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時,確實說了“必?fù)p陽壽”,但火燒曹營的卻是周瑜和黃蓋,諸葛亮只是友情贊助“借東風(fēng)”,心理壓力沒那么大。曹操大兵壓境,諸葛亮發(fā)揮三寸不爛之舌,促成了孫劉聯(lián)合,但周瑜破敵乏術(shù),著急上火生了病,諸葛亮前去探望,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描述可謂是如一神人一般,但是其中有一個是記載的最多的,那就是玩火,各種火攻,因此,諸葛亮可以說堪稱玩火的專家了,火燒了曹操30萬大軍不說,更是在征服南蠻烏戈國的過程中火燒藤甲兵,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就在火燒藤甲兵的時候諸葛亮卻說了一句話,“必?fù)p陽壽”,火燒藤甲兵卻說會損陽壽呢?
雙方交戰(zhàn)后,藤甲兵的優(yōu)勢立馬顯示出來,蜀漢士兵射到藤甲兵的鎧甲上,絲毫沒有傷害,短兵交接也是無計可施,當(dāng)時的蜀漢精銳,魏延所帶的人也被打敗。這樣的情況下,蜀漢軍就是當(dāng)靶子被殺,諸葛亮很頭疼,這時諸葛亮勘察地形,發(fā)現(xiàn)旁邊的盤蛇谷可以作為狙擊地點
諸葛亮并不想對藤甲兵趕盡殺絕,但是如果藤甲兵不滅,則孟獲不服。而藤甲兵刀槍不入的藤甲,勢必也會讓更多的蜀軍喪命。而火攻,是藤甲兵的克星,也最大限度減低了蜀軍的傷亡。因此,諸葛亮才會把藤甲兵引入盤蛇谷全殲。不過,諸葛亮在山上看見藤甲兵的慘狀,他的內(nèi)心也深深地被觸動了,都是父母生養(yǎng),都是無辜人家的頂梁柱。
戰(zhàn)爭就是敵死我活,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要是怕折壽直接投降不就行了!烏戈國承認(rèn)自己是蜀漢臣民嗎?自相情愿罷了!西方殖民者殺了上億的非洲、美洲、亞洲原住民,滅亡了無數(shù)的部落、種族,也沒見誰折壽??!
孔明七禽孟獲,自己也損兵折將,加上這些越南人不開化,無軍事知識之人,容易對付, 孔明對付中原司馬懿就不同了,文化高,飽讀詩書,軍事知識豐富,且身經(jīng)百戰(zhàn),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就是姜維十一次出祁山都沒有用,對手不同。
這個諸葛亮,三軍統(tǒng)帥,殺戮太重了,他知道他的陽壽已到,大限將至,想增加人間的陽壽,他已經(jīng)不具備那個條件了,借陽壽是需要很大的德性的,你沒有那個德,什么能把陽壽借來??!要想達(dá)到這個目的,必須認(rèn)真的對待,那是非常高的學(xué)問呢,就算是諸葛亮,他也是太可憐了,他連最起碼的道理都不懂嗎?
那個將軍不殺人,照樣活的長壽,一將功成萬古枯,諸葛亮就是七擒孟獲得了嚴(yán)重的風(fēng)濕病,嚴(yán)重透支身體健康,攻心為上用得太過了,孟獲死了敢保后代不反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兵法在于活學(xué)活用,機動靈活,諸葛亮過于自信,太信任馬謖攻心為上。
看過一個文章,說孔明可能是漢天子??粘怯嬛锌梢钥闯?,曹操認(rèn)出來了漢天子,然后退兵,其實是曹操不想背負(fù)殺害天子的名聲,劉備也知道孔明是漢天子,劉備一生都對孔明以禮相待,臨死之前更是要把蜀國送給孔明!孔明一生都跟曹操勢不兩立,因為曹操把他家的漢朝整沒了!
孔明的前幾次放火,以退敵為中心,都留了一點余地?;馃偌妆?,燒的連如何制作方法都失傳了??上攵B一個喘氣的都沒有逃出來,太絕了,有違天道。
油浸的藤甲碰火一亂全著了,蠻兵全部慘死??酌髦饕胧諒?fù)蠻王,并不想消滅2萬藤甲軍,可是真打不過啊!事后孔明傷痛自責(zé)不已。等于孔明損失了2萬藤甲軍,他出祁山也僅有5千藤甲軍,孔明經(jīng)常詐敗,魏軍一追就上當(dāng),突然沖出一群拿著奇怪兵器哇呀呀怪叫的野人,魏兵刀砍不動,箭射不穿,魏兵嚇也嚇跑了。藤甲軍是諸葛亮手上的重要的伏兵。
根據(jù)易術(shù),火計滅敵為離卦,火計用在東,南,東南,好。用在云南不好,云南為坤位,坤為陰土,火大土焦,坤土喜靜,云南物種多,地氣好。火傷地氣,所以孔明說折陽壽。七擒孟獲,北斗七星七個點,七個部落消滅,孟獲無兵無靠。投降!捉了放,放了捉,放長線掉大魚。
諸葛亮應(yīng)知興亡更替而逆天而行,借隱身而號臥龍,棄桃源而居隆中,足見其野心之彰,為揚名聲而不惜干戈,豈有仁心乎?鼎定三國,長年戰(zhàn)伐,興亡皆百姓之苦,件件違天心,背天道,希今閱讀者戎,諸葛先生應(yīng)該自誅其心!
要是知道打?內(nèi)戰(zhàn)?要損陽壽,就不可能抓了孟獲七次,又放了七次,大軍平叛,講究的必然是速戰(zhàn)速決,拖得越久,不僅貽害當(dāng)?shù)匕傩?,對自身的國力也是無謂的損耗,就為了換取這區(qū)區(qū)一個莽夫的歸降?孰輕孰重?正常的人都會把孟獲抓了就地正法,或者貶為平民流放千里,再扶植一個親和派,才是上舉吧。
權(quán)臣用莫需有以后必反,殺了實戰(zhàn)派大將,七出啥山,窮兵獨武拉垮了國力,知人善任沒眼光,揮淚殺誰?死后托誰?本錢都是老板的,本就該短命,一個出師表成就了賢相,道盡了大奸大忠??
我認(rèn)為客觀原因是,前面幾仗用火燒的效果是擊潰敵軍,大部分人是潰逃,屬于擊潰戰(zhàn)。藤甲著火撲不滅,等于是真正意義上殲滅戰(zhàn)。一口氣燒死一個民族絕大多數(shù)的精壯男丁,著實是殘忍的。
看過三國演義的的我們對于諸葛亮火燒藤甲兵這個故事耳熟能詳,都知道藤甲兵所穿的藤甲是刀槍不入,給蜀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最后不得已用了火攻的辦法,在戰(zhàn)斗勝利以后,諸葛亮說出了:?吾雖有功于社稷,必?fù)p壽矣?。這就給我們留下很多的疑問,諸葛亮對付曹操用了幾次大火,消滅了那么多曹操的士兵都沒說過,這次燒死了三萬的藤甲兵為何反而那么的惆悵呢?
分析諸葛亮從茅廬三分天下開始到魂斷五丈原,這幾十年的時間了為了劉備匡扶漢室的事業(yè)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作為一個軍事家來講利用了一切天時地利的方便,擅長火攻的諸葛亮在他的軍事生涯中一共使用了五次,除了最后一次的上方谷沒有成功以外,諸葛亮成功的使用了四次火攻。下面筆者給大家分析一下火燒藤甲兵和火燒魏軍的不同之處。
第一次火燒博望坡,這是在曹操平定了北方袁紹以后,赤壁之戰(zhàn)的前端戰(zhàn)爭,曹操之所以先拿當(dāng)時的劉備開刀,那是因為劉備也是衣帶詔的參與者,曹操便欲除之而后快。劉備在三顧茅廬以后請得諸葛亮下山,諸葛亮的第一戰(zhàn)就是火燒博望坡,這一戰(zhàn)的效果是夏侯惇全線指揮的軍隊全部潰敗,不服氣諸葛亮的關(guān)羽張飛等人都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曹操大怒親率大軍來討伐劉備的新野。
第二次火燒新野,曹操在第一次失敗以后惱羞成怒,親率大軍五十萬欲一舉拿下劉備。當(dāng)時劉備駐扎的新野城,在現(xiàn)在河南省南陽市的新野縣,一個彈丸之地怎么會經(jīng)得起曹操大軍的折騰。便進(jìn)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留下了一座空城給曹操。曹操大軍在城中過夜的時候,觸動了城中布置的機關(guān),大火蔓延了整個城市,不計其數(shù)的士兵在大火中喪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0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