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李昪。
此人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開國皇帝李昪(biàn)!李昪在飛黃騰達后,給自己認了一個祖宗,說自己是唐朝皇室后裔,但其實這是假的,其實李昪出身寒微,“世本微賤”。唐朝末年,天下大亂,李昪的父親不知所蹤,母親也病死,自此李昪成為孤兒,“流寓濠、泗間”。后來,李昪被伯父送到濠州開元寺出家。
不久之后,李昪迎來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割據(jù)淮南的楊行密攻克濠州城,見到了李昪,“奇其狀貌,養(yǎng)以為子”。不過李昪被楊行密的那些兒子們排擠,楊行密只好讓部將徐溫收養(yǎng),自此李昪改姓徐,取名知誥。歷經(jīng)苦難的李昪學習刻苦,“及長,喜書善射,識度英偉”,楊行密曾評價道:“知誥俊杰,諸將子皆不及也?!?/p>
楊行密死后,徐溫架空楊的兒子們,掌握了大權,而養(yǎng)子李昪成為他的得力助手,備受重用。徐溫為控制江南,加速篡位進程,遷居金陵城,任命長子徐知訓“居廣陵秉政”,養(yǎng)子李昪鎮(zhèn)守潤州。918年,徐知訓被殺,“溫養(yǎng)子知誥自潤州先入,遂得政”。
李昪在廣陵輔政期間,積極招攬人才,擴充自己的勢力,后來形成了“溫雖遙秉大政,而吳人頗已歸昪”的局面。927年,徐溫病死,李昪推戴吳王為大吳皇帝,因擁立之功,他被封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接著李昪又對楊行密、徐溫的兒子們痛下殺手,完全掌握了吳國的軍政大權。
李昪仿照徐溫的做法,親自鎮(zhèn)守金陵,讓自己的兒子駐守廣陵,掌握吳國內(nèi)政。935年,李昪被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齊王,掌握吳國十州之地。到937年,48歲的李昪登基稱帝,以齊為國號。第二年,李昪恢復李姓,取名昪,自稱唐朝皇室后裔,因此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在五代十國時期,李昪是一位很有影響的人物,他出身貧寒,飽嘗艱辛,甚至一度被迫出家為僧,然而他刻苦用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善于利用形勢,最終建立南唐政權,成為開國皇帝。李昪在位期間,奉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休養(yǎng)生息、恢復發(fā)展生產(chǎn),使南唐成為當時經(jīng)濟最繁榮的政權。
憑借南唐的國力,平定南方并不成問題,但自幼飽嘗戰(zhàn)亂李昪,不忍心置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吾少長軍旅,民兵之為民害深矣,不忍復言。使彼民安則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943年,李昪病死,被尊為南唐前主。400多年后,濠州的另一座寺廟中,又走出了一位皇帝,他就是朱元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0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北魏胡太后毒死親生兒子,最后下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