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響?zhàn)國時期的周天子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戰(zhàn)國和三國時期一樣,都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并且,在戰(zhàn)國時期,人才的流動也是比較頻繁的,比如吳起先在魯國為將,后來又相繼投奔魏國和楚國。再比如商鞅在魏國郁郁不得志,結(jié)果在秦國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得以開啟了“商鞅變法”。至于張儀、蘇秦、公孫衍等縱橫家,更是往來于戰(zhàn)國七雄之間,縱橫捭闔,攪弄風云。
不過,雖然戰(zhàn)國時期的人才眾多,但是,這些人才卻幾乎沒有為周天子效力的情況。在戰(zhàn)國時期,東周王室可謂日漸衰落,先是在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時無能為力,更是在徐州相王、五國相王后徹底失去了天子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戰(zhàn)國時期人才眾多,為何沒人投靠周天子呢?
一
首先,在筆者看來,基于以下幾個原因,戰(zhàn)國時期的人才幾乎沒有投靠周王室。一方面,周王室實力弱小,沒有發(fā)展的前景,從而難以吸引這些人才。自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周王室的實力就開始走向下坡路。在春秋時期,連鄭國這樣的小國都敢和周王室相抗衡,這讓后者的衰落暴露無遺。當然,在春秋時期,不管是齊桓公,還是晉文公,名義上都會打著周王室的旗號來稱霸,也即明面上還是尊重周天子的權(quán)威。
但是,在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時,周天子不僅不敢討伐這些違背宗法制、分封制的行為,更選擇冊封魏國、韓國、趙國、齊國為諸侯,這讓周王室的權(quán)威幾乎是蕩然無存。在此背景下,周王室的疆域更是遭到了戰(zhàn)國七雄的蠶食,也即其整體實力,已經(jīng)和魯國、衛(wèi)國、鄭國等小國差不多了。在戰(zhàn)國時期,這些諸侯國顯然和戰(zhàn)國七雄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
于是,我們看到,呂不韋、商鞅、吳起這三位戰(zhàn)國時期的人才,都是衛(wèi)國人,可是這三人都沒有為衛(wèi)國效力,這里面既有衛(wèi)國君主不會重用人才的緣故,也和他們不看好衛(wèi)國存在直接的關系。同樣的道理,在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所在的疆域和衛(wèi)國一樣,不僅城池有限,而且處在魏國、韓國、趙國、齊國等大國的包圍之下,可謂地處四戰(zhàn)之地。因此,即便是呂不韋、商鞅、吳起等人才選擇投奔周天子,也很難獲得較大的建樹,這是由周王室的客觀實力所決定的。
進一步來說,即便是戰(zhàn)國七雄中,弱小的韓國對于人才的吸引力,自然遠遠不如魏國、秦國、齊國等大國。比如孫臏在魏國遭到龐涓的陷害后,第一反應就是回到齊國,而不是旁邊的韓國,因為在當時,齊國擁有和魏國一較高下的實力。再比如商鞅離開魏國,選擇投奔秦國,這也是因為秦國占據(jù)關中、隴右等地,擁有崛起的基礎。
三
另一方面,相對于戰(zhàn)國七雄的君主,周王室的歷任君主幾乎沒有什么招攬人才的舉動。在戰(zhàn)國七雄中,求賢若渴的君主,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前來投奔,比如秦孝公、燕昭王、趙武靈王、魏文侯、齊威王、楚悼王等,都是求賢若渴的君主。與此相對應的是,周王室并沒有積極招攬人才,自然降低了其對于人才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周王室對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堅持,已經(jīng)明顯落后于戰(zhàn)國時代的實際情況,這也促使其很難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在春秋時期,很多諸侯國的人才,不少就出自君主所在的宗室。但是,到了戰(zhàn)國時期,士人的崛起,促使各個諸侯國的君主不能太過依賴宗室。比如秦國的白起、司馬錯、王翦、蒙恬等名將,都不是秦國宗室的后人。
四
最后,但是,對于周王室來說,依然堅持“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秩序,也即周天子很難直接任用士人,更不會重用士人。與此相對應的是,楚國的楚悼王,面對吳起這樣的士人,敢于將令尹(宰相一職)相托,這是周王室不會采用的用人方式。并且,商鞅變法后,秦國采用軍功授爵來鼓勵士兵立下戰(zhàn)功,獲得田宅等賞賜,這也和周王室的分封制、宗法制相違背。由此,即便有人才來投靠周王室,也不可能在周王室的疆域內(nèi)推出商鞅變法、吳起變法這樣的變法,也即周王室缺乏實施變法的土壤條件。
綜上,戰(zhàn)國時期人才那么多,卻沒有人為周天子效力,這也是一個雙方共同選擇的結(jié)果,也即人才更原因為秦國、魏國、趙國、齊國、楚國等大國效力,而周王室也缺乏招攬人才的誠意和激發(fā)人才潛能的條件,最終形成了周王室越來越衰落的局面。到了戰(zhàn)國末期,秦國在消滅山東六國之間,先吞并了東周王室,從而為剪滅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8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