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傳國玉璽下落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傳國玉璽的下落可以說是一大謎題了,建造于秦始皇時期的傳國玉璽,原本是秦始皇為了自己建立的秦朝而造,沒想到秦朝那么短命,而后來,傳國玉璽的下落就越來越撲朔迷離,很多時期都有傳國玉璽的傳言,但是到底是真是假,沒人知道,因為很多人都想要,那么做一個假的出來也不是沒可能。不過,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兩千多年過去了,傳國玉璽真的還存在在世界上嗎?
傳國玉璽象征著皇帝身份和權(quán)威。
秦始皇統(tǒng)一大國后,下令鐫造一枚皇帝玉璽,當做“皇權(quán)神”的信物,而且,傳說傳國玉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的。從此,歷代帝王都將其當成權(quán)力的重要象征,擁有它也就可以一統(tǒng)天下。
楚威王的時候,有一個名叫昭陽的將領(lǐng)消滅了越國,立下戰(zhàn)功,楚威王一高興,就把和氏璧賞給了他。后來,昭陽宴請賓客,并拿出和氏璧給大家觀賞。大家都沒有見過這個稀罕的玩意,于是紛紛湊到一起上前觀看。突然,一條足足有一丈大的大魚從潭里一下子跳躍起來,后面還跟著一群各種各樣的小魚。人們從沒有看見過這么新奇的景象,于是紛紛前往潭前觀看。等魚群散去人們回到房間時,卻發(fā)現(xiàn)和氏璧不見了。
昭陽懸賞千金,追查和氏璧下落,這樣偷盜者遲遲都不敢將和氏璧脫手。過了很多年,有一天,和氏璧突然在趙國的首都邯鄲出現(xiàn)。秦昭襄王知道了這件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這是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之后,和氏璧一直都保存在趙國的宮廷中直到公元前228年,秦國攻破了趙國,和氏璧由此落入了秦國的手中。
隨著秦國的覆滅,和氏璧也經(jīng)歷了命運多舛的時刻。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率兵攻打咸陽,秦王子嬰向其獻上自己的傳家寶物。
傳國玉璽,劉邦細心呵護著玉璽,并將其珍藏在長樂宮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權(quán),他也想要找到那塊傳說中的玉璽。當時,玉璽是由漢孝元太后王政君,也就是他的姑姑掌管著。王政君對劉家感情深厚,因此不愿意交出玉璽。最后王莽命自己的弟弟威逼老太后交出玉璽,老太后深感痛心,一怒之下將玉璽重重扔在地上,玉璽被摔掉了一角。雖然,王莽命人用黃金將缺角給補上了,但還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死后,玉璽就藏在他的尸體上,后來被獻給了更始帝劉玄。
不久,赤眉軍打敗了劉玄,傳國玉璽也就到了赤眉軍擁立的小皇帝劉盆子的手上。再后來,劉盆子投降了東漢的劉秀。于是,傳國玉璽徹底變成了漢朝的玉璽,自劉秀開始,一直在東漢歷代皇帝的手中流傳,負責保管玉璽的則是洛陽的東漢宮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幾經(jīng)周折,玉璽最終落到了漢獻帝的手里。公元220年,曹不建立曹魏,傳國玉璽又變成曹魏的皇權(quán)象征。曹丕派人在傳國玉璽上刻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最后西晉結(jié)束了三國時期的戰(zhàn)亂紛爭的局面,玉璽到了惡人的手里。
西晉末年,朝代更迭頻繁,時局動蕩不安,玉璽就在這樣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開始了自己的顛沛流離。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此時群雄崛起,很多人想要稱王稱霸,于是他們都想得到那個象征著至上權(quán)利的玉璽。但天下畢竟只有一個玉璽,而這塊玉璽又很難得到,最后他們只好想出了一個卑劣的手法,那就是私刻玉璽。像東晉朝廷和西燕慕容永,他們都是自己刻了一個玉璽。幾個人這樣,旁邊的人看到這種做法后紛紛效仿,于是,象征權(quán)利的玉璽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直到公元589年,隋朝統(tǒng)一了天下,將各地流傳著的假玉璽全都被沒收了。
隋唐皇帝的江山坐得十分穩(wěn)固,因此,玉璽也就沒再出現(xiàn)任何的顛沛流離,而是一直牢固地掌握在皇室手中。后來朱溫篡位,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割據(jù)勢力紛紛迭起,而玉璽再遭厄運。朱溫得到玉璽沒幾年,就被后唐消滅掉了。
公元937年1月11日,后唐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帶契丹軍攻陷洛陽。后唐末帝李從珂知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就抱著玉璽跑到玄武樓上自焚,可是,大火過后,人們從灰燼中卻不見“傳國玉璽”的蹤影,甚至連一塊外形稍像玉璽的石頭也沒有找到。從此,玉璽的去向就再也沒有人知道了。
由于歷代統(tǒng)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玉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開始,真假“傳國玉璽”不斷出現(xiàn)。
后周太祖郭威在登基的時候,一心想得到玉卻始終都沒能找到,無奈只好自己刻了兩方印璽,作為安慰。從此,這兩塊玉璽就代替了真玉璽,一直到北宋都還是皇權(quán)的象征。但實際上,宋朝一直在大張旗鼓地對玉璽進行著搜索和尋找,其中也有很多關(guān)于玉璽在國內(nèi)被找到的消息流傳出,但卻沒有一個消息具有真實性,全都只是道聽途說,不足為信。
公元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大病歸天,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鐵穆耳。就在他回大都的路上,右丞相張九思獻上了一枚“傳國玉璽”,并說這個玉璽是傳世的珍寶,至今還沒有人見過。從這句話上就可以判斷出玉璽是假的,因為真正的玉璽別說是無以計數(shù)的人看過,就是擁有過它的人,也已經(jīng)很多。據(jù)說,明太祖朱元璋曾派遣徐達深入漠北,帶兵攻打元朝的殘余力量,其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
玉璽,但最終一無所獲。到了明清兩代,“發(fā)現(xiàn)傳國玉璽”的傳聞增多,但并沒有真正的玉璽,都是一些仿造的贗品。同時,人們愛而不得,已經(jīng)不再將玉璽看得那么重要了。
按理說,傳國玉璽是由材質(zhì)獨特的和氏璧制成,應(yīng)當能夠保存萬年。也許,總有一天世人會把它找出來也說不定。
有傳說真正的“傳國玉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了漠北。“傳國玉璽”究竟還在不在這個世上?難道真的是“玉石俱焚”了嗎?它還能重見天日嗎?至少在目前,這是一個難解之謎。你說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7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三國最卑鄙的武將,笮融都做過哪些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