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上學期間可能已經(jīng)學過一些歷史知識,但是歷史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課本范圍。歷史中有無數(shù)精彩的故事,等待我們?nèi)ネ诰蚝桶l(fā)現(xiàn)。今天,我為大家搜集了關(guān)于李斯的死法:李斯的臨終遺言是什么?的歷史知識,趕快來看看吧。
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作為曾經(jīng)高高在上的大秦丞相,臨死時的李斯又有著什么遺言呢?在押赴刑場的路上,李斯已經(jīng)73歲了,他緩慢走著,突然回頭對著同被判處死刑的兒子李由說道:“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如此悲壯的遺言,很難想象是出自李斯之口。面對酷刑,李斯沒表露出如同常人般的恐懼,而是沉湎于多年前在上蔡一無所有時“牽犬東門,逐狡兔”的快樂時光。從上蔡西縣一個看管倉庫的小吏,直至最后成為大秦帝國的丞相,李斯的逆襲堪稱神話。
本文涵蓋了關(guān)于李斯的死法:李斯的臨終遺言是什么?的所有內(nèi)容,希望能夠為讀者們提供有關(guān)該主題的全面了解。如果您對歷史人物及歷史相關(guān)知識感興趣,我們強烈建議您關(guān)注我們的,我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歷史內(nèi)容,包括歷史事件、歷史名人、歷史文化等等。
史話《大秦賦》第1期,探索歷史劇人物背后的心路歷程。
明朝人李贄《史綱評要·后秦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推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
就橫掃六國、一統(tǒng)天下,進而創(chuàng)立前無古人的秦帝國而言,李斯在世人眼中的地位是很高的,高到可以跟秦始皇“并行”,但是他的結(jié)局卻是讓人唏噓不已。
《史記·李斯列傳》曰:“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p>
秦二世當政后,李斯作為始皇帝最親近之人,大秦帝國的締造者,卻被像罪大惡極之人般消滅。所遭受的死前折磨更是驚世駭俗。
《漢·書·刑法志》曰:“當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誹謗詛詈者,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五刑。”
李斯在被腰斬前,先是臉上刺字,接著用刀割掉鼻子、砍掉左右腳,然后用藤條或荊條將人活活打死,最后砍掉腦袋、把尸體當街剁成肉醬??梢哉f僅1個“具斯五刑”,李斯就已經(jīng)死得透了。秦二世后面還要加個腰斬,意味著秦二世的泄憤訴求攀升到極致,他對李斯是恨透了。
一代秦相李斯就這樣在帝王的恨意中,落了個不得善終。然而李斯的結(jié)局,其實早在李斯離開師傅荀子之時,就已經(jīng)注定了。而這一切,又都在他跟師傅的告別詞中有過暗示。
李斯在楚國上蔡當管倉庫的小吏時,看到廁所里的小鼠見人就跑,而糧倉里的老鼠見人卻有恃無恐。悟出了影響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學“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環(huán)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要想過上好日子,就要明確地想辦法攀爬到1個能夠給你好日子的環(huán)境中,只有處在那個環(huán)境中,才有可能成功過上好日子。
自此之后,李斯開始瘋狂的惡補自己的學識、認知等,努力讓自己有匹配過上好日子的能力,為此李斯特意拜師荀子。除了能力提升,李斯還把眼睛看向四方,探尋能讓自己成勢的環(huán)境,最終選擇了秦國。
《史記·李斯列傳》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游說者之秋也。
李斯的眼中,西邊的秦王要吞并天下,以自己一己之力建立帝業(yè),所以正值需要大量人才做戰(zhàn)略謀劃的時候,而這正好是自己一展抱負的千載難逢之機會,于是李斯毅然選擇離開老師去秦國奮斗。與此同時李斯也說出了自己對人生價值的理解。而這些話縱使放在今天也是熱血滿滿。
《史記·李斯列傳》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于卑賤,而悲莫甚于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托于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把功名富貴放在了自己追求的終究目標,并且暗諷那些地位卑微,卻不想功名富貴,天天混日子的人是白白長了一副人相。在李斯的字典里所謂的“禮義廉恥”那些應該很少,他是把最大的恥辱視為卑賤、貧窮。
后來,到了秦國的李斯,那顆對功名富貴的利己追求,確實讓他有了努力的動力,也讓他成為了人上人。但是將人生目標僅視為功名富貴,對于人來說是補瘡剜肉,看似有效果,實則埋下重大隱患。
對“功名富貴“的無限渴望,讓李斯在心理上,可以為了眼前利益而毫無原則,甚至可以說只要價錢合適,他可以出賣任何人,如此一來直接造成了李斯后來的悲劇。
李斯萬事利己,趙高得以僅僅是“許諾共治天下”就成功說服李斯放棄自己的職業(yè)操守,背叛新君主扶蘇,恭迎胡亥篡位。
在篡位的行動中,李斯認定自己是功臣,可以繼續(xù)得到重用,逃過在秦始皇時代就反對他的扶蘇所支配,所以除掉扶蘇是他的最大利益選擇。
然而李斯忽視了一山難容二虎的事實,李斯要繼續(xù)把權(quán),當百官之長,但是秦二世之下只有一個位置——趙高作為另1個功臣,他也想要。
趙高是宦官,是秦二世的老師,李斯雖然是丞相,但去后宮次數(shù)有限,跟年少的秦二世理論上只是萍水相逢的關(guān)系。而古時的大臣權(quán)力,往往直接取決于皇權(quán),皇帝說你好,你就好,說你啥也不是,就啥也不是。
如此一來,李斯在跟趙高的爭斗中,跟秦二世走得更近的趙高是有天然優(yōu)勢,李斯陷入1個最不利己的環(huán)境,最終死在了不利環(huán)境中。
環(huán)境給予李斯一切,卻也讓他死在環(huán)境之下。功名富貴激勵了李斯奮發(fā)圖強,卻也讓他被利益蒙蔽雙眼,失去基本的判斷,釀成“大禍”自己作為人而不得善終,自己的事業(yè)二世而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47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徐霞客寫游記的經(jīng)濟來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