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把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逼上了絕路
是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一直比較喜歡阿魯特氏,但是慈禧太后就喜歡富察氏。那個時候富察氏也只有14歲長的是漂亮動人。阿魯特氏雖然從顏值上來看并沒有辦法比得上對方,但是為人處事還是比較端莊得體的。因此慈禧太后還有慈安太后,馬上就讓皇上自己去作出選擇,皇上就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女人。
慈禧雖有不快,可是也不能夠當場發(fā)作,只是同治皇帝選擇了自己滿意的皇后在無意之中也送自己的女人上了一條不歸路。慈禧太后因為不喜歡,因此到處都在跟皇后作對借口,皇后和皇帝之間過于親密會影響到政治的處理,又建議皇上一定要和其她的妃子多親近。
皇帝根本就不敢違抗,可是對于其她的這些妃子又沒有太多的感情,只能夠獨自一個人留在乾清宮。
阿魯特氏不愿意委屈自己,不愿意去迎合慈禧太后,這導致兩人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復雜。身邊所有的人都勸,一定要搞好跟慈禧之間的關(guān)系,可是她卻表示尊敬可以,但是不可能會親近。這一些話馬上就傳導慈禧太后的耳朵中,慈禧太后認為這其實故意諷刺自己,因此更加的怨恨對方,一直都想要除掉對方。
穆宗因為突然的患有天花,很快就離開了人世,皇后悲痛欲絕,更是每天茶飯不思,因為這是自己心愛的人,更是自己的丈夫。崇綺在得知自己的女兒情況之后,馬上就告訴了慈禧太后,可沒有想到慈禧太后根本就不為所動,防更是抓到了一個天賜良機,馬上就說皇后如此這么悲哀的話,不如就隨著皇帝一起去吧。或許對于皇后而言從此之后能夠和皇上永遠相伴在一起,這也是一個幸福吧。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誰把同治帝皇后逼上了絕路
同治皇帝的皇后是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同治的皇后是慈禧害死的。
同治之死,慈禧將責任栽到皇后頭上?;屎蟀Ⅳ斕厥弦娡位实鬯?,大慟大悲,不思飲食,吞金自殺,獲救得生?;屎笾赋缇_,奏告慈禧皇太后?;侍蠡卮穑骸翱呻S大行皇帝去罷!”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稱大行皇帝,就是說可以隨夫殉死。崇綺將此話告訴女兒。而且慈禧不為同治立嗣,卻讓同治堂弟兼姨表弟載湉繼承皇位,實際上是不為皇后留余地。皇后只有自盡一條路可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同治帝死后75天,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年二十二。野史或謂:皇后阿魯特氏懷孕,慈禧恐其生男孩,將來纘承大統(tǒng),自己不能垂簾聽政,故逼其死。
對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他死于天花,有的說他死于梅毒。也有的說他死于疥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桃花圣解庵日記》記載:……嘻戲游宴,耽溺男寵,日就裸瘠,旋患癰,項腹各一,皆濃潰,日未昏,殆不知人。(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
《慈德外記》記載:“私家著述,皆謂太后縱帝游蕩,及至得疾,又不慎重愛護,以至深沉不起,……蓋帝常履飲于外,至翌晨召見軍機時猶未歸也,或醉中言語失次,雜以南城猥賤之事,……一八七三年(即同治十二年)外間皆竊竊私議恐帝壽之不久。至次年十二月,帝得痘癥,不能臨朝,兩宮皇太后代執(zhí)國政,月底帝遂降諭日:‘朕于本月有天花之喜,……’”。[
《四朝佚聞》記載:“穆宗之崩,傳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內(nèi)毒,而醫(yī)藥不能盡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為澄清歷史事實,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七輯中編纂公布了《同治進藥簿》。根據(jù)宮中所藏《萬歲爺天花喜進藥用藥底簿》中御醫(yī)對載淳臨死前診斷記錄(即脈案)及處方的研究,認為從這本進藥薄的名稱,以及從載淳患病到去世的脈案、用藥處方,都可以證明載淳是因患天花沒有治好而去世的。
擴展資料
愛新覺羅·載淳 (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號“同治”。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歷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儲秀宮。咸豐十一年(1861年)即位。公歷1875年1月12日,載淳逝于養(yǎng)心殿,享年19歲。
同治皇帝名載淳,六歲登基,在位十三年,十九歲病死,縱觀大清泱泱十二帝,同治皇帝確是去世年齡最小的一位。
在其在位期間,出現(xiàn)了同治新政。同治朝遇上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國內(nèi)處于“太平天國”與“義和團”兩次重大社會動蕩之間,在國際處于英法聯(lián)軍與八國聯(lián)軍兩次入侵之間,如同處在兩次大風暴中間的緩沖期。給同治朝實行新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同治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諸葛亮為何親張飛而遠關(guān)羽
下一篇: 北魏為什么會有立子殺母這種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