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清朝花盆底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最近清朝的宮廷戲一直是很火的,什么《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一部部看的我們欲罷不能,不光對清朝的歷史格外向往,就連他們的服飾我們也十分的著迷。
清朝的代表服飾有兩種。一是旗袍,當(dāng)然了,這個旗袍和我們今天所說的旗袍不是一回事,清朝的旗袍指的就是旗人的服裝,高雅而華貴,繁復(fù)而不俗,充滿了古典美。另一個就是旗鞋了,和今天的高跟鞋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看上去這種鞋子走路也不方便,穿著也很危險,除了好看真的沒有其他用處了,清朝后妃真的都穿這樣的鞋子么?他們的鞋子也如影視劇里一樣的厚底么?
花盆底鞋簡介
旗鞋,一般叫做花盆底鞋,又稱馬蹄底鞋,是清朝滿族婦女的一種鞋子。這種鞋子一般的底是木頭做的,鞋子的底部高5到15厘米,還有的更高,可能達(dá)到20厘米,主要是由十三四歲以上的滿族貴族青年女子穿著的。這種鞋非常精美,鞋面上有各種刺繡,鑲嵌著珍珠寶石,鞋尖上有的還掛著小流蘇,隨著走路輕輕搖曳,婀娜動人。鞋底一般會有各種雕刻火繪畫,真是一件藝術(shù)品,精美異常。
這種鞋子為什么會在滿清女子中流行起來呢?其實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前期主要是實用,后期才逐步具備美感,我們來梳理一下旗鞋的演變過程及其作用。
防備蛇蟲鼠蟻
很早以前,滿清人還沒有入關(guān)的時候,女子經(jīng)常在深山老林里勞作,摘果子或者打獵。深山里的蛇蟲鼠蟻非常多,通常會順著女人們的腳爬上身子,叮咬她們。所以當(dāng)時的滿族婦女,都喜歡把自己的鞋底墊高,能盡量預(yù)防蛇蟲叮咬攀爬。當(dāng)然,那時候的高底鞋只是一種工具,沒有任何精美的紋飾。
顯得身材高挑
后來滿族人入關(guān),統(tǒng)治華夏大地。漢族自古以來就有裹小腳的習(xí)俗,女子們?nèi)缃鹕彛咂鹇穪頁u曳生姿,婀娜動人,充滿了女性的魅力,精巧的小腳在男人的眼睛里也充滿了異性的誘惑。可是滿族民風(fēng)開闊,從來沒有裹腳的習(xí)慣。女性一直都是任其發(fā)育,大腳也不在意。這時候跟漢人女子比起來,滿人女子就顯得粗糙很多了。于是她們急中生智,就將花盆底的旗鞋加以改進(jìn),高高的鞋底,搭配垂到腳跟的旗袍,一雙大腳很好的被隱藏了起來,而且穿這種“增高鞋”的效果,也能拉長了下半身的比例。顯得她們身材高挑,胸部以下都是腿,看上去也賞心悅目。
走路搖曳多姿
還有一種說法,踩著這種花盆底的鞋子,重心很難掌握,走路要提著氣,挺胸抬頭,小步前進(jìn)。這讓本來生猛豁達(dá)的滿族女性變得溫婉柔情了起來,走路也搖曳生姿,女人味一下子就提升了。還有人研究說,這種鞋子走路,可以減肥瘦腿,而且鍛煉大腿內(nèi)側(cè)肌肉和小肚子的肌肉,更加討男人喜歡,何樂而不為呢?
后宮中的小心思
花盆底鞋還有另一種作用,就是能讓皇帝對你印象深刻。后宮佳麗三千人,雖然三千人是一個虛數(shù),但是后宮佳麗的人數(shù)相當(dāng)多。如何在皇帝面前脫穎而出?后妃們費盡心思。不同等級的嬪妃們,穿的鞋子也截然不同,而且各位妃子也盡可能的在符合規(guī)矩禮制的前提下裝飾自己的鞋子,力求讓皇帝記住她們。
花盆底鞋展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也向我們展現(xiàn)了古人對美的追求。時至今日,也有少數(shù)追求復(fù)古風(fēng)情的小仙女會買來花盆底鞋,不過這種鞋舒適度并不如高跟鞋,更多的是一種情懷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4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