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砻鞒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大明英烈傳》中,稱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為明朝開國五虎將。
1、徐達
徐達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興的力量時,徐達起著主要作用,“時諸將多太祖等夷,莫肯為下”,徐達、湯和等人“奉約束甚謹”,逐漸確立了朱元璋的領導地位,也使這支隊伍成為了朱元璋的基本力量。
徐達不僅具有“剛毅武勇”的性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尤長于謀略”,善于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言簡慮精”,所以才不僅是名將,還是能將將的統(tǒng)帥。1368年(洪武元年) 十一月,以正確的判斷,采取了“批亢搗虛”之計,在太原城下,消滅了擴廓帖木兒的精兵數(shù)萬人,并將其勢力逐出山西,這表明他不僅深通兵法,在關鍵時刻能扭轉(zhuǎn)形勢,轉(zhuǎn)危為安,而且料敵制勝,“與漢唐名將等”。正因有徐達這樣出類拔萃能擔負柱石之任的統(tǒng)帥,朱元璋才能夠在與群雄勢力的角逐,推翻元朝的斗爭中成為勝利者。
2、湯和
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參加郭子興起義軍,授千戶。在隨朱元璋渡長江、占集慶(今南京)、取鎮(zhèn)江諸戰(zhàn)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tǒng)軍元帥。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鎮(zhèn)守常州,多次擊敗張士誠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爾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jù)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陳友定。又隨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
明朝又許多大將,諸如藍玉、胡惟庸、徐達等等,這些人的功績都很高,在民間也素有名聲。但真正睿智的沒有幾個,湯和雖然功績比不上他們,但他活命的本事卻要高出幾人。至少他能忍痛斷尾,放下權勢,回歸平淡。朱元璋御賜楹聯(lián)曰:”千年不朽勛臣府,萬古長青信國祠“??梢妼偷男湃魏拖矏?。
3、常遇春
常遇春短暫的一生猶如煙花般絢爛,他就像是一個劍道高手,出手如電,在別人還沒反映過來時,已被一劍封喉。他一生征戰(zhàn),未嘗敗績,是元末明初最杰出的軍事將領之一,他和徐達的配合更是天衣無縫,漢族政權首次以騎兵對騎兵的方式對陣游牧民族而不落下風。不過,民間也有傳聞說常遇春嗜殺戮,將俘虜和投降的敵方兵士統(tǒng)統(tǒng)殺掉,朱元璋為他惡補善待俘虜?shù)慕逃R,這才收斂不少。古語云,殺降不祥,不知道這是不是導致他英年早逝的一個原因。
4、胡大海
胡大海是朱元璋非常喜歡的武將,后人對胡大海評價也是非常高。胡大海是元末明初的一個非常厲害的武將,為明朝的建立立下過不少功勞。
胡大海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十分高大的,因為胡大海對百姓都非常好,百姓都很喜歡他。在胡大海被蔣英等人設計殺害,朱元璋攻陷杭州的時候,是杭州的百姓將蔣英抓住并交給朱元璋,希望朱元璋可以為胡大海報仇,最后蔣英被處死,血祭胡大海。從岷縣民間18位湫神的排列名次中也可以看出胡大海在百姓心中的位置,胡大海排行第七,被人們稱為黑池爺。
5、沐英
沐英出身貧苦,自幼顛沛流離,八歲時被農(nóng)民義軍將領朱元璋收為義子。自至正十六年(1356年)起,十二歲的沐英跟隨朱元璋攻伐征戰(zhàn),開始軍旅生涯。十八歲時,被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zhèn)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洪武九年(1376年)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洪武十四年(1381年),與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鎮(zhèn)守,其鎮(zhèn)滇南十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nóng)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義母馬皇后病逝,悲傷過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太子朱標的去世,遭受打擊而患病,兩個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年僅四十八歲。朱元璋倍感痛惜,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賜謚"昭靖",侑享太廟。此后,沐氏子孫世代鎮(zhèn)守云南,直至明末。
五虎將一說最早出自《三國志平話》,嚴格意義上來講指的就是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即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當時陳壽寫《三國志》也并未聲稱這五人就是五虎上將,只是隨著演義的內(nèi)容,后世文人逐漸以藝術形式將其展現(xiàn)出來,這才出現(xiàn)了五虎將的說法,不僅如此,就連其他文學著作中的人物也被組成了五虎將,但最終以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最為出名,流傳最廣,可以說家喻戶曉。
關羽河東解良人,后跟隨劉備四處奔走,曾被曹操擒獲,但始終不為曹操所用,在白馬坡斬殺大將顏良,劉備稱漢中王之后關羽率軍圍攻襄樊,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卻未曾想?yún)蚊赏狄u荊州,兵敗麥城,在臨沮被斬殺。
張飛幽州涿郡人,和關羽一同與劉備結(jié)拜,長坂坡霸氣側(cè)漏,僅僅率領二十余人,據(jù)水斷橋,曹軍竟然無人敢近,橫掃西川,漢中之戰(zhàn)擊敗張郃,對蜀漢的貢獻非常大,后來被范疆、張達所殺。
馬超扶風茂陵人,少年成名,早期曹操多次邀請,但是馬超并未同意,之后抵抗曹操被擊敗,只能依附漢中張魯,劉備攻打劉璋時,張飛曾與馬超大戰(zhàn)數(shù)百回合不見勝負,最后投降了劉備,幫助劉備征戰(zhàn)沙場,于222年病逝,時年47歲。
黃忠南陽人,原本是劉表手下將領,之后跟隨劉備,幫助劉備攻打益州,在定軍山一戰(zhàn)斬殺名將夏侯淵,黃忠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屬于老將,老當益壯,公元220年,黃忠去世。
趙云常山真定人,據(jù)說身長八尺,姿顏雄偉,先前加入了白馬將軍公孫瓚,后來投靠劉備,跟隨劉備三十年,參與過多次戰(zhàn)斗,被譽為常勝將軍,曾兩次救出阿斗,劉備稱他?一身是膽?,更被譽為虎威將軍,公元229年,趙云病逝。
這算是中國歷史上地位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五虎將,尤其是關羽,從宋朝開始就被譽為?武圣?,民間對關羽的祭拜甚多;張飛的廟宇在閬中、馬超的廟祠于成都、漢中、黃忠祠在六七十年代被毀,趙云的廟宇在四川、河南、河北等地皆有。
也正是這五虎將的說法一出,歷史中小說中又涌現(xiàn)出許多五虎將,比如《水滸傳》梁山五虎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
《狄青演義》:狄青、石玉、張忠、李義、劉慶;
《大明英烈傳》明朝開國五虎將:徐達、湯和、常遇春、胡大海、沐英;
蔣介石的五虎將:何應欽、劉峙、錢大鈞、顧祝同、蔣鼎文;
曹魏五子:張遼、徐晃、于禁、樂進、張郃;
天國五虎: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
到了抗戰(zhàn)時期,我軍也有五虎將,分別是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陳賡(也有說是徐向前)。
虎將一: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出身于武將世家,祖上是楚國大將項燕,他遺傳了上祖上的良好基因,不但身體高大,而且力大無比,能舉巨鼎,他不但文武雙全,而且還熟習兵法之道。項羽的一生主要經(jīng)歷了巨鹿、彭城、垓下三大戰(zhàn)役,前兩戰(zhàn)體現(xiàn)了項羽卓越的軍事天才和英勇氣概,而垓下一戰(zhàn)則造就了千古悲情的西楚霸王。
巨鹿之戰(zhàn),項羽殺掉主將宋義,率五萬義軍渡河救趙,破釜沉舟,燒掉營壘,九戰(zhàn)九勝,大敗秦軍三十余萬,一舉扭轉(zhuǎn)天下局勢。從此,天下諸侯無不唯他是從,唯他是尊。而在彭城之戰(zhàn)中,劉邦借項羽殺主之罪名率五十六萬聯(lián)軍攻占楚都彭城,聞訊后項羽又一次展現(xiàn)了他他的軍事天才,他親率三萬精兵回救彭城,結(jié)果出其不意地斬殺漢朝20多萬人,劉邦也是僥幸才得以逃脫。
而缺乏戰(zhàn)略和政治頭腦的項羽在楚漢爭霸中沒能抓住機會,后同意和劉邦和議,劃界鴻溝。當項羽依約東歸時,劉邦越過鴻溝,邀韓信、彭越共40萬大軍合圍項羽垓下,結(jié)果項羽被韓信的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打敗,最終烏江自刎,留下千古憾事。
虎將二:英雄少年霍去病。
霍去病的出身并不光彩,他屬于私生兒,他的母親是衛(wèi)青的姐姐衛(wèi)少兒。后來依靠衛(wèi)少兒的妹妹衛(wèi)子夫的裙帶關系,他受到漢武帝的重用,成為繼衛(wèi)青之后征伐匈奴的得力干將。
公元前123年,17歲時霍去病隨衛(wèi)青第一次出征匈奴,結(jié)果他率800騎兵甩開大部隊數(shù)百里尋殲匈奴,殲敵2000余人人,結(jié)果霍去病被封為冠軍侯。兩年后19歲的霍去病率一萬騎兵出隴西,在越過焉支山一千多里后,同匈奴兵短兵相接,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滅金甲,活捉渾邪王的兒子和相國、都尉,殲滅敵人8960人,繳獲休屠王的祭天佛像。同年,霍去病則率軍向前深入,越過居延澤,到達祁連山,俘獲酋涂王,投降者2500人,斬殺30200人。匈奴人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p>
公元前119年春,霍去病率部出塞,翻過祁連山,穿越大漠北進2000余里,俘獲匈奴頭王、韓王等3人,將軍、相國、都尉等83人,殲敵7萬余人,從此匈奴無力還擊遠走西方。
然而,天忌英才,兩年后,年僅23歲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誠為悲嘆也。
虎將三:定海神針史萬歲。
史萬歲是隋朝開國四大名將之一,他從小就好讀兵書,并且習武練劍。15歲時史萬歲就隨父參加北周伐齊之戰(zhàn)。兩軍將戰(zhàn)于芒山,史萬歲觀察周圍形勢后,命部隊馬上撤退,隨后周軍果然大敗,有了未卜先知的名聲。
楊堅稱帝不久,大將軍爾朱勛謀反被殺,他受牽連被發(fā)配至敦煌為戍卒。開皇三年,秦州總管竇榮定擊突厥,他至轅門自告奮勇。當時雙方絕對一戰(zhàn)定勝負,突厥派了個猛將上來挑戰(zhàn),史萬歲一出馬便馳斬其首而還,突厥軍大驚,不敢再戰(zhàn)而退,于是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
后來史萬歲又參加了滅陳之戰(zhàn),隋朝統(tǒng)一天下以后,江南很多豪族造反,開皇十年,史萬歲帶領2000兵馬從浙江金華一帶進擊,轉(zhuǎn)戰(zhàn)千里,經(jīng)歷大小700多戰(zhàn),擊破叛軍無數(shù)。開皇20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境,史萬歲和漢王楊諒從馬邑出擊,與突厥軍遭遇于大斤山,達頭可汗知道是史萬歲帶兵后,慌忙領兵撤退,史萬歲帶領一隊騎兵追擊俗話百里,大破敵軍,斬獲數(shù)千。
史萬歲個人能力出眾,但性格卻過太耿直,得罪了朝中重臣楊素。后來,史萬歲還不知趣的給將士請功,結(jié)果他的言辭激烈,沖撞了楊堅,楊堅一怒之下,直接將史萬歲暴殺于朝堂,怎一個慘了得。
虎將四:白衣神箭薛仁貴。
薛仁貴自幼貧寒,習文練武,尤其是善于騎射。公元644年,薛仁貴參加了張士貴的部隊。張士貴部行至安地時,郎將劉君印為當?shù)匚溲b所圍。薛仁貴聞訊后,單槍匹馬前往營救,擊斬敵將,系其頭于馬鞍,降伏余眾,救君印回營,第一次出手就勇冠三軍。
一年后,唐軍征伐不安分的高麗,薛仁貴穿上與眾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方天戟,腰挎兩張弓(裝酷)大呼陷陣,高麗將士紛紛倒伏,殺開一條血路。唐軍隨之繼進,高麗軍被打得大敗。這一戰(zhàn)看的李世民喜道:“不喜得遼東,喜得虎將”。
公元661年,以前的回紇首領婆閏死,繼位的比粟轉(zhuǎn)而與唐為敵,薛仁貴率兵趕赴天山,回紇九姓擁眾十余萬相拒,并令驍勇騎士數(shù)十人前來挑戰(zhàn),先選數(shù)十驍騎挑戰(zhàn),他張弓連發(fā)三箭,射殺三人將,其余人懾于神威全都請降。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九姓回紇大敗,所降全部坑殺。接著,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敗眾,擒其首領兄弟三人。
薛仁貴作戰(zhàn)勇猛,并且善用奇兵,屢敗北方各族,入選古代最牛猛將自然也不出意料。
虎將五:常勝將軍常遇春。
常遇春是明朝開國六王之一,戰(zhàn)功僅次于徐達。公元1355年,參加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破集慶等地,每戰(zhàn)必先,屢立戰(zhàn)功。
在1356年2月,采石磯大戰(zhàn)中,元兵守將蠻子海牙借地利擊退義軍的數(shù)次沖擊,這時常遇春乘一艘小船,左手持盾,右手揮戈冒著亂箭直沖而上,刺死守磯頭目老星卜喇,左沖又突如入無人之境,這時義軍一擁而上擊潰蠻子海牙部。這一戰(zhàn)過后,常遇春名聲大振。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萬”。
公元1357年,攻寧國,身中流矢,裹傷再戰(zhàn)。此后連克寧國、池州、婺州等城。隨朱元璋軍救援安豐的劉福通,到達時呂珍已殺死劉福通,率兵據(jù)守,朱元璋左右軍都戰(zhàn)敗,常遇春橫擊其陣,三戰(zhàn)三勝,俘獲兵士馬匹無數(shù)。
1363年秋,朱元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進行大決戰(zhàn),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然后又用自己的船撞擊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脫離淺灘,成為全殲陳友諒的第一功臣。
1367年,北伐期間,常遇春單騎沖入敵陣,一箭射死起前鋒大將,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萬,史稱塔兒灣大捷。后在元軍反撲大都,常遇春又回救大都,向北追擊敵軍千余里,解除元軍民對北平的威脅。隨后,年僅40歲的常遇春病逝于凱旋而歸的途中,誠為可惜也。
五虎將,除了薛仁貴外,其他四將都屬于英年早逝的,虎將的結(jié)局如此悲催,當真印證了這樣一句話,14個字: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4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