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忠誠與能力
蜀漢的軍
恰如《出師表》曰:宮中府中倶為一體。
相府發(fā)出的命令就如是皇宮的詔書
而擁有這樣可權力的諸葛亮
包括諸葛亮的敵人
能讓敵人都如此尊敬的
,真不多。諸葛亮擁有先主給予可合法“取而代之”的滔天之權
,但他卻沒有培養(yǎng)自己的班子,最后臨終前又將所有權力全交還給了蜀后主,這就是千古唯一的忠臣楷模榜樣。劉備伐吳
,準備的是滅國大戰(zhàn),征發(fā)的是舉國之兵,也是舉國動員沒料想,夷陵戰(zhàn)敗
所以,有識人之明的劉備
,在臨終時,深知唯有讓諸葛亮毫無掣肘的大權獨攬,才能力挽狂瀾,恢復蜀中。這才有了白帝城托孤
,甚至給予了諸葛亮必要時可合法取代劉禪的權力。《三國志.諸葛亮傳》: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
,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這一招
,還妙在以退為進。一則把諸葛亮道德綁加了
,如此反而不會出現(xiàn)“權臣篡國”之事;萬一發(fā)生了二,有此遺命在
反之
,以諸葛亮的威望,如果劉禪欲與諸葛亮爭權,那就必然是會發(fā)生不可測之悲劇。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劉皇叔看似剝奪了劉禪的權力
,實則正是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劉禪,也是真正慈父。而諸葛亮最后不負所托
,實踐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承諾。諸葛亮以一州之力伐天下
,讓擁兵百萬,名將良臣如云的強魏也不得不避其鋒芒,被迫采取守勢。這就是以能力成為歷史第一人。總有人說諸葛亮不知兵
但數(shù)千年歷史中,有哪個很知兵的名將
除了諸葛亮
諸葛亮期間
至于有人說,諸葛亮北伐耗盡了蜀國之力
這道理
恰如《后出師表》曰:
“......臣伐賊
如果蜀不伐魏,那魏也決不會允許蜀國安安穩(wěn)穩(wěn)的存在
。小國之民安樂的活在強魏之側在本文中
唐朝杜甫的《蜀相》把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歷史上的諸葛亮不是神,只是普通的人
一句話"歷史上諸葛亮用兵的功績不如他治理蜀國的政績耀眼"
不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