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呂后死后被滅族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漢代的呂雉、唐代的武則天、清代的慈禧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女性統(tǒng)治者,其中呂雉為中國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皇太后,她開啟太后臨朝聽政之先河。
后人對呂后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說她心狠手辣、濫殺功臣,也有說她執(zhí)政能力卓越,司馬遷對她的評價是“為人剛毅,助劉邦定天下,所誅大臣多為呂后力”。
漢朝建立之初,呂后壓制功勛集團,助劉邦鏟除異姓諸侯王,為穩(wěn)固劉姓政權(quán)立下大功,劉邦去世后,她采用休養(yǎng)生息的黃老學說治理國家,為大漢王朝的“文景之治”奠定基礎(chǔ),史學家對她的執(zhí)政能力給予了肯定。
那么呂后生前獨攬朝政、大權(quán)在握,而且為漢帝國的穩(wěn)固立下大功,為何她死后僅兩個月就被誅滅全族呢?
呂后劇照
(一)呂氏家族輔佐漢高祖劉邦定天下
呂雉碭郡單父縣人,呂家在碭郡有權(quán)有勢,呂雉之父呂公為了躲避仇家逃往沛縣,寄宿在好友沛縣令家中,后在父親的安排之下嫁給劉邦,并生育一兒一女,分別是后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公主劉樂。
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以后,劉邦響應陳勝吳廣起義,在沛縣起兵,自立沛公,呂后的兩位哥哥呂澤和呂釋之跟隨劉邦起義,成為劉邦集團的兩位將領(lǐng)。劉邦后來成功拿下碭郡,呂澤可謂是功不可沒,他率先攻進碭郡,呂家被迫遷居之前,在碭郡是有頭有臉的人,拿下碭郡相當于收回自己的地盤。
劉邦當了漢王以后,呂后的兩位哥哥幫助劉邦殺回關(guān)中,此后常年助劉邦在外征戰(zhàn),而呂后跟蕭何留守后方,呂后慢慢地積累了處理政務的政治經(jīng)驗。
漢二年(公元前205),劉邦率領(lǐng)五國聯(lián)軍討伐項羽,呂澤駐守下邑,劉邦集團幾乎全軍覆沒,他帶著十幾個人奔駐下邑,下邑就是今天的碭山縣,而呂后的老家在今天的單縣,兩縣相鄰,在楚漢時期都屬于碭郡,劉邦逃往呂家的地盤下邑,在這里才算站穩(wěn)腳跟,所以說是呂澤幫助劉邦東山再起,如果沒有他,劉邦逃不回滎陽。
除了呂家掌門人呂澤之外,呂家二少爺呂釋之也是漢朝的大功臣,在劉邦第一批分封的列侯中,就有他們兄弟二人。而且呂氏集團還有丁復、陳豨、蠱逢一大批能征慣戰(zhàn)的猛將。
劉邦劇照
(二)呂后為鞏固劉姓政權(quán),立下汗馬功勞
劉邦登基稱帝之前,因為政治需要,分封了七位異姓諸侯王,其中有兩位韓信,他們同名同姓,第一位韓信是軍事天才韓信,另外一位是韓襄王之孫韓王信,他們兩位的封地都是國之重地。
劉邦登基以后,把韓王信遷往代地抵御匈奴,把韓信遷往楚地,分封自己的親子弟到軍事重地,劉邦削弱異姓諸侯王的意圖,呂后再清楚不過了,只是劉邦想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來,而呂后需要快刀斬亂麻,她覺得劉邦年事已高,她想趁劉邦活著時,對異姓諸侯王下手,為自己的兒子掃清障礙,還能幫劉邦消除心病,一舉兩得。
公元前197年,梁王彭越的太仆得罪了他,彭越欲殺之,太仆逃至關(guān)中,誣告彭越謀反,彭越被貶為庶民,流放蜀地,卻在半路遇到了呂后,呂后將他帶回,力勸劉邦殺之,呂后為了讓彭越的謀反罪坐實,她指使其門客告彭越謀反,彭越以謀反罪被誅滅三族。
公元前196年,呂后與蕭何聯(lián)手,將韓信誘騙到長樂宮殺害。
呂后跳到前臺殘殺功臣,無疑是順勢而為,而劉邦不干涉呂后屠殺功臣,說明他是支持的,有了劉邦的支持,呂后才能大顯身手。
為此呂后替丈夫背負濫殺功臣的罪名,劉邦對她感激不盡,要知道屠殺功臣是要納入史冊,而且會留下千古罵名。
不得不說呂后為了鞏固劉姓政權(quán)確實功不可沒。
韓信劇照
(三)呂后輔佐漢惠帝登基稱帝
劉邦晚年不太看好太子劉盈,他覺得劉盈軟弱不像自己,不能擔當大任,而趙王劉如意像他,劉邦晚年廢太子的欲望愈演愈烈。一次他在朝中提及廢立太子一事,卻遭到大臣們的強烈反對,朝中元老幾乎一條戰(zhàn)線,他們支持呂后,原因有三點:
其一、朝中元老大多是劉邦的老鄉(xiāng),多數(shù)與呂后久識,而戚夫人是劉邦當了漢王以后,只身一人來到劉邦身邊,跟功臣之間沒有交集。
其二、呂氏家族勢力雄厚,他們并非因為一人得道而雞犬升天,呂家確實對漢王朝的貢獻比較大。
其三、古代廢長立幼是皇室大忌,輕則導致內(nèi)亂,重則動搖國家根基。
大臣們的反對并沒有改變劉邦的想法,呂后得知此事后,她想到了張良,但是張良早已隱退,不問朝政,呂后只能采取武力,她讓自己哥哥呂澤劫持張良,并逼迫他獻計納策,張良萬般無奈下,獻出一計,他讓呂后帶著重金和太子劉盈用謙恭的語言寫的信,去請商山四位白胡子老人出山輔佐太子,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博士,很有聲望,秦末大亂以后,為了躲避戰(zhàn)亂隱居起來。
商山四皓的出現(xiàn)讓劉邦徹底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他認為天下輿論都是支持太子的,與輿論抗衡恐怕結(jié)局不會太好。
漢惠帝劇照
(四)呂后大封諸呂,殘殺皇子,為呂氏家族的悲劇埋下伏筆
劉邦生前,為了鞏固劉姓政權(quán),與大臣們歃血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公元前187年,漢惠帝劉盈去世,呂后擁立孫子劉恭為帝,自己臨朝稱制。呂后大權(quán)獨攬以后,想讓自己娘家人更加顯貴,她想改變劉邦生前的約定。
呂后的小心思被張良的兒子張辟疆發(fā)現(xiàn)了,他向陳平建議讓呂氏家族掌握京城軍權(quán),并到朝中掌權(quán),這樣功臣派才能避災。陳平本來就是政治投機分子,呂后掌權(quán)又強勢,而且手段高明,他自然明白目前的形勢,陳平隨即提議讓呂后的侄子掌管南北二軍,呂后大喜,從此對陳平更加信任。
呂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呂后封侄子呂臺為呂王,割走齊國的濟南郡,作為呂臺的封地,建立呂國,引來齊王劉襄的不滿,齊國本來下屬六個郡,是當時最大的封國,呂后掌權(quán)以后,被呂家人占去兩個郡,劉襄之父劉肥還為此郁郁而終。高后七年,呂后又從齊地拿走瑯琊郡。
劉肥軟弱,可他的兒子們不是泛泛之輩,他們對呂后恨之入骨,欲找時機出口氣,但是呂后在位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呂后掌權(quán)后還毒殺趙王劉如意,將淮陽王劉友幽禁至死,梁王劉恢被逼自盡,呂后去世時,劉邦八個兒子只剩下兩個。
公元前181年,呂后封呂產(chǎn)為梁王,不久封呂祿為趙王。
1999年考古人員在山東發(fā)現(xiàn)呂臺的葬墓,并出土了大批帶有“齊”字樣的銅器和漆器,經(jīng)研究表明,這些物品是劉姓齊王為了討好呂雉所進貢的貢品,可見呂后集團當時的勢力。
呂祿劇照
(五)呂氏家族被滅
漢高后八年,呂后在祭祀回京的途中被蒼狗撞擊到腋下,烙下病根,四個月后,呂后覺得自己時日不多,召見她寵信的兩個侄兒大將軍呂祿、相國呂產(chǎn),她讓呂產(chǎn)、呂祿統(tǒng)領(lǐng)南北二軍,掌控京城軍權(quán)。并告誡二人,劉邦生前行白馬盟誓,非劉不王,她封了呂姓諸侯王,大臣們不服氣,一旦她死后,皇帝年少,大臣們恐怕要發(fā)動兵變,無論如何都不要離開自己的崗位,為她送喪,以免為人所制??梢妳魏蟛∥VH仍然惦記著呂氏家族的地位。
呂后安排好后事之后,于高后八年七月去世,八月,齊王劉襄在齊地起兵反呂,并昭告天下,諸呂擅自廢立皇帝,殺皇子,大封諸呂,違背高皇帝欽定的規(guī)定,他要鏟除不應封王而為王的人。
劉襄起兵的矛頭指向呂氏一族,呂祿、呂產(chǎn)掌握京城軍權(quán)卻不敢離開京城,他們把重兵派給功臣派灌嬰,讓他率軍平叛,灌嬰在呂后掌權(quán)的十五年期間,表面上忠于呂后,實際上支持的是功臣派。
灌嬰率軍行至滎陽時臨陣倒戈,與齊王劉襄聯(lián)手滅呂,自此皇族派與功臣派形成聯(lián)盟,呂氏家族的悲劇已經(jīng)注定。
右丞相陳平眼看天下已定,如果不正確站隊,怕是會被秋后算賬,陳平與太尉周勃商議后,智取呂祿,控制北軍。
呂產(chǎn)不知呂祿已交軍權(quán),帶著少量士兵進宮準備挾持小皇帝,結(jié)果在宮門口被朱虛侯劉章攻擊,呂產(chǎn)兵敗被殺。
周勃隨即下令,只要姓呂,一律誅滅,呂氏家族被滿門抄斬,少帝劉弘被廢,大臣們迎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恒即位,是為漢文帝。
朱虛侯劉章
只能說呂后臨朝稱制以后,為了照顧呂氏家族的政治利益,引來功臣派的不滿,屠殺皇子,招來皇族派的記恨,這些在她活著的時候方能壓制,一旦她死后,呂氏一族和功臣派、皇族派的矛盾就會激化,從而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等
呂雉死后為何呂家瞬間"團滅"?三點原因注定呂氏下場 漢高祖劉邦死后,呂雉的親兒子惠帝即位,然而惠帝死得早,大權(quán)最終落入了剛毅強硬的呂雉手中,從此大漢天下進入"呂后稱制"時代,外戚呂氏權(quán)威日盛,成為國家的實際主宰。然而呂雉死后,位高權(quán)重的呂氏家族迅速被清算,全族被屠戮殆盡。為什么位高權(quán)重的呂氏族人在權(quán)力斗爭中如此不堪一擊呢? 原因一:得位不正。相傳在兒子惠帝劉盈的追悼會上,呂后只是干嚎沒有眼淚。眾大臣感到怪異,張良的兒子張辟疆提醒眾大臣說:"呂后就這么一個兒子,現(xiàn)在去世了她哭得卻并不悲傷,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是因為太后懼怕你們這些大臣,現(xiàn)在請求她家的那些人去做將軍,統(tǒng)帥軍隊,等他們一家人進入朝廷,掌握了實權(quán),你們這些大臣才能擺脫災禍。"于是大臣們紛紛讓出軍隊的指揮權(quán)并推薦呂氏的人作軍事統(tǒng)帥,呂氏一族由此發(fā)跡登上政治舞臺。可見呂氏諸人的掌權(quán)完全是大臣畏懼呂后權(quán)威作出的妥協(xié),在朝廷中除了呂后的支持呂氏族人并沒有牢固的根基,乃至呂后一死呂氏這棵無根大樹馬上就倒掉了。 原因二:統(tǒng)治不得人心。呂后的毒辣聞名朝堂。既有杖殺彭越,針刺韓信的前科,后來又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壯舉,虐殺劉氏族人更是家常便飯。一次,齊王劉肥前來朝見,惠帝按家人的禮節(jié)請兄長坐上座,呂后因此大怒,便叫人倒了兩杯毒酒放在齊王面前要毒死他,幸虧惠帝不知情也要飲酒,太后卻潑掉了自己親兒子杯里的酒,齊王覺得奇怪,沒敢喝并裝醉離開了坐席,事后打聽才知道那是毒酒,嚇出一身冷汗;趙王劉友的王后是呂后的女兒,因為劉友喜歡別的姬妾就很嫉妒,到呂后面前誹謗劉友,誣告劉友曾經(jīng)說:"呂氏怎么能封王!太后死后我一定收拾呂氏族人!"呂后于是召趙王到京,把他安排在宮邸里卻不接見,并派護衛(wèi)隊圍守著,不給他飯吃,趙王臣下有偷著給送飯的就被抓起來問罪,最后趙王被活活餓死。身為尊貴的王爵尚且自身難保,眾大臣在朝廷里更是朝不保夕,連陳平、周勃這樣的漢室重臣都不得不自降身份,為呂氏族人的統(tǒng)治讓出位置,整個朝堂在呂后的統(tǒng)治下戰(zhàn)戰(zhàn)兢兢,都在為自己的生存擔憂,呂雉一死劉氏王公大臣出于自保發(fā)起反攻倒算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第三,領(lǐng)導者缺少謀略。呂雉臨死前,心里清楚朝廷對呂氏族人不服,就把掌握兵權(quán)的呂產(chǎn)、呂祿叫到身邊說:"我如果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恐怕要做亂,你們一定要握住兵權(quán),保衛(wèi)皇宮,千萬不要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所制服。"呂雉死后,齊王劉襄果然起兵討伐,呂祿、呂產(chǎn)作為南軍北軍的統(tǒng)帥,成為了保衛(wèi)呂氏的最后生命線,陳平周勃作為劉氏在朝廷的內(nèi)應,劫持了酈寄的父親酈商,讓酈寄欺騙呂祿說:"高帝和呂后共同平定天下,劉氏立王九人,呂氏三人,這件事大臣已經(jīng)商議過的?,F(xiàn)在太后逝世,皇帝年輕,您身佩趙國王印,應該立即去封地,把軍隊交給太尉(指周勃),和大臣訂立盟約,這樣大臣們心里踏實,您也可以高枕無憂的作王了。"呂祿因為和酈寄平時關(guān)系不錯,竟然天真地交出了兵權(quán),就這樣失去了北軍的指揮權(quán),南軍呂產(chǎn)孤掌難鳴,交出兵權(quán)后呂氏全族被滅。由于呂祿呂產(chǎn)的無謀,顯赫一時的呂家就這樣淹沒在政治漩渦之中。
自作孽不可活啊,呂后非常聰明,她深知自己死后自己的家族一定會出現(xiàn)問題,這些姓劉的不會饒了他們,她把所有的親人都安排了大官,將軍啊,什么都有,遍布呂家的人,可是人家明明是劉家的天下,怎么能讓你亂來呢,你活著我怕你,慣著你,你死了我還能慣著你的家人嗎?
呂后去世了,劉家人不干了,就跟呂家人干了起來,最后當然是劉家勝利了,勝了也不行,這個傀儡皇帝也得換,不能讓呂后安排的人繼續(xù)做皇帝,如果在這么下去,這個江山就完蛋了,他們又在劉家找了一個合適的人做了皇帝。
武則天不一樣,他是李治的妻子,是李治讓她幫助自己的兒子管理朝政的,也算是名正言順了,后來算是對權(quán)利的渴望,對兒子的無奈,自己當了皇上,但是當了皇上以后,國家被她治理的非常好,比過去還繁榮,最后她死后,江山也還給了李家,她主要想讓武家跟李家都好,不是想讓這個國家改成武姓。
武則天跟呂后是不同的,歷史上呂后的殘忍,沒有人性,還殺了劉家的皇上,她想讓劉家的江山姓呂,這些早就引發(fā)了不滿,她沒有讓一個國家變好,而是變壞了,大家都是懼怕她,而不是真心真意的恭敬她。
雖然武則天做事非常狠,但是她是有功的人,除了有男寵這件事抹黑了她,其他的都還好,她一心為了李家江山社稷,她為李家的江山奮斗過,讓李家的江山變得強大,所以,大家是接受她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1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