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唐朝貴婦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唐朝是一個非常寬容和開放的朝代,除了李世民的胸襟決定外,其實更有她兒子李治娶武則天的“功勞”在里面。到了唐玄宗時期,這種寬容和開放,就變得更加曖昧起來了,因為這位唐玄宗竟然比李治還猛,奪了兒子的老婆楊玉環(huán)!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臟唐臭漢”之說,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再加上唐朝開元年間經(jīng)濟(jì)發(fā)達(dá),文化繁榮,如這樣的詩歌,也就出現(xiàn)了: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
虢國夫人,是楊玉環(huán)的姐姐,她跟唐玄宗的關(guān)系也是不清不楚。因此才有了這首詩歌出來。不過,真正讓人驚詫的卻是一則虢國夫人“躺槍”的離奇事件。
話說,唐朝的京城內(nèi)有一位大員病倒了,他的一位同僚,就派自己的兒子前去探望。他這兒子年輕俊俏,也是有官職,任千牛衛(wèi)。
就這樣,千牛衛(wèi)走入大員府內(nèi),卻立刻被大員的一位美妾吸引住了。這位美妾也一眼就看中他,所謂眉目傳情,很快兩人就心照不宣。千牛衛(wèi)代表老爸探望完大員后,自然也就留在了府內(nèi)。
結(jié)果這一留,竟然就是許多天,他跟美妾如何逍遙不提,可急壞了他的老爸,兒子咋失蹤了?多方查找也不知去向。終于此事就驚動了唐玄宗,便下令全城搜查,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再說千牛衛(wèi)跟美妾,外面這么大的動靜,自然也驚動了兩人。于是美妾就要放走千牛衛(wèi)。可千牛衛(wèi)知道自己這事,一旦泄露后果多嚴(yán)重,非常擔(dān)心。
美妾就笑著說:“有啥可怕的,我教你一個辦法?!备煌ǘZ,千牛衛(wèi)大喜過望,當(dāng)晚就偷偷溜了出去。
千牛衛(wèi)的突然出現(xiàn),雖平息了風(fēng)波,卻讓唐玄宗奇怪非常,特意尋他前來,問詢是怎么回事。
千牛衛(wèi)說道:“我是被一位貌如神仙一般的貴婦,留在家里的,具體她叫什么,我也不知道?!?/p>
唐玄宗來了精神,連忙追問那貴婦家里是何模樣,長得有啥特點?千牛衛(wèi)就按著美妾所教的話,說了出來,最后強調(diào):“這事我至今感覺如夢如幻,一定是我遇到了仙女了?!?/p>
唐玄宗嘴咧到了耳根,因為按千牛衛(wèi)所言,所謂的“仙女”,正是虢國夫人。這已經(jīng)屬于家丑了,決不能傳揚出去。唐玄宗也只得點頭認(rèn)可,沒錯,你小子就是遇到仙女了。有了唐玄宗這個定性,自然也就沒人敢再追查下去。
就這樣,幾天后,恰好虢國夫人進(jìn)宮,唐玄宗就壞笑著問:“你這位仙女般的貴婦,如何敢把一位美少年,藏在家里許多天?”
再看虢國夫人,竟然把頭一扭,不接茬。原來,這種事虢國夫人就經(jīng)常干,她根本不知道唐玄宗,說的是哪位,只能默認(rèn)了。所以,本來是美妾跟千牛衛(wèi)的事,就這樣讓虢國夫人背了鍋,來了個“躺槍”。
此事出自《達(dá)奚盈盈傳》,雖是野史之類,但卻能反映出了唐朝貴婦們,在盛唐時期活得有多滋潤了。唐朝貴婦都如此了,就更不要說,那些國之重臣們了。結(jié)果樂極生悲,一個“安史之亂”,就都驚夢失魂了。
最終,不但楊玉環(huán)死在馬嵬坡,唐玄宗丟了皇位,去當(dāng)了太上皇,而虢國夫人雖暫時逃脫,卻還是被陳倉縣令抓住,死于獄中。
李世民說:以史為鏡,可知興衰。所以,過得太滋潤了,其實不是一件好事,出來混遲早要還,無論對誰都一樣,這就是歷史的冰冷和讓人敬畏之處!
可以說,清宮的那些皇后與嬪妃們,都非常喜歡蓄長指甲,尤其是喜歡戴上那種長長、尖尖的“指甲套”。她們的這種嗜好在一些電視劇如《甄嬛傳》《如懿傳》《延嬉攻略》等等,隨處可見。
其實,清朝時期,蓄甲是一種潮流。不光是皇宮里的嬪妃們喜歡蓄長指甲,宮外的女子、尤其是滿族的一些貴族女子,無不愛留長指甲。比如,她們的手指頭上戴的指甲套,其質(zhì)地大都是金屬與“景泰藍(lán)”的,上面雕刻著圖案,非龍即鳳,或是花草形象,
紋飾極為精美華麗。后來,指甲套的 種類越來越豐富多彩,質(zhì)地與造價也越來越奢華,比如, 玳瑁嵌珠寶翠玉葵花指甲套、金鏨古錢紋指甲套足、玳瑁嵌珠寶花蝶指甲套、金護(hù)甲、玳瑁嵌米珠團(tuán)壽指甲套等等。
而且,清代皇宮的女子們,所戴的指甲套的質(zhì)地,則更為講究,并分為多種等級,依次排列:金、銀、玉、玳瑁、銅、琺瑯等多種材料,其做工往往是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紋樣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順勢而收,背面多為鏤雕,以使夏季飾戴時不致憋悶等方式精制而成。
皇宮里的皇后、嬪妃們及公主、宮女們也會按各自的身份等級,分別來飾戴上不同款式的指甲套。通常,最高級的是由皇后、貴妃及公主們飾戴的,以彰顯高高在上的尊貴身份。她們飾戴的時候, 除了大拇指需要靈活不受限制之外,其余的各個手指均可飾戴這種 指甲套 ,所以既可以對稱成套地戴,也可以單手或單指戴飾。
如果說,清代皇宮的女子們?yōu)槭裁聪矚g戴指甲套?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護(hù)甲。因為 蓄一根不到一寸長的指甲,大約就需要半年以上的時候,而且其中如果稍不留神的話,就會劈裂折斷。所以,為了保護(hù)這種細(xì)長而易折的指甲,便有人發(fā)明了在手指上加罩一個套筒,以起到保護(hù)的作用。所以,后來漂亮迷人的指甲套,就產(chǎn)生了。
說起 清朝的 美甲達(dá)人,要數(shù)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了。其總是將那些金屬或景泰藍(lán)質(zhì)地的“假指甲”套于自己的小手指和無名指上,以增加這兩上指甲的長度,同時顯示自己尊貴無比的地位。據(jù)說,慈禧為了修飾保護(hù)好自己的這一雙手指甲,她每天都要不厭其煩地用溫水浸泡和用剪子修理,從而將自己的 兩個無名指和小手指,護(hù)理的長達(dá)七八寸,于是她又專門讓人為自己的這兩對手指頭,特制了各色的指甲套,如鏤空嵌絲琺瑯的,純金的等,個個奢華無比、名貴至極。
其實,說起我國的蓄甲之風(fēng),其淵源可謂源遠(yuǎn)流長。不過,古代婦女蓄甲及飾戴護(hù)指套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而且, 據(jù)《韓非子》一書記載,戰(zhàn)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即全都蓄著長甲。發(fā)展的 盛唐時期,當(dāng)時的貴族婦女們也對指甲套情有獨鐘,她們 在精心修飾自己的面容與服裝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手部的裝飾。因為, 當(dāng)時的男子對于女性美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不光是豐腴的身段與漂亮的面孔,還很在乎女性的雙手是不是嬌巧玲瓏。
那么,如果說為什么 清朝的皇后嬪妃都喜歡 留指甲、并飾戴指甲套呢?
一、可以保護(hù)指甲,不輕易折斷。
二、 現(xiàn)實身份,養(yǎng)尊處優(yōu)。
三、不事稼穡,不勞動,為爭寵而臭美。
四、皇后、嬪妃及貴婦們,不需要從事體力勞動,所以指甲就留起來了。
五、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 指甲是身體上長出來的,按道理應(yīng)該保留。
六、長指甲即帶了護(hù)甲的指甲,是“福祉”的諧音。護(hù)甲越長,意味著福祉越長。
七、女性手指,通常都是纖細(xì)柔長的,這樣除與生俱來的天賦條件外,可以借助裝飾的手段,將指甲蓄長。
八、皇宮里的女人所戴的指甲套,基本上都會皇上賞賜的。由于她們閑來無事,便每天在皇上的其他女人面前進(jìn)行攀比了,從而可以看出于誰的指甲套尊貴無比,就代表皇上對她的寵愛最多了。
話說,清朝皇后妃子們,天天在宮里的日常生活非??菰锓ξ叮m然繁文縟節(jié)比較多,但也算是養(yǎng)尊處優(yōu),一天天的沒啥事干,就把留長指甲作為一個潮流 時尚 。
我們看很多清宮劇中,無論是《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都有皇后妃子長指甲的鏡頭,這不是導(dǎo)演自己的臆想。
因為清朝時,不僅皇后妃子們會留長指甲,就連外面的貴族、官員、富商家有身份地位的女性,都會留長指甲,這代表著一個女性的地位,是當(dāng)時最時髦的裝飾。
我們所熟知的慈禧太后,從她留下來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她留著長長的指甲,據(jù)說慈禧為了保持自己指甲的完美,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讓專門的宮女給她清洗保護(hù)指甲。
要先用溫水浸泡指甲,然后用小夾子將指甲夾直,遇有不平的地方,還會用小銼刀挫平,等里里外外都清洗干凈后,再涂上指甲油,最后套上黃稠子做的指甲套完全護(hù)住指甲后,慈禧才會睡去。
第二天醒來后,慈禧再套上專門的指甲套,用以護(hù)住自己的長指甲,這些指甲套,除了鑲嵌常規(guī)的珠寶瑪瑙之外,還有一些特別罕見的珍寶,反正當(dāng)時大清都是慈禧的,她喜歡啥,就往上鑲嵌啥。
所以說,如果要評中國第一美甲女王,我覺得非慈禧莫屬,因為她的身份地位和她的權(quán)勢,讓她有著更多的資源,來呵護(hù)自己的美甲。
那為什么這些皇后妃子們要留長指甲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經(jīng)常干活的婦女,根本沒有資格留長指甲,因為指甲長了后,極容易斷裂,所以誰能夠留長指甲,那就證明她不需要干活,地位崇高。
并且在古代,宮女、丫鬟是沒有資格留長指甲的,這也正好作為那些皇后妃子以及貴婦們,區(qū)分身份地位的最好標(biāo)識。
留長了指甲就得保護(hù),那就要購買大量的指甲套,這些指甲套五顏六色、花樣繁多,也可以讓這些妃子們比拼一下,到底誰的最美麗。
并且,上好的指甲套是非常昂貴的,據(jù)說想要制作一對精美的翡翠指甲套,要比鏤空雕刻一件玉器,還要費工費料,這也滿足了那些皇后妃子們的攀比心里。
其實,留長指甲,自古以來就有之,比如根據(jù)《韓非子》中的記載,戰(zhàn)國時期就有留指甲的習(xí)慣了,后來慢慢發(fā)展,一直到明清時期,逐漸發(fā)揚光大,特別是清朝時期,已經(jīng)普遍的流傳于后宮之中。
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那種指甲 時尚 ,而宮里的皇后妃子們喜歡留指甲,宮外的人自然也會模仿流傳,這也是一種上流 社會 的模仿常態(tài),所以留長指甲成為了貴婦圈,最時髦的裝飾。
其實,一直到今天,我們依舊有很多女孩兒喜歡美甲,可以說,這種指甲 時尚 一直流傳至今,只不過各個時代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罷了。
在電視劇中,我們能看到清朝后妃留著長指甲,帶著指甲套。那么她們?yōu)槭裁戳糁L長的指甲呢?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留長指甲的習(xí)慣。 《韓非子》記載,戰(zhàn)國時韓國國君韓昭侯周圍的侍臣,全都蓄著長甲。古代的男人和女人都喜歡留長指甲。因為古人信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損傷。所以無論是頭發(fā)還是指甲都會好好的保護(hù)。
《后西游記》里就有這樣一段:“ 尖尖手,長指甲 ,頭戴飄飄巾,身穿花花服,走路搖搖擺擺,自然是個文人。”由此可見,留長指甲是文人的標(biāo)配。
孔子的畫像上,他的指甲是長長的。我們看到清朝皇帝的畫像,以及清朝官員的照片后發(fā)現(xiàn),男人也留長指甲。
既然男人都留長指甲,那么歷朝歷代的女子,只要有條件,更會留長指甲。
第二、為了追求美。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人的美,不僅僅需要有一張漂亮的臉蛋,還需要身材窈窕,手如柔荑。伸出一雙春筍般的纖纖玉手,“柔荑春筍蘸丹砂,膩骨凝脂貼絳紗”多么美??!
臉是女孩子的第一個門面,手是女孩子的第二個門面。 一雙嬌嫩、柔美的手是有靈性的。一雙漂亮的手,如同眼睛一樣是心靈的窗口;修長的指甲,如同櫻桃小口一樣,是會說話的。手,等同于一張美麗燦爛的笑臉,所以人們常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
87版《紅樓夢》,拍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一段時,需要拍出寶釵圓潤,細(xì)膩的臂膀和柔荑般的玉指。否則無法體現(xiàn)原著,也無法讓寶玉看呆了。
飾演薛寶釵的張莉,她的手達(dá)不到楊貴妃寶姐姐的豐腴程度。為了把寶姐姐豐腴潤澤的手拍好,王扶林導(dǎo)演就把女演員叫來,一個個仔細(xì)尋找。
最后王扶林導(dǎo)演發(fā)現(xiàn)飾演迎春的金莉莉手很豐盈潤澤,符合寶釵的手,于是就讓金莉莉來當(dāng)張莉的替身,拍攝“羞籠紅麝串”這場戲。
導(dǎo)演為了一雙手,而大動干戈。由此可見,手的重要性。手能令人物傳神,能令對方癡迷。
而女人的第二個門面上,指甲是眼睛,是精髓。大紅的指甲,是女人的精氣神,是女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般來說,地位尊貴的小姐們肯定有長長的指甲,因為她們養(yǎng)尊處優(yōu),可以很好地養(yǎng)護(hù)指甲。
而做活的丫頭們,相對來說就不太容易養(yǎng)長指甲了。干活的時候,指甲會折斷。如果哪個丫頭養(yǎng)了長指甲,一定是一個地位相對高的大丫頭。
指甲長短代表地位高低。 勞動人民是不能養(yǎng)長指甲的,因為他們需要勞動。指甲長了不方便。
《紅樓夢》中,晴雯就養(yǎng)了兩根蔥管一樣有三寸長的,染了鳳仙花的紅色長指甲。晴雯生病了,請大夫來診治。我們看看原文:
看了這段描寫,對于晴雯的身份、美麗都有了好奇。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女子啊!竟然養(yǎng)了這么漂亮的手和指甲!大夫誤以為,怡紅院是小姐的閨房,晴雯是千金小姐。
貴族女子和奴仆留長指甲,民間女子同樣也會留長指甲。張祜也曾在《聽箏》一詩中,描繪了唐朝普通女子的指甲?!笆咐w纖玉筍紅,雁行斜過翠云中”。
女子的紅指甲是如何形成的呢? 用鳳仙花染的。
據(jù)《燕京歲時記》記載:“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后,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jīng)年乃消”。
古代女子,一般在晚上的時候,將鳳仙花搗碎,加上白礬,然后涂在指甲上。再用大的花葉子包裹上,之后用線或者用馬蓮葉子將包裹著花葉的手指纏上。第二天一早,指甲就變紅了。
為了保護(hù)指甲,還發(fā)明了指甲套。 宮廷女子歷來是統(tǒng)領(lǐng)潮流的女子。她們的妝容、發(fā)型、服飾和指甲都統(tǒng)領(lǐng)潮流。到了清朝的時候,后妃們不僅留長指甲,而且為了保護(hù)指甲,更為了美麗,還為自己的指甲套上指甲套。
據(jù)說慈禧太后的兩個無名指和小手指的指甲長達(dá)七八寸。慈禧平時戴著各種各樣漂亮、奢華的指甲套。例如鏤空嵌絲琺瑯的指甲套、純金的指甲套等等。
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指甲套有:玳瑁嵌珠寶翠玉葵花指甲套、金鏨古錢紋指甲套足、玳瑁嵌珠寶花蝶指甲套、金護(hù)甲、玳瑁嵌米珠團(tuán)壽指甲套等等。
古代女子為了自己的手和指甲真是煞費苦心。大家都追求“柔荑春筍蘸丹砂,膩骨凝脂貼絳紗”的美麗手指。
@潤楊的紅樓筆記
中國古代婦女留指甲和佩戴護(hù)指套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清朝的皇后、嬪妃們更是極喜歡蓄指甲,一來顯美,二來可以顯示身份。
而指甲留長了就很容易斷裂,這么一來,指甲飾品就登場了,妃子的地位越高,戴的也就越夸張。
在清朝時期,蓄指甲是一種潮流。這也是時代特征,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有屬于這個時代到底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
當(dāng)時的滿族女子也是比較喜歡留長指甲,畢竟女性的手指都是比較纖細(xì)柔長,想要讓手指能夠借助裝飾的手段,那就是只能將指甲蓄長。
長指甲在當(dāng)時就是尊貴的象征,像普通的農(nóng)民百姓,一生都是勞碌命的人,根本就不可能留長指甲的,這也只有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才有。試想如果是要下地種田耕作的女人留著長長的指甲,那么還怎么下地種田耕作,這將會十分的影響效率。其次還會在做農(nóng)活時候,可能會對自己造成損傷。
所以說在當(dāng)時留著長長的指甲,基本上就代表你是脫離的生產(chǎn),完全就可以斷定是高級貴族。
長期以此,也就讓豪門貴族們潛移默化地認(rèn)為指甲留得越長代表生活品位和地位也就越高,這樣就可以清楚地讓人知道他們是用干農(nóng)活,天天被人伺候著。
所以說,蓄甲是經(jīng)過了長期發(fā)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就慢慢地就演變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人體上的指甲的生長速度十分緩慢,如果想要留得非常的長,而且又不讓指甲輕易地斷掉,貴族們有的想辦法了,所以他們?yōu)榱四鼙Wo(hù)這些指甲不被折斷,就要在上面加一個套筒起到保護(hù)的作用。這種套筒就是指甲套,也就是護(hù)甲,每個手指都可以佩戴。
為能夠使指甲套更加的好看,在材質(zhì)上也會有所不同,指甲套質(zhì)地有金、銀、玉、玳瑁、銅、琺瑯等多種材料,并且還要利用鏤空、鏨花、鑲嵌等裝飾手法。在材質(zhì)和裝飾手法上,也能形成攀比。誰的指甲套的材質(zhì)更加珍貴,就代表著誰的地位更加尊貴,誰的裝飾手法更加稀有,就代表著誰的地位更加高貴。
清朝王宮內(nèi)的皇后和嬪妃,身份更是高貴,對蓄甲這種彰顯身份的行為,她們十分的喜歡。對于護(hù)甲,皇后和嬪妃更是喜愛,指甲套的材質(zhì)都會更加的稀有,裝飾手法也繁多。在王宮里,攀比的風(fēng)頭比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嚴(yán)重,因為這是女人爭寵的地方。如果一個妃子失寵了,那將代表著這個妃子差不多完了。
還有就是王宮里的妃子所戴的指甲套,如果是皇帝賞賜的,那樣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本身這些女人每天都是無所事事,也閑得無聊,能給她們最大動力去行動的,就是每天在皇上的其他女人面前進(jìn)行攀比了,這樣也能消磨時光。
指甲是裝飾用的,表達(dá)一種美感!很多指甲都是假指甲裝上去的,并不是妃子們特意留那么長!
喜歡看清宮戲的朋友會注意到,清朝后宮的娘娘們整天都會帶著一個長指甲套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慈禧太后也帶著這種長指甲套,這說明戴這種指甲套并非后世的一種杜撰。而是確有其事。那為什么清朝妃嬪熱衷戴長指甲套呢?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可以進(jìn)行身份識別。在封建王朝存在著等級森嚴(yán)的級別。指甲套的長度也存在著標(biāo)準(zhǔn),級別越高,指甲套越長。這樣的規(guī)定給皇帝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实酆髮m里女子很多,因此皇帝不一定能記住每個妃嬪的具體級別。但是,指甲套的存在,可以讓皇帝毫不費力判斷出對方的等級。第二點,特權(quán)彰顯。在古代,底層老百姓都需要勞動,老百姓的指甲如果長了的話,不利于生產(chǎn)勞動。而統(tǒng)治者為了彰顯特權(quán),于是有了養(yǎng)家的習(xí)俗,表明自己和勞動者不一樣,不需要依靠耕田織布來討生活。在這種風(fēng)氣下,養(yǎng)甲成為一種時髦。第三點,自古以來,有閑情雅致的人會在生活中不斷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并且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審美體系。現(xiàn)代人所熱衷的美發(fā)和美甲,其實正是這種傳統(tǒng)的延續(xù)。
清朝貴妃皇后不僅都留的長指甲,而且戴著長長的指甲套,從大量的清宮類影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得到。
無論是古代的女子還是現(xiàn)代的女人,對于美的認(rèn)知可以說是不斷變化的,但是對指甲的折騰就沒變過,看著大街小巷的美甲店,就可以知道女人們對美甲的執(zhí)著了。
我們有過留長指甲的經(jīng)歷的人都知道指甲太長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小心弄斷了,可能會傷到手,而且平時還非常不方便,為什么這么麻煩清朝的后宮妃子還樂此不疲呢?
第一、長指甲是身份的象征。 長指甲既然很影響生活,那經(jīng)常干農(nóng)活的婦女肯定是沒發(fā)去留長指甲的,因此那些貴婦女就將長指甲與優(yōu)質(zhì)的生活品質(zhì)聯(lián)系起來,從而體現(xiàn)出高雅的生活品味和優(yōu)越的生活地位。從側(cè)面反映他們是不用自己干活的,有專門的丫鬟伺候的。她們脫離了生產(chǎn),是高人一等的貴族。
第二、指甲套是奢侈品,是財富象征。 留長指甲是特別不容易的,由于指甲生長特別緩慢,而且容易折斷,這時就必須用到指甲套了,對指甲起到一個保護(hù)作用。指甲套同時也是一件妝飾品,與項鏈和耳環(huán)一樣,具備裝飾的特性。指甲套做工十分考究,質(zhì)地基本都是貴金屬或者景泰藍(lán)這些貴重材質(zhì),而且上面所雕刻都是龍鳳圖案,而且采用鏤空的設(shè)計,鑲嵌珍珠、瑪瑙、翡翠等價值連城之物,在當(dāng)時是一種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第三、長指甲是妃子間互相攀比的高級項目。 長指甲可不是光留就好了的,更重要的還是保養(yǎng),那就不是一般的費錢了,一般的家庭更本想都不敢想,當(dāng)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指甲油了,不是工業(yè)制品,是純天然的,是用花瓣制作成的染色劑,不僅起到美觀的作用,還能滋潤指甲。制作染色劑的鳳仙花當(dāng)時十分名貴,需要從云南栽種、采摘。養(yǎng)花的成本本來就高,而且染色劑是消耗品,用量不小,全部算下來所耗費銀錢就是數(shù)以萬計了。好看的指甲也就成為了妃子間互相攀比的一個重要項目了。
大家對留長指甲怎么看?歡迎留言。
我是 @夜談春秋肥星星 ,麻煩動手關(guān)注一下,每天堅持更新 歷史 內(nèi)容!
清朝的貴妃皇后九指甲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
1.地位的象征
十指不沾陽春水,貴妃皇后都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平時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能留長指甲的人說明地位高,根本不用干活,和普通宮女直接區(qū)別開。
2. 時尚
任何時侯都有 時尚 ,環(huán)肥燕瘦是唐朝和漢朝的 時尚 ,清朝后宮中長指甲也是一種 時尚 。
愛美之心人人都有,何況處在后宮中極度無聊的女人們,不追求點 時尚 豈不是過的度日如年。
3.攀比
既然留長指甲了,總得保護(hù)吧,各種指甲套,金的銀的,這些都是需要大量金錢支持的,不是一般人還真是玩不了的。
就像現(xiàn)在美甲的流行,你可以觀察一下,做美甲的基本都是這幾類人,基本就是一不用干活不經(jīng)常下廚房,二是花別人錢或者自己賺錢很輕松的人
為了好看。反正他們也不干家務(wù)活。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就不缺乏一些無恥的文人,比如秦朝的叔孫通,再比如現(xiàn)代的郭某某。不過要品選唐朝最無恥的文人,恐怕非此君莫屬了。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初唐時期著名詩人,山西汾陽人,還有一種說法是虢州弘農(nóng)人。估計這兩個地方也沒有人愿意去爭搶這個家伙,此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有啥好爭的。
客觀地說,宋先生還是很有才華的,尤其是寫一些馬屁之類的文章,那還是相當(dāng)牛的,這個我們首先得承認(rèn)。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問憑借過人的才華,進(jìn)士及第。這一年他才二十歲,真是少年得志。要說這宋之問還真挺聰明的,一考就考上了。從此宋先生便走上了仕途。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來講講這個家伙的“光輝事跡”。
武則天
當(dāng)宋先生考中進(jìn)士的時候,唐高宗李治基本已經(jīng)沒什么權(quán)力了,真正的實權(quán)掌握在當(dāng)時的皇后武則天手中。關(guān)于這個女人,筆者就不介紹了,地球人都知道她的那點破事。
整體說來,武則天還是很不錯的,勵精圖治,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當(dāng)時我們的宋先生,以及初唐四杰之一的楊炯都很有才名。而武媚娘小姐,平時也喜歡搞個詩啊詞啊什么的,好證明自己還是很有學(xué)問的,還是很有品位的。于是,很是喜歡這兩位詩人,讓他們?nèi)雽m中習(xí)藝館,這一年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
也就是在這一年,武媚娘小姐稱帝,改國號為周,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誕生了。
有一次,武則天游洛陽龍門,估計當(dāng)時玩得挺高興,于是武小姐詩興大發(fā),便命跟在她身后的一幫大臣賦詩,搞了個詩歌大賽。誰先把詩給寫出來,就賞賜誰一件錦袍。群臣一聽,馬上奮筆疾書,苦思冥想起來,都想在武小姐面前爭寵獻(xiàn)媚。
不一會,左史大人東方虬一首馬屁詩先寫了出來,武后很高興,隨即便頒發(fā)了獎品錦袍一件。左史大人接過錦袍,心里別提有多美了。
這時,只見宋詩人的馬屁詩也寫好了,叫什么《龍門應(yīng)制》。武后一看,不得了,“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武后當(dāng)即又把錦袍賜給了宋之問。可憐東方虬,那叫一個郁悶,煮熟的鴨子都飛了。
毫無疑問,宋詩人是這場詩歌比賽的冠軍。當(dāng)然,也是拍馬屁的冠軍。
但如果只是這樣,那么宋先生絕對稱不上是一個無恥之徒。要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對于一個會寫詩文的大臣來說,都或多或少的寫過馬屁文章,像那個整天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李白都寫過,杜甫就更不用說了。
那么宋先生到底都干了哪些無恥的事情呢?接下來,大家要有心理準(zhǔn)備了,千萬不可惡心的吐出來了才是。
自從那次詩歌比賽奪冠之后,我們的宋先生越發(fā)得了意,不僅諂媚女皇武小姐,而且還拍起了武則天所寵愛的近臣外戚的馬屁,整天一副阿諛奉承的嘴臉,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樣。那些正直的大臣們都討厭他,打心眼里鄙視,可宋先生一直都自我感覺良好,選擇性地?zé)o視他人的目光。
由于他的馬屁功夫一直都很不錯,所以在武后晚年時,竟當(dāng)上了尚書監(jiān)丞、左奉宸內(nèi)供奉等職。
至于武則天的晚年生活,不用我說,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概括的說,那叫一個豐富多彩;說得好聽點,那叫享受生活;說得難聽點,那叫生活糜爛。
《大明宮詞》中的張易之
時有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長得是膚白貌美,唇紅齒白,甭提有多帥了,顏值那是相當(dāng)之高,什么潘安、宋玉那都得靠邊站,而且這哥倆還很有情調(diào),堪稱“少婦殺手”。這兩人就把我們的武后給迷住了,都是武后的“心肝寶貝”,也就是俗話說的男寵,史書上稱其為面首。所以,混得都比較好,那是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甚至太子都要看他兩人的臉色行事。沒辦法,誰叫人家女皇寵著他們。
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的光輝典范在前,搞得宋詩人那是羨慕不已,心中久久無法釋懷,他一直在心里對自己說:“其實我也可以的?!?/p>
宋之問自認(rèn)為自己長得還是比較帥的,且才華橫溢,雖說四十多歲,沒有那兩位小白臉年輕,但也正值壯年。于是乎,他異想天開,來了個毛遂自薦,寫就奇文一篇《明河篇》,只見其末尾寫道:
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
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卜人。
表達(dá)了自己想爬上龍床為女皇提供性服務(wù)的強烈愿望,一片赤誠之心,簡直可昭日月,令人動容。
誰知武媚娘并沒有成全他的那份赤誠之心,而且還很輕蔑地將其詩稿扔向了垃圾桶,然后在龍床上摟著二張說:“真是笑話,朕國色天香,傾國傾城,憑宋之問那個老小白臉,也想親近朕的龍體,他難道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熏得朕好難受?!倍埓笮?。
宋之問聽到后,后悔不已,恨不得去撞墻,真是丟人丟到家了。
宋之問的這一光輝事跡見載于《本事詩》。《唐才子傳校箋》認(rèn)為是小說家言,不足為信,但未給出任何證據(jù)。筆者也只能是半信半疑了。
好在宋先生還是肯直面自己的這個缺點的。從此以后,他每天堅持刷牙十幾遍,而且還花高價從藥鋪中買了除口臭的丁香,天天含在嘴里。真是用心良苦。
但這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他就再也沒有機會在床上為女皇服務(wù)了。而我們的宋先生也很知趣,繼續(xù)依附在兩位小白臉的門下,過著卑躬屈膝的生活。
而這兩位小白臉呢,也比較欣賞他的才華,尤其是寫馬屁文章的才華。這樣,我們的宋先生就成了“槍手”,時不時幫張易之、張昌宗這哥倆寫寫詩文,這哥倆再把它獻(xiàn)給女皇,說是自己寫的,以哄女皇開心。
就在伺候二張的過程當(dāng)中,宋先生干了一件事,確切地說,這是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足以嚇倒一批人,這就是給張易之端尿盆了。每每張易之要上廁所的時候,只見我們的宋先生都手拿衛(wèi)生紙,然后恭恭敬敬的站在一邊端著尿盆。實在是有辱斯文,把古代文人的臉都給丟盡了,可謂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新唐書》上寫的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件事終于使得宋先生“名垂千古”了。
此外,他還干過一件讓他名留后世的事情,這就是一首詩引發(fā)的血案,詳情參見劉希夷篇。
唐神龍元年正月,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即將在歷史的舞臺上謝幕。就在此時,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伙同太子典膳郎王同皎逼迫武則天退位,并誅殺了她的心肝寶貝張易之、張昌宗二人。
影視中的唐中宗李顯
后來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為二張鞍前馬后服務(wù)的宋先生自然就沒有好下場了,他遭到了貶謫,貶到了那個鳥不拉屎的廣東羅定縣去了。宋之問憶往昔,想起以前的榮華富貴,嘆今朝,誰知流落在他鄉(xiāng),眼淚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在遭貶謫的第二年春天,誰知宋先生竟偷偷地跑回了洛陽,膽子還真是大呀!后靠出賣朋友,告密給武三思(武三思就是武則天的混賬侄子),結(jié)果咸魚翻身,又被任命為鴻臚主簿。再后來,他憑借爐火純青的馬屁神功,又獲得了唐中宗的賞識,當(dāng)上了考功員外郎。
客觀的講,唐中宗時期的朝政那是相當(dāng)混亂的,各派政治勢力勾心斗角,相互傾軋,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宮闈私生活那更是混亂不堪,比如武三思跟上官婉兒有一腿,韋皇后跟武三思有一腿,安樂公主又跟武三思的侄兒武延秀有一腿。而宋先生夾在中間,見風(fēng)使舵,看那個得勢就跟那個混。
在唐中宗即位后,他先是跟那位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后面混。后來眼見安樂公主權(quán)傾天下,超過了她的太平姑姑。隨即他又投靠了安樂公主,因此也就遭到太平公主的忌恨。
安樂公主
安樂公主
這個安樂公主就是唐中宗的小女兒,唐中宗李顯對她那是極其溺愛,可謂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導(dǎo)致她非常驕縱,直至后來為所欲為。而我們的唐中宗李顯最終自食其果,自己萬分疼愛的寶貝女兒,竟跟自己的老婆韋淫婦把他給毒死了。
其實,瘋丫頭是這樣想的,她想讓自己的母親學(xué)武則天,君臨天下,自己好當(dāng)什么“皇太女”。
后來太平公主聯(lián)合李隆基發(fā)動政變,誅殺了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安樂公主,一并殺了毒死自己丈夫的韋淫婦。
這下宋騷人的靠山又沒了??磥磉@個不倒翁真要倒了。
唐睿宗即位后,宋之問因投靠過二張以及武三思,被流放到欽州,后改為廣西桂州。在唐朝那會,桂州這地方那可是一片蠻荒之地。
《公主是如何生活的》熊肖春,《蒙曼說亂世紅顏》,《太平公主》《隱蔽的光景》講述唐代婦女生活,貞觀長河,或百度搜索那個你想了解的公主,比如太平公主。
玉真公主
百科名片
《楊貴妃秘史》玉真公主(金巧巧飾)
玉真公主字持盈,始封崇昌縣主。俄進(jìn)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天寶三載,上言曰:“先帝許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賦,誠愿去公主號,罷邑司,歸之王府?!毙诓辉S。又言:“妾,高宗之孫,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為賤,何必名系主號、資湯沐,然后為貴,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帝知至意,乃許之。薨寶應(yīng)時。
目錄
簡介
相關(guān)故事
出宮做道士
修道觀
與李白
敬亭山修煉
相關(guān)詩詞賞析
玉真仙人詞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李白與玉真公主,一場子虛烏有的戀情
簡介
緋聞的源頭
玉真公主是誰?
李白跟玉真絕非情人關(guān)系
玉真晚年是在王屋山度過的
李白為何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
敬亭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管理處為何造假
簡介
相關(guān)故事
出宮做道士
修道觀
與李白
敬亭山修煉
相關(guān)詩詞賞析
玉真仙人詞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李白與玉真公主,一場子虛烏有的戀情
簡介
緋聞的源頭
玉真公主是誰?
李白跟玉真絕非情人關(guān)系
玉真晚年是在王屋山度過的
李白為何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
敬亭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管理處為何造假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唐玄宗有兩個同母妹妹: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兩個公主都在很年輕的時候,自愿做了女道士。
說起唐朝女道士,讀過雜史野史的都知道,在民間,其另一個名稱就是高級娼妓,比較有名的如
魚玄機。當(dāng)然,“娼妓”的說法過于簡單化了。唐朝女權(quán)思想走強,一部分女孩不愿意嫁人,寧愿單身,過更為自由更多選擇的愛情生活。“女道士”就是比較體面的身份掩飾?!芭朗俊笨梢宰杂傻亟哟锌停鹑缟除埖呐魅?。還有一些女孩是借“女道士”的身份躲婚,躲一年半載的,再重新配人。
皇家的女孩,有些不同,她們是有特殊身世的人。
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玄(692年-762年),是武則天的孫女。她的童年,是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度過的。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就沒了母親。那時候,武則天對自己立的太子,從來都不信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兒子踢下臺。武則天的婢女團(tuán)兒,接受收買,誣陷太子的劉皇后和德妃,說她們經(jīng)常半夜三更在屋子里做咒蠱,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就派人將太子的后妃殺死在后宮,然后拋尸。那時候,玉真公主只有二三歲左右。唐玄宗當(dāng)皇帝后,多次探尋他們兄妹三人的親生母親——德妃的葬身之處,都沒有結(jié)果。
金仙和玉真兩姐妹成長的時候,恰好是宮廷斗爭最錯綜最血腥的時候,最積極參政最飛揚跋扈的公主,恰好下場最慘。可以想見,這些她們都耳聞目睹。姐妹倆又沒了母親的庇護(hù),在宮里更是處處留心,盡量遠(yuǎn)離這些復(fù)雜的人事。她們姐妹倆,在年幼時——可能十一二歲,就開始慕仙學(xué)道,向往靜修的生活。玉真公主,很像《紅樓夢》里的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長”,她說:“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就是說寧肯放棄一部分公主的待遇,只求延命。浮華生活是短暫難保的,還不如多活幾年——甚至長生不死——那時很多學(xué)道的人,相信這一點。
編輯本段相關(guān)故事
出宮做道士
金仙公主二十三歲左右,玉真公主二十歲左右,姐妹倆一起向父親唐睿宗提出要出宮做女道士。古代女子是很難挺到這個歲數(shù)還不出嫁的,所以有人推測,她們都曾嫁過人,但并不愿意過婚姻生活,等到父親唐睿宗一當(dāng)政,她們就立刻提出離婚,過她們幼時就愿意過的生活。
皇帝當(dāng)然不會輕易同意,主要是怕委屈了兩位公主。但公主很堅決,她們提出為“母親祈?!钡睦碛?。這大概使皇帝想起了她們橫遭不測的可憐的母親,的確是孤魂野鬼,需要超度。另外,他對兩位公主從小學(xué)道的習(xí)性,應(yīng)該是很了解的。
修道觀
那年春天,正是播種的新綠時節(jié),在長安城附近,有兩項大工程動工了。每天都有上萬的農(nóng)民,被迫放下農(nóng)事,前去造觀。這兩座公主道觀的模樣史無記載,但肯定非常壯麗。《舊唐書》上,一些大臣難免跑到皇帝那里表達(dá)不滿,說:“陛下愛兩女,而造兩觀,燒瓦運木,載土填沙。道路流言,皆云用錢百萬?!贝蟪颊J(rèn)為學(xué)道應(yīng)該淡泊,就像老莊那樣,不應(yīng)該動用這么多財務(wù)和人工。皇帝表面上接受意見,但并沒有停止造觀的進(jìn)度和削減費用。
經(jīng)過一年多的修建,兩位公主住進(jìn)了“璇臺玉榭,寶象珍龕”的華麗道觀。同時入住的另有不少皇家樂團(tuán)的退休歌舞女郎,還有一些退休宮女。道觀儼然是一座女子宮殿。還模擬蓬萊、瀛州、方丈三座仙山,修建了人工山水景致。公主的服侍用度,依然按照皇家待遇——甚至更高,是按照仙女的標(biāo)準(zhǔn)。唐詩上有“知有持盈玉葉冠,剪云裁月照人寒”的句子,持盈就是玉真公主的名字,她有一頂玉葉冠,是無價珍寶,“時人莫計其價”。每到清風(fēng)朗月之夜,道觀里都傳出笙磬的清音,歌舞女郎在人工山水里,上演著仙游的人間戲劇。兩位公主的生活,比出嫁的其他公主要自在逍遙很多,儼然是單身女公爵。
姐姐金仙公主推薦的方士,在朝廷惹了一些麻煩。她自己死得早,感情生活不祥。唐玄宗執(zhí)政的時候,對妹妹玉真公主更加寵愛。玉真公主經(jīng)常云游,她在王屋等山,擁有多處道觀,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還有別館、山莊、舊居等等。在公主周圍,方士和文人時常出沒。很難讓人相信,這么一位年輕入道,行動自由的公主,是沒有感情生活的。
《太平廣記》上記錄唐玄宗曾經(jīng)向張果提親,要把公主嫁給他。這個張果,身份甚是奇怪:他是仙人,就是八仙中的張果老。但是他不老,還相當(dāng)年輕,自稱出生在堯帝時代。當(dāng)然,如果真有張果老,他得道成仙,從遠(yuǎn)古活到唐朝是理所當(dāng)然的。唐玄宗說:“張果啊,我們家公主,從小就特別仰慕你。你終于顯形了,我們真是有眼福啊?,F(xiàn)在我鄭重宣布:把公主嫁給你!”
張果說:“我考慮一下。”然后他就消失了——不是神話中的隱身,是逃得不見影了。
這事如果是真的??峙轮挥幸粋€可能:這個張果,是個年輕方士。說得難聽一點,很可能是個騙
《楊貴妃秘史》玉真公主(金巧巧飾)
子。他經(jīng)常在皇帝和公主身邊出入,搞怪做法:比如自己打落牙齒,敷上自帶的粉紅色藥膏,過一會兒牙又長出來了,很像賣假藥者的魔術(shù)。他和公主的關(guān)系非常親密,不然做為女方家長的唐玄宗,也不會那么積極地去提親。這個蹊蹺的年輕張果老逃掉之后,也沒有人追究,對于跟“仙人”做親家,皇家這邊本來就信心不足。
不久,在玉真公主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人——李白。李白結(jié)婚不久,就到長安謀求仕途,期間曾經(jīng)住在玉真公主的小別墅里。如果唐朝的小報發(fā)達(dá)的話,這事可以上頭條了: “浪漫大詩人和金枝玉葉爆婚外情”“皇家女道士和大詩人在京城同居”,或者還有后續(xù)報道:“李白怒斥狗仔隊,稱與公主只是普通‘道’友”“公主稱自己正在外地仙游,李白入住別墅之事,只是收容普通香客” ……當(dāng)然,李白當(dāng)時的名氣和后世不能比,即使唐朝有小報,也不會渲染這樁事情。而且,李白比玉真公主小十歲左右。
不過,假如探詢一下李白的行跡,而且按八卦雜志的作風(fēng)別有用心地羅列,再捕風(fēng)捉影地敘述,李白和玉真公主的交往,很有些緋聞可以挖掘,而且都非常勁爆哦:
這位據(jù)說是古西涼國國王的后裔,來自中亞細(xì)亞的富商的公子,顯然相貌和中原人有很大不同,很有可能帶有混血男子的特質(zhì)。他不只有驚人的酒量,而且談吐豪爽迷人,聽他說話,仿佛看見春花在他的齒牙間綻放,叫做“粲花”。凡見過他的,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會被他迷倒。他自稱“太白金星”投胎轉(zhuǎn)世,有點迷信的古代人,總有七八分相信。
與李白
李白娶了退休宰相的女兒之后,就進(jìn)入了名媛的社交圈子。第一任妻子死后,他又娶了另一位退休宰相的女兒。李白通過妻子,結(jié)識了很多貴族婦女,也認(rèn)識當(dāng)朝宰相李林甫的女兒李騰空。順便說一句,李林甫的家風(fēng)開放得不得了,六個女兒,都活潑風(fēng)流。他家客廳,專門為女兒們開了窺視窗,只要有單身男客來,女孩們就躲在后面評頭論足,給自己挑情人。李騰空后來也做了女道士。
李白在仕途上,完全走的是外戚路線。非世襲貴族出身的青年,只能像《紅與黑》中的于連一樣,在名媛和貴婦那里找門路。李白為這些名媛,寫了一些贊美詩。沒有什么意思,李白在贊美女性方面,辭藻單調(diào)。無非是“紅顏”“素手”,然后云呀花呀形容一番??床怀鲇惺裁凑\意。
李白三十歲以后的人生,跟玉真公主都有若隱若現(xiàn)的聯(lián)系。第一次“入住玉真公主小別墅”,李白遇到一位張駙馬,本指望這位駙馬到皇帝那里說好話,誰知,駙馬跑去皇宮,不知說了些什么,皇帝反而不理李白了。李白悻悻地回了老家。但他和玉真公主一直有交往。玉真公主喜歡往名山訪道求仙,煉丹磕藥。李白恰好在少年時也喜歡這個。玉真公主去過的名山,從李白詩里看出,他大都去過的。十二年后,李白終于通過玉真公主的力薦,被唐玄宗召進(jìn)宮中。這位大詩人喜得“仰天大笑出門去”,自信“我輩豈是蓬蒿人?!?br> 起初,唐玄宗對玉真公主的這位密友,非??蜌猓踔劣H自拿調(diào)羹給他夾菜。后來宰相李林甫進(jìn)讒言,李白不久就被“賜金放還”——看樣子皇上永遠(yuǎn)也不想用他了。李白在朝廷并不是高官,僅僅奉命寫點贊美詩而已。李林甫為什么要狠狠地中傷李白,很費猜測,據(jù)說是看不慣李白的“狂狷”,“狂狷”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風(fēng)問題,僅僅是因為他愛喝酒,還是有更多原因,不得而知。三流電視劇的編劇,肯定要把李白和楊貴妃扯在一起。若是如此,李白的結(jié)局就是當(dāng)庭杖殺,而不是賜金放還了。其實公主推薦的人,名聲都不太好,一般人覺得他們是“吃軟飯”的,重用不得,給點錢打發(fā)掉算了。
總之李白徹底喪失了做官的熱情和希望,專心地把自己培養(yǎng)成神仙了。
敬亭山修煉
玉真公主晚年在安徽敬亭山修煉,李白也住在安徽,他曾經(jīng)七上敬亭山,寫下“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詩。晚年的李白,沒有了憤怒,只有超脫和淡泊。公元762年,玉真公主死于敬亭山,終年71歲。同年,李白病發(fā),在敬亭山下的安徽當(dāng)涂縣去世,終年62歲。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李白《玉真仙人詞》
玉真公主字持盈,始封崇昌縣主。俄進(jìn)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天寶三載,上言曰:“先帝許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賦,誠愿去公主號,罷邑司,歸之王府?!毙诓辉S。又言:“妾,高宗之孫,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為賤,何必名系主號、資湯沐,然后為貴、?請入數(shù)百家之產(chǎn),延十年之命。”帝知至意,乃許之。薨寶應(yīng)時。
——出自《新唐書?諸帝公主》 碧落風(fēng)煙外,瑤臺道路賒。如何連帝苑,別自有仙家。此地回鸞駕,
緣溪轉(zhuǎn)翠華。洞中開日月,窗里發(fā)云霞。庭養(yǎng)沖天鶴,溪流上漢槎。
種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靜泉逾響,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
香飯進(jìn)胡麻。大道今無外,長生詎有涯。還瞻九霄上,來往五云車。
這首詩是王維和皇帝一起到玉真公主的山莊去時寫的,從詩句中看,似乎非常一般,不外乎就是稱頌公主的山莊是人間仙境,公主超凡脫俗,渾似仙人天女罷了。然而,從歷史上細(xì)查王維和玉真公主的關(guān)系,還真是不那么一般。
我們來看《唐才子傳》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王維,字摩詰,太原人。九歲知屬辭,工草隸,閑音律。岐王重之。維將應(yīng)舉,岐王謂曰:“子詩清越者,可錄數(shù)篇,琵琶新聲,能度一曲,同詣九公主第?!本S如其言。是日,諸伶擁維獨奏,主問何名,曰:“《郁輪袍》。”因出詩卷。主曰:“皆我習(xí)諷,謂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為解頭,榮哉!”力薦之。
這就是《郁輪袍》一故事的出處。王維首次應(yīng)試是在開元八年(720年),結(jié)果卻落第??磥懋?dāng)時科舉中的潛規(guī)則也挺厲害的,不拜謁一些名人權(quán)貴,也很難高中。于是王維就在寧王、岐王(都是玄宗的兄弟)府中出入,第二年將應(yīng)舉時,岐王就勸他去“九公主”的府上去。九公主即玉真公主,有的地方說成是太平公主,大錯特錯,太平公主死時王維才十二歲。他們不可能有什么故事。于是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幕:“妙年潔白,風(fēng)姿郁美”的王維懷抱琵琶,像個歌妓一樣在酒宴間為玉真公主獻(xiàn)藝。玉真公主聽了王維演奏的《郁輪袍》后,才又看過王維的詩文,并對王維的才氣大大地夸獎了一番。
關(guān)于此事,我們仔細(xì)推想一下,就會發(fā)覺這似乎是個“粉紅陷阱”,岐王和王維關(guān)系既然也相當(dāng)好,直接和考官說句話推薦一下,不就得了。何必非要找玉真公主?而且大家看歧王按排王維出場的情景,根本不像介紹一個文人學(xué)子,倒像是召呼自己的家妓出來待客一樣。十有八九,天真幼稚、有才有貌的王維實際上成了岐王給自己的小妹妹玉真公主物色好的情人。唐朝公主一向如狼似虎,玉真公主當(dāng)時已是三十多歲,閱男人多矣,很難相信飲宴之后的王維不會和她發(fā)生什么故事。于是在玉真公主的舉薦下,王維如愿以償?shù)馗咧辛恕?br> 此后的王維還和玉真公主發(fā)生過什么故事沒有呢?史書中卻難以尋找了。這時候,公主們的行為似乎也有所收斂,不像千金公主、太平公主那樣肆無忌憚地大玩男寵,而且有過二張、崔湜等人聲名狼籍的前例,男人們也不好意思公然地以做公主的情人為榮。然而,細(xì)心考證一番,不難發(fā)現(xiàn),王維和玉真公主還是藕斷絲連,糾纏不清的。
大家細(xì)看王維的年譜,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情。王維因事被貶為濟(jì)州參軍,這是一個九品小官。但是四年后,王維棄官悄悄地回到了長安,他在長安閑居了七八年,這期間沒有當(dāng)任何官職。然而,就在這段時間里又發(fā)生過我們熟知的另一個故事,那就是孟浩然鉆床底的那件事:開元十七年,孟浩然到長安來求官,這天他正好在王維府上聊天,唐玄宗突然駕到,嚇得老孟鉆到床底下去了。王維見玄宗情緒不錯,于是說出了孟浩然在此的事情。玄宗也沒有見怪,還讓孟浩然吟首詩聽聽。結(jié)果老孟賴狗扶不上墻頭去,哪首不好念,念了首什么“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詩,惹得唐玄宗大為不悅,老孟的官運也就此被封殺。
這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但這其中卻有很多疑點,孟浩然和王維是朋友,又是兩個大男人。在一起談?wù)勗娢挠惺裁床豢梢缘模植皇羌榉蛞鶍D,往床底下鉆個什么勁兒?再者,玄宗為什么到王維家去串門?還來的這樣突然。就算皇帝到大臣府上去,一般也是前呼后擁,早有太監(jiān)之類的前去通知準(zhǔn)備,大臣早就恭迎在大門外了,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皇帝倒像是學(xué)生公寓里查宿舍衛(wèi)生的,說來就來?所以我們可以推測,王維此段時間定是常住在玉真公主居處??赡苓@天正好公主不在,出去玩了,孟浩然鄉(xiāng)下佬一個,想開開眼界,看看公主住處什么樣兒。王維就私自請了他來,所以皇帝一來,他才嚇得朝床底下鉆。而且正因為是在玉真公主的住處,以玄宗的兄妹情深,肯定不時來看看,玄宗兄妹間親密得很,一切禮儀從簡,也并不會事先傳報什么的,故而才有這檔子事。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禁宮中、玉觀里帷幕重重的背后,隱藏著溫文爾雅的大唐才子和公主的情緣,只是隨著時光的遠(yuǎn)走,這背后的故事已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編輯本段相關(guān)詩詞賞析
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yīng)相逢。
這首《玉真仙人詞》是唐朝第一大詩人--李白所作。這是在開元十七年時,李白和玉真公主見面時寫下的。李白一生好道,玉真公主怎么說也是修道之人。和道家方面的人頗有些來往。于是經(jīng)人推薦,李白得以和玉真公主相會。太白寫詩豪放不羈,雖然在公主面前,也不失飄逸狂放的本色。什么”鳴天鼓“、“騰雙龍”、“弄電行云”之類的,把玉真公主寫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比起王維那篇拘謹(jǐn)呆板的詩來要好得多。太白本性就是個飛揚跳脫、風(fēng)流多情的人物?!度圃姟分杏欣畎走@樣一首詩,題為:“白微時,募縣小吏。入令臥內(nèi),嘗驅(qū)牛經(jīng)堂下。令妻怒,將加詰責(zé)。白亟以詩謝云:素面倚欄鉤,嬌聲出外頭。若非是織女,何得問牽牛?!蔽覀兛?,當(dāng)時的小李白,就敢和縣令夫人調(diào)笑。從詩中看,李白牽了牛跑到縣令的后堂臥室中攪鬧,縣令夫人大概連衣服也沒穿好,就在帳后露出半彎玉臂,探出頭來斥責(zé)李白,小李白不但不怕,還嘻皮笑臉地吟了這樣一首詩,詩中也充滿調(diào)笑之意,自稱為“牛郎”,把縣令夫人比喻成織女。由此可見,太白生來就是個風(fēng)流種子。
所以嘛,當(dāng)太白遇上玉真公主后,是像花朵遇上雨水,還是像風(fēng)箏遇上風(fēng),我們也很難說得清。不過太白和玉真肯定會有一些故事的??墒翘讈淼臅r機卻也太不巧了,我們在王維那篇中說過,開元十七年時,王維正好也回到了長安,此時的王維和玉真公主可能正親親熱熱,甜甜蜜蜜哪。這里也可以解釋一下這樣一個問題。有不少人疑惑,為什么李白和王維雖為同時代的兩大詩人,但他們彼此的詩作中居然誰也沒有提過誰,似乎不在一個時代似的。按說他們都和孟浩然關(guān)系不錯,但為什么他們之間就沒有什么來往?其實答案正在這里,王維和李白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既有這種關(guān)系,他們當(dāng)然都不愿意答理對方。
說來玉真公主一開始對李白并不是太好,她曾把李白晾在“玉真公主別館”里好多天,一直不管不問。玉真公主的住處有好多,像什么玉真觀、安國觀、山居、別館之類的。所以她幾個月不來這里也很稀松平常。李白因此寫了兩首詩,發(fā)了一會牢騷后悵然而去: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諢熋杂晟?,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jīng)綸才。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队裾婀鲃e館苦雨贈衛(wèi)尉張卿二首》
但是玉真公主對李白并未完全忘情。天寶年間,在玉真公主的推薦下,玄宗宣李白入京,封他為翰林學(xué)士,并曾有“御手調(diào)羹,龍巾拭吐”之寵。但李白毛病不少,一是太狂妄,二是好喝酒。整天醉得昏天黑地--”天子呼來不上船”,天子都叫不醒,公主恐怕也叫不動他。李白和同僚間的關(guān)系也十分差,他看別人不順眼,別人看他更不順眼,另外又得罪了高力士等人,于是天寶三年,唐玄宗只好將他“賜金放還”。但此時玉真公主并不同意,于是玉真公主賭氣對玄宗說:“那將我的公主名號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財賦,也都去掉?!毙陂_始不答應(yīng),但玉真公主還是堅決散去了財產(chǎn),辭掉公主的名號,并離開京城,遠(yuǎn)去安徽宣城修道。這時候玄宗有了楊貴妃在側(cè),不是說凡事都依著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了。所以雖然知道公主是在賭氣,也沒有再順著她的意思,聽任她去除名號,散財修道。
李白終其一生,都對玉真公主充滿愛慕之情。李白有一首廣為流傳的詩,叫做:“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比绻涣私膺@首詩的背景,還以為太白真對著座山發(fā)愣哪。其實玉真公主后來正是在安徽敬亭山上修煉,所以李白對著敬亭山,終日心馳神往,要知道太白之意不在山,在乎玉真公主也。太白又曾有詩道:“??湓圃潞茫揖赐ど?。五落洞庭葉,三江游未還。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顏”。這其中的相思之情,不可謂不深。太白和玉真公主的情緣,可謂不淺。然而太白之性情太過狂放,似乎也不是可以終身相托的人。同樣,玉真公主既然出家做女道士,想必也是個不喜歡受拘束的人。
所以太白和玉真公主正像一首歌中唱得那樣:“緣分,緣分,就怕有緣沒有份”。不過人們經(jīng)常說,越是沒有得到的就越美好,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所謂:“娶了紅玫瑰,就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就成了衣服上的一顆飯粒子”。也許就像太白和玉真公主這樣,在歲月深淵,望明月遠(yuǎn)遠(yuǎn),挺好。
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去世,時年七十多歲,葬于敬亭山。李白也于同一年死于敬亭山下的當(dāng)涂縣。
編輯本段李白與玉真公主,一場子虛烏有的戀情
簡介
很多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就像是個長舌婦,總有些微風(fēng)起于青萍之末,總有些倒下的梧桐樹需要說長道短。近來在網(wǎng)上游蕩,發(fā)現(xiàn)李白與玉真公主的緋聞?wù)缁鹑绮枞缈Х?,被各類寫手炒作。至于李白的老?“趙香爐”和女兒“紫煙”,早已經(jīng)是昨日或者明天的黃花了。
緋聞的大意是:大詩人李白跟美麗的玉真公主(唐睿宗的女兒,唐玄宗的妹妹)先是一見鐘情,然后一輩子藕斷絲連。玉真公主向哥哥唐玄宗推薦了李白,使李白有機會進(jìn)入宮廷,但玄宗最終沒有重用李白,玉真因此跟皇帝哥哥鬧翻,連財產(chǎn)和公主的身份都放棄了。玉真晚年為了李白而隱居在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所以李白多次往來宣城,而且寫下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緋聞還說,另外一個大詩人王維其實跟玉真公主也很曖昧,經(jīng)常跟李白爭風(fēng)吃醋。
不過想想也很正常:一個名人,一個名詩人,如果沒有點緋聞,沒有點艷遇,似乎總是美中不足。雖然李謫仙生前喜歡女人,老婆有四個,留過情的妓女N個,但似乎都不夠麻辣,不夠火爆,不夠纏綿,不夠飄逸。當(dāng)然了,更不能拉動內(nèi)需,刺激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所以在死了1300年后,李白被搖身一變成為陳X希式的人物,又是楊貴妃又是玉真公主,搞了一大串。只可憐那雄才大略的唐玄宗,竟然成了謝X鋒式的人物,太太和妹妹都被人上了,真是比竇娥還冤枉!
緋聞的源頭
在網(wǎng)上搜索了兩天,終于找到了緋聞的源頭。原來在宣城敬亭山下,地方政府給玉真公主修了塑像,還建了墳、立了碑,碑文如下:
玉真公主(?~七六二年),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降世之初,母竇氏被執(zhí)掌皇權(quán)的祖母武則天害死,自幼由姑母太平公主撫養(yǎng)。受父皇和姑母敬奉道教影響,豆蔻年華便入道為女冠,號持盈法師,號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師,封崇昌縣主食租賦。入道后廣游天下名山,好結(jié)有識之士,尤垂青才華橫溢的平民道友李白,力薦李白供奉翰林為圣上潛草詔誥。李白傲視權(quán)貴遭讒言而賜金還山,公主郁郁寡歡,憤然上書去公主稱號。安史之亂后追尋李白隱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殞魂寄斯山,百姓將其安息之地稱為皇姑墳,世代祭拜。李白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借贊美敬亭山的同時,蘊含著對玉真公主的深深懷念之情。
公元二零零一年九月十日
許錫照撰文 聶華軍書 程家仁刻
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管理處 立
我不知道寫碑文的許某人是何方神圣,有沒有研究過歷史。如果沒有,只能說明他無知;如果研究過,還寫出這樣的東西,就太不地道了。因為他涉嫌在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多次強奸歷史,故意張冠李戴。
不信,且聽我道來。
玉真公主是誰?
前文說了,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親妹妹。在這里,我還要強調(diào)一點,她不僅僅跟玄宗是一個爹,還是一個媽,這在當(dāng)年皇子妻妾成群的年代,可是不太容易的。
而且他們共同的母親,就是唐睿宗的正妻竇氏,很早就被惡婆婆武則天干掉了。兄妹從小相依為命,感情很深。所以,在唐睿宗和唐玄宗兩朝,玉真公主地位十分顯赫,經(jīng)常向爸爸和哥哥推薦干部。當(dāng)然了,她的最大樂趣是幫助爸爸、哥哥搞統(tǒng)戰(zhàn)事業(yè),跟文化界和宗教界關(guān)系密切,王維和李白都是她推薦上去的。此外,張說、高適、儲光羲都跟她關(guān)系密切。以致千年之后,有人猜測在開元天寶年間,長安城中有一個以玉真公主為核心的文藝沙龍。
所以有人認(rèn)為,玉真公主在唐代公主的影響力中,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大概能排到第三的位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3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