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通緝令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代的時候沒有拍照工具,官府在通緝犯人的時候,只能根據(jù)目擊者的描述,大體畫一張比較抽象的肖像,用以抓捕犯人,可是古人在肖像特別抽象的情況下,總能抓到犯人,這是為什么呢?
由于“通緝令”上畫的肖像一般都比較抽象,和真實的人差距較大,一般人難以辨別出來,官府在張貼“通緝令”的時候,還會寫上逃犯的姓名、年齡以及籍貫。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個人身份信息作假的門檻非常低。
所以,在通緝時,人們主要是依賴畫像抓捕犯人?!睹魇贰S綰傳》中有記載,明朝嘉靖十三年,山西大同發(fā)生兵變,禮部侍郎黃綰簽發(fā)了畫像通緝令“綰復圖形購首惡數(shù)人”。
這些罪犯的頭像畫的那叫一個慘啊,畫像和本人相貌差別非常大。這也沒有辦法,畢竟當時沒有復印機,每個畫師的水平又不一樣,而且又都是臨摹的上級所發(fā)下來的,通緝令上的肖像,這一來二去的,就越畫越難辨認了。
可是,再難辨認的罪犯,最終總是能被人抓住,這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實際上,肖像即便是畫得不怎么像,但是畫師們一般都能把罪犯的主要特征給畫出來,比如臉上的刀疤,大痦子等等。這些比較突出的特征,讓人辨認起來就變得比較容易了。
雖然古代人沒有身份證,但是,在古代人口的流動是受到限制的,人們不可以隨意流動的。以明朝為例,一個人要想出遠門,必須要有當?shù)毓俑灠l(fā)的“路引”,就是通行證。
古代人都是生活在相對封閉的熟人環(huán)境中,如果突然有一個陌生人闖入當?shù)?,官府會對其盤問,并且要路引,如果沒有的話,就會被關押,然后進一步調(diào)查身份。所以,陌生人很難逃出官府的監(jiān)視。
最后,在抓捕通緝犯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賞金。以上的辦法都不如通緝令后面的一句話管用。古代官府在頒發(fā)通緝令時,除了寫上犯人的相關信息外,還會標明懸賞金額,“凡抓捕犯人者,賞銀多少兩?!?/p>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哪怕畫的肖像在難以辨認,只要是賞金夠高,罪犯也是插翅難飛。凡是向官府提供線索的人,都會獲得相應的賞金。如果直接舉報或者抓住犯人的話,官府給的賞金就會更多。
有時候,官府會根據(jù)所抓罪犯的罪行嚴重程度制定賞金,罪行越嚴重的,賞金就越多,有的甚至給幾十兩的白銀當賞金。你可別小瞧了這幾十兩白銀。普通人一家一年才花銷二兩白銀,幾十兩的白銀誘惑力還是非常大的。
在巨額賞金的情況下,人們?yōu)榱四玫劫p金,會非常注意身邊存在可疑的人,你可別小瞧了群眾的力量。北京朝陽群眾就為政府破獲過非常多的大案。因此那些罪犯很難逃脫法網(wǎng),即便是犯人與通緝令上的畫像相差非常大,最后也總能抓到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8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