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八旗子弟花費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朝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的兩個封建王朝,常常會因為統(tǒng)治者的民族不同而被后世拿來比較。在滅亡的原因上,二者不盡相同。明朝亡與內憂外患,并且還有各種自然災害,清朝則是在列強的入侵下加速了滅亡。但仔細分析之后會發(fā)現(xiàn),在二者眾多滅亡的原因中,有一點是非常相識的——都養(yǎng)了一群“吸血鬼”。明末的吸血鬼就是老朱家那成千上萬的藩王,不干活,凈吃國家財政。清末的則是八旗子弟,和明末藩王如出一轍。
八旗制度是滿清能夠成功崛起并最后入關統(tǒng)治全國的重要因素,說到底也就是一種戶籍制度。但它和普通的戶籍制度又不同,它不僅包括一般的社會組織職能,也具備軍事組織的職能。當年清朝靠的就是一支八旗勁旅,從關外殺進關內。在入主中原的過程中,八旗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也就要從愛新覺羅家的蛋糕中分得一塊。畢竟入關以后也需要八旗子弟來維護統(tǒng)治,所以皇帝不可能卸磨殺驢,只能好好養(yǎng)著他們。
清朝入關后,但凡是和皇室沾親帶故的八旗子弟,紛紛授予了各個等級的爵位,比如什么貝勒、貝子之類的。沒有血緣關系有戰(zhàn)功的,也能夠在軍中擔任參領一類的小軍官。即便是在八旗中混日子的,也能夠憑借的旗兵的身份領到一份工資。為了維護統(tǒng)治,優(yōu)待八旗子弟是必要的,畢竟一旦有事,需要他們去賣命。但清朝犯了和明朝一樣的錯誤:允許八旗子弟世襲罔替!不僅如此,還不允許他們從事“低賤”職業(yè),生怕“辱沒祖先”。
隨著清朝的逐漸穩(wěn)定,人口開始大量增長,八旗子弟也越來越多。從清初到清末,八旗子弟的人口何止翻了數(shù)倍?因為長期不打仗,八旗軍的戰(zhàn)斗力也大多退化,甚至連頂著驍騎校頭銜的軍官,連馬都不會騎。八旗子弟都非常會玩,什么打茶圍、蓄畫眉、玩票、賭錢、斗蟋蟀、坐茶館……你能想到的,就沒有他們不會玩的。反正是除了勞動,讓他們干啥都行。但即便如此,清政府每個月該給他們的錢還是得給。
順治年間,清廷給八旗子弟的還不算多,有軍籍的每人每月2兩百姓,其他的匠役也能拿到1兩。隨著康熙年間國庫的不斷充實,八旗子弟的福利也漲了上去。不僅平常的賞銀變多了,出征打仗的更是能拿兩倍工資,家人也能得到額外的賞銀。除了貨幣上的獎勵,住宅土地自然也少不了。但八旗子弟都以勞動為恥,所以他們會把土地都租給漢人,自己只管坐著收租。
這還只是一般的旗人,如果是和皇室扯上關系,那待遇就更加豐厚了。即便是努爾哈赤叔祖父的后人,血緣疏遠到這份上了,每個男丁依舊能領到一筆不菲的福利。出生時朝廷會給24兩、結婚時20兩,即便是死了,他的家人也能夠領到30兩。除了這些大事補貼,他每個月還能領到最多5兩的賞錢。多得不說,如果只算這個人活到60歲,每個月只領4兩白銀,這就是2880兩。再加上另外的74兩,他一輩子就能有大約3000兩白銀的補貼。
清朝的皇帝是比較高產(chǎn)的,僅僅愛新覺羅家的后代,到了清末就不止數(shù)萬了。當年甲午戰(zhàn)敗后,日本向清廷索要的“贖遼費”是3000萬兩白銀,這筆錢看似很多,其實也就夠養(yǎng)一萬名愛新覺羅氏的旗人。如果當時的白銀僅用700元人民幣來折合,3000兩就是210萬元!晚清的中國是落后挨打的歷史,今天讓列強打趴下了明天就得跟人家把賠款數(shù)額定下來,后天就得給人家送過去。
僅僅“庚子賠款”一項,清政府就要支付本息共計9.8億兩,國民政府更是接盤還到了1939年才全部還清。就是在這種入不敷出、欠了一屁股債的情況下,清廷還要養(yǎng)著這一群八旗子弟。不屑勞動、打不了仗,只知道抽大煙、耍女人……國家有這樣一群“吸血鬼”,即便是沒有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來推翻清王朝,大清也遲早會被這些八旗子弟吸干了血。
在清朝年間,有個村子里的姓氏都為愛新覺羅姓氏,而清朝覺得,只要有皇族家世相關的,都應該享受高待遇,哪怕是名字與皇族相關。因此這個村子當中誕生的每一個男嬰,都會領到重金,而這個男子長大后結婚時也可領白銀。去世后,家人也會得到白銀補償費。除此之外,一個男子成長的每個月還會領到2—5兩的賞銀,并且還有大量的土地、糧食、住宅等物品。據(jù)統(tǒng)計,在一個男子身上所話的前,就高達上百萬元。
而這些受高享受的弟子,就被稱為八旗子弟。由于從小便受有如此多的金銀財寶的福利,甚至是坐等前來,因此這些八旗子弟們根本不會親自去田間進行勞作,不會去做任何勞動,他們只會把土地租給漢人,坐等在家里收租金和糧食。這相當于現(xiàn)在的富二代,更甚至于八旗子弟比富二代的現(xiàn)象更為嚴重。
由于錢財足夠,八旗子弟平日里就只愛吃喝玩樂,游手好閑,甚至是以勞為恥。若一個旗人,去尋求了一個謀生的手段,還會被其其他族人嘲笑。這一群人簡直就是清朝的蛀蟲,浪費清朝的糧食與錢財,整日揮霍光陰,無一絲用處,甚至是阻礙了清朝的發(fā)展,也使得清朝的國庫越來越不夠。
清朝不斷的給這些八旗子弟錢財,甚至未曾想過整頓他們,也能看出清朝當時的腐朽,可以說,清朝這是在自己偷錢給自己養(yǎng)了一群害蟲,所以說要養(yǎng)著這樣一群人,清朝只能活該滅亡。
清朝的八旗大都是滿人和蒙古人子弟,他們的待遇特別的好,在和平年代的高俸祿高待遇之下,他們安于享樂,忘記了屬于草原民族的狼性,于是一點一點的沉淪下去,知道清朝被滅亡。
清朝剛建立時,那時的八旗是威風凜凜的,他們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甚至還有這樣的一句話?八旗不滿萬,滿萬無敵于天下?。但是這樣的八旗只是在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八旗起源于草原民族,他們從小就練就了一身便騎馬便捕獵的好身手,但是到了乾隆皇帝的時候,他們的這一身絕技已經(jīng)幾乎喪失了。乾隆帝時在檢閱部隊的時候看到的八旗軍隊是?射箭箭落地,騎馬人墜地?,更別說是邊騎馬邊射箭了。那時的乾隆看到之后氣得鼻子都歪了。
其實清朝的建立,有著源源不斷的中原物資被運往關外的滿人老家,滿人根本無需在經(jīng)過騎射來獲取物資。還有很多滿人已經(jīng)把家遷王東北三省,這樣八旗子弟就沒有了天然的練技場。所以那時候的八旗制度已經(jīng)非常不適合八旗子弟的發(fā)展了,但是清朝皇室并沒有做出任何調整。
作為八旗里邊的意愿年薪待遇也是非常的高,如果是是普通的漢人士兵一個月的薪水都不到一兩白銀,然而八旗子弟兵最低級別的也能拿到二兩白銀并且還有糧食和土地的分發(fā)。像這樣好的待遇誰還會在練兵場上流血流汗呢,完全可以在家當個二世祖,于是這些八旗兵就像是蛀蟲一樣,沒有保家衛(wèi)國的意識,有的是及時享樂。
道光帝時期,鴉片戰(zhàn)爭的突然爆發(fā),把這些安于享樂的廣州八旗兵嚇得亂跳,道光帝聽說了之后怒火沖天于是派了數(shù)萬精銳的八旗軍隊過去支援,卻沒想到到了戰(zhàn)場這些八旗的精銳兵竟然是跑著追國民讓他們來防守,讓他們來抬走嚇暈的八旗兵,最后,所謂的這上萬人精銳軍隊只剩下了一千來人其他的都跑了。
曾經(jīng)讓人聞風喪膽的八旗軍就是這樣在安逸中慢慢的沉淪下去,其實這跟曾經(jīng)的金國士兵以及蒙古鐵騎都是一樣,來自草原民族,而后在享樂中喪失了斗志,沉淪在舒適的日子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2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