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砦鋭t天是怎么輾轉(zhuǎn)嫁給李治的?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鵝鵝鵝,曲項(xiàng)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p>
《詠鵝》,或許是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shù)脑姼?。而這首詩,正是唐朝神童——駱賓王所作。然而駱賓王最著名的作品并非是《詠鵝》,而是他62歲時揮毫寫就的雄文——《討武曌檄》。在這篇檄文中,駱賓王以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的筆調(diào),將天后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同時,也將武則天一件永遠(yuǎn)不愿提及的丑聞,公之于天下。
武則天生于權(quán)貴世家,是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彟的次女。公元637年,李世民的發(fā)妻長孫皇后去世,而14歲的武則天以才人的身份入宮,服侍于李世民。
對于來自于勛貴世家的小女孩,李世民似乎并不太感冒。武則天在宮中待了12年,很少得到李世民的寵幸,而她的位階,也僅止步于才人。對于武則天早年在宮中的生活,史書的記載非常少,而武則天自己也不愿提及。
直到晚年,武則天才偶爾和群臣提到自己與李世民相處的故事。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曾有已批名叫師子驄的駿馬。這匹馬性子很烈,無人能馴服。訓(xùn)馬官報(bào)告此事時,武則天正在李世民身邊隨侍。于是她對李世民自告奮勇地說:“我能馴服此馬?!?/p>
武則天表示,她僅需要有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棍,三是匕首。先用鐵鞭抽打它,若不服,則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如果再不服,則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
李世民聽后,頗為夸贊武則天的志氣,但并沒有對她另眼相看?;蛟S李世民更喜歡長孫皇后、徐惠妃這樣的“賢內(nèi)助”,并不喜歡武則天這樣的“烈馬”。
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在他身邊陪侍,并幸運(yùn)地與前來看望父親病情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李世民去世后,武則天與其他沒有子女的嬪妃一起,去往長安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武則天自幼野心勃勃,又怎么可能伴隨青燈古佛度過一生。
僅僅一年后,唐高宗李治親自探訪感業(yè)寺,與自己心心念念的武則天重新相認(rèn),互訴相思之苦。唐高宗的發(fā)妻王皇后聽說此事后,偷偷派人告知武則天,讓她在寺中蓄發(fā),隨時準(zhǔn)備入宮。
原來當(dāng)時的王皇后沒有產(chǎn)下子嗣,而且不善于逢迎皇帝,已然在唐高宗面前失了寵。如今在后宮中,蕭淑妃已然得勢,大有取代王皇后之勢。因此,王皇后施展驅(qū)虎吞狼之計(jì),準(zhǔn)備用武則天來制衡蕭淑妃。
武則天一向聰慧,知道這是脫離苦海的最好機(jī)會。于是她對王皇后曲意逢迎,得到了她的歡心。此后,王皇后多次為武則天美言,還勸唐高宗將她納入后宮。
最終,在王皇后的支持下,武則天順利地重返后宮,并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被唐高宗提升為昭儀。武則天入宮后,果然迅速擊敗了蕭淑妃,寵冠后宮。
隨著地位的上升,武則天立即翻臉,和王皇后反目成仇。從此以后,武則天與王皇后、蕭淑妃在后宮中相互詆毀,相互陷害,但李治都沒有聽信。
為了徹底打倒王皇后,武則天設(shè)下了一個毒計(jì)。武則天產(chǎn)下第一個女兒——安定公主后,作為后宮之主的王皇后聽說后,照例來到武則天的寢宮,看望了這位皇室的新成員,并開心地逗弄了一番。但王皇后死后,武則天卻親手活活將女兒悶死。等到唐高宗來看望女兒時,卻發(fā)現(xiàn)女兒已死。而武則天趁機(jī)哭訴,說是王皇后害死了女兒。唐高宗聽后沒有分辨真假,竟勃然大怒:“皇后竟敢殺我女兒!”對于這個不白之冤,王皇后無法辯駁,而唐高宗從此有了廢王立武之意。
之后,武則天又誣告王皇后與其母柳氏挾媚道蠱惑唐高宗。最終,唐高宗勃然大怒,他不顧長孫無忌等老臣的反對,執(zhí)意廢掉了王皇后,同時被廢的還有蕭淑妃。斗倒了情敵后,武則天被李治立為皇后。
武則天本是李世民的女人,如今又被李治納為妃。按照中國封建法理,這種行為叫做“蒸”,是一種嚴(yán)重的亂論罪行。若讓天下人知道這個丑聞,皇家的顏面恐怕就此掃地。
為了遮丑,李治下詔稱:
“朕昔在儲貳,特荷先慈,常得待從,弗離朝夕,宮壸之內(nèi),恒自飭躬,嬪嬙之間,未嘗迕目,圣情鑒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
簡單翻譯來就是,李世民生病時,李治沒日沒夜地隨侍于左右。當(dāng)時身邊還有很多父親的妃嬪,但是李治卻目不斜視,從沒有看過她們。而李世民看到此情景,不禁贊嘆于李治的仁孝,因此將武則天賜給了李治,就像漢宣帝將自己的宮女王政君賜給漢元帝一樣。既然有元后王政君的先例,武則天自然也能被立為皇后。
那么李世民真的在臨終前,將武則天賜給了李治?這很顯然是子虛烏有的,若真有此事,李世民死后,武則天為何要去感業(yè)寺削發(fā)為尼?這豈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同時,李治詔書中“”嬪嬙之間,未嘗迕目”之語,更是欲蓋彌彰,將李治和武則天的偷情行為,變得一覽無余。但這都是后世人的看法,當(dāng)時人對此卻并不知情。
對于李治迎娶武則天這位“后母”的丑聞,唐朝宮廷一直諱莫如深,天下人也并不知曉。但到了嗣圣元年(684),大文豪駱賓王卻以一篇檄文,將武則天和李治的丑事公之于眾。
當(dāng)時,武則天廢掉剛登基的中宗李顯,另立李旦為帝,自己臨朝稱制,為進(jìn)一步自己登位稱帝作準(zhǔn)備。而駱賓王忠于王事,遂與開國功臣徐世績之孫——徐敬業(yè)一起舉事。起兵前,駱賓王寫了一篇戰(zhàn)斗檄文,其文辭之雄辯,簡直勝過了千軍萬馬。
在文中,駱賓王毫不客氣地揭露了李治和武則天所不愿提及的丑聞: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shí)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jié),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p>
這篇文章,無情地揭穿了武則天和李治所謂“(李世民)遂以武氏賜朕”的謊言,并將李治和武則天的亂倫行為公之于眾。這篇雄文一出,天下“反武”勢力果然云集響應(yīng),徐敬業(yè)迅速在揚(yáng)州集結(jié)了10萬大軍。
據(jù)說,武則天曾親自閱覽了這篇雄文。但讀完后,武則天不僅不惱,反而為駱賓王的文采擊節(jié)贊嘆: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這句也寫得太好了吧!
于是武則天問左右群臣:“這是誰寫的?”部下回答:“是駱賓王!”
對此,武則天肅然變色:
“宰相安得失此人!”
對于自己的仇敵,武則天從來不吝惜于自己的殘忍。但是對待真正的人才,武則天卻能顯示出無窮的寬大。雖然駱賓王將自己的底褲都扒了,但是武則天卻嘆息自己失去了一個宰相之才。由此可見,武則天有著真正的帝王心胸,不愧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徐敬業(yè)被鎮(zhèn)壓后,駱賓王不知所蹤,根據(jù)《資治通鑒》記載,駱賓王死于亂軍之中。但有野史也稱,駱賓王削發(fā)為僧,游遍群山,以90歲高齡而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7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