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是歷史罪人嗎,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作為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大多數(shù)人心中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之處已經(jīng)不需要再一一講述。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的眼界開闊,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以為秦始皇暴虐無比,橫征暴斂了,而是更加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秦始皇的偉大之處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思維和眼光,他比那個時代的人,站得更高,他看得比任何人都要長遠。
回到正題上說,秦始皇在巡游途中暴斃,死之前又恰巧將剛正不阿的蒙毅派出,讓各懷心思的李斯,趙高,胡亥看到了萬丈金光裂縫中的一絲黑光,如果秦始皇不暴斃不可能會有沙丘之變,趙高和李斯還有胡亥根本沒機會。以秦始皇對扶蘇的喜歡他定會詔扶蘇回咸陽繼位。我們都知道扶蘇是一位寬厚仁慈且能善于發(fā)現(xiàn)錯誤,(從之前扶蘇勸誡秦始皇在土地改革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錯誤作法看出)但扶蘇的眼界卻沒有秦始皇的眼界寬且扶蘇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從始皇暴斃之后扶蘇不贊同蒙恬的一系列行為可以看出。即便如此,扶蘇仍是一位圣明之君。俗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秦始皇在大刀闊斧改革的同時一些錯誤的行為都被他所忽略,反倒是“廬山”外的扶蘇,看到了很多弊端。
我相信扶蘇蒙恬李斯的組合一定會使秦朝安穩(wěn)的走下去,那樣中國歷史上至少不會再出現(xiàn)楚漢之爭,至少也減少了許多戰(zhàn)亂,以當時秦朝實力和老秦人好戰(zhàn)的性格,他們不會給北方匈奴機會。大秦居?xùn)|亞中心,且擁有先進的高度社會文明和軍事力量,碾壓亞洲大部分國家。如果秦始皇不暴斃,中國的文明社會更遠的推廣,中國的地域也可能會比現(xiàn)在要更加遠大。
歷史總是無情的。它不會以后世所期許的走下去,始皇在巡游途中暴斃于沙丘,手中剩下的是未完的遺詔:兵數(shù)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秦始皇死后留下了巨大的權(quán)力真空,讓趙高看到了那高高在上閃閃發(fā)光的權(quán)利。
趙高和胡亥狼狽為奸,他們先除去了威脅最大的蒙恬和扶蘇,又先后殘殺皇室血脈三十三人,導(dǎo)致皇室凋零。在國家還未統(tǒng)一,還未穩(wěn)定,六國貴族勢力蠢蠢欲動之時,這無疑是自毀江山。殺功臣,興土木,壓百姓。在搞得天怒人怨之后,胡亥更是躲進了后宮,將一切政務(wù)交給趙高處理。朝廷更加烏煙瘴氣,人們更加水深火熱,最后官逼民反,天下群雄四起。胡亥在位三年,在二十四歲被趙高派人殺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形象。
揭竿而起,陳勝吳廣掀起了反秦的第一面旗幟,而后短短幾年秦朝覆亡,天下易主??v觀秦朝幾百余年,自秦孝公使用商鞅變法以來,惠文王昭襄王始皇等人,哪個不是勵精圖治,啟用名臣商鞅張儀范睢李斯司馬錯白起王翦,哪一個不是曠世名臣,威震天下的名臣武將。但就到了二世,一個小小的閹人趙高卻壞了整個基業(yè),也可能是秦朝之前的氣運太好,每一代都是明君。正如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秦二世而亡,是歷史的選擇,胡亥,扶蘇的命運都是歷史大命運的一部分,他們無法改變,歷史同樣無法改變。人們用“扶蘇不死,大秦不亡”來緬懷扶蘇公子的仁愛情懷,秦二世而亡怪罪于胡亥,秦的終結(jié)早就在始皇帝的暴政下埋下了種子,即便是扶蘇在世,白色恐怖下的王國又能支撐多久呢。歷史就是這樣,我們都不能改變,既然不能改變,就安靜下來好好接受它。歷史也是客觀存在的,以史為鑒,開辟新的征程。
秦朝最終還是會滅亡的,只不過如果是扶蘇繼位的話,只能說秦朝的滅亡時間會往后推一點,或許不會這么快的滅亡。秦朝雖然后來是胡亥繼位的,表面上來看,秦朝是在胡亥的手中滅亡的,但是秦朝滅亡的根源其實是秦朝一直以來的暴政,讓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最后才導(dǎo)致滅亡的,而胡亥繼位后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扶蘇當初之所以會遭到流放,其實也是因為勸諫自己的父親頒布懷柔政策,因此才觸怒了秦始皇,從而導(dǎo)致被流放。秦始皇雖然在最后統(tǒng)一了六國,但是正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面對這么大的一片國土,即便是秦始皇再怎么勤政,總會有疏漏的地方。而且秦始皇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主要依靠的是暴力來讓百姓和君王服從。即便當時的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但是因為得不到民心,導(dǎo)致即便六國被統(tǒng)一,但是因為秦朝實行的是暴政,所以在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懷念的必然是舊國。等到胡亥繼位之后,秦朝的起義源于陳勝吳廣的起義。而起義的根源則是秦法的嚴苛,沒有給百姓留條活路。
秦朝在統(tǒng)一六國期間,推崇的一直都是法家思想。在已經(jīng)形成的法度面前,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隨意的更改。因此,在荊軻刺秦王的時候,雖然秦王躲過了一劫,但是在沒有秦王的命令的時候,文武百官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不能上前一步,必須要等到秦王允許捉拿賊子的時候才可以,可見秦法的嚴苛。
這種嚴苛的秦法,雖然在最初的時候成就了秦始皇的統(tǒng)一大業(yè),但是最終也敗在秦法的嚴苛之上。在統(tǒng)一六國之后,百姓因為秦法的嚴苛,最終選擇了起義。
雖然歷史已經(jīng)離現(xiàn)在很遙遠,但是有些時候人們還是覺得那里存在著遺憾。如果當時人物換一個,或者是時間改變一下,也許以后的事情就與現(xiàn)在截然不同。秦國作為一個非常引人注視的朝代,假設(shè)當初是他上了皇位,秦朝會不會變得更好呢?
我們都知道,秦朝這個朝代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是因為有了秦朝的出現(xiàn),各個諸侯國才得到了統(tǒng)一,天下才結(jié)束了混亂的局面。所以說秦朝存在的意義是不可忽略的,不過唯一讓人覺得遺憾的就是,這是一個短命的王朝。當然至于為什么存在的時間太短,這里面有很多因素在影響著。
至于秦始皇嬴政這個人,我們還是不能否定他的才能的,他對歷史的貢獻更是不可忽略。不過要是從客觀的角度上來說的話,秦始皇在后來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無道,這一點我們也不能否認。他在秦朝后期的時候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從前那樣頭腦清醒,而是整天忙著求藥。并且秦國能夠統(tǒng)一也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經(jīng)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正好趕上了嬴政這一代而突然屹立起來了。
其實在嬴政剛剛登上王位的時候,秦國就已經(jīng)有了非常好的底蘊,這是前幾任君主的勵精圖治得來的,再加上嬴政自己本身也很努力,所以才有了后來的成功。在以前封建王朝的時候,人們打的每一場戰(zhàn)爭都需要強大的國力來支撐,不然根本沒有辦法取勝。其實在前期的時候秦國發(fā)展得也不是那么順利,因為它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好,秦人也因為這個缺點而受盡了苦楚。
不過人們總是會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既然自然的條件不夠優(yōu)秀,那就提升自身的實力。時間久了人們慢慢就發(fā)現(xiàn),秦人在作戰(zhàn)能力這方面非常強。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勇猛的士兵,國內(nèi)的制度和生產(chǎn)力都比較先進,所以秦國才能在作戰(zhàn)當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戰(zhàn)斗力比其他很多人都要強。
但是在統(tǒng)一之后,秦始皇就變了一個人似的,也不像原來那樣努力了。畢竟是剛剛統(tǒng)一,很多諸侯國的民眾都要對身份的轉(zhuǎn)變有一個適應(yīng)的過程,在這種關(guān)鍵的時刻就需要休養(yǎng)生息。
這個時候大家對秦國的歸屬感并不強,所以想要讓國家穩(wěn)定下來,至少需要兩三代君主的努力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但是嬴政卻開始往反的方向走,實行文字獄還有焚書坑儒這些策略,把本來已經(jīng)快倒下的國家更是推向了深淵。
當時嬴政確立的繼承人是扶蘇,但是因為一些小人在里面作祟,后來就變成了胡亥。假如當時上位的人是扶蘇的話,秦朝不一定就會走向滅亡。因為扶蘇這個人在民間的威望非常高,并且人也非常仁慈,和儒生的關(guān)系非常好。一個國家的治理是離不開文人的幫助的,他是不會做出殺害讀書人的事情的。
怎奈歷史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么多年,如今我們做出再多的假設(shè)也無法讓它變成現(xiàn)實。這大概也是歷史一個非常有魅力的地方吧,它能夠警醒后人吸取教訓(xùn),不再犯前人犯過的錯誤。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朝滅亡是遲早的事情,可是胡亥上位之后,僅僅三年的時間,就被他和趙高搞得秦朝滅亡了,如果扶蘇上位,那么秦朝絕對不會這么快就滅亡,大家都知道扶蘇是個什么樣的人?他是秦始皇的長子,有著一顆仁愛的心,經(jīng)常勸諫秦始皇不要施以暴政,后來徹底激怒了秦始皇,把他打發(fā)到了蒙恬的軍中抵御匈奴。
后來秦始皇在出巡的路上病死,他在去世之前傳位給公子扶蘇繼位,誰知趙高卻擅自篡改圣旨,把扶蘇改成了胡亥,讓胡亥登基,結(jié)果秦朝滅亡的更快了,胡亥可是比他爹更加殘暴的存在,如果扶蘇順利繼位,那么他肯定會抵制郡縣制,并且以儒家思想治國,因為扶蘇本身就不是很喜歡法家的治國之道。
扶蘇繼位之后,首先會暫停驪山的陵墓修建,會簡化秦始皇的墓,遣散那些日以繼夜工作的農(nóng)民,同時下旨停止修建阿房宮,僅扶蘇做的這兩件事,就能在百姓心里得到敬仰,他整整解救了百萬黎明百姓,農(nóng)民生活逐漸變好,也就不會有后期的農(nóng)民起義的事件了,也不會有楚漢爭霸了。
趙高瞞著眾人秦始皇離世的消息,假傳圣旨讓扶蘇自刎,扶蘇作為一個孝子,連求證都沒有,直接就當場自刎了,也是挺可惜的,雖說大秦會滅亡,可是扶蘇上位至少能減緩大秦滅亡的速度,存在的時間也會更加長久一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8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