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天安門設計者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說起中國建筑的鼻祖,相信很多人就會想起春秋時期的魯班了,當然了魯班同時也是木匠的鼻祖,傳說魯班發(fā)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鋸子等等。魯班有著非常卓越的木工成就,甚至還有這“班門弄斧”的說法,與“關公面前耍大刀”并列,稱之為是不自量力的典型表現(xiàn),不過在明朝的時候,卻有一個人被公認為是“活魯班”。
這個人自然就是北京天安門的設計師蒯祥,他出生于1399年,世代都是工匠,這并不是說他家每一代人都熱愛工匠這個行業(yè),而是朱元璋嚴格規(guī)定了戶籍制度,這戶人家是“工戶”,那么他家就必須得有人當工匠,為大明朝生產(chǎn)各種東西,若是這戶人家是“軍戶”,那么他家就必須得有人去當兵,為大明朝保國守土。
蒯祥的父親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工匠,因為名聲很大,所以被大明朝直接選入了京師,成為了總管建筑皇宮的“木工首”,是在皇帝那里掛了名的工戶。作為蒯家長子的蒯祥,在這種情況下自幼就承擔著繼承父業(yè)的壓力,好在這個事情對他來說,并不是非常艱難。
因為從小就看到父親干活,看著他通過對于種種工具的使用,將原本呆滯沉重的木頭,化作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物品,于是蒯祥從小就對木工活有著非常深厚的興趣,在少年時期就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了非常驚人的木工手藝,等到父親告老還鄉(xiāng)以后,他就通過測試,子承父業(yè)成為了大明朝的新一代“木工首”。
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通過在“靖難之役”中勝利而成功登上皇位的明成祖朱棣,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這一方面是由于他還是一個藩王的時候,封地便在北京,對那地兒確實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加有利于國防,對北方的威脅可以更加有效應對。
遷都畢竟是一個大事,想想普通人搬家都是一個很大的事了,在從舊房子里搬走之前,就得先把新房子給準備好,何況是國家的遷都呢?在從南京搬離之前,首先得把北京的建筑、運輸?shù)鹊雀鞣N條件都準備好,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給皇帝修筑一座足夠高大上的皇宮,而承擔此項設計任務的是年僅18歲的蒯祥。
正是由于蒯祥的設計水平足夠高超,所以他盡管年紀非常小,但是所有的工匠對于這項任務并沒有什么不服氣的地方,而蒯祥本人也確實是不負眾望,他結合采用了“承天啟運、受命于天”的寓意,將皇宮的正門設計成為“承天門”,這也就是最早的天安門。
從設計到完工一共用了3年,此后屹立了600多年不倒,可見蒯祥建筑技藝的高超,也難怪他會被皇帝朱棣非常親切地稱為“活魯班”了。此后他又負責修筑了多處宮殿,從一名工匠被封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祿,于明成化十二年(1481年)無疾而終,享年84歲。
承天門在清順治八年(1651年)被更名為天安門,一直傳承至今,成為了中國的國家象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3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