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上學期間學習歷史,但其實歷史的領(lǐng)域非常廣闊,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還有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等待我們?nèi)グl(fā)掘。今天我為大家整理的是關(guān)于殺了武則天男寵又逼武則天退位的張柬之,下場如何?這一歷史內(nèi)容的詳細介紹。
然而在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張柬之卻選擇了背叛武則天,發(fā)動了神龍政變。這個政變是在武則天生病期間進行的,他聯(lián)合了桓彥范、敬暉等人,廢黜了武則天,擁立李顯(后來的唐中宗)復位。作為政變的策劃者和參與者之一,張柬之被封為漢陽郡公,并被任命為吏部尚書。
然而張柬之并沒有因此得到安然無恙的結(jié)局。他在復位后的李顯政權(quán)中再度受到排擠,尤其是武則天的女兒韋后和外甥武三思對他持敵對態(tài)度。受到重重打擊之下,張柬之被貶流放至瀧州,這個地方位于今天的廣東羅定。
張柬之在流放期間備受委屈和憤怒,很快不幸去世,享年八十二歲。作為對他的辛勤努力和犧牲的肯定,后人追贈他司徒和中書令的職位,并謚號為“文貞”。他也被配享到了唐中宗的廟庭中。
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范與左威衛(wèi)將軍薛思行等人率領(lǐng)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來到神都紫微城北門玄武門,派李多祚、李湛及內(nèi)直郎、駙馬都尉安陽人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李顯。
李顯有所懷疑,沒有出來,王同皎說:“先帝把皇位傳給殿下,殿下無故遭到幽禁廢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無不義憤填膺,已經(jīng)有二十三年了?,F(xiàn)在上天誘導人心。北門的羽林諸將與南衙朝臣得以同心協(xié)力,立志誅滅兇惡的小人,恢復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暫時到玄武門去以滿足大家的期望?!崩铒@回答說:“兇惡的小人的確應該翦除,但是天子圣體欠安,你們這樣做能不使天子受驚嗎!請諸位日后再圖此事?!崩钪R說:“諸位將帥宰相為了國家不顧身家性命,殿下為什么非要讓他們面臨鼎鑊的酷刑呢!請殿下親自去制止他們好了?!崩铒@這才出來。
王同皎將李顯抱到馬上,并陪同太子來到玄武門,斬斷門栓進入宮中。此時武則天在迎仙宮,張柬之等人在集仙殿的走廊下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斬首,然后進至武則天居住的集仙殿,在她周圍環(huán)繞侍衛(wèi)。武則天吃驚地坐起來,問道:“是誰作亂?”張柬之回答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掉了,因為擔心可能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向您稟告。在皇宮禁地舉兵誅殺逆賊,驚動天子,臣等罪該萬死!”
武則天看見李顯也在人群之中,便對他說:“這件事是你讓干的嗎?這兩個小子已經(jīng)被誅殺了,你可以回到東宮里去了?!被笍┓渡锨罢f:“太子哪 能還回到東宮里去呢?當初天皇把心愛的太子托付給陛下,現(xiàn)在他年紀已大,卻一直在東宮當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懷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誅滅犯上作亂的逆臣。希望陛下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從上天與下民的心愿!”李湛是李義府的兒子,武則天發(fā)現(xiàn)了他,對他說:“你也是殺死張易之的將軍嗎?我平時對你們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變故!”李湛滿面羞慚,無法回答。
武則天又對崔玄暐說:“別的人都是經(jīng)他人推薦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親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這里呢?”崔玄暐說:“我這樣做正是為了報答陛下對我的大恩大德?!?/p>
接下來逮捕了張昌期、張同休、張昌儀等人,將他們?nèi)刻帞?,并在神都天津橋的南邊將上述人犯與張易之、張昌宗二人一道梟首示眾。在這一天里,為防范突然事變的發(fā)生,袁恕己隨從相王李旦統(tǒng)率南牙兵馬,他們將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等逮捕下獄,這些人都是張易之的同黨。先前,張昌儀新建起一幢非常豪華的宅第,規(guī)模比諸王及諸位公主的宅第還要宏大,有人晚上在他的門上寫道:“一日的絲能織幾日的薄紗?”張昌儀讓人把字跡除掉,結(jié)果又被人寫上,這種情況總共出現(xiàn)了六七次。張昌儀用筆在門上寫道:“即使是只織一天,我也感到滿足?!贝撕蟊銢]有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決定由太子李顯代行處理國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別攜帶天子的璽書前往各州進行安撫工作。正月二十四日,武則天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顯。
誅除張易之、張昌宗,張柬之首先設謀。論功提拔為天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漢陽郡王,封給實納租稅的食戶五百戶。不到半年,他以漢陽郡王加“特進”銜,免除治理政事。
不久,張柬之遭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排擠,武三思以張等五大臣誣陷韋后為由,向李顯中傷他們,李顯于是下詔,同時免去他們的宰相職務。張柬之失權(quán)后,愿回襄州養(yǎng)病,便任命他為襄州刺史。
到襄州后,他以法紀對待下屬,即使是親朋舊故也不放縱寬免。適逢漢水暴漲侵及外城,張柬之就軍營壁壘筑堤,遏制急流怒濤,全境依賴它防洪。
關(guān)于殺了武則天男寵又逼武則天退位的張柬之,下場如何?的內(nèi)容就是這些了,致力于為讀者提供高質(zhì)量、全面的歷史資訊和故事。我們的內(nèi)容不限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喜歡的話就請關(guān)注我們吧。
張柬之在神龍革命前一年出任宰相,在武則天專寵包庇張氏兄弟的惡劣政治形勢下,果斷采取措施,聯(lián)合聯(lián)絡爭取李、武兩家的支持,在這些政治勢力的支持下,領(lǐng)兵發(fā)動政變,逼迫一代女皇武則天退位,又迎立李顯復位,恢復大唐國號。李顯復位后,張柬之也因功被封為天官尚書,漢陽郡公;隨后被政敵武三思算計,先是被進封為漢陽郡王,爵位雖然高了,但是卻失去政府權(quán)力。再后來被誣陷誹謗非議韋后,被中宗李顯貶回老家襄陽養(yǎng)老,不久又流放瀧州,隨即憂憤而死,可謂下場凄慘。
在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人員中,張柬之是一個急先鋒。他知道武則天即將駕崩了,趕緊找人,順利逼迫武則天讓位。在這個時候,他是李唐復興的第一大功臣,這個功臣因為被人誣告,發(fā)配到邊地,老爺子就活生生氣死了。要是我的話,我也生氣,畢竟,我?guī)湍隳敲炊?,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更何況當時的張柬之還那么大年齡了。
還有就是敬暉,他在參加的時候就說要將武三思等人一并干掉,但是張柬之不同意,說了三次以后,就沒有再堅持。等到武三思和韋后聯(lián)合起來了,張柬之被發(fā)配的時候,才后悔沒有這樣做。敬暉被流放到南方很遠的地方,就算是到了那里也不能好,被人凌遲處死了,下手得多狠!
崔玄暐也是一個參與者,他在里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但是,他還算是一個很好的下場,只是病死,而不是被人殺了。桓彥范和袁恕己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在被發(fā)配的過程中就被人殺掉了。這個是不是就是水滸里武松面臨的下場呢?武松是殺掉暗殺者,而這倆是被人暗殺了。
這些人要數(shù)張柬之郁悶,自己認為替君主考慮,但是君主很懦弱,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會被武三思和韋后算計,活活氣死也是一個悲慘的下場。參與政變的這些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說明了什么?是不是千萬別逆天而行?是不是人力強為就會導致自身受到殘害?這是一個迷信的說法,我不贊成!只能說明他們是欠考慮的,沒有想到李顯那么軟弱!
#古史傳奇#因為“神探狄仁杰”的熱映,我們記住了梁冠華扮演的狄仁杰,就像王剛扮演的和珅一樣,狄仁杰的形象深刻的定格了,似乎狄閣老無所不能,在狄仁杰神乎其技的表現(xiàn)下,掩蓋了那個時代其他人的光輝。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改變了 歷史 進程的人,一個人在古稀之年,發(fā)動政變,結(jié)束了武則天的統(tǒng)治,還權(quán)于李唐的首功之人:張柬之。
張柬之被武則天信用,確實得到了狄仁杰的幫助。當時武則天想尋找一個宰相之才,便問狄仁杰道:“你看天下還有沒有可以重用的能人呢?”狄仁杰回答:“如果只是做一般的工作,執(zhí)行您的命令寫出合乎要求的詔令,現(xiàn)在的兩位宰相的能力就已經(jīng)足夠了!但是這些儒生沒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并不是什么治世之才,您是需要可以和您一起治理天下的大才,是嗎?”武則天笑了笑,說道:“還是你這個老東西了解朕的想法,我就是這個意思?!?br>
狄仁杰說:“荊州長史張柬之盡管年齡很大了,但卻是宰相的材料,如果任用他做宰相,他必定能夠鞠躬盡瘁,為國家做很多貢獻?!蔽鋭t天隨后調(diào)任張柬之為洛州司馬,但沒有直接任命為宰相,畢竟宰相執(zhí)掌天下權(quán)柄,這個人員就算是狄仁杰推薦的,也要慎之又慎,大權(quán)旁落在不可信之人手里可是十分危險的。
過了幾天,武則天又要狄仁杰給自己推薦人才,狄仁杰說:“臣已經(jīng)把張柬之推薦給您了,但您并沒有重用他呀!”武則天對狄仁杰說:“我已經(jīng)把他遷到洛陽,并讓他做洛州司馬了!”狄仁杰說:“我推薦張柬之可不是來做司馬的,而是要做宰相,你只讓他做洛州司馬,這明顯是大材小用,并且不相信微臣?!蔽鋭t天只好繼續(xù)提拔張柬之,讓他做司刑少卿,遷秋官侍郎,進一步考察其能力和品行。
不僅狄仁杰,當時的宰相姚崇也對張柬之很看重。武則天讓姚崇推薦宰相之才,姚崇也推薦了張柬之,他對武則天說:“張柬之這個人沉穩(wěn)有謀,能夠決斷大事,但人年齡很大了,如果用就趕緊使用!”武則天立刻召見了張柬之,加封他的官職。
武則天病中,朝中大事落到了她的兩個面首張氏弟兄的手里,這兩個人不僅無能而且貪婪,張柬之感覺恢復李唐的機會來了,于是開始聯(lián)絡了五個人,準備適時發(fā)動政變。
李多祚是個關(guān)鍵人物,他是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掌管羽林軍,他的態(tài)度至關(guān)重要。張柬之主動找到李多祚做工作,他對李多祚說:“將軍今天的富貴,到底是誰給予的呢?”李多祚熱淚盈眶,哽咽的說:“是唐高宗李治給的機會!”張柬之說:“如今張氏弟兄霍亂朝綱,準備危及唐高宗的兩個兒子的性命,這個危急時刻,您不考慮報效唐高宗對您的恩情嗎?”李多祚說:“這是國家大義,我不敢因為自己,和擔心家人的安危而忘記大義。”于是張柬之和李多祚一起對天盟誓,發(fā)誓報效唐高宗,對張氏弟兄采取行動,挽救李唐天下。
勸服大將軍李多祚,誅殺張易之兄弟,逼武則天退位傳位于唐中宗李顯,從中串聯(lián)的主謀就是張柬之。因此李顯繼位后,把張柬之加封了官職,最后進封為漢陽郡王,可謂達到了為官的極致。
但是張柬之的結(jié)局卻并不好,至少不能算是得到了善終,因為武三思在李顯面前誣陷張柬之等五人說韋后的壞話,李顯這個出了名的怕老婆,便免去了張柬之等五人的官職,而這五個人都是神龍政變的主要發(fā)起人。張柬之被貶到了襄州,做襄州刺史,還讓張柬之的兒子和他一起赴任,說是赴任但是和流放差不多。
不久因為武三思的緣故,張柬之又被貶為新州司馬,張柬之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從襄州又來到了新州,連番旅途顛簸,加上政治上的失意,讓張柬之的身體再也無法承受了,憂慮和氣憤讓他在新州去世,一代名臣隕落。張柬之功勞太大,對于李顯死擁立之功,但對于武三思來講,卻是最大的敵人,畢竟沒有“神龍政變”,武三思也是儲君的人選。同樣,對于韋后和安樂公主而言,張柬之也是巨大的障礙,因為她們想學武則天做女皇,她們不在乎唐中宗李顯,因為在她們眼里,李顯只是個無能之輩,但忌憚張柬之等人卻是手握實權(quán)的李唐忠臣。
沒有張柬之發(fā)動的“神龍政變”,大唐的天下或許會隨著武則天的死,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這位風燭殘年的老者,成為了挽救大唐危局的能臣,聯(lián)絡四方勢力,促成太子李顯奪權(quán),勸說李多祚反水,逼迫武則天退位,無處不體現(xiàn)了其膽識和智慧!
一個人的 歷史 ,一家之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66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暮白首嵐岳黑化原因全員黑蓮花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