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了荊州,劉備為什么不救關羽?
有人說劉備之所以這么做,完全是希望關羽死。外界一直都會有著借刀殺人的做法,這種說法其實也是有理由的。諸葛亮擔心一旦劉備死后,自己可能就沒有辦法駕馭關羽。
關羽一直以來都是劉備身邊的親信,而且也是一個將領級別,很明顯就會超過于其他的大將。關羽是劉備身邊的一位大將,級別很明顯要超過于其他的大將,甚至超過于張飛超過馬超,但是關羽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比如擅自出兵去攻打曹操。因為有這樣的一些行為,諸葛亮就認為劉備在的時候關羽就已經是這樣,如果劉備死了,這必然就會導致關羽沒有辦法被約束。
那個時候的諸葛亮地位根本就沒有大家想象的這么出色,只不過是軍中的一位將軍,主要的職責就是在劉備打仗時,自己就起到負責后勤的作用,那個時候劉備身邊真正的人主要就是法正。劉備在成為漢中王之后,諸葛亮的級別其實并不是很高,甚至還要比關羽更低,一直在劉備成為皇帝之后,諸葛亮才開始有了丞相的位置,但是依然也沒有達到關羽的級別。
劉備為什么想要讓關羽死?這其實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當時的朱元璋為了能夠保障自己的天下,因此就選擇誅殺自己身邊的功臣,劉備的功臣自然就是張飛,還有關羽,其中關羽最難駕馭。關羽在知道王中的地位和自己一樣時就表現出有一些不滿意,甚至還會認為大丈夫不可以和老兵同列,這些行為其實就是針對劉備,劉備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自然劉備也想要弄死關羽。
但是想要弄死關羽,自然也不可以冠冕堂皇,畢竟就是自己的結拜兄弟,如果選擇直接殺掉對方可能就會被大家不停的唾棄,因此借刀殺人就是一個好的方法。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關羽丟失荊州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去救關羽
當時劉備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劉備對關羽肯定是有深厚的兄弟情的。如果可以,劉備是肯定會去救助關羽的,是絕對不會讓關羽就這樣白白死去的。畢竟桃園三結義那一段是自古以來流傳的佳話,是被人熟知的,特別是里面的那句誓詞“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這句話,經常被人們用做歃血為盟的誓詞,里面充斥著的豪情壯志是無法被覆蓋的,而這份精神更是值得被歌頌,值得被傳唱的。當關羽失去城池被殺,劉備知道后,曾連續(xù)很長時間都哭暈過去,其中的那份歉意是有的,而我們也很容易能體會其中的那份用情至深,那份真情實感。
至于劉備為什么沒來得及,是有很多原因的。首先,拋去這份感情來看的話,荊州是最重要的城池,是戰(zhàn)略要地,怎么可能隨隨便便送人?又怎么能輕易拱手讓人?就將他最信任的二弟留守在哪里。劉備相信關羽的實力,肯定關羽的能力,這則恰恰中了陸遜的計,疏忽了管理。
又加上當時的通訊十分不發(fā)達,得知戰(zhàn)況時,已經為時已晚,無力回天,這才導致了最后失城又失親的結果。等到最后稱帝時,劉備終于有了報“殺弟”之仇的機會,帶著那份后悔和那份憤怒,就要去討伐東吳,他需要一份交代,給二弟一份滿意的交代,就算劉備發(fā)動的夷陵之戰(zhàn)敗了,但也體現出來劉備對關羽的兄弟情。
心中又是怎樣一種苦悶,我們不知,但作為關羽的兄長,他是必須承受這一切的。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卻哭了個昏天黑地,而這些都足以體現,劉備對關羽的兄弟之情,是那樣的根深蒂固。
?敗走麥城?這個詞大家或許都不陌生,典故講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后逃跑到今天的湖北省當陽市沮漳兩水之間,也就是當時的麥城。之后被吳將所殺。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何不前去援救呢?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可以從以下幾個因素來看:一、從戰(zhàn)略上看,僅成都與襄陽就距離兩千多公里,劉備經過漢中之戰(zhàn),兵力、物力都受到很大損耗,可以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二、再加上當時孫權與曹操聯盟,可以說雙方力量懸殊太大,劉備基本沒有勝算的可能。
首先、從戰(zhàn)略上看,路途太遠,糧草物資和兵力都消耗不起。古人行軍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長途打仗首先消耗的是糧草物資,劉備軍隊攻打漢中一戰(zhàn)持續(xù)了兩年多,消耗了大量的糧草、兵力。如果要長途跋涉馳援關羽,先在軍隊力量的消耗上就吃了大虧,更何況劉備當時正忙著打通北伐的官道,分身乏術。
其次、從兵力上看,雙方力量懸殊。孫權原本與劉備結盟聯合抗曹。盟軍一度攻無不破,關羽屢戰(zhàn)屢勝,奪襄陽、水淹七軍,蜀軍威名遠揚的同時,也強烈地刺激了孫權的嫉妒之心。劉備、關羽還在為勝利得意之時,孫權已悄悄倒戈。他私下與曹操重新結盟對付關羽大軍,導致荊州失手,關羽敗走麥城。孫權與曹操的結盟,打破了魏蜀吳三方鼎立的局面,使劉備軍隊陷入寡不敵眾的劣勢。如果劉備貿然出兵,也只有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關羽兵敗劉備沒有趕去援救,除了以上幾點因素,還有政治上的原因。荊州原本屬于吳國,后來吳國魯肅向孫權建議,把荊州暫時借給劉備駐軍以結吳蜀聯盟共同抗擊曹操。但是隨著劉備軍隊力量不斷壯大,漸漸地想把荊州據為己有,孫權幾次想要回荊州,都被劉備找借口搪塞過去,可以說劉備理虧在先。關羽丟掉荊州后,劉備沒有趕過去援救,也是有這點理虧在里面的,但是使劉備沒想到的是,他已經向孫權示弱,卻仍然未能保住關羽的性命。劉備追悔莫及,但是一切都晚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東吳孫權趁關羽北伐圍攻襄樊之際,派呂蒙偷襲荊州,后關羽敗走麥城,并于當年年底一路突圍逃至臨沮,在臨沮遭遇東吳將領潘璋部下馬忠的埋伏,最后在此被殺害。而臨沮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南漳縣,距離益州不過二十里。
1
雖然離益州不過二十里,但這并不代表關羽被殺時距離劉備只有二十里,只是關羽被殺之地距離益州地界只有二十里,而這也不能代表劉備立馬就能獲悉關羽的處境而迅速派出援軍救援關羽,因為關羽被殺這件事發(fā)生的太突然,與此同時劉備剛剛打敗曹操,取得漢中之戰(zhàn)的勝利,劉備本人還在漢中處理戰(zhàn)后事宜,且漢中到臨沮的直線距離超過了三百公里,在古代,這可真是一個無能為力的距離,什么晝夜兼程,日行八百都沒用。
2
所以,關羽被殺劉備不是不救,而是鞭長莫及
因為對于關羽北伐這件事,劉備有三點沒想到,一是東吳真的會偷襲荊州,二是駐守上庸三郡的劉封,孟達真的會見死不救,三是跟隨自己多年的糜芳,傅士仁竟然在關鍵時刻投降東吳。至于有的觀點認為,關羽北伐是他自己一意孤行,劉備并不知情,筆者認為這是非??尚Φ?,關羽即便再立功心切,想要發(fā)動這么一場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如果沒有劉備的最高指示,沒有協同,沒有后備之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關羽北伐一定是得到了劉備的準許,而且時機拿捏的也很合理,即漢中之戰(zhàn)過后關羽隨即北伐,這樣就避免了劉備集團兩線作戰(zhàn),緩解其軍事壓力。
那么為何說此時關羽發(fā)動北伐是最合時宜的呢,有兩點
3
一是劉備取得漢中之戰(zhàn)的勝利,己方士氣正盛,而曹操獲此大敗,士氣頹廢,且曹操大軍第一時間無法全部回援。二是劉備收取漢中之地的同時又令劉封,孟達取得上庸三郡,上庸三郡位于襄陽西側,如果關羽北伐有所失利,那么劉封,孟達就可從上庸三郡出兵,沿漢水而快速馳援關羽,以此保證關羽北伐的順利進行。
所以基于以上兩點,關羽選擇此時北伐,是非常明智之選。
自古以來,襄陽就是一個四戰(zhàn)之地,襄陽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擁有襄陽,北上便可直取中原,這是以收復中原,中興漢室為己任的劉備,諸葛亮都夢寐以求的地方。而漢中之戰(zhàn)后,就是收復襄陽的最佳時機,事實證明,關羽北伐初期連戰(zhàn)連捷,若無意外,襄陽唾手可得,于此大事可期。但意外就是發(fā)生了,那就是東吳偷襲荊州,而這也是劉備,關羽萬萬沒想到的。
因為漢中之戰(zhàn)前,為了避免兩線作戰(zhàn),劉備與東吳已經定下“湘水之盟”,即平分了荊州六郡,劉備自以為如此便可安孫權之心,哪怕等拿下襄陽再與孫權決裂也可,但劉備,諸葛亮卻沒曾想到東吳對荊州的執(zhí)著使得他們根本不滿足荊州三郡,但凡有任何機會取得荊州,他們都會冒險一試,而關羽北伐對東吳來說就是取荊州的最佳時機。
而糜芳與傅士仁的投降更是劉備,關羽所不曾料想到的,因為些許私人恩怨而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投降對手,只能說這是人品問題,但關羽也有責任,那就是自大狂傲。還有劉封,孟達的見死不救,當初關羽多次向劉封,孟達求救時,二人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的理由拒絕了關羽,雖然這個理由有一定的道理,畢竟他們二人剛取得上庸三郡,根基不穩(wěn),輕易出兵確實容易出問題,而且前面說過,上庸三郡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劉封,孟達根本不敢輕易出兵。
4
上庸三郡地處蜀,魏,吳三國交界之地,處于漢水中游,上庸四周環(huán)山,漢水順流而過,沿漢水可下襄陽,是連接漢中與襄陽的樞紐,劉備取得漢中之地后占據漢水上游,劉封,孟達占據漢水中游,如果關羽收復襄陽,則可占據漢水下游,這樣一來,益州與荊州之間的聯系會大大加強。
所以,上庸三郡的位置之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這里有一個前提,也許有的朋友應該能注意到,那就是上庸重要性的體現是建立在襄陽的基礎上的,即對劉備集團來說,得上庸必取襄陽,若沒有襄陽,那么上庸的價值便會大打折扣。
所以,劉封,孟達鎮(zhèn)守上庸不敢輕易出兵并沒有犯下大錯,關羽北伐也沒有錯,錯就錯在關羽北伐失利至兵敗被殺是一系列的意外因素造成的,盡人事,聽天命,這就是天命,天意如此,人不可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乾隆皇帝為什么選擇了提前退位
下一篇: 北魏拓跋紹為何殺死自己親生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