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砗樾闳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人們通常認為,大概是洪秀全昏了頭,才做出這樣荒唐的舉動。畢竟王爵是最高等級的,即使是開國功臣,也沒有幾個能封王的,比如說明朝,朱元璋沒有冊封一位異姓王,清朝建立之初雖有王爵,但都是立有戰(zhàn)功的皇室宗親。那么太平天國為何會出現(xiàn)兩千多個王呢?
話說太平天國建立之初,是非常重視王爵的,永安建制時,只有六位王,在王爵之下設(shè)有侯爵,也只有寥寥十數(shù)人。可以說這個時候,太平天國“賞爵分明”,“有大功者才封王”,到天京事變前,只有秦日綱被封為燕王,胡以晃被封為豫王,依然是六位王,因為早前蕭朝貴、馮云山已經(jīng)戰(zhàn)死。
可是天京事變發(fā)生,楊秀清、韋昌輝、秦日綱先后被殺,翼王開始主持朝政。此時的洪秀全宣布“永不封王”,可是他很快就食言了,因為他擔心石達開大權(quán)獨攬,成為下一個楊秀清,于是任命自己的兩位兄長為王。之后石達開負氣出走,洪秀全提拔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主持軍事。
自此之后,爵位越來越多,封號越來越濫,太平天國設(shè)立六爵,分別是“義、安、福、燕、像、侯”,此外還大肆封王。昭王黃文英被捕后供述,“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后來就亂了,由廣東跟出來的都封王,本家親戚也都封王,捐錢糧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
王爵初時是有王號的,比如說東王、西王、豫王、燕王、英王等等,到后來封的太多了,就不給王號了,直接稱為列王。后來列王也太多了,再封的王,不用王字,都用坣字,意思是小王的意思。當然兩千七百多個王也是分為不同等級的,比如說堵王黃文金只是三等王,是沒有資格直接向洪秀全奏事的。
那么洪秀全濫封王爵,到底是為了什么呢?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洪秀全想通過封王來振奮軍心。太平天國后期,軍事上處于不利狀況,為了鼓舞士氣、振奮軍心,洪秀全才一直封王,來激發(fā)前線將領(lǐng)的斗志。其二,洪秀全避免大權(quán)旁落。當時陳玉成、李秀成手握重兵,頗有功高震主之勢。
洪秀全為了避免下一個楊秀清的出現(xiàn),通過封王的方法來削弱陳玉成、李秀成的權(quán)勢,達到牽制的目的。所以說洪秀全濫封王爵,并不是他真的瘋了,而是有著深遠的考慮。不過歷史證明,洪秀全濫封諸王,顯然是弊大于利,造成了諸王互不統(tǒng)屬,各自為陣的局面。最終太平天王走向了覆滅的道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29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