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曹化淳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綜合多種史料的記載,為李自成打開北京城門的是曹化淳!曹化淳,武清縣人,萬歷年間入宮,在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安的門下。而王安是魏忠賢的眼中釘,因此曹化淳一直得不到提拔,直到崇禎帝即位,曹化淳才“咸魚翻身”,成為崇禎朝最有權勢的太監(jiān)!
當時曹化淳擔任內廷十二監(jiān)之首的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負責起草詔書,同時還是東廠提督,掌握情報特務機構,另外他還擔任總提督京營戎政,大概相當于京城警備司令,手中握有軍權。從曹化淳擔任的各種職務,我們就可以看出崇禎帝是多么的信任他,另外崇禎帝甚至三次賜給曹化淳御書碑。
其實不止是曹化淳,崇禎帝對太監(jiān)的信任程度遠遠超于朝中的大臣。但是以曹化淳為首的這幫太監(jiān),卻像商量好了一樣,競相向李自成投降。不過最近流傳著一種觀點,認為曹化淳沒有開城投降,而且說他當時不在北京城。這種說法的來源是《武清縣志》,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旁證。
關于“曹化淳開城迎接李自成”的史料實在是太多了,有明朝遺民記載的,有來自清朝官方的,其權威性遠遠超過《武清縣志》。另外,早在崇禎十五年,北京城的城防就已經落入太監(jiān)的掌控,只有他們才能開城,而曹化淳正是總提督京營戎政。曹化淳等人原想通過開城向李自成表忠心,來保證自己的地位、權勢、財富。但沒想到李自成很快失敗,之后退出北京。
但不得不佩服曹化淳,他善于見風使舵,很快就贏得了清朝官方的褒獎!清軍入關后不久,順治帝遷都北京,有九個人受到了清廷的褒獎,其中有三位朝臣、三位封疆大吏,還有三個太監(jiān),排名第一的就是曹化淳!那么曹化淳到底為清朝立下什么大功呢?史書記載的很模糊,只說“化淳入國朝,上疏奏辦甚力”。
明朝亡了,李自成跑了,清朝來了,曹化淳的地位卻沒啥變化,依然是宮中最有權勢的太監(jiān),而且深得順治小皇帝的信任。順治八年,曹化淳甚至導引14歲的順治帝前往自己老家附近巡游。但沒過多久,就有人揭發(fā)當年曹化淳開城投降這件事,不料順治帝卻說“化淳無端受屈”。
既然皇帝都這么說了,似乎說明曹化淳是冤枉的,其實不然。首先,曹化淳是順治帝的寵臣,皇帝不會去追究前朝的事情。其次,按照皇帝說法,既然是誣告,就應該追究揭發(fā)的人罪過,但事實上并沒有。其三,順治帝死后一年,曹化淳也死了,同時孝莊皇太后廢除了內廷十三衙門,還把順治帝另一位寵宦吳良輔處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0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趙匡胤向七品小官賠罪,背后真正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