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劉備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214年,劉備帶兵包圍了蜀主劉璋駐守的成都。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
“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yù)焉!”
劉備戎馬一生,從來都以仁義自詡。但是在充滿錢帛寶物的成都面前,劉備還是暴露了自己真實的嘴臉。作為軍閥,必須討好自己的軍隊。劉備從河北轉(zhuǎn)戰(zhàn)至巴蜀,跟隨在自己身邊的軍士可以用不離不棄來形容。因此,劉備決定破個例,將成都的財富全部賞給自己的士卒。
成都被攻破后,士兵們果然紛紛丟下武器,直奔成都府庫。(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一時間,成都的寶庫全被士兵們搶光了。
這還不算,劉備還要重賞自己的謀臣和宿將,根據(jù)《三國志·張飛傳》記載: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guān)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余頒賜各有差?!?/p>
由上述記載可以看出,贈予諸葛亮、法正、張飛、關(guān)羽的錢財,光黃金就有500斤之多,著實令人嘆為觀止。看到這里,大家是否有個疑問:劉備的老弟趙云到哪去了?新加入隊伍的法正都能賞到500斤黃金,趙云為啥連一個銅板都分不到?
而這就要從趙云早年的經(jīng)歷說起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趙云被冀州常山郡來百姓推舉,作為義軍統(tǒng)帥投奔了公孫瓚。當(dāng)時,袁紹勢力極強,冀州士人大多跟了袁紹。趙云到了公孫瓚大營后,眾人皆嘲諷他:
“聽說貴州人士都投奔了袁紹,為何唯獨你投靠了咱們,是不是迷路了?”
然而趙云毫不猶豫地說: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p>
原來在趙云看來,相比于“名為漢將軍,實為漢賊”的袁紹,公孫瓚更符合仁義之道。因此,趙云才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袁紹,投奔公孫瓚。由此可見,趙云一生秉承忠義,只會跟隨更加仁義的一方。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趙云逐漸發(fā)現(xiàn),公孫瓚也并非明主,甚至為了權(quán)勢殺害了素有德望的劉虞。在傷心無奈之下,趙云以兄長病故為由,離開了公孫瓚。但在離開之前,他卻在軍中結(jié)識了劉備。兩人一見如故,兩人結(jié)為了生死之交。在送行時,劉備握著趙云的手不忍分開,而趙云也流著淚說:
“終不背德也。”
其后,劉備被曹操擊敗,被迫投奔袁紹,并在河北與趙云重逢。從此時起,趙云將仁義的劉備認(rèn)定為自己一生的主公,于是悄悄募集數(shù)百士卒,與劉備相會。不久后,趙云又隨劉備逃離袁紹大營,投奔了荊州劉表。
在長坂坡之戰(zhàn)中,趙云單騎救主,奪回了尚在襁褓之中的阿斗。有人向劉備進讒言,說趙云往北邊曹操那里去了,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辈痪煤?,趙云果然保護阿斗和甘夫人回到大營。
之后,趙云隨劉備南征北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他忠肝義膽,對劉備不離不棄。因此,趙云成為了劉備的親信,專門負(fù)責(zé)看護劉備的家眷。當(dāng)時,孫夫人已經(jīng)嫁給了劉備,她帶著手下的吳國士兵縱誕不法。而趙云每次都會挺身而出,從嚴(yán)治理。劉備入蜀后,孫權(quán)與孫夫人合謀,準(zhǔn)備綁架阿斗作為人質(zhì)。而趙云和張飛勒兵截江,奪回了阿斗。
劉備與劉璋發(fā)生戰(zhàn)爭后,趙云隨諸葛亮逆流西上,平定了許多郡縣,直抵江州。最終,劉備與諸葛亮、趙云會師于成都,將之圍得水泄不通。
但在攻破成都后,一向以仁德自詡的劉備卻讓趙云大跌眼鏡。他不僅縱容士兵搶掠府庫,還聽從劉巴的計策,發(fā)行直百大錢,大肆掠奪民財。不僅如此,劉備還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很顯然,這些地產(chǎn)和田產(chǎn)都是屬于本地老百姓的。
在仁義之心的驅(qū)動下,一向寡言的趙云向劉備進諫: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fù)業(yè),然后可役調(diào),得其歡心?!?/p>
在趙云看來,國賊曹操、孫權(quán)未滅,哪是求田問舍之時。而且益州百姓剛剛遭遇兵禍,怎能繼續(xù)掠奪他們的田產(chǎn)。因此應(yīng)當(dāng)返還他們的田產(chǎn),讓其安居樂業(yè)。趙云的苦苦進諫,最終感動了劉備,并且收回了成命。
由此可見,趙云一生不怕死,不愛錢,崇尚仁義,關(guān)愛百姓。公元214年,劉備賞賜關(guān)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等人的真金白銀,都取自于黎民百姓。百姓的民脂民膏,即使給了趙云,他也不會要。而劉備知曉趙云的秉性,也不會給。
中國古代將星如云,在官爵、領(lǐng)兵才能以及武藝上超過趙云的將領(lǐng),可謂是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趙云卻獲得了眾人所無法企及的擁護和愛戴。除了有《三國演義》的塑造以外,趙云高尚的品行、過人的膽略以及對仁義的不懈追求,也是其受到。百姓推崇的重要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2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