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松的俸祿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武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的那些傳奇故事,已經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比如“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單臂擒方臘”等等。當然了,武松并非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在歷史上確確實實是存在這個人的。比如在元代的《大宋宣和遺事》中就有關于武松的記載:說武松是宋江部三十六名頭領之一。
在宋末元初時,龔開就在其《宋江三十六人贊》的著作中專門寫到了武松,其言曰:“汝有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除了這些記載之外,還有很多關于武松這個人物形象的記載。只是在后來經過《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的加工,從而才為大眾塑造了一個更加飽滿生動的人物形象。
武松——劇照
在施耐庵的筆下,武松既是一個豪氣干云、義薄云天的大英雄,同時也是一個家境悲慘、個人遭遇困苦的悲情人物代表。除此之外,關于武松身上的奇聞軼事,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比如很多人都說武松是北宋末年著名武術家周侗的點化弟子,在武藝上曾受到過周侗的點撥,所以武松也稱周侗為師傅。周侗一共有三個弟子,大徒弟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史文恭,三徒弟林沖。除此之外,還有人說抗金名將岳飛也是周侗的弟子,而且還是關門弟子。當然,這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然而在武松學成歸來之后,便在清河縣傷了人,于是便一路逃亡到柴進府上,可不想的是在來的一路上感染了瘧疾,于是便只能病懨懨的在柴府養(yǎng)病。
一年之后,武松得知清河縣的官司已經了結,風聲已經過了,于是便打理行囊返回清河縣。結果沒想到的是,在武松回清河縣的途中,在景陽岡上打死一只老虎,為來往的路人除去一害。于是武松便也因此得到了陽谷縣令的賞識,最后在縣令的提攜之下當上了陽谷縣的都頭。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會問,武松當上都頭之后,這一年的俸祿是多少呢?折合成人民幣又是多少呢?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根據(jù)《宋史·職官志》記載,宋朝的官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編制內的官員,他們是可以拿朝廷俸祿吃飯的,比如像太尉高俅和奸臣童貫、蔡京等人;另外一種就是沒有編制的“吏”,他們的俸祿主要是來自于服務的對象,當然,有一些人則沒有錢,比如宋江,他雖然是一名押司,但這一職位本身是沒有任何工資可言的。
而武松雖然也是都頭,看上去好像是宋朝時期警官級別的人物,但卻也是沒有編制的小吏而已,他的主要俸祿就是來自于陽谷縣令對他每個月進行的補貼。蒼蠅再小也是肉,無論多少,武松都還是有“工資”可以拿的。那么他一年的工資是多少呢?
根據(jù)《東京夢華錄》等史料記載,北宋時期的一個都頭,其工資高低跟本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有直接關系,當然,還與縣令本人的慷慨程度有關。像當時經濟較為發(fā)達的江南地區(qū),一個都頭的年薪就是60貫;經濟水平一般的地區(qū),一個都頭的年薪大概在45貫左右。而武松所在的陽谷縣就是后者。也就是說,武松一年的俸祿大概是45貫左右。那么,宋朝的45貫錢,能兌換多少人民幣呢?
據(jù)記載,北宋末年時期的米價為一貫錢一石,武松一年的俸祿可以購買45石大米。在古代,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10升,一斗米相當于現(xiàn)在的12.5斤。這樣換算下來的話,武松一年的俸祿夠買5625斤大米。按照4塊錢一斤來計算的話,那么就是22500元,當然,如果按照3元每斤來計算的話,那就是16875元。
所以總的來說,武松一年的俸祿大概在15000元以上,具體數(shù)額則不確定。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武松名為都頭,但實際上也是一個小小的吏而已,一年所有俸祿不過就一萬多元!真的是低得讓人不敢相信!
貨幣是同時期金銀儲備量的反映。所以我們首先要將貫折算成白銀,再按照當前金銀價格進行折算。由于金銀價格隨時都在浮動,我們只能算出一個大致上數(shù)目。
大宋的一兩白銀是一千貫。這是一個正常數(shù)值。但由于大宋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錢為百(陌是通假字,通百),那么一貫錢實際上的數(shù)量只有七百七十個。這樣,我們就得出第一個換算結果,一兩白銀=七百七十個銅錢。反過來計算,一千貫約等于1.3兩白銀。
10萬貫,就是100千貫。理論上就是100兩白銀。但按照我們上面得出的第一個數(shù)值換算,應該是一百三十兩白銀。這是我們得出的第二個換算結果。
一兩等于50克。那么一百三十兩等于6500克。當前白銀和人民幣的換算匯率在5.30元/克左右浮動,我們就按照5.3元計算,那么6500克白銀約等于34450元人民幣。
這基本上是武松的“安家費”。放到現(xiàn)在,以不足四萬元置辦全套的四季僧裝以及簡單的起居用品,不算寬裕但也不至于捉襟見肘;但由于現(xiàn)在的寺院實行“以寺養(yǎng)寺”制度,對僧人而言,有一定數(shù)量的生活保障金不算蓄私財,對僧眾個人財物如何管理,每個寺院有每個寺院的制度,不被我們這些外人所知。但以不足四萬元的數(shù)目在置辦僧衣和簡單起居用品之外,所剩應該不多。
但若放到宋朝,這筆錢足夠。因為在大宋,佛寺由朝廷供養(yǎng),不存在生計問題。武松在六合寺出家,朝廷賞賜十萬貫原本就超出了“安家費”所需,帶有賞賜寺院的性質。一方面是對武松過去所立軍功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有關朝廷的顏面——一位曾經的朝廷武官出家,寺院方面不得有怠慢之意。
《水滸傳》里武松是因為在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一事而聞名的,當時官府責令獵戶去打獵,獵戶們寧愿被罰錢也沒有一個冒著危險去和老虎干一架的,所以當聽說這頭猛虎被一個喝醉了的好漢打死了,連同七里八鄉(xiāng)的百姓都去看武松的威風??h令也很高興,當即獎勵了武松一千貫銅錢??墒俏涠删谷粵]要,不僅沒要還把這些錢散給了獵戶們。
首先我們看一下這一千貫銅錢相當于現(xiàn)在多少錢吧!難不成不值多少,武松看不到眼里?其實不然!
北宋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的流通貨幣,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使用的。通常一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個銅錢串成一串叫一貫,一個銅錢是一文,一貫錢或者一吊錢就是1000文銅錢。一文錢換成人民幣相當于0.2-0.3元,所以一貫錢就相當于二三百塊錢,獎勵武松的1000貫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二三十萬,不小的一筆錢呢!從這個錢的來源也可以看出并不是小數(shù)目——這是陽谷縣商戶們湊出來的賞金,如果數(shù)目很小,一個商戶就可以贊助了,何必那么費勁的湊呢!在北宋,像宋江這樣的小吏,月奉也就是10-12貫銅錢,一年也就百十貫,這筆賞金相當于他十年的薪水了!
既然不菲的一筆賞金,足夠武松每天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了,送給哥哥武大郎一點也不至于他每天起早貪黑的往外跑只為賺那幾文錢最后把媳婦看丟了。就算是現(xiàn)代,政府獎勵你十萬塊錢都高興的屁顛兒的塞口袋里,為什么武松竟然不要呢?
這就和武松的性格有關了!武松骨子里面是一個行俠仗義、快意恩仇、公私分明、視錢如糞土的人,說難聽點打死老虎是他不聽人勸執(zhí)意上山酒后孤身遇到老虎的自衛(wèi)行為,并不是為了得到一筆獎金而去專門和老虎斗個你死我活的。
之前獵戶們?yōu)榇肆P了錢,自己卻一夜間得了這么多錢,在他心理上是過意不去的,這個時候的他對錢也沒什么多大的概念,和官府也沒什么仇,能過自己的逍遙自在日子就很知足了!就像他在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以后不逃路而是主動去官府自首一樣,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就不要,哪怕是自己的生命,他認為殺人違背法理該接受懲罰,所以哪怕赴死也愿意。
一個認原則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在意的人又怎么看的上身外的錢呢!盡管在經歷了很多黑暗,他認識到了錢的重要性,甚至也不惜殺害無辜了,但是最終他還是看得透紅塵,出家六和寺了。
在剛出道這個時候的武松顯然有點二,但是這確實是他不可逾越的性格卡點。但是散錢的行為不正像宋江、杜月笙等人一樣,懂得散財聚人的道理嗎?他這一舉動不僅讓人們更加服氣他的俠氣,而且讓縣令欣賞,又白白送了一個步兵都頭的差事,雖然級別不是多高,但是畢竟是一份很體面威風的官差,畢竟帶領著刀手8人,槍兵16人,弓箭手70多個呢!相比那1000貫銅錢,這份差事更加對武松的胃口呢!
林沖. 武松他們生活的年代是北宋末年,那個時侯的一千貫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47萬元人民幣。
這個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當時和現(xiàn)在大米的價格推算得來的,大概差不多吧。
做這個推算首先需要確定銀子和銅錢的換算,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銅錢,白銀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xiàn)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于100分這樣明確,但是通常都會認可下面這個比例: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因此1貫基本上等于1兩白銀。
在宋朝的時侯,1市斤是640克。宋時的1石是92.5市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的荒年或大豐收年的話,北宋初期的米價大約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間,中期(仁宗年間)在600文到700文之間,南宋初期米價則在2貫左右。那么以此推算,林沖.武松他們生活的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間,大約每石米價1貫左右應該算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按現(xiàn)今大米價格每公斤約8元錢計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折合成現(xiàn)在的人民幣大約是470元左右,也就是1貫銅錢等于470元人民幣。也就就是說一千貫大約可以約等于47萬元人民幣。
宋朝經濟發(fā)達,據(jù)考證宋朝GDP約占全球經濟總量75%。經濟繁榮使得國家財政收入大大增加,據(jù)考證北宋時期財政收入最高峰時為1.6億貫(一貫約為1000文),南宋財政收入峰值為1億貫。同時宋朝官員的工資是相當高的,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千?(即三百貫),據(jù)估算,當朝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員(宰相和樞密使)的月收入竟然達到128萬元之巨(折算成現(xiàn)在的人民幣),一年的收入超過1500萬元,即使是相當于現(xiàn)在縣長級別的官員的月收入也將近13萬,一年也是130多萬!
這么看來,林沖買刀用一千貫,武松打虎知縣賞一千貫,也是合理的事情。
武松無意間為陽谷縣除去虎害,陽谷知縣以一千貫銅錢作為賞金獎勵武松。武松略加思考,當即表示不要這筆獎金,并且建議將獎金分發(fā)給百姓。一千貫銅錢給人的感覺是一筆不小的錢財,它究竟相當于現(xiàn)代的多少錢,武松又為何放棄這筆獎金呢?
武松起初并不相信景陽崗上有老虎,他也不是為了賞金而去打虎的。武松只是剛好喝多了酒,上了景陽崗遇到老虎,然后將老虎打死。從這里可以看出,武松當時打老虎是為了虎口脫身,不得已才將老虎打死的。
武松打虎為民除害的英雄事跡在陽谷縣成為一樁美談。陽谷縣上至知縣,下至黎民百姓都很感激武松,把武松當作大英雄。人們用架子抬著武松上街游行,知縣還專門召見了武松,以好酒好肉款待武松。
武松雖然是在無意間打死老虎的,但是面對陽谷縣百姓的高捧,武松并不拒絕,反而是樂在其中。武松一次次向人們描述他打虎的過程。由此可以看出,武松是比較看重美名的。而相對來說,武松對錢財看得沒有那么重,而且他也不是缺錢的人。武松從滄州柴進家離開的時候,柴進和宋江兩人都送給他不少銀兩。從武松喝酒吃肉的陣勢來看,他并不缺錢。
因此,雖然1000貫銅錢并不少,但是比起英雄美名,武松更看重后者。如果武松當時收了這1000貫銅錢,那么他打老虎的行為就更像是收錢辦事的交易,就談不上純粹為民除害的英雄事跡。因此,武松選擇不要這1000貫銅錢的賞金。
陽谷縣令賞給武松的這1000貫銅錢并不是官府出資的,而是陽谷縣民眾籌資的,這也是武松不接受這筆賞金的原因之一。原因很簡單,擒虎本是官府的分內之事,即便是懸賞擒虎,那也應該是官府出錢。
而陽谷知縣為了獎賞武松,卻叫當?shù)匕傩栈I集了1000貫銅錢的賞金。這筆錢本不應該是百姓承擔的。如果武松接受了這1000貫銅錢的賞金,那么出資的百姓心里多少會有些不爽的。所以當武松聽說這1000貫銅錢是當?shù)孛癖娀I集時,當即決定不要這筆賞金。相反武松還請求把這筆賞金分發(fā)給當?shù)氐陌傩?,這更為武松贏得了人心和贊譽。
武松當時選擇不要那1000貫銅錢賞金也是為了賣知縣一個人情。事實證明,武松這么做是明智的。知縣見武松武藝高強,仗義疏財,就保舉武松做了陽谷縣的一個都頭。這自然是知縣還武松人情而做出的一個決定。此外,在后來武松為武大郎報仇而殺死西門慶,潘金蓮的時候,武松所犯之罪本是死罪。知縣看武松是條漢子,并且曾經對陽谷縣有恩,因此出手挽救。武松最終逃過一死,僅被發(fā)配。
那么陽谷縣令當時獎賞武松的1000貫銅錢究竟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多少錢呢?
這個問題恐怕誰也說不清楚,不同歷史時期的貨幣是不好比較的。一般來說,人們在比較不同歷史時期貨幣的時候,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將要比較的貨幣轉換成同一種常見的金屬貨幣,比如金子或銀子。另一種方法是以貨幣的購買力來比較,而且通常是以購買大米的能力來比較。
北宋時期銀子和銅錢的換算關系并不穩(wěn)定,各時期有所波動,有些時候一兩銀子可以換一貫以上的銅錢,而另一些時候一兩銀子還換不到一貫銅錢。為了方便計算,在此取一兩銀子換算一貫銅錢。那么1000貫銅錢就是1000兩銀子。古代一斤是16兩,算下來一兩是31.25克,1000兩就是31250克。目前白銀一克5塊錢左右,31250克白銀的價值就是156250元人民幣。這只是水滸傳時期1000貫銅錢換算成人民幣的一種方式,而且也只是一種估算,未必準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1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