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膠西海戰(zhàn),歡迎關注哦。
這場海戰(zhàn)就是世界歷史上首次使用火藥武器的膠西海戰(zhàn)!話說當時金主完顏亮調(diào)集60萬大軍,兵分四路,其中有一路就是水軍,由蘇保衡、完顏鄭家奴率領。金朝的這支水軍擁有7萬人、600余艘戰(zhàn)船,他們的任務是由海道趨江浙地區(qū),趁機偷襲南宋都城臨安。
對于金朝戰(zhàn)略的意圖,南宋方面早有防備,宋高宗任命李寶為兩浙西路副總管兼提督海船,統(tǒng)領南宋水軍。李寶是山東人,早年抗金起義,后投入岳飛帳下,驍勇善戰(zhàn),是南宋的一員悍將。為了金人偷襲,李寶向皇帝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主動出擊,偷襲金朝水軍。
此時李寶手中的牌并不多,他只有120艘戰(zhàn)船、3000水軍,而且這些軍隊“皆閩、浙弓弩手,非正兵也”。但是此時情況緊急,李寶還是決定主動發(fā)起進攻!8月,李寶“以舟師三千人發(fā)江陰”,結(jié)果出師不利,遇到了暴風,于是退到明州進行休整。幾天后,李寶率軍再度北上,他們首戰(zhàn)海州,擊退金軍,之后繼續(xù)北上。
此時金軍也已經(jīng)開始調(diào)動,蘇保衡、完顏鄭家奴率領7萬水軍南下,準備突入錢塘江,進行偷襲。幾天后,金朝水軍因風高浪大,于是在密州膠西海域停留,駐軍陳家島。李寶此時已經(jīng)率軍抵達距離陳家刀30里的石臼島。十月二十七日,宋金水軍在膠西海域展開激烈海戰(zhàn)!
別看李寶兵力少,但他利用小船的機動性,以火藥作為武器,對金朝戰(zhàn)船展開攻擊,據(jù)史書記載,“寶亟命火箭環(huán)射,箭所中,煙焰旋起,延燒數(shù)百艘”,這簡直是南宋版的火燒赤壁!對于那些沒有著火的戰(zhàn)船,李寶命將士登船作戰(zhàn),“短兵擊刺,殪之舟中”。
膠西海戰(zhàn),李寶以三千人大破金軍七萬人,“斬其帥完顏鄭家奴等六人”,“ 獲其統(tǒng)軍符印與文書、器甲、糧斛以萬計”。消息傳到臨安,宋高宗大喜,親自書寫“忠勇李寶”,“ 表其旗幟”(岳飛也曾得到這個待遇,被賜予“精忠岳飛”的稱號),同時還加封李寶為靜海軍節(jié)度使、沿海制置使。
當完顏亮得到金朝水軍覆滅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徹底喪失了理智,“召諸酋約以三日渡江”,結(jié)果導致軍中生變,金軍高級將領把完顏亮殺死,然后撤退。后代史官對此評論道:“向微唐島之捷,則亮之死未可期,錢唐之??蓱n也。寶之功亦大矣?!笨梢娎顚氈笓]的膠西海戰(zhàn),可與采石之戰(zhàn)并稱,挽救了南宋政權。
宋金戰(zhàn)爭
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至南末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宋朝為抗擊金軍南攻,收復失地與金朝進行的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爭。
遼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首領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舉兵反遼,并于次年建立金國。金天輔四年(1120年),金與宋締盟,共同滅遼。金天會三年1125年二月,金軍俘遼天祚帝,遼亡。金滅遼后,即將進攻矛頭指向中原,宋金戰(zhàn)爭遂起。金在與宋聯(lián)合滅遼過程中,洞知宋朝政腐敗,軍隊戰(zhàn)斗力低下,遂于天會三年十月,發(fā)兵l0余萬,分兩路南下攻宋。西路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率領,自西京(今山西大同)攻太原。東路由南京路都統(tǒng)完顏宗望率領,自南京(今河北盧龍)攻燕山府(今北京城西南),采取分進合擊的戰(zhàn)法,企圖奪取東京(今河南開封),滅亡北宋。在金軍的強大攻勢下,宋欽宗趙桓被迫遣使乞和,許割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間(今屬河北)三鎮(zhèn)與金。金軍亦恐孤軍深入久戰(zhàn)不利,遂許和北撤。翌年八月,金廷以宋不履行割讓三鎮(zhèn)和約為借口,再次分兩路攻宋。完顏宗翰率西路軍出西京南攻太原(參見太原之戰(zhàn))。九月,攻陷太原后,轉(zhuǎn)兵東向,攻東京。金東路軍在完顏宗望率領下,自保州(今河北保定)出師,在井陘(今河北井陘北)擊敗種師道軍抵抗后,攻克重鎮(zhèn)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等地。十一月,金東西兩路軍進至東京城下,對東京形成合圍之勢。宋欽宗急遣康王趙構(gòu)赴金營乞和,許以黃河為界,金軍不允,向東京發(fā)起猛攻。閏十一月,東京城破,宋欽宗降金。五年四月,金軍擄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等數(shù)千人北歸,北宋遂亡(參見金滅北宋東京之戰(zhàn))。北宋滅亡后,康王趙構(gòu)于天會五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為高宗,重建宋朝(史稱南宋),改元建炎。宋高宗即位之初,雖對朝政和軍事部署作了調(diào)整,但仍奉行力求議和的基本國策。為阻止金軍南下,采納主戰(zhàn)派李綱等人建策,沿黃河一線設防。金軍雖攻滅北宋,但所占區(qū)域僅限于河東、河北10余州郡,為擴大戰(zhàn)果,實現(xiàn)其戰(zhàn)略目標,再次舉兵南下攻宋。十月,宋高宗以金兵南逼,從南京遷往揚州(今屬江蘇),將防線由黃河南移至淮、漢、長江一線。金太宗完顏晟聞宋高宗南逃,遂于十二月遣軍分東、中、西三路,向南宋山東、河南、陜西地區(qū)發(fā)起全面進攻,其戰(zhàn)略意圖是,以中路軍實施主要突擊,在東、西兩路軍策應下,攻破東京。十三日,完顏宗輔所率東路軍自滄州(今河北滄州東南)渡河后,為與中路軍形成夾擊東京之勢,長驅(qū)南下,直逼滑州(今河南滑縣東)受挫,乃轉(zhuǎn)兵東向,沿河襲掠。天會六年二月,攻陷濰(今山東濰縣)、青(今山東益都)等州。完顏宗翰所率中路軍自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渡河后引兵東進,以東京為攻取目標,另分兵南下攻取京西南路。都統(tǒng)完顏婁室所率西路軍于天會六年春,相繼攻破京兆府(今陜西西安)、鳳翔府(今陜西鳳翔)等地。金軍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便迅速攻占西自秦州(今甘肅天水市),東至青州一線諸多州縣。由于宋東京留守宗澤在東京頑強抗擊,才使金軍東西呼應、三路并進的計劃未能全部實現(xiàn),被迫相繼退兵(參見東京之戰(zhàn))。金軍回師后,為解后顧之憂,旋集中力量向黃河以北宋軍及各地抗金義軍發(fā)起攻擊。天會六年七月,宗澤因力主過河抗金不成,憂憤而卒,使以汴京為中心的軍民聯(lián)合抗金的有利形勢急轉(zhuǎn)直下。金軍乘機再度南下,采取東西并進之策攻宋,命完顏婁室率西路軍攻陜西,牽制川陜宋軍,掩護主力東下;完顏宗翰、完顏宗輔率東路軍于黎陽津(今河南浚縣東南)南下,對江淮的宋軍實施攻擊。宋廷聞訊,于十月間緊急部署江淮防務。十一月,金軍向南宋大舉進攻,至天會七年三月,完顏婁室所率西路軍相繼攻破延安府(今陜西延安)、晉寧軍(今陜西佳縣)、麟州(今陜西富縣)等地。完顏宗翰所率東路軍相繼攻破澶、相(今河南濮陽、安陽)等州后,分兵自滕縣(今山東滕州)奔襲揚州,自率主力于沭陽(今屬江蘇)擊潰宋韓世忠軍后,乘勢南下,宋高宗渡江,金軍亦因江阻北撤。
宋高宗逃至臨安(今杭州)后,決定放棄淮河一線,退守長江,固守半壁河山。十月,金軍乘南宋江防未固之機,在完顏宗弼的統(tǒng)帥下,分東西兩路第三次南下攻宋。西路軍自黃州(今湖北黃岡)渡江,直取洪州(今江西南昌),追宋隆祐太后,攻掠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后撤軍。完顏宗弼率東路軍于十月攻陷壽春(今安徽壽縣)。十一月,相繼攻克廬州(今合肥)、和州(安徽和縣)等地后,欲自采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渡江,追擊高宗,因受南宋郭偉軍阻擊,遂移師馬家渡(今馬鞍山市東北)渡江,擊敗宋守軍,連克建康(今南京)、臨安。高宗乘船飄泊于溫州(今屬浙江)、臺州(今浙江臨海)瀕陸海區(qū)。完顏宗弼恐孤軍深入,有腹背受敵之險,遂于八年二月自臨安北撤,在黃天蕩(今南京東北)為宋浙西制置使韓世忠軍阻截,被困40日,后以火攻擊敗宋軍,始得渡江北去(參見黃天蕩之戰(zhàn))。
金軍全面進攻未能達到滅亡南宋的預期目的,遂改變戰(zhàn)略部署,將全面進攻改為東守西攻,集中力量進攻川陜,企圖控制長江上游,為迂回包圍南宋創(chuàng)造條件(參見川陜之戰(zhàn))。七年十二月,完顏婁室軍攻克陜州(今河南三門峽西)。八年九月,完顏婁室、完顏宗輔軍在富平(今陜西富乎東北)擊敗宋川陜五路大軍,使宋軍在西北戰(zhàn)場陷入困境,只得退守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等地,據(jù)險設防,抗御金軍(參見富平之戰(zhàn))。九年至十二年初,宋秦鳳路經(jīng)略使吳玠在和尚原、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兩敗金軍,使南宋川陜的防務趨于穩(wěn)固(參見和尚原之戰(zhàn)、仙人關之戰(zhàn))。
金軍東守西攻失敗后,旋將主攻方向指向襄漢地區(qū),欲控制長江中游,實施中間突破,滅亡南宋。十二年春,金命偽齊劉豫,遣軍攻占襄陽府(今屬湖北襄樊)等六郡。五月至七月,宋命岳飛率軍收復襄陽等六郡(參見岳飛收復襄陽六郡之戰(zhàn))。九月,完顏宗弼與偽齊軍聯(lián)合向兩淮地區(qū)發(fā)動攻勢,遭到韓世忠、岳飛軍的堅決抗擊,后因金太宗病危,金軍渡淮北撤。十四年,岳飛為恢復中原,率軍北伐偽齊,收復今豫西、陜南大片失地。繼而宋軍又在藕塘(今安徽定遠東南)大敗偽齊軍,迫使金廷于十五年十一月廢除偽齊政權,將其所占陜西、河南地歸還南宋,雙方達成和議,暫時停戰(zhàn)。宋金議和后,宋盡撤淮南守備。金太宗完顏晟死后,完顏宗弼晉升都元帥,于三年五月,撕毀和約,分兵四路大舉攻宋。完顏宗弼所率主力軍在順昌(今安徽阜陽)為宋將劉锜所率八字軍擊敗,退回東京(參見順昌之戰(zhàn))。岳飛乘勢反擊,屢敗金軍,收復鄭州、陳州(今河南淮陽)等地。并命梁興等人潛渡黃河,深入金軍后方,聯(lián)絡兩河義軍,形成東西并進,南北夾擊東京金軍的有利態(tài)勢。正當岳飛準備舉兵收復中原之時,宋廷為向金朝乞和,強令岳飛退兵,所復失地又淪金軍之手,一代抗金名將岳飛亦被秦檜加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十一月,宋金達成和議,金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今陜西寶雞西南)為界,形成長期對峙局面,此即紹興和議。
金皇統(tǒng)九年(1149年)十二月,金平章政事海陵王完顏亮發(fā)動政變,殺金熙宗,自立為帝,在整頓內(nèi)部后,想一舉滅亡南宋。正隆六年九月,兵分四路大舉攻宋,命西蜀道兵馬都統(tǒng)徒單合喜率西路軍進攻川陜;漢南道兵馬都統(tǒng)劉萼率中路軍進攻荊襄;浙東道水軍都統(tǒng)蘇保衡率水軍由海路迂回臨安;自率主力東路軍由壽春進攻淮南。進攻川陜的西路金軍遭到吳玠的痛擊,宋川陜諸軍乘勢反擊,相繼收復秦,洮(今甘肅臨潭)等16州、軍。十月,金水軍在膠西(今山東膠州)陳家島被宋將李寶率舟師以火攻全殲(參見陳家島海戰(zhàn))。十一月,完顏亮率東路軍進至采石,被當?shù)剀娒駬魯。▍⒁姴墒畱?zhàn)),遂移師揚州,欲自瓜洲鎮(zhèn)(今江蘇揚州南)渡江。時金東京留守完顏雍乘完顏亮南下發(fā)動政變,在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自立為帝,金將完顏元宜得悉后,殺完顏亮引兵北還。宋軍乘勢反擊收復海(治朐山,今江蘇連云港西南海州鎮(zhèn))、唐(今河南唐河)等10余州。大定三年(1163年)正月,金世宗完顏雍穩(wěn)定內(nèi)部后,命徒單合喜攻打吳璘軍,吳璘軍敗。金軍乘勢復占16州、軍。四月,金帥紇石烈志寧率兵l0萬駐河南,向宋廷索取海、泗、唐、鄧、商諸州及歲幣,遭宋孝宗趙眘斷然拒絕,并命張浚督師北伐。宋軍相繼攻克靈壁(今安徽靈璧)、虹縣(今安徽泗縣)等州縣,后在符離(今安徽宿縣符離集),被金軍擊敗。四年十月,金軍再次渡淮攻宋,陳兵長江,宋孝宗被迫與金議和。此后,宋金之間又有30余年的時間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宋寧宗趙擴在紹熙五年(1194年)即位后,韓侘胄獨攬朝政,他以抗金作號召,得朝廷主戰(zhàn)派支持,宋寧宗亦決意改變南宋屈辱地位,乘新興蒙古汗國攻金之機,于開禧二年(1206年)四月,不顧尚無充分準備的現(xiàn)實,貿(mào)然舉兵伐金。宋軍分兵三路向陜西、兩淮等地進攻(參見韓侂胄攻金之戰(zhàn))。金廷聞訊,以仆散揆為左副元帥、完顏匡為右副元帥,率軍進屯南京(今河南開封)以阻宋軍。戰(zhàn)初,各路宋軍紛紛主動出擊,相繼收復泗州、虹縣等地。旋在進攻宿(今屬安徽)、唐、蔡(今河南汝南)等州時受挫。四川宣撫副使吳曦暗與金軍勾結(jié),棄守和尚原、方山原(今陜西隴縣西南)等要隘,使金軍得以集中兵力進攻兩淮、荊襄地區(qū),北伐戰(zhàn)局逆轉(zhuǎn)。十月,仆散揆乘初戰(zhàn)得手之勢,兵分九路從陜西、河南、淮北等地向南宋發(fā)起全面反擊。宋軍不敵,被迫于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再次與金簽訂屈辱和約(參見仆散揆攻宋之戰(zhàn))。
金貞祐五年(1217年),蒙金戰(zhàn)事頻仍,金朝國力日衰,為補充其在戰(zhàn)爭中的損失,金廷于四月分兵向南宋川陜、荊湖地區(qū)發(fā)起進攻,被宋擊敗。興定三年(1219年)正月,金以仆散安貞為統(tǒng)帥分兵三路,傾其全力在西自川陜東至江淮的廣大地域,向南宋發(fā)起全面進攻(參見金軍三道攻宋之戰(zhàn))。南宋軍民奮起抗擊,在大安軍(今陜西寧強西北)、棗陽(今屬湖北)(參見第二次棗陽之戰(zhàn))、濠州(今安徽鳳陽)相繼擊敗金軍;打破了金軍全線進攻、向南拓地掠物的企圖。正大元年(1224年)六月,金廷鑒于在與蒙的戰(zhàn)爭中損失慘重,兩面作戰(zhàn)于己不利,遂停止對宋的進攻,集中兵力抗擊蒙軍。天興元年(1233年)正月,蒙古軍拖雷部實施戰(zhàn)略大迂回,在三峰山(今河南禹縣)大敗金軍,金軍主力損失殆盡(參見三峰山之戰(zhàn))。翌年正月,金哀宗鑒于中原不保,遂棄南京逃至歸德府(今河南商丘南),企圖遷都入蜀修養(yǎng)士馬,重振其勢。被宋將孟珙率軍擊敗。金哀宗見入川不能,旋逃至蔡州。八月,宋蒙達成聯(lián)合攻金協(xié)議。十月,宋廷命孟珙率軍與蒙古軍會攻蔡州(參見蔡州之戰(zhàn))。翌年正月初九,金哀宗在城將被蒙宋聯(lián)軍攻破之際,傳位末帝完顏承麟。次日城破,哀宗自縊,完顏承麟兵敗被殺,金朝遂亡。
?
點評:宋金戰(zhàn)爭持續(xù)百余年之久。戰(zhàn)爭初期,金朝處于軍事政治上升時期,在軍事上充分利用騎兵迅捷之長,采取廣正面多路突進、重點進攻的戰(zhàn)略,滅亡北宋。并利用騎兵優(yōu)勢,實施大縱深、大迂回的戰(zhàn)法,多次深入南宋腹地。但因戰(zhàn)線過寬過長,兵分勢寡,給養(yǎng)供應困難,加之缺乏對占領地的控制與鞏固,未能滅亡南宋。戰(zhàn)爭后期,連年征戰(zhàn)國勢日衰,軍力銳減,內(nèi)部矛盾激化,疲于對宋對蒙兩面作戰(zhàn),終未實現(xiàn)其統(tǒng)一南北的戰(zhàn)略企圖。北宋由于采取守內(nèi)虛外、強干弱枝的政策,至末年,兵備廢弛,戰(zhàn)斗力低下,尤其奉行妥協(xié)求和的國策,終為金所滅。南宋雖僅據(jù)半壁河山,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敵的消極策略,但國力尚豐,軍民同仇敵愾,依江河設防,據(jù)險堅守,加之名將倍出,所以能與金曠日久戰(zhàn)而未亡,最終聯(lián)蒙滅亡金朝。
唐島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規(guī)模海戰(zhàn),又稱黃海奔襲戰(zhàn),它是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雙方發(fā)生在黃海海面的一次大規(guī)模海上決戰(zhàn),戰(zhàn)爭的結(jié)果,三千南宋水師在岳飛原來屬下的部將李寶率領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全殲七萬金朝水軍。
60萬金軍全面攻宋,7萬水軍海上進襲
宋金之戰(zhàn),自北宋末年即已開始。由于南宋王朝偏安妥協(xié),于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同金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緊接著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然而金并不以宋割地稱臣、貢納銀絹為滿足,仍積極備戰(zhàn),企圖消滅偏安東南一隅的南宋王朝。
當時的金朝皇帝完顏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紹興十九年(1149年)殺死金熙宗自立為帝。為滿足其強烈的占有欲,同時轉(zhuǎn)移內(nèi)部的不滿情緒,自即位后,便處心積慮地準備發(fā)動消滅南宋的戰(zhàn)爭。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不久,又下令營建南京(今開封),同時修造戰(zhàn)船,大規(guī)模強征男丁為兵。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完顏亮派人向南宋強行索取淮漢地區(qū)廣大土地,尋機挑釁,進一步制造事端,在舉國軍民一致要求抗金的聲浪中,宋高宗被迫下令抵抗。
八月,完顏亮見恫嚇威脅不成,正式出兵南侵。金朝60萬水陸大軍,在東起海上,西到陜西的千里正面戰(zhàn)場上全面推進。其具體部署是:陸上分西、中、東三路。西路由徒單合喜、張中彥率領自鳳翔攻大散關,取四川作戰(zhàn)略配合,以牽制宋軍;中路由劉萼、仆散烏者率領,自蔡州(今河南汝南)進攻荊襄,控制長江中游的戰(zhàn)略要地,從側(cè)翼掩護主力作戰(zhàn);完顏亮則親率東路主力出壽春(今安徽壽縣),企圖搶渡淮河,橫渡長江,進窺臨安。海路則由蘇保衡、完顏鄭家奴率領一支擁有戰(zhàn)船600艘,水兵7萬人的艦隊沿海南下,直搗臨安,配合主力對南宋形成四路并舉、海陸夾擊的鉗形攻勢,計劃一舉滅亡南宋。完顏亮狂妄地宣稱:多則百日,少則一個月,定能滅掉南宋。
岳飛部將李寶主動請纓,三千宋朝水兵海上迎敵
面對嚴峻的形勢,南宋王朝任命吳璘為四川宣撫使,負責川陜防務;命令成閔率軍3萬往武昌,防守長江中游;任命老將劉擔負起江淮地區(qū)抗擊金主力的重任。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時任兩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兼率艦隊守衛(wèi)海防的李寶,主動請纓率領一支只有戰(zhàn)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艦隊沿海北上迎擊金軍。
李寶,乘氏(今山東菏澤)人。出身農(nóng)民,重氣節(jié),有膽略。在《三朝北盟會編》中說其“年少無賴,號“潑李三”。他曾經(jīng)在濮洲聚眾抗金,失敗后南下投奔岳家軍。后又奉命潛回山東聯(lián)絡抗金義軍(跟辛棄疾很相似)。1140年,李寶配合岳飛發(fā)動反攻,襲擊金兵后路,開辟敵后戰(zhàn)場,牽制金軍。李寶還曾在岳飛部下統(tǒng)率義軍,同金軍作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岳飛遇難后,跟隨韓世忠防衛(wèi)海州(江蘇連云港)。此時他率領艦隊從平江(今江蘇蘇州)出發(fā),沿東海北上長途奔襲金國艦隊。
金朝女真貴族對中國北方的殘酷統(tǒng)治,不斷激起義軍的反抗。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八月,宿遷魏勝趁金軍即將南侵之機,起兵收復了海州(今江蘇連云港西南)。完顏亮為解除后顧之憂,分兵數(shù)萬圍攻海州。金兵圍海州,軍營綿延數(shù)十里。李寶帶領水師登岸,以劍畫地,鼓舞士氣說:“此非復吾境,力戰(zhàn)與否在汝等?!?〔若不戰(zhàn)〕此地不再是我國的土地了,力戰(zhàn)與否就看你們了)。李寶親自握槊前行,遇敵奮擊,將士無不一當十。金兵出其不意,解圍而去。魏勝出城迎接,“感泣”,修理船艦并犒賞三軍。李寶的水師士氣高昂。
然后,李寶率領艦隊繼續(xù)北上。十月下旬,李寶的艦隊駛抵石臼山(今山東日照附近),巧遇幾百名前來投誠的金朝漢族水兵,從他們那里獲得可靠情報,得知金國艦隊已駛出??冢2从谔茘u(又名陳家島,在今山東靈山衛(wèi)附近)。距離石臼山只有15公里多,李寶根據(jù)這一情報,決定采取先發(fā)制人,出其不意,火攻破敵的戰(zhàn)法,以弱小的艦隊襲擊強大的敵人。于是,李寶率領艦隊迅速向唐島進發(fā),3000水兵將士個個摩拳擦掌,士氣高昂。
漢族水手里應外合,李寶火攻大破金兵
此時正值秋季,一直北風呼嘯,吹得李寶坐臥不安。副將曹洋請求逆風開戰(zhàn),隨軍的朐山縣令高敞則認為敵眾我寡,應避其鋒芒,待機而動。曹洋說:“女真人雖眾,但多不識水性,且在船上擁擠不堪,都是屈著腿睡覺,人多也使不上勁。我軍遠道至此,大敵當前,想退能辦得到嗎?”李寶采納了曹洋意見,決定以隱蔽接敵,突然襲擊,火攻破敵的方法阻擊金軍。趁金人尚未發(fā)覺,先派副將曹洋、黃瑞二人登岸,禱于石臼山的神廟,祈求借一天南風。說來也神,天將明的時候,北風停了,李寶立即傳令起錨開船。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北風轉(zhuǎn)南風,南宋軍隊乘風向前疾駛。此時南風大起,有如鐘聲,南宋水師歡欣鼓舞,摩拳擦掌,立即掛滿了篷帆,全力劃槳,朝金國船隊停泊的唐島灣撲去。金軍不習慣海上風浪,都睡在船艙里,充當水手的多是被迫征來的漢族人民。當他們遠遠望見李寶艦隊時,便把金兵騙至艙中,因此,當李寶艦隊迫近敵艦時,金人尚未發(fā)覺。
李寶緊緊抓住戰(zhàn)機,命令艦隊全面出擊。剎那間“鼓聲震蕩,海波騰躍”。金軍遭到突襲,驚慌失措,趕緊起錨張帆,倉卒應戰(zhàn),艦只擠成一堆,亂成一團。李寶旋即下令向金艦發(fā)射火藥箭,由于金船帆是用油布做成,見火即燃,霎時間金軍艦隊煙焰沖天,幾百艘戰(zhàn)艦一下子陷入火海之中。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金軍六百余條船先后著火,變成了一片火海,燒得金兵紛紛跳海,淹死不計其數(shù)。
南宋水師威力極大的霹靂炮(一種裝有火藥和石灰的紙管炮,殺傷力很強,是南宋水師剛配備的新型火器)密集地打了過來。一時間,硝煙彌漫,炮聲震天,金兵被炸得死傷無數(shù),紛紛往船艙里躲。緊接著,南宋水師的鐵甲快船(船只裝有鐵皮護甲)沖入敵船隊之中,奔著金兵的主帥樓船而去,南宋的其他戰(zhàn)船也隨后攻了上去。此時,金兵的戰(zhàn)船連忙阻擋攻擊主帥樓船的南宋戰(zhàn)船,徹底亂了隊形。
一些幸免火箭攻擊的敵艦,仍想負隅頑抗。李寶指揮艦隊插入敵陣命令士兵跳上敵艦,與金兵展開激烈的白刃戰(zhàn)。這時,受盡壓迫的金艦隊漢族水兵,紛紛倒戈起義。李寶帶領兵士跳上敵船,短兵相接,橫殺豎砍,勢如破竹,亂軍中他們殺了金軍副都統(tǒng)完顏鄭家奴等五員大將,還活捉了倪詢等三名叛徒。金軍主將蘇保衡因船在后面,火起后得以逃脫,但統(tǒng)軍符印與文書、器甲以及軍糧均被繳獲。其余宋軍搬不走的,都被燒掉,大火一直燒了四晝夜。
此役除金國水軍主將蘇保衡率領親衛(wèi)逃竄外,以副帥完顏鄭家奴為首的七萬金兵大多葬身魚腹,全軍覆沒。在海上失敗的同時,金在陸上各路也相繼失敗。軍事上的節(jié)節(jié)失利,進一步加劇了金王朝的內(nèi)部矛盾,完顏亮終于死在爭權奪利的內(nèi)斗之中,其四路并舉,一舉吞滅南宋的計劃,遂告徹底失敗。
此役李寶以3000水兵全殲了超過自己20倍兵力的金人龐大的艦隊,粉碎了金從海上侵襲宋都城臨安的戰(zhàn)略計劃,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代海戰(zhàn)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李寶所部士氣高昂,斗志頑強;金國的漢族民眾對宋軍給予了積極配合和支持,初則提供情報,繼則誘騙金兵,后則臨陣倒戈,嚴重地削弱了金軍實力,壯大了宋軍力量。其次,李寶不斷了解敵情,正確地采取了出其不意、隱蔽接敵、先發(fā)制人、火攻破敵的戰(zhàn)法,也是贏得這次海上奔襲戰(zhàn)勝利的重要原因。
水陸全勝南宋轉(zhuǎn)危為安,高宗下詔獎諭李寶忠勇
這次海上勝利,同陸上的采石之戰(zhàn)的勝利一起,使宋朝轉(zhuǎn)危為安,此后出現(xiàn)了宋金南北長期對峙的局面,影響了整個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宋高宗聽到唐島之戰(zhàn)的捷報后下詔獎諭,書“忠勇李寶”四字,讓李寶作為旗號,除靜海軍節(jié)度使、沿海制置使,賜金器、玉帶。
完顏亮聽到唐島之戰(zhàn)大敗的消息時,正好是他剛在陸上采石之戰(zhàn)中被虞允文大敗以后,此時他在瓜洲渡(今江蘇省揚州市古運河下游與長江交匯處)會集水軍,準備渡江攻宋。完顏亮氣極之下,一度命令金軍3天內(nèi)全部渡江南侵,否則處死,這就促使其內(nèi)部矛盾激化。結(jié)果完顏亮在12月15日(陰歷十一月乙未)為其部將浙西兵馬都統(tǒng)制完顏元宜所弒,金軍南侵完全失敗。
文天祥曾在《御試策》中盛贊李寶:“懼吾唐島之有李寶在耳?!薄端问贰分性u說:“向微唐島之捷,則(完顏)亮之死未可期,錢唐之??蓱n也。(李)寶之功亦大矣?!?/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32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