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鶴頂紅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鶴頂紅”是指丹頂鶴頭頂上的一抹鮮紅,看起來不僅艷麗而且神秘,而依照古人樸素的常識,但凡過于美艷的事物,絕非什么好東西。所以古人認為“鶴頂紅”三個字象征著劇毒性,也被稱為“毒藥之王”。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鶴頂紅的神秘面紗,看一下古人到底把哪種毒藥命名為鶴頂紅。
水滸傳中西門慶把武大郎打成重傷,潘金蓮本想到藥店抓藥給武大郎吃,然而卻被西門慶暗中操作,令武大郎誤食了鶴頂紅;清朝光緒皇帝同樣也是死于鶴頂紅。講到這里,鶴頂紅的另一個名字呼之欲出了,那就是砒霜,所謂的鶴頂紅不過是砒霜的另一個別稱罷了。依照今人的說法,砒霜是不純的三氧化二砷、紅色、別名紅礬。因為在古代砒霜價格低廉,很容易買到,而且中毒者很難救得回來。所以砒霜實在是殺人越貨的必備毒藥。
而且古代著名的“銀針試毒”對砒霜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直到1806年,砒霜這種毒藥才由德國科學家瓦倫丁羅絲檢測出來。而下砒霜的具體操作流程是什么樣的?首先你得明白砒霜較難溶于水,一旦數量多了,反而會沉積下來。因為古人大多把砒霜放在飯菜里,幾乎不放在酒水中。
至于古人為什么會把砒霜叫做鶴頂紅,那么這種說法的由來又有哪些?人們給出的一個解釋是源于中國古代文化特有的“避諱”現象,由于中國人的表達比較含蓄,熱衷于把一切不美好,或粗鄙的事物換一種別稱,提升檔次。比如古人口中的死亡常被人稱為駕鶴西去,上廁所被稱為如廁,到了今天又被稱為小解、洗手間或者衛(wèi)生間,更甚者人們還稱它為“五谷輪回之所”。
而鶴頂紅之所以成為砒霜的代稱,很可能是因為砒霜的混合物紅信石,又被稱為“紅砒”。由于紅砒只是砒霜的混合物,純度自然低于砒霜,藥性自然比不上砒霜,但也能置人于死地。所以一開始紅砒稱作鶴頂紅,時間長了砒霜也被成為鶴頂紅了。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名字起得也大多意境優(yōu)美,以至于今人都不知道它們的本來面目是什么了。小編在這里隨便說幾個,你能說出它是到底是什么嗎?比如:陰陽和合散、一丈紅、菩提子、孔雀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19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