次與老婆吵架說了一句:“我如果有一天當(dāng)了天子,你一定沒資格作皇后?!苯Y(jié)果被老婆告發(fā),楊素因此獲罪,并被免官。其妻鄭氏性悍,素忿之曰:“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编嵤献嘀?,由是坐免。但是楊堅正在用人之際,就沒有殺他。
楊素后來屢建大功,一天比一天顯貴榮耀,諸子雖無汗馬之勞,也都官至柱國、刺史。楊素家童幾千人,后院披羅掛綺的樂妓小妾就以千計。府第華麗奢侈,規(guī)模體制摹仿皇宮。楊素的內(nèi)外親戚和過去屬下的官吏,都位列清靜顯要之職。楊素的顯貴,南北朝以來無人可與他相比。
朝臣之中如果有違背冒犯他的,即使其非常忠誠地為國事著想,楊素也在暗地里中傷他們。如果歸附奉迎他或者是他親戚,即使無才可用,他也一定加以推薦提拔。朝廷內(nèi)外沒有不怕他、不歸附他的。隋文帝于是逐漸疏遠(yuǎn)和猜忌楊素,后來下來力令說:“仆射是朝廷的輔政大臣,不可親自處理那些細(xì)小的事務(wù),只須三五天到官署一次,討論一些國家大事就行了?!北砻嫔巷@示對他的尊崇、優(yōu)待,實(shí)際上剝奪了他的權(quán)力。
楊堅死后,楊素幫助楊廣奪取了帝位,并且平定了楊諒之亂。公元606年(大業(yè)二年),楊廣拜楊素為司徒,又改封他為楚國公,食邑兩千五百戶。楊素雖然有輔佐隋文帝建國立業(yè)的謀略,并且有平定楊諒的功績,然而卻深為楊廣所忌。楊廣表面顯出對他特殊的禮遇,實(shí)際上恩情卻很淡薄。太史官說隋地所屬的分野將有重大的喪事發(fā)生,楊廣因而改封楊素為楚公,因為楚地和隋地屬同一分野,楊廣想借楊素來攔擋遭喪的運(yùn)氣。
楊素臥病在床的時候,楊廣常派一些有名的醫(yī)生前去診治侍候,并且賜他許多上好的藥品,然而卻總在暗地里問醫(yī)生,總怕他不死去。楊素知道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已到了極限,不肯吃藥,也不想謹(jǐn)小慎微地活下去了,經(jīng)常對弟弟楊約說:“我難道還要活下去嗎?”楊素死后,長子楊玄感繼承了他的爵位。后來楊玄感起兵事敗,遭到誅殺,楊素的家族也因受楊玄感的牽連都被株夷。
就這么一個人,卻是長孫無忌的榜樣和偶像,長孫無忌還說自己比楊素年輕。楊素在隋煬帝當(dāng)皇帝第二年死了,而且是自己要死,其實(shí)還能多活幾年。長孫無忌卻說我還年輕,日子長著呢。他究竟想干啥。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陳寅恪先生就說,長孫無忌絕非公忠體國之徒。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許敬宗指使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稱長孫無忌圖謀造反。唐高宗便命許敬宗與侍中辛茂將一同審查。許敬宗奏道:“長孫無忌謀反已露苗頭,我擔(dān)心他知道事情暴露,會采取緊急措施,號召同黨,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斷處理,盡快拘捕?!碧聘咦诳薜溃骸拔以跞绦慕o舅舅判罪,后代史官會怎么看待我?”許敬宗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高宗,又引“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xùn),催促其下決心。唐高宗也不與長孫無忌對質(zhì),便下詔削去他的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讓沿途州府發(fā)兵護(hù)送。
同年七月,唐高宗又讓李勣、許敬宗復(fù)審長孫無忌謀反案,許敬宗命中書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審訊無忌謀反罪狀。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長孫無忌自縊。長孫無忌死后,家產(chǎn)被抄沒,近支親屬都被流放嶺南為奴婢。下場幾乎和楊素一樣。不同的只是,楊素沒等到楊廣定他謀反罪之前就自行了斷了,長孫無忌卻是被李治以謀反罪處死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05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