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宋和蒙古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割據半壁江山的南宋總是槽點滿滿的存在,而不爭的事實是,面對北方的女真人,南宋相較于南明強的太多。這個偏安王朝在江南延續(xù)了152年的國祚,與金朝的百年抗爭中,宋軍雖然疲軟但也不乏優(yōu)秀戰(zhàn)績,但當對手換做蒙古人時,南宋除了一個引以為傲的釣魚城外基本上是全程被吊打。同樣是來自北方的剽悍部族,為什么南宋的表現相差甚遠呢?
01.兩淮與荊襄聯防
靖康之變后,金軍主力在短暫休整之后迅速南下突入淮河一帶(1129年),在宋軍在兩淮地區(qū)設防之前就以快打亂,一度越過長江直至臨安、明州(寧波)一帶,宋高宗逃亡海上極其狼狽,妥妥的亡國之相。
然而當時的南宋政權在荊襄地帶并沒有喪失主動權,這支越過淮河的金軍是一支突入過猛的斬首軍隊,因而一旦路途上的宋人軍隊完成反應開始部署,而南宋最高中樞此時并沒有被摧毀,那么金軍便只能選擇回撤,這也是后來雙方在淮河流域對峙近百年宋軍不敗的關鍵。宋軍在荊襄地區(qū)的軍事存在(如岳家軍)時刻如芒刺在背,讓金軍難以全面南下。
圖/截斷金軍歸路的黃天蕩之戰(zhàn)
02.關隴防線
金軍也曾在戰(zhàn)爭之初把主要的軍事力量集中在陜西一線,準備從關隴一帶攻入四川,控制長江上流,然后順江東下,形成一個大迂回的戰(zhàn)略包圍圈,跳過難啃的江淮戰(zhàn)線。
金軍在這一戰(zhàn)略決策的指導下,在陜西方面先后進行了數次大規(guī)模的進攻,并一度在富平之戰(zhàn)中將南宋的陜西主力軍隊徹底消滅。
然而,南宋對上游的川陜地區(qū)極為重視,宋軍在初戰(zhàn)失利后守住階、成、岷、洮(今甘肅武都東南、成縣、岷縣、臨潭)、鳳(今陜西鳳縣東北)等州,并將鳳翔府的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隴州的方山原(今陜西隴縣西南)等秦嶺北部要隘緊緊拿在手中,保留了一個完整的戰(zhàn)略獨立防線,依靠吳玠吳璘領導的和尚原、仙人關戰(zhàn)役粉碎了兇悍的金軍南犯四川,順流東下的戰(zhàn)略意圖,穩(wěn)住了政權的陣腳。
圖/和尚原之戰(zhàn)
03.蒙古之斡服戰(zhàn)略
南宋之所以扛不住蒙古人的進攻,在于南宋在上述的兩道防線上都出現了重要的戰(zhàn)略失誤。關隴巴蜀防線上,南宋沒有及時接受汪世顯的“內附”,反而將這支熟悉秦隴地形的精銳力量推給了蒙古軍的主帥闊端。這就導致蒙古人掌握了戰(zhàn)略主動權,出其不意發(fā)動攻勢,在鞏昌汪世顯部的配合下,相繼奪取了河池、沔州、大安、鳳州等漢中之地,讓完整的川蜀防線不復存在,蒙古鐵蹄因此可以肆虐整個四川盆地。
另外,蒙古人在西南征服大理政權之后,還從廣西、貴州一帶直插南宋的后門,一度攻入潭州(長沙),威脅武昌城,從而讓南宋的荊襄防線難以穩(wěn)固向北。此后,蒙古軍隊主攻襄樊,放棄了水網密集的江淮流域,意圖一戰(zhàn)定乾坤,從中路突入,順江東下,對南宋政府產生了致命威脅。
從古至今,統(tǒng)一天下的南方戰(zhàn)局大多選擇長江中上游的荊襄與四川地區(qū)進行經略,從宏觀層面上把握戰(zhàn)略先機,再結合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能真正完成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
參考文獻:1.宋史
2.元史
金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受到了蒙古和南宋的南北夾擊。
金朝最開始是由少數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被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tǒng)一了整個部落之后建都立國,之后完顏亮又將都城從會寧遷都到了中都,成功擊敗北宋,獲得了北宋北方土地,然后金就處于了西夏、蒙古與南宋的夾擊之下,不過西夏當時卻沒有對金產生太大的威脅,因為當時西夏處于蒙古的攻擊。
到了金哀宗繼位之后,他鼓勵農業(yè)生產,與南宋、西夏和好。建立直屬中央的忠孝軍,任用完顏陳和尚等抗蒙名將,并且多次擊敗蒙古軍隊,甚至還收復了諸多失地,然而此時他的盟國西夏卻被持續(xù)的戰(zhàn)爭導致國力衰弱進而被蒙古所滅,金國此時已經到處是敵人了,北方全線盡皆可被蒙古進攻。
元太宗窩闊臺發(fā)動滅金戰(zhàn)爭,發(fā)三路大軍進攻金國,一路走濟南,另外兩路一路渡黃河打金都汴京,另一路借南宋之道沿漢水打汴京,金哀宗派出大軍阻擊敵軍,但因為難以防御三路敵軍,最終大將全部被殺,阻擊軍隊被擊潰,之后蒙古軍隊圍困汴京并派出使者勸降,最終金哀宗不降把蒙古使者殺死以明志。最終在蒙古軍隊的攻打下金哀宗在年底放棄固守汴京,南逃至歸德,金哀宗逃往蔡州,蒙軍約宋將孟拱、江海率軍聯合圍攻。金哀宗將皇位傳給金末帝完顏承麟,蔡州城陷,金哀宗自殺,金末帝死于亂軍中,金朝亡。
因為蒙古大軍之前攻打的女真,西夏都是屬于北方的平原地帶,所以蒙古鐵騎可以輕而易舉的攻破占領,但是南宋大多數地方都是處于南方,而這些地方氣候炎熱潮濕,所以蒙古大軍來到這里以后,會感覺不適應當地的氣候,因此一開始也被打的連連敗退,就如同他們不擅長海戰(zhàn),所以被日本打退一樣,但是后來忽必烈開始重新整頓軍隊,養(yǎng)精蓄力以后繼續(xù)攻打南宋,后來才把南宋給打了下來。
相信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宋朝時期雖然經濟和文化比較繁榮發(fā)達,在當時世界上都是想有很高的地位的,但是宋朝的軍事實力卻不敢恭維,經常被其他游牧民族給欺負,比方說遼國金國蒙古,所以說給人感覺宋朝沒有什么骨氣,最后南宋也是被蒙古所滅亡的,但是如果仔細看歷史,會發(fā)現蒙古滅掉南宋其實也花了很大的功夫,要知道當年的蒙古鐵騎,是可以輕松橫掃歐亞大陸的,短短的二三十年就可以打敗很多國家,但是打敗宋朝卻接近了五十年。
之所以蒙古輕松的打敗金和西夏,是因為這些游牧民族的地盤都離蒙古部落不算太遠,他們都是屬于地域遼闊,而且大多數地方都是平原,所以蒙古鐵騎在上面發(fā)揮的比較好,輕松的就把西夏給滅完了,也把女真也打敗了,畢竟蒙古讓對對方都是知根知底的,但是后來蒙古大軍攻打南宋的時候,第一次就被宋軍打敗了,因為在釣魚城之戰(zhàn)的時候,蒙古大軍久攻不下,這個時候蒙哥汗大陸親自前往釣魚城參戰(zhàn),卻被石頭給打傷。
畢竟南宋不同于北宋,南宋比起北宋來說,更重視思想方面的教育,所以這個時候的人比起之前要勇敢很多,所以除了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雄,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意志力,都要比北宋強很多,所以蒙古大軍一開始也感到非常害怕,覺得南宋很難打下來,加上南宋很多地方都屬于炎熱潮濕的氣候,就如同《水滸》梁山好漢打方臘也受到了挫折一樣,蒙古的騎兵并不適應在南方打仗,更何況南方的河流很多,也讓不擅長在水上打仗的蒙古士兵吃了虧,一直到了忽必烈繼位的時候,才開始大力發(fā)展水軍,打敗了南宋。
南宋的金是女真人建立的,跟蒙古沒有關系。
金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統(tǒng)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qū)的封建王朝,完顏阿骨打所建。西與西夏、蒙古等接壤,南與南宋對峙。共傳十帝,享國119年。
完顏阿骨打(1068~1223)是“大金國”的開國皇帝,是女真族的領袖,女真族最早活躍在東北地區(qū),后來皇太極改女真族為“滿族”,現在只有滿族而沒有女真族這個稱呼了。
擴展資料
從衛(wèi)紹王完顏永濟開始,蒙古持續(xù)對金朝進行猛烈的進攻,并迫使其將都城遷往汴梁,僅在中原地區(qū)茍延殘喘。等到金哀宗即位后,面對風雨飄搖的局勢,盡管他有匡復之志,但怎奈國家積弊日久、軍無斗志,在蒙古和南宋的聯合夾擊下,在戰(zhàn)場上潰敗連連,最終迎來帝國覆亡的時刻。
蒙古和金國是世仇,曾經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國人釘死于木驢之上。而且金國經常對蒙古族人實行減丁政策,即金國不但要蒙古族每年進貢,而且還每隔三年就到草原上屠殺蒙古男子。也因此蒙古人對金國的仇恨已經深入骨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金朝
元西1234年,蒙古亡國金朝。金朝宗室遭遇蒙古部隊的屠戮。而數十年后,元世祖忽必烈的大軍亡國宋代時,清朝朝中對南宋宗室相對性尊重,且心態(tài)溫和。那樣,為何蒙古(清朝)看待金朝和宋代的心態(tài)迥然不同?
因此元太祖時代的發(fā)展對外戰(zhàn)爭,通常是十分殘酷:例如蒙古精兵西征軍花剌子模,蒙古軍就有過屠戮花剌子模普通記錄;蒙古軍進攻西夏王朝,就有過在西夏屠城記錄。
而金朝的亡國,是窩闊臺汗(元太宗)出任蒙古汗國大汗時。這時的蒙古汗國的文明指數和元太祖時期對比,多多少少有一定的發(fā)展,但行為主體而言,或是比較莽荒的。因此,蒙古部隊在金朝舊地,也曾有過許多屠殺記錄。而根據這種環(huán)境,金朝宗室遭受蒙古軍的屠戮,其實在預料之中。
忽必烈是元太祖的孫子,托雷的大兒子。忽必烈對儒家學說比較認可和接納。實際上之所以如此,關鍵也是由于13世紀初蒙古人在文化上處在莽荒情況,因此,通常會受相對性高端一些文明所影響。實際上,那時,像忽必烈這種蒙古人以及其它族裔的蒙古汗國文武雙全高官并不少,例如忽必烈手下的大將伯顏(亡國宋代的那位)就寫的一手很不錯的散曲小令。
南宋滅亡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期內。元世祖自身就十分認可儒家學說,因此,元世祖時代的發(fā)展清朝在亡國宋代的過程當中,當然按照儒家思想的規(guī)則,起碼在方式上尊重南宋宗室。
并且,從元太宗時期金朝亡國,到元世祖時期南宋滅亡,在這期間間隔四十多年的時間也。這四十多年,蒙古人也換了二代了。
早就在金朝金太宗階段,那時候蒙古人頭領、元太祖的先祖合不勒汗,就跟金太宗有矛盾,金朝并且還外派精兵征討過合不勒汗,但是最后沒討到什么便宜。合不勒汗去世之后,蒙古各處深陷衰落,金朝借機殺死了合不勒汗的繼承者俺巴孩(都是元太祖的先祖),同時對蒙古各處常常實行“減丁方法”。因此,蒙古人與金朝擁有幾代人的憎恨。
因而,當蒙古人整體實力足夠打倒金朝時,蒙古人自然不容易輕饒。乃至元太宗時期,老一輩的蒙古對金軍的暴虐依然記憶猶新。因此,元太宗時代的發(fā)展蒙古人,自然也不會尊重金朝宗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7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