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清朝后宮制度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清宮劇一直都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類型,雖然都是現(xiàn)代人臆想出來的,但是卻也滿足了很多人“升級打怪”的心理,看著主角一路上升,打倒所有的對手榮登高位,自己也獲得了一些滿足。不過,真實的后宮不是這樣,不過后宮那么多妃子,也是有等級劃分的,那么如果在清朝后宮里,該如何去進行升級?清宮的妃子們是如何晉升的呢?
清朝的時候,是有著兩種不同的選秀方式,出身不同,對應的選秀當然也是不同的,我們下面先來看第一種選秀方式,出生在八旗的秀女,會被選為妃子,清朝的時候,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八旗的女子們,只要到了13、14歲的,就必須先要參加選秀,只有落選以后,才可以自行婚配。
第二種,就是內(nèi)務府的選秀女,其實也就是選宮女,家世好的,出生高貴的女子才能直接選妃,內(nèi)務府出來的女子出身都不算高,所以只能是送進宮來選宮女的。當然,清代的時候,一般很少有麻雀變鳳凰的事情出現(xiàn),所以挑選宮女的時候,也是對血統(tǒng)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宮女得到了皇上的寵愛,也是可以升為妃子的。
那么這樣精挑細選進宮后的女子,是不是真的各個都是美人呢?其實不是的,清代選妃,其實更加挑選家世修養(yǎng)都高的女子,對顏值要求反而是其次的,如果貪戀美色就和清朝祖宗傳下的規(guī)矩相違背的了。
清朝的時候,妃子的等級分了很多的,最低的就是答應、常在了,一般是宮女被寵幸以后可以有的封號,直接選的秀女,一般都會被封貴人、嬪、妃,再往上升就是貴妃了,而皇貴妃雖然是很尊貴的位置,但是一般皇后在位時,通常是不立皇貴妃的,最高位的,當然就是皇后了,母儀天下,皇上所有女人中,地位最高的女性。
而這些后妃們的位置所對應的年例也是大不相同的,皇后身邊有10個宮女,每年還有1000兩銀子的年例,妃是有6宮女,300兩銀子,答應就只有2個宮女,30兩銀子,這個差距真的就是很大的了,這也是后宮女人想要晉位的原因之一。
而如果后妃們想要升級,要有幾個要素,皇上的寵愛,生育了皇子公主、家族的勢力大、宮中的資歷老,如果有這些要素,那么一般才能晉升,所以,后宮中,從答應升到皇后,的確的非常的不容易的。
進宮看背景
和大國企一樣,要想拿到清代后宮的編制,首先要看背景,看娘娘您路子夠不夠硬。
觀清一代,絕大多數(shù)后妃都來自顯赫之家,并且是選自上三旗八旗女子。清朝的后妃大部分來自滿族和蒙古族, 以及一些漢軍八旗和其他的少數(shù)民族女子。而一般民間女子尤其是漢族女子是不可能進皇宮,亦不可能封為妃嬪的。
看過各種“孝莊xx”“xx順治”的同學想必也知道了,清初統(tǒng)治者所制定的“滿蒙聯(lián)姻”政策, 主要是由于清初的政治形勢和滿清習俗決定。想要征服和控制一個地區(qū),最簡便又不流血的方法就是和親。于是清初大力和蒙古聯(lián)姻,既保住清的大后方又能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兵力。
故清初,大部分的后妃都來自蒙古,如大清冊封的第一位皇后———太宗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懿靖大貴妃、康淑惠妃、世祖廢后、孝惠章皇后、淑惠妃等都是來自蒙古,并且都是來自一個氏族—博爾濟吉特氏。當時,一個家族出了三位皇后,可謂是顯赫一時。
后來,清已經(jīng)在中原獲得了統(tǒng)治權。這時,通過選秀,特選取有功大臣之女、將軍之女或妹、各地封王的格格等,充實后宮,廣誕皇子皇孫,為清王朝的千秋萬世做貢獻;又可以通過選秀與大臣聯(lián)姻成為“親家”,使得大臣更加忠心為朝廷賣命。
此種制度不同于明代選秀。 明代恪守明太祖的規(guī)定:“天子及親王后妃宮嬪等, 必選良家女子而聘焉, 戒勿受大臣所進, 恐其食緣為奸,不利于國也”。故代除明成祖徐皇后出身顯赫之外,是中山王徐達之女,其余均來自下層之家的女子。在清朝,出身不好想進入后宮并得到很高的位份,可以說是癡人說夢。
當然,萬事都有例外。傳說在雍王府門口賣豆?jié){的甄嬛,能夠一路通關當上太后,實屬奇跡;而她的兒媳婦兒令妃,內(nèi)務府包衣出身,也能過五關斬六將,最后搖身成為嘉慶帝的生母,也是清代后宮自主創(chuàng)業(yè),殺出一條血路的大魔頭。
升職熬資歷
清代后宮中等級森嚴,皇后身為國母,與妃嬪既是妻妾關系,又是君臣關系。在等級和禮儀上有著嚴格的區(qū)別,妃殯見皇后和見皇帝一樣必須行臣妾之禮。
所以在《延禧攻略》里,富察氏第一次對高貴妃發(fā)飆,說的話就是:“高貴妃真心急,我還沒來就急著走?!闭窃谟眠@個規(guī)矩壓制她。
不同于新式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都在追求扁平化管理,經(jīng)理和員工也都是坐在一起辦公,國企更強調(diào)地位差異、等級制度。而在清朝后宮這種典型“國企”,自然也不會出現(xiàn)公司常有的薪資倒掛現(xiàn)象,資歷、地位與薪資待遇強掛鉤。
但這樣僵化的制度也有好處。就是即便你沒有真性情讓皇上好奇生真愛,也沒有艷冠群芳以色侍人,更沒有宮斗手段800招。每天就是佛系打卡混吃等死,照樣能夠混到普調(diào)級別。每逢遇到大升職機會,按部就班就能升職加薪。拿固定工資,有過節(jié)福利,確實是一份不錯的鐵飯碗。
清朝后妃定制為8個等到級,數(shù)額是“皇后1名,居中宮,主內(nèi)治;皇后以下設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定數(shù)共14人。有牌位,分居東、西六宮居住。嬪以下還有3級,稱:貴人、常在、答應。這3級沒有固定數(shù)額。隨皇貴妃等分居12宮。雖然后妃定數(shù)明確,但實際上并未照章行事。如康熙帝的后妃至嬪5級中就有33個之多,貴人以下的還不在其中?;屎笤谕粫r間內(nèi)只能有一個,其他貴妃、妃、嬪從來與規(guī)定數(shù)不符,有多有少。清朝前期多,后期少,如康熙十六年一次就封了1個后,1個貴妃,7個嬪,而到清晚期的光緒皇帝,只有1后2妃。
清朝的后宮等級制度在經(jīng)歷了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皇帝多番的修改,在康熙年間最終才得以確定下來。根據(jù)《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康熙以后,典制大備?;屎缶又袑m;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shù),分居東、西十二宮。
在這十二宮中,分為東六宮,西六宮,東六宮為“景仁,承乾,鍾粹,延禧,永和,景陽”;西六宮為“永壽,翊坤,儲秀,啟祥,長春,咸福”?;寿F妃與貴妃,妃嬪等人居住在這十二宮中,而貴人,答應與常在就會跟隨這些人住在他們的宮殿中。
在清朝時期,當時社會的婚姻制度就是這樣的“一夫一妻多妾”,在當時的封建思想統(tǒng)治的社會,男子的權利是比女子高得多,所以這樣的婚姻制度在當時的社會也是不意外的。作為天下權利最大的皇帝,也是自然遵循這樣的婚姻制度,因為作為權利最大的人,他的這種做法看上去是合乎情理的,顯得更加的自然。
在后宮之中,皇后的身份自然是最尊貴的,作為皇帝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與其他的妃嬪自然在地位上是不可媲美,位列中宮,掌管后宮的一切事宜。
在皇后之下就是皇貴妃,她的地位僅僅次于皇后,作為后宮嬪妃之首,可以說是形同副后,但是在那樣等級至上的清朝社會,皇帝為了后宮的安寧,皇貴妃的人選向來是十分謹慎的,萬一出現(xiàn)問題,后宮的爭斗就會連綿不絕。
正因為如此,想要從貴妃晉升為皇貴妃是一條十分艱難的道路,下面的五種可能性都是一種種艱難心酸的道路。
遞補亡后,最終晉封
這種方式首先是在康熙皇帝時期產(chǎn)生,當時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去世,便將當時的貴妃佟佳氏晉升為皇貴妃,從而來管理后宮中的諸多事宜。但是由于康熙皇帝想到“克后”的問題時,遲遲沒有將佟佳氏晉升為皇后,最終在佟佳氏要去世的時候,才將其晉升為皇后。
這樣的在皇后去世后,將貴妃晉升為皇貴妃來管理后宮之事,在考察一定的時間后,晉升為皇后,當然這樣的人自然是受到皇帝的寵愛,要不然也不可能會有這樣的命運。
無意立后,統(tǒng)領后宮
這最為著名的便是乾隆與他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的故事了,他們之間曾爆發(fā)了最著名的“帝后矛盾”,被乾隆帝收回了四份冊寶,處于一種“不廢而廢”的狀態(tài)。
在這之后,乾隆帝也始終沒有立新后,而是讓當時的魏佳氏晉升為皇貴妃管理后官事宜。無意立后的態(tài)度,則是將皇貴妃等同于副后的作用完美地體現(xiàn)出來。
臨危晉封,以表殊榮
正是因為皇貴妃的勢力頗為巨大,所以皇貴妃這一位置是不常設置的,但是在面臨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還是會晉封的。在雍正時期,皇后在位期間,由于貴妃年氏病重,于是便將她晉升為皇貴妃。
這樣的方式主要用以臨終前的安慰,也有著沖喜的說法,但是追根結底,這樣的貴妃都是深受皇帝的寵愛,要不然是不可能有這樣的運氣。
新皇繼位,太妃晉升
這種情況在先皇駕崩后,新皇登基,為表示對庶母的尊重,會對于前朝的妃嬪晉升一級。這樣的作為在晚清時期出現(xiàn)得較多,但是這種皇貴妃的晉升,是不關先皇的事情,純粹是新皇或者太后的恩寵。
道德賢淑,亡后追封
這種情況是皇帝對于已故的貴妃依舊是不舍,又或者是出自于政治目的,對故去的貴妃進行的一種追封策略。這類的晉升方式,更多的是為了提升已故妃嬪子女的地位,或者是表達皇帝對其的懷念之情。
雖然貴妃與皇貴妃僅僅相差一個級別,但是在那樣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下,等到這樣一個晉升的機會,背后不知道會是多少的心酸與艱難。
以上就是關于雍正后宮中從貴妃晉升為皇貴妃,難度有多大?四種情況可晉封,一個比一個難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皇貴妃貴妃資訊繼續(xù)關注中國歷史網(wǎng)。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3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