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長城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人物至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被人們議論紛紛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人們對人物的榮辱功過有著不一樣的看法,比如秦始皇。大多數(shù)人們對秦始皇的印象就是殘暴,可也有很多稱贊他的功績。
秦始皇的暴政確實傷害了無數(shù)無辜的平民百姓,但他也為我們留下了萬里長城——新七大奇跡之一。作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偉大的奇跡,作為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萬里長城至今屹立不倒。疑問的是,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時期并沒有鋼筋混泥土,長城憑借什么可以支撐2000年之久?
萬里長城的起源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典故就是有關長城的,由此可知長城始建于周朝,早在公園前7世紀的春秋時代,為了抵御別國的進攻,楚國率先修筑了“楚長城”,揭開了中國歷朝歷代長城修建的第有了一篇。
有了楚國這一榜樣,齊、魏、趙、秦、燕和中山等國也相繼修建了''諸侯互防長城''。除此以外,秦國、趙國、燕國這三個國家與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他們還得提防著這一強大的對手,因此他們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長城''。在以后的時光里,各國的盡管君王換了一代又一代,但亙古不變的就是對自己國家長城的修建和加固。
由此可見,在秦始皇以前,各國的君王都曾修建過小型的“長城” ,而他們的目的十分一致——用來抵抗外敵,保本國疆土。
秦始皇一統(tǒng)六國,造就2000年屹立不倒的萬里長城
公元前247年,13歲的秦王政成功即位,這時誰都不知道這個少年會成為千古一帝,人們只知道他的野心不小,卻不會想到他的野心比誰都大!前238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這是他可以“親理朝政”的開端,也是他譜寫傳奇的開始。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僅僅九年的時間,他完成了秦國幾代人努力的目標——先后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家,在39歲時就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千古一帝自此誕生。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面對這來之不易的江山,秦始皇利用自己的權利展開了一系列守江山的政策,其中一件便是對長城的修建以及加固。
在那個時代,并沒有現(xiàn)如今牢固的鋼筋混凝土,而修建一米的長城需要6千塊青磚,將這些青磚連在一起是最大的難題。整個長城的修建,一共用了420億塊磚頭,可想而知,僅僅使用泥漿來鏈接他們,是完全不靠譜的,更不用提這個長城能夠屹立不倒。
這時,就不得不夸贊中國勞 動人民的智慧了,相信很多農(nóng)村的孩子都知道過年貼對聯(lián)時,往往會用到糯米,煮熟的黏黏的糯米可以保證對聯(lián)貼在墻上,一整年都不會脫落。其實,發(fā)現(xiàn)并利用糯米的黏性,早在秦始皇修建長城時就開始了,這無數(shù)磚塊的連接,靠的就是黏黏的糯米汁。
除此以外,修建萬里長城這一巨大的工程,還少不了勞動人民的“就地取材”。秦始皇只管下達命令,修筑長城的過程中,有很多寸步難行的地方,都得靠勞動人民動腦子想辦法。
比如,當萬里長城修建到甘肅玉門關的戈壁地帶時,擺在人們面前的難題是——黃土資源稀缺,如果從別的地方特意運來黃土,不僅耗費人力,更耗費物力。所以人們只能想一想其他的結(jié)局辦法,人們注意到這個地帶最多的可用材料便是蘆葦和沙礫。
按照現(xiàn)在的化學知識,我們很簡單的就能判斷出蘆葦中含有大量的鹽,沙礫中有大量的堿,鹽與堿可以發(fā)生化學反應。但是那個時候并沒有這樣的化學知識,也許是機緣巧合,人們發(fā)現(xiàn)采用將蘆葦和沙礫間隔相疊的辦法可以建造出牢固的城墻。
皇天不負苦心人,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人們都會一步步地克服所難關,萬里長城因此逐漸建成了。
榮辱參半,是非參半
在我們眼里,萬里長城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夢寐以求想要去走一遭的地方??墒窃谶b遠的古代,萬里長城是無數(shù)先人的汗水,甚至是鮮血與生命,更是無數(shù)家庭的家破人亡。看似簡簡單單的糯米汁,卻是那個時代稀缺的食物。何況是剛經(jīng)歷過數(shù)百年戰(zhàn)爭的時代?
幾百年等的戰(zhàn)亂,早已使平民百姓苦不堪言,人們以為戰(zhàn)亂過后,一統(tǒng)天下的日子會過得舒坦一些,卻不曾想秦始皇的暴政又帶給他們一個黑暗的漩渦。
本就是吃不暖穿不飽的年代,人們在完成基本的農(nóng)作物生產(chǎn)量的同時,還需要生產(chǎn)大量的糯米,人們往往不堪重負,但為了自己的項上人頭,不得不咬牙堅持。這樣的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們產(chǎn)生怨言,失去了民心是秦始皇大業(yè)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不得不說,如果沒有秦始皇,我們就不會看到百萬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努力的成果——萬里長城。如今,萬里長城顯然已經(jīng)成了中國的標志之一,甚至有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說法。
拋開秦始皇的暴政不說,他確實為中國歷史做出了很多貢獻——書同文:秦始皇下令統(tǒng)一和簡化文字,這是一場有關文字的大改革,對中國漢字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還有度同制,車同軌,行同倫等等。
中國歷史上的君王數(shù)不勝數(shù),打下江山后荒淫無度的皇帝也不在少數(shù),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確實有千古一帝該有的樣子。要想正確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則必須要做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我們不能因為秦始皇的成就去忽略他對百姓的殘暴,更不能因為他的殘暴去否定他對中國歷史做出的貢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5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