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杜重威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那個讓劉知遠死之前都想除掉的人,名叫杜重威。他原本是一位打仗比較勇猛的將軍,娶了石敬瑭的妹妹為妻。后晉建國后,杜重威妻子成了長公主,而杜重威順理成章的成了駙馬爺,地位水漲船高,被封為舒州刺史,位高權(quán)重。
受了大舅子這么好的恩惠,杜重威開始的時候?qū)κ磋┲倚墓⒐ⅲM心盡力地為他南征北戰(zhàn),先后參與了多次平定反對后晉勢力的戰(zhàn)斗,戰(zhàn)功卓著。石敬瑭也沒虧待他,給他加官進爵。杜重威先升為潞州節(jié)度使,再升為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負責(zé)保衛(wèi)皇宮的安全。
石敬瑭對這位妹夫,還是非常信任的。不過等到他去世后,養(yǎng)子石重貴繼位,杜重威開始居功自傲,變得囂張跋扈,大肆搜刮百姓,搞得怨聲載道。此時后晉正與契丹展開大戰(zhàn),杜重威手握重兵,石重貴拿他也沒有辦法,只好聽之任之。然而這樣的縱容,卻把后晉的江山也斷送了。
公元946年十一月,杜重威奉命統(tǒng)兵30萬北伐契丹,結(jié)果出師不利,在瀛洲遭到契丹軍隊的反擊,杜重威剛愎自用,不聽屬下建議,結(jié)果被契丹軍隊包圍,貪生怕死的他最后率領(lǐng)十萬軍隊投降契丹,讓后晉失去了最后的保命資本,第二年國都淪陷滅亡。
劉知遠稱帝后,同樣面臨契丹這個大敵,于是想到了在契丹同樣受到重用的杜重威,對他進行招降,就這樣,杜重威在象征性的抵抗了幾次,審時度勢之后,成為后漢了重臣。
如此反復(fù)無常之人,讓劉知遠耿耿于懷,所以他臨終時囑咐宰相蘇逢吉等托孤重臣誅殺杜重威。劉知遠駕崩后,蘇逢吉幾個人商議,秘不發(fā)喪,以皇帝病重交待后事的借口,將杜重威引誘來,刀斧手齊下將他砍死。這個之前在3大勢力之間如魚得水的人,最終被棄尸街頭,沒能得到好下場。
劉琰這個人文不能詩,武不能戰(zhàn),在三國那段人才輩出的歷史中,他就是個打醬油的。但是,按照《三國志》記載,“后主立,封都鄉(xiāng)侯,班位每亞李嚴(yán)”,也就是說,他在蜀漢朝廷里的身份非常尊貴。
那么,無戰(zhàn)功無政績的劉琰,身份為何會那么尊貴呢?說起來,劉琰本是豫州魯國人,早在劉備做豫州牧?xí)r,便做了劉備的隨從。由于兩人都姓劉,追根溯源,兩人都說自己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既然同宗,劉備自然對劉琰更為親近。劉琰雖說不會打仗,但他也有特長,就是特別會聊天,交際能力很強。再加上他生得英俊瀟灑,儀表不凡。
所以劉備在交際應(yīng)酬的時候總喜歡帶著他,讓他做些迎來送往的事情。等劉備打敗劉璋占領(lǐng)益州后,跟隨他多年的劉琰也跟著吃香喝辣,被任命為固陵郡太守。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逝,太子劉禪得以繼位,諸葛亮則受遺命輔佐劉禪治理蜀國。
由于劉琰資歷比諸葛亮還老,劉禪繼位后對他這樣的老革命非常優(yōu)待,不光拜他為車騎大將軍,還封他為都鄉(xiāng)侯,并兼中軍師、后將軍等職務(wù)。劉琰雖然也統(tǒng)領(lǐng)了上千兵士,但他由于能力有限,幾乎不參與國家軍政事務(wù),只是在諸葛亮提出建議批評的時候,做一下應(yīng)聲蟲。
啥事也沒干,就加官進爵,這自然讓一些武將對劉琰很不滿,偏偏劉琰又不低調(diào),他好享受,講奢侈,吃穿用度無一不追求奢侈華麗。府中婢仆不少,還專門養(yǎng)了幾十個能歌善舞的侍婢,隨時供他宴飲取樂。朝中一些正直的官員見劉琰從不為國家社稷思慮,反而成天花天酒地,于是屢屢進諫,希望諸葛亮能整治劉琰。但諸葛亮考慮到劉琰的特殊身份,不愿意落人詬病,所以一直沒有做出任何舉動。
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祁山,李嚴(yán)負責(zé)糧草。由于糧草未能供應(yīng)上,李嚴(yán)害怕?lián)?zé),便弄虛作假,結(jié)果貽誤了戰(zhàn)機。諸葛亮便上書劉禪,廢黜了李嚴(yán)的官職,把他貶為庶民。諸葛亮希望劉琰能分擔(dān)他的事務(wù),于是將他帶入軍中,希望他能為北伐出謀劃策。誰知劉琰不但不能起到一毫作用,反而在軍中和前軍師魏延不睦。又對魏延說些極為放肆狂妄的話,背后又在軍中對魏延多有誹謗,因此鬧得大家頗不團結(jié)。
諸葛亮知道后,免不了狠狠批評了劉琰一番。劉琰見諸葛亮動怒,心里頗為恐懼,唯恐諸葛亮一句話,他就成了下一個李嚴(yán)。所以他回去后,立刻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向諸葛亮進行了深刻的檢討,并表示一定改正錯誤。
劉琰畢竟是老革命,再說他也沒有犯什么大錯,所以諸葛亮也就不再追究,只是把他打發(fā)回了成都了事。劉琰回到成都時,他在軍中的所作所為,早已傳到了朝廷,大臣們本就認(rèn)為他尸位素餐,對他多瞧不起,這下大家愈發(fā)對他冷嘲熱諷,不把他放在眼里。受到冷遇的劉琰,漸漸變得疑神疑鬼,舉止失常了。
公元234年的春節(jié),劉琰的妻子胡氏,按規(guī)矩到宮中向吳太后慶賀新春。吳太后是劉備最后一任夫人,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quán)后,被封為皇后。她和劉備沒有子嗣,所以她和劉備的兒子劉禪關(guān)系處得還比較融洽。另外,由于劉備生前與劉琰交往甚厚,所以吳太后和劉琰的妻子胡氏也頗有交情。胡氏進宮后,吳太后非常高興,便留她在宮里住了一個月,才放她出宮。
胡氏本來就比劉琰小上10歲,再加上她很有風(fēng)韻,因此在胡氏沒回來之前,劉琰便胡思亂想,總疑心她陪吳太后是假,和劉禪暗度陳倉是真。當(dāng)胡氏回來后,劉琰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胡氏竟比進宮時氣色好得多。于是更加惱怒,認(rèn)定她背著自己有不軌之事。為了懲罰胡氏,劉琰便在家里動了私刑,他叫來手下的兵士,讓兵士狠狠責(zé)打胡氏。如此他還不解恨,又脫下鞋子對著胡氏的臉就是一頓扇,最后一紙休書,把胡氏攆出了家門。
胡氏平白無故受辱挨打,不免又氣又惱,干脆向朝廷控告劉琰的惡行。本來這只是一樁簡單的家暴事件,可是由于其中牽涉到了劉禪,大臣們自然不敢怠慢,趕緊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劉禪。劉禪是一國之主,自然急著證明清白,所以他命執(zhí)法部門把劉琰抓起來嚴(yán)加審問。最后大家見劉琰拿不出證據(jù),于是認(rèn)定劉琰濫用私刑,且污蔑皇帝,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應(yīng)該處死。
劉禪也認(rèn)為這樣做合乎法理,于是同意處死劉琰。諸葛亮認(rèn)為劉琰身居高位,卻成天只知道貪圖享樂,完全是給官員們樹立了壞的標(biāo)桿,所以他也沒有意見。就這樣,劉琰被推到市井最繁華之地問斬,隨后被棄尸街頭。不過,從此后,蜀漢為了避免再發(fā)生類似的事件,便取消了大臣妻子入朝慶賀的規(guī)矩。(參考文獻:《三國志》)
杜重威:位高權(quán)重的駙馬爺,最后被棄尸街頭
那個讓劉知遠死之前都想除掉的人,名叫杜重威。他原本是一位打仗比較勇猛的將軍,娶了石敬瑭的妹妹為妻。后晉建國后,杜重威妻子成了長公主,而杜重威順理成章的成了駙馬爺,地位水漲船高,被封為舒州刺史,位高權(quán)重。
受了大舅子這么好的恩惠,杜重威開始的時候?qū)κ磋┲倚墓⒐?,盡心盡力地為他南征北戰(zhàn),先后參與了多次平定反對后晉勢力的戰(zhàn)斗,戰(zhàn)功卓著。石敬瑭也沒虧待他,給他加官進爵。杜重威先升為潞州節(jié)度使,再升為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負責(zé)保衛(wèi)皇宮的安全。
石敬瑭對這位妹夫,還是非常信任的。不過等到他去世后,養(yǎng)子石重貴繼位,杜重威開始居功自傲,變得囂張跋扈,大肆搜刮百姓,搞得怨聲載道。此時后晉正與契丹展開大戰(zhàn),杜重威手握重兵,石重貴拿他也沒有辦法,只好聽之任之。然而這樣的縱容,卻把后晉的江山也斷送了。
公元946年十一月,杜重威奉命統(tǒng)兵30萬北伐契丹,結(jié)果出師不利,在瀛洲遭到契丹軍隊的反擊,杜重威剛愎自用,不聽屬下建議,結(jié)果被契丹軍隊包圍,貪生怕死的他最后率領(lǐng)十萬軍隊投降契丹,讓后晉失去了最后的保命資本,第二年國都淪陷滅亡。
劉知遠稱帝后,同樣面臨契丹這個大敵,于是想到了在契丹同樣受到重用的杜重威,對他進行招降,就這樣,杜重威在象征性的抵抗了幾次,審時度勢之后,成為后漢了重臣。如此反復(fù)無常之人,讓劉知遠耿耿于懷,所以他臨終時囑咐宰相蘇逢吉等托孤重臣誅殺杜重威。
劉知遠駕崩后,蘇逢吉幾個人商議,秘不發(fā)喪,以皇帝病重交待后事的借口,將杜重威引誘來,刀斧手齊下將他砍死。這個之前在3大勢力之間如魚得水的人,最終被棄尸街頭,沒能得到好下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1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