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郭嘉。
提起三國,更多人想到的或許是料事如神,借東風的諸葛亮,狡猾如蛇,卻多次被戲弄的司馬懿,抑或是年輕氣盛,過早去世的周公瑾,此三人,皆有神鬼之才,得一人可得天下,三國也因這三人而顯得更令人癡迷。
三國之境地,若非郭嘉才長氣短,或許,從一開始,三國之勢便不會形成。
郭嘉,東漢末年謀士,生于170年的郭嘉,死在了207年,郭嘉具有識人之術,初出茅廬的郭嘉為了謀求更廣闊的天地,投在了袁紹帳下,奈何袁紹是個可謀事之人,卻并非決策之人,優(yōu)柔寡斷正是都袁紹最好的形容詞,如此袁紹,不配稱為郭嘉侍奉之人,于是郭嘉便改投曹操。
曹操,一方雄主,為人求賢若渴,奈何曹操生性多疑,手下謀臣猛將,大多都要被曹操多次猜忌,死在曹操手下的英魂不在少數。
便是如此的曹操,唯獨對郭嘉禮遇非常,兩人甚至到了同寢同食的地步,郭嘉能夠讓如此曹操為之折服,足以看出郭嘉的才能之高。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若是郭嘉并未因病身亡,臥龍根本也不會有出山的必要,劉備必敗!
被如此高捧的郭嘉,其中是否真的有道理?當然有道理,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郭嘉并非一個為曹操出謀劃策的謀士,但郭嘉卻是一個為曹操決策的蓋世謀臣。
郭嘉在世,但凡是郭嘉參與的戰(zhàn)斗,十戰(zhàn)九勝,這就是郭嘉的意義,郭嘉在的時候,曹操集團如日中天,北方戰(zhàn)事,幾近百戰(zhàn)百勝,曹操手下謀臣或許有不輸于郭嘉的,但卻并沒有一個能與郭嘉在決策上相提并論的。
曹操與呂布戰(zhàn)斗,初戰(zhàn),戰(zhàn)必勝,到了后來,卻因為呂布的勇猛,再無寸進,到了何種地步?到了曹操自己都沒有了信心,心里打了退堂鼓的地步,想要退兵,卻被郭嘉阻止,呂布為莽夫,戰(zhàn)則用,疲則怯,此時正是呂布疲憊之時,若是一鼓作氣,必當大破呂布,曹操聽之,果然大勝。
曹操與袁紹戰(zhàn)斗,袁紹乃當時實力最強的一方勢力,其兵力更勝曹操五倍有余,此戰(zhàn),如同以卵擊石,但郭嘉卻是向曹操闡述了十勝十敗,十個曹操必勝因素,十個袁紹必敗因素,曹操就像被打了雞血一般,果真率兵抗擊袁紹,最終得勝。此般戰(zhàn)役,也成為了曹操一生最值得炫耀的一場戰(zhàn)役。
只是可惜,英雄氣短,曹操大破匈奴之際,郭嘉也死在了北方,北方已經平定,天下只有寥寥幾個小勢力分布在南方,一旦曹操率大軍壓境,此戰(zhàn)結局也可想而知。
奈何,郭嘉前腳剛去世,后腳曹操就遭遇了人生滑鐵盧,一場赤壁之戰(zhàn),燒光了曹營百萬雄師,本已具備了一統(tǒng)河山之勢的曹操,最終卻是大敗而歸。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赤壁不敗。赤壁不敗,則曹操一統(tǒng)河山的夢想也得已實現(xiàn),只可惜,郭嘉死得太早,曹操卻只能留下一生的遺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4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